学习《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
见》心得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央组织部、民政部负责人就《意见》起草印发和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人生有“正负手”,基层干部亦有“正负手”。
《意见》是基层干部参与基层治理的“指南针”。
主要内容既包括“正向”的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也包括“负向”的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规范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等事项的准入机制、严格控制考核总量和频次、清理规范工作台账等“做减法”的内容。
《意见》如同为基层干部描摹了一幅“正负手”画像。
学《意见》“正”思想,以“松柳精神”把准原则。
《意见》在“总体要求”部分里为基层干部指明了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目标。
要落实好文件,首先要吃透文件;要吃透文件,首先要吃透文件的思想和原则。
“正”本清源,先“正”思想。
像“松树”一样把准并坚守原则。
为思想注入“红色力量”,懂得要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为思想注入“绿色理念”,懂得要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为思想注入“金色点子”,明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
为思想注入“蓝色活力”,明白要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信《意见》“正”言行,以“钉钉子精神”担使命。
《意见》从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全是主要内容和具体任务。
我们在学习《意见》的这几大板块内容时,要做到充分相信《意见》。
因为《意见》是遵循“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良性互动”的原则而设计出炉的。
我们只有深信内容,端正言行,才能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担使命。
把《意见》条文,化为既结实又扎实的“使命”担起后,才能推动基层治理实践“向前一步”,实践再反过来推动基层治理的顶层设计“向前一步”,顶层设计再以“先生”的姿态引领基层治理实践产生从量变到质变的“百姓身边可喜变化”。
用《意见》“减”四风、“增”实效,以“孺子牛精神”为民谋福。
避免基层干部孤立地、片面地看待减负问题,避免基层干部将减负与一些“挂牌”“摘牌”的矛盾联系起来不全面客观看待减负问题,要结合《意见》对减负提出的新要求,继续加强对基层干部的耐心宣传与解惑答疑。
让基层干部明白减负是为了增效,是为了“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增加为民服务的实际效果,不是单纯为了“站在基层干部的立场上”考虑基层干部的“利益得失”。
在认识减负问题时,要与增效结合起来,用正确的联系的观点全面看待减负工作。
学和信,终究要落到“用”字上。
在基层干部的“正负手”中,“负”即是“减掉”四风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但是要“站稳人民立场”结合“增效”来实施。
这样,才能达到以“孺子牛精神”为民谋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