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 知识专题一——消费理论教案 新人教必修1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知识专题一——消费理论教案新人教必修1版
一、考点自查、质疑
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纸币的含义理与纸币发行规律
信用卡的功能
外汇和汇率。

正确的金钱观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消费类型
恩格尔系数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知识整合、展示
消费
三、热点探究、交流稳定房价远离“蜗居”
材料一:《蜗居》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其热度也从侧面印证了当前楼市的诸多非正常,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国家为实现“住有所居”,解决“蜗居”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xx年8月出台了廉租房政策,xx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宣布3年内投资9000亿建设保障性住房。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一要继续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

中央财政拟安排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

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

二是要继续支持居民自住性住房消费。

增加中的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应。

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倡导住房租赁消费。

盘活住房租赁市场。

三要抑制投机性购房。

四要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材料三:2010年3月18日,国资委表示,除16家以房地产业为主业的央企外,另外78家不以房地产业为主业的央企正在加快调整重组,要退出房地产业。

材料四: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发布《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

xx年1-8月,房屋销售价格同比继续上涨,但涨幅回落。

xx年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9.3%,涨幅比7月份缩小1个百分点。

【知识链接】
经济学角度:
政治学角度:
哲学角度:
四、迁移运用
1、xx年8月小王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购买了价格为42万元的住宅商品房,其中首付现金12万元,在以后的15年里分期付清银行贷款30万元及利息8万元,这里的42万元、12万元、8万元分别执行了货币的---------职能()A、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2、xx秋至今,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其中河南、江苏局部有特旱。

持续干旱使这些省份的农业生产受到较大影响,农产品价格普遍呈上涨态势。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是()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影响价格
C.生产决定价格
D.劳动生产率影响价格
3、xx年月20日,国务院要求各地三网融合试点实施方案在8月16日前,由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办公厅报至国务院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务院对试点方案进行评估,三网融合将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三网融合最简单的体现就是三屏融合,即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得融合。

今后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

这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得最终目的和动力
D、消费与生产相互决定
4、xx年,“低碳消费”成为人们热议得话题,人们在消费中更加追求健康环保的消费产品。

一些商家抓住商机,加大研发相关产品力度,及时调整产品生产,这说明()
A、消费决定生产方式
B、生产决定消费质量
C、消费观念决定消费行为
D、消费引导生产方向
5、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变动之所以能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
A、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注重产品质量
B、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得价值量进行交换的
C、价值规律得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D、价值规律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6、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被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得重要指标。

防止CPI得过快上升。

最根本措施是()A、上调银行利率,减少流通中得纸币量 B、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
C、扩大财政总支出,增加社会总需求
D、增加出口,换取更多外汇
7、目前,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全国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民购买力低下。

全国13.2亿人口,7.3亿在农村,但他们只消费了全国商品的三分之一。

这是“三农”问题的症结。

因此,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xx年得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重中之重。

上述材料说明()A、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B、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消费水平
C、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D、生产决定消费得质量和水平
8、2010年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得外汇牌价是100美元兑677。

90元人民币,而2008年1月26日外汇牌价是100美元兑换719.06元人民币。

这个变化意味着()①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②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升值
③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我国商品出口④外汇汇率降低,不利于我国商品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2010年8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幅为3.5%,达到年内高点。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得条件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提高意味着()A、居民收入增加 B、居民购买力普遍提高
C、居民购买力普遍降低
D、居民间得收入差距加大
10、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

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11、某校高三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政府为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方面出台众多的鼓励政策,促使人们增加消费,另一方面提倡“低碳生活”理念,引导人们减少消耗,保护环境。

这两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冲突,无法实现统一。

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校高三同学提出的观点。

12、材料一: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了过快上涨的趋势,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

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问题。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贷款购房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一部分人还贷压力增大,都市出现“房奴”一族。

据调查。

我国31、9%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额占月收入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房奴”,他们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有时间享受生活。

按国际通行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讲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

媒体认为,中低收入家庭一味追求住房的高档化也是导致“房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什么样的房价才算合理。

国务院要求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问题有何意义?
2.就解决“房奴”现象提出可行的建议。

专题一参考答案
11、(1)“低碳生活”理念是正确消费观的体现,他要求人们适度、理性和绿色消费,控制一定消费量,这与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确实存在冲突的一面。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提倡“低碳生活”,可以通过引导人们调整消费结构,减少高能耗商品消费,增加低能耗商品消费,这与扩大消费需求政策,同样具有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上平的作用,两者具有统一性。

12、(1)①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合理的房价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②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有利于扩大消费者的购房需求,有利于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①国家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稳定房价,引导合理消费。

②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从根本上说,要解决房奴问题靠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