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湖州市中考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2017·邹城模拟)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能用化学变化做出解释的是()
A . 食盐做调味品和防腐剂
B . 苹果催熟香蕉,柿子等水果
C . 汽油洗除衣物上少量油污
D . 洁厕灵清除卫生器具顽渍
2. (2分)(2017·泰兴模拟) 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煮沸的方法将水消毒杀菌
②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①炒菜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C、化学之最
D、化学与发现
①熔点最低的金属是汞
②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③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①波义耳发现酸碱指示剂
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
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A . A
B . B
C . C
D . D
3. (2分) (2017九下·盐城月考)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测量溶液的pH
B . 移走蒸发皿
C . 倾倒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4. (2分) (2018九上·十堰期末)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反应条件已省略),根据该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 . 乙、丙、丁三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C . 甲物质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 . 生成物中丙、丁分子个数比为2:3
5. (2分)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 . 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 . 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 . 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 . 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6. (2分)(2016·本溪)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7. (2分)玻璃中加入二氧化钒可以有选择地吸收和反射色光,二氧化钒(VO2)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A . +5
B . +4
C . +1
D . ﹣4
8. (2分)(2011·河池) 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宜居汕头”要求的是()
A .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B . 所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露天焚烧垃圾
D .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减少尾气排放
9. (2分) (2016九上·伊宁期中)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B .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D . 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千克”为单位
10. (2分) (2019九上·海港期中) 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 . 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有氧气
C . 图1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下的白磷对比说明燃烧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图2中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接触
11. (2分) (2016九上·南雄期末)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水的电解
B .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 . 向少量的H2O2溶液加入MnO2固体
D . 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12. (2分)(2017·威海) 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右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20℃40℃
水109g129g
酒精17.3g40g
A . 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
B . 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 . 40℃,40gNaOH溶解在100g酒精中达到饱和
D . 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13. (2分) (2015九上·环县月考) 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节引起了广泛的热议.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王水”溶解黄金是化学变化;
②金比氢活泼;
③HAuCl4中,Au的化合价为+3价;
④可以将pH试纸伸入“王水”中测其酸碱度;
⑤“王水”可以用铁质容器盛装.
A . ①④⑤
B . ①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①③
14. (2分)下列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B . 用碘水鉴别淀粉和葡萄糖
C . 用肥皂水鉴别软水和硬水
D . 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15. (2分) (2018九上·辽宁期末)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中有四种化合物
B .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为28:32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7分)
16. (7分)(2016·菏泽) 化学用语是一种信息丰富、国际通用且比较简明的化学用语,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①2个亚铁离子________②4个甲烷分子________③ 表示的是________.
(2)
在H、O、Na、S、Fe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要求化学用语.
①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
③+3价铁形成的碱是________;
④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7. (6分) (2016九上·弥勒月考) 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面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基本类型填“化合”或“分解”) CO C CO2 CaCO3(1)
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
18. (7分)(2016·怀化) 置换反应是中学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已知:化合物A+单质B→化合物C+单质D.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若D为氢气,A为稀硫酸,则B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
若D为铜,化合物A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
(3)
已知在高温条件下碳与水蒸气可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若家中发生燃气(天然气)泄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C.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4)
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酸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
由此判断S、Cl2、I2、Br2四种单质中非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________,最弱的是________.
(5)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置换反应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9. (4分)已知香豆索的化学式为CxH602 ,相对分子质量为146,碳元素质量分数为74.0%.请回答:
(1)香豆素的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________;
(2)一个香豆索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3)香豆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4)含21.6g碳元素的香豆素的质量为________ g(保留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 (3分)(2017·准格尔旗模拟) 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净化后的水可用次氯酸钙[Ca(ClO)2]进行消毒,次氯酸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三、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1. (4分) (2017·秦淮模拟) 图中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O、Na、Al、S、Cl、Cu、B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
C为紫红色固体;E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B、D、G、I为相同类别的化合物。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E:___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
A与B的反应________;
H与F的反应________;
G与I的反应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22. (7分)(2017·常熟模拟)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收集装置是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上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3. (6分)(2018·荆州模拟)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传统腌制松花蛋的主要配料是生石灰、纯碱和食盐。
小组同学将这三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2CO3、Ca(OH)2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Na2CO3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Ca(OH)2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NaCl、NaOH
【交流与评价】
(1)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
理由一是________;理由二是________。
(2)【活动与探究】
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3)【解释与结论】
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经过上述四位同学的共同努力,大家终于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得出了正确结论。
(4)【应用与拓展】
假设乙同学的猜想是合理的,现只用一种试剂对滤液进行处理,回收NaCl晶体。
请简述其操作过程________。
六、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24. (4分)(2019·三水模拟) 某同学对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溶质成分鉴定,取废液上层清液50克,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26.5%的碳酸钠溶液,出现气泡,滴加至10克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继续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测得沉淀的质量为5克,并把这过程绘制了如图图象。
(1) 10克碳酸钠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是________克;
(2)图象中的a点的数值是________;
(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通过计算说明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 (共5题;共27分)
16-1、
16-2、17-1、
17-2、
17-3、18-1、18-2、
18-3、
18-4、18-5、19-1、19-2、
19-3、
19-4、
20-1、
20-2、
三、推断题 (共1题;共4分)
21-1、
21-2、
四、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22-1、
22-2、
22-3、
22-4、
五、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6分)
23-1、
23-2、
23-3、
23-4、
六、计算题 (共1题;共4分) 24-1、
24-2、
24-3、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