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期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方法及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就妊娠期糖尿病展开护理干预观察实验,探寻有效的干预方法
与效果。
方法选择典型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30名作为观察实验对象,常规组
选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全过程护理干预方法,比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
并发症情况,以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获取的护理效果有着
明显的差异,在血糖指标控制方面,实验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为(7.28±1.43),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77%,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69%,常规组分别是
(8.11±1.57)、23.08%与21.54%。
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中,采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护理干预方法,对于患者及新生儿均有积极的影响,有效的
控制患者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总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妇产科护理;护理干预方法
妊娠期糖尿病是孕妇妊娠后发生的疾病,妊娠之前糖代谢正常,是由于孕妇
母体葡萄糖需要量增加、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导致。
在妊娠期采用合理科学的血糖
控制方法,可使患者在分娩后恢复正常的糖代谢水平。
如果在妊娠期未能有效的
控制血糖,易引发患者及新生儿并发症,并且在分娩后具有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
高风险。
因此,在患者分娩前,针对于妊娠期糖尿病选用有效的妇产科护理干预
方法,严格控制其血糖,以改善其妊娠结局。
下文就妊娠期糖尿病进行妇产科护
理干预方法及护理效果的观察实验,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妊娠期糖尿病护理干预观察实验从2021年3月开始至2023年3月结束,从本院接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30名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开展观察
实验。
常规组65名,年龄在22~40岁之间,孕周33~40周,平均产次
(1.2±0.5)次;实验组65名,年龄在24~40岁之间,孕周34~40周,平均
产次(1.3±0.4)次。
130名患者均经过医学诊断与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妊娠期糖
尿病,排除其他类型疾病的孕妇,并且孕妇无任何心理与精神性疾病,意识清晰,语言表达正常。
此外,本次观察实验经过孕妇及其监护人的同意,由其自主选择
护理方法,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实验方法
常规组采用妇产科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了健康教育,指导患者低糖、低油、低脂饮食,且要少食多餐、三餐定时,并给出日常运动建议,如在监护人的陪同
下散步,做一些适合孕妇的保健操等,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身的卫生,禁止
抽烟、喝酒,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运动、生活习惯。
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的基
础上,针对患者的产前、产中、产后采取针对性、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方法,具体
内容如下:一是产前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监测与控制血糖的同时,对患者进行
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在产前严格控制热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脂肪比,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总热量及脂肪比的严格控制。
同时每天进行2次,每次半小时的胎心与胎动监测,确定胎儿的健康状态;二是产中护理,根据
产妇的具体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如生产中血糖增高,注射胰岛素,产妇自
然分娩糖原消耗过大,指导产妇补充能量等;三是产后护理,主要包括指导家属
保持产妇的个人卫生,预防产后感染。
新生儿需密切监测其血糖,分别在30min、1h、2h各检测一次,确保新生儿出生2h内的血糖控制在2.2mmol/L以下,并注
意补充10%的葡萄糖,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1.3效果评价标准
本次观察实验从患者及新生儿两个方面进行妇产科护理干预方法运用效果的
评价,一是在患者接受护理期间,跟踪检测与记录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及糖化血红蛋白三项血糖指标;二是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见四种并发症
的统计,计算出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三是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
并发症,选择巨大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作为评价指标,同样计算出
总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患者血糖指数应
用t检验;计数资料患者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显示,P<
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对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糖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表1所示,护理前
期两组患者血糖指标相差不大,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后,实验组的各项血糖
指标要好于常规组,比如,实验组护理后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48±1.34),常规组为(7.05±1.73),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对表
组别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
蛋白
(mmol/L)(mmol/L)
(%)
实验组护理
前9.45±2.1611.68±2.97 8.74±2.15
护理
后7.28±1.43 8.34±1.24 6.48±1.34
常规组护理
前9.41±2.2711.78±2.86 8.81±2.17
护理
后8.11±1.57 9.85±1.27 7.05±1.73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通过观察实验获取的表2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各项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少于常规组,实验组总发生率为10.77%,常规组为23.08%。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比对表
组别例数羊水过多产褥感染胎膜早破产后出
血总发生率
实验
组 65 1 3 0
3 7(10.77%)
常规
组65 3 6 1
5 15(23.08%)
2.3两组患者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对
两组患者在新生儿并发症数据统计上,实验组巨大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如表3所示,实验组总发生率为7.69%,常规组为21.54%。
表3两组患者新生儿并发症比对表
组别例数巨大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低血
糖总发生率
实验
组 65 1 0 1
3 5(7.69%)
常规
组 65 3 2 4
5 14(21.54%)
3.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程度较大,孕妇在妊娠期患上该病,血糖控制的难度大,一旦妊娠期血糖控制不力,易引起多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产褥感染、巨大儿、流产等。
因此,在妇产科护理干预中,针对于该病进行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的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出一套完整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提高该病的护理效果,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结局。
通过本次观察实验确定,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前、产中及产后,遵循以患为本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法,可获取良好的护理效果。
实验组护理后血糖控制表现良好,餐后2h血糖由护理前的(11.68±2.97),降至护理后的(8.34±1.24),好于常规组护理后的(9.85±1.27),并发症方面实验组同样好于常规组。
基于此,在妊娠期糖尿病妇产科护理干预中,准确有效的运用护理干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具有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曹艳丽.妊娠期糖尿病的妇产科护理干预体会[J].健康大视
野,2021,(13):7.
[2]林彩霞,林真真.综合护理联合饮食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并妊高症管理中的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22,12(17):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