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院中心药房的退药情况及科学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我院中心药房的退药情况及科学管
理方法
摘要:目的对我院中心药房的退药情况及科学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5月1225份中心药房退药单为依据,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心药房退药的原因、频率等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结果
中心药房退药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停药、患者拒绝用药、剂量错误、药房库存不足、患者转科、重复开药、医嘱错误、患者出院、修改医嘱等,其中患者出院、医嘱
修改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

结论中心药房退药的原因较多,应加大中西
药房退药的管理,更好降低退药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中心药房;退药情况;管理方法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药品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若药物被退回,则较易出现变质或污染的情况,难以保证药品的质量,但是
若不可退药,则会增加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应
不断提高医院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素质,尽量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相关的管
理干预[1]。

在中心药房退药管理中,应不断强化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进行药品
管理体制的完善,积极采取措施对退药的发生率控制,最大程度保障药物的质量,确保患者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

虽然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药品一经
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以此更好保证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

但是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退药的情况。

医院是服务性
单位,不仅需要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医疗服务,且需要遵守国家规定,因此,强化
药房退药的科学管理十分必要。

本研究主要对我院中心药房的退药情况及科学管
理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2019年1月-2020年5月1225份中心药房退药单为依据,通过回顾性分
析的方法,对中心药房退药的原因、频率等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

1.2方法
以中心药房退药单为依据,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心药房退药的原因、频率等进行分析,将获得的相关资料均输入至计算机中,以Excel分类并实施处
理处理,进行各种原因所占总比例的计算。

1.3观察指标
对中心药房退药原因进行观察分析,主要为手术停药、患者拒绝用药、剂量
错误、药房库存不足、患者转科、重复开药、医嘱错误、患者出院、修改医嘱等。

1.4数据分析
SPSS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使用例数(%)表示,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

P<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中心药房退药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停药、患者拒绝用药、剂量错误、药房库存
不足、患者转科、重复开药、医嘱错误、患者出院、修改医嘱等,其中患者出院、医嘱修改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

如表1:
表1退药原因统计[n(%)]
退药原因退药频
次(n)
退药占比(%)
手术停药16 1.39
患者拒绝用
18 1.57

剂量错误31 2.70药房库存不
49 4.27

患者转科50.44重复开药1149.93医嘱错误22249.34患者出院32728.48医嘱修改36631.88其他原因70.61总计1148100.00 3讨论
3.1 退药原因分析
本研究显示,中心药房退药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停药、患者拒绝用药、剂量错误、药房库存不足、患者转科、重复开药、医嘱错误、患者出院、修改医嘱等,
其中患者出院、医嘱修改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

表明导致中心病房退药的
原因较多,其中医嘱错误、患者出院、修改医嘱是最主要的原因。

3.1.1 沟通不及时,医生未能及时对患者的具体出院时间掌握,不能积极配
合住院处、药房、护士等相关部门的工作,未能提前进行出院通知书的开具,导
致护士已经领用了药物,出现退药的情况。

部分患者一期化疗结束,即临时提出
出院的要求,导致退药,尤其是妇科和呼吸内科患者,增加退药的发生率[4]。

3.1.2 调整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
行治疗方案的调整,此是导致退药的主要原因之一。

3.1.3 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医师在下达医嘱、开具处方过程中,若写错药
物名称、用法、剂型、剂量、浓度、含量等,或护士医嘱导入中出现药品信息错
误的情况,均可形成退药。

3.1.4 重复用药,部分医师未能全面掌握药物有关的知识,仅从经济利益上
出发,在临床用药中,出现合并应用治疗学、药理学上同类的药物或相同活性成
分的药物,形成开大处方、重复用药情况,降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出现退
药的事件。

如实施抗感染治疗中,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患者头孢硫脒治疗后,
又通过口服的方式给予患者头孢克圬药物干预,从而使得患者要求退药。

3.1.5 不良反应所致退药,部分医师为患者实施诊治中,甚至未能仔细询问
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导致患者治疗中因出现不良反应而退药。

本院为肿瘤专
科医院,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国产),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现严重过敏反应,为保证用药安全,医生往往会因为改变化疗方案而导致退药。

3.1.6 医保政策改革,医疗体系的改革,使得医保患者比例不断增加,医师
在为患者实施药物方案制定中,应与患者的病情需求、经济情况等结合,合理制
定治疗的方案,如有必要,应仔细向患者解释,促进患者依从性的提高,以此对
退药的发生控制[5]。

3.2 退药潜在不安全因素
3.2.1 增加工作量,退药的发生,会增加药房药师、护士、医师等不必要的
工作量,医师需要通过计算机退药系统进行退药单据的录入,护士需要根据退药
单据及时将药品退回至药房中,药房中的工作人员则需要认真核查退回的药物,
在确认无误且能够符合相关要求后,再次进行药物的上架,同时需要通过计算机
退药系统确认退药情况。

3.2.2 影响药物的质量,药房药师对于部分退回的药品,难以在质量上实施
监控,对于避光、低温等需要特殊方式保存的药物,若科室领用后不能完全按照
要求进行储存,则药物退回时,难以对质量保证,易出现用药安全隐患[6]。

3.2.3 影响药品管理,退回药品伴有多批号的情况,这样则增加了药房对于
药品有效期的相关管理难度,少数科室存在将近有效期、过期药品退回的情况,
若不能充分重视,则易引发医疗事故,增加药品管理的难度。

3.3 科学管理方法
3.3.1 合理控制患者退药,加强药剂人员、护士、医生等的沟通交流,防止
信息不畅而出现退药的情况。

建立健全用药有关的规章制度,不可出现开大处方、过度使用贵重药品等诱导患者过度消费的情况。

完善药品信息,定时进行药讯的
发放,对于易混淆的药物,可通过药讯向临床医生反馈,以此促进医师技术水平
的提高。

医师应积极学习,更好掌握药物有关的知识,如药物的药理毒性、化学
性质、禁忌证、不良反应、适应证、用药注意事项等,防止出现处方开具错误或
录入错误的情况。

强化医患沟通,以医患交流沟通技巧的培训,来使得医师更好
为患者提供医疗技术服务,并充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结合,积极
了解患者疾病的认识程度、治疗效果的期望值以及价格、安全等的心理需求,更
好为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干预,促进其治疗配合度的提高,以此降低退药的发生率,更好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

3.3.2 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对于以下情况,不可接受退药,即a:非密封包装
的吸入剂、外用药品、口服片剂;外包装已经打开,未能恢复原状,外包装损坏
或存在涂写字样或打开使用的;分装药品;特殊要求的药品。

b:已经发放给传染
性疾病患者的药品。

c:在药物有效期内购入,未能合理按照医嘱用药,或放置时
间较久,导致药物过期所致退药。

d: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

3.3.3 药品退回条件,a:必须是中心药房所取药品,药品的批号、规格、品名、产地等与发出药品一致。

b:药品内外包装无污渍、无破损,能够继续使用。

c:具有完整性的原始凭据。

d:退药时间在取药后的3d内。

3.3.4 规范退药程序,医生停止为患者实施药物干预,并进行退药原因的填写,护理人员通过电脑打印需退回药品的数量、规格、名称等,护士将药品退回
中心病房,由药房人员进行检查验收,经同意退药后,双方进行签字确认,并在
电脑上完成退药有关程序[8]。

建立奖惩措施,若为医生开错医嘱、护士录入医嘱
错误、药房人员发错药物等所致退药,则财务科和医务科应进行适当的处理。

退药问题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如何能够在满足患者要求的基础上,保证退回
药品的质量,并尽量减少患者和医院的经济损失,医疗部门尚无较好的解决方法。

应不断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提高用药水平[9]。

我院中心病房
制定了药品管理的相关退药流程和退药规定,规范了退药制度,在医护人员进行
退药单提交时,应注明退药的具体原因,如重复开药、医嘱错误、患者出院、修
改医嘱等,如若不然,则不予退药。

若因为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退药的情况,
则应进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的填写,并将药物申请单同时交给药房药师,经过
批准后方可退药[10]。

中心药房应仔细检查退回的药品,包括封条、包装等,若发
现存在问题,则不予退药。

这样不仅能够对患者的利益保证,且能够最大程度对
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保证。

参考文献
[1]辜明,华小黎,向伟, 等.某大型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退药风险因素
分析与流程优化效果评价[J].中国药师,2020,23(6):1156-1159.
[2]Helen F. Boardman,Helen F. Boardman,Brendan C. Delaney, et
al.Partnership in optimizing management of reflux symptoms: a treatment algorithm for over-the-counter proton-pump
inhibitors[J].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2015,31(7):1309-1318.
[3]Nicholas P. Gazda,Emily Griffin,Kasey Hamrick, et
al.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Combined Master of Science and PGY1/PGY2 Health-System Pharmacy Administration Residency Program at a Large Community Teaching Hospital[J].Hospital pharmacy: A peer-reviewed journal for hospital and organized health care systems pharmacists,2018,53(2):96-100.
[4]蔡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系统应用于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临床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7):40-42.
[5]宋丽绅.人性化理念管理对提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综合素质及职业认可感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2):243-245.
[6]DjebbariFaouzi,TatarczuchMaciej,PanitsasFotios, et al.Resource implications of bortezomib therapy in a large UK cohort: An evaluation study[J].Journal of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2019,25(8):1995-1998.
[7]邓蔓,孙纯,余立娟.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104-106.
[8]肖诚胤,钟健敏,蔡嘉利, 等.品管圈活动用于防范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排药差错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3):234-236,240.
[9]Nicholas P. Gazda,Lucas A. Berenbrok,Stefanie P.
parison of two 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 Practice Models on Return on Investment[J].Journal of pharmacy
practice,2017,30(3):282-285.
[10]杨金芬,詹小兰,沈加熙.基层医院药房口服药物退药管理现状与风险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6):12-13.
作者简介:李平 1982年6月生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福建福安职称:初级药师学历:本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