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猪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1期 吉林畜牧兽医
9
·养猪专栏·
YangZhu ZhuanLan
影响猪免疫效果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张志勇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服务中心,山东郓城 274700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随着郓城县养猪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规范化的疫苗免疫对猪场的安全生产影响越来越大。

根据笔者多年实践经验,一些猪场采取防控措施不当,没有搞好猪场疫苗免疫接种,影响了猪只健康生长,总结多个猪场的免疫成功和失败情况,发现影响猪免疫效果的因素有许多,现归纳分析如下。

1 影响猪免疫效果的因素
在接种疫苗的猪群中,不同个体的免疫应答程度,存在一定差别,而绝大多数猪接种后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力。

但接种了疫苗并不等于就已获得免疫,接种疫苗后发生疫病的情况会经常出现。

影响猪免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如下方面。

1.1 应激因素影响
1.1.1 环境应激影响
有些猪场当猪舍内环境过冷、过热、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时,都会引起猪体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导致猪体对抗原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接种疫苗后不能取得相应的免疫效果,表现为抗体水平低,细胞免疫应答减弱,有疫病发生。

1.1.2 管理应激因素影响
规模化猪场的仔猪,要经历阉割、断尾、驱虫、断奶、转栏、换料等管理措施和饲养管理条件变化,会对机体免疫产生一定的影响。

免疫接种是利用疫苗的致弱病毒去感染猪只机体,克服疫苗病毒的作用后才能产生抗体,所以在接种前后应尽量减少应激反应。

1.2 疫苗运输和贮存不当引起免疫失败
疫苗质量是免疫成败的关键,疫苗质量好的条件是安全、有效。

通常弱毒苗和湿苗应保存于-15 ℃以下,耐热冻干弱毒苗应保存于2~8 ℃,否则影响免疫效果。

运输和贮存不当时有引发免疫失败的情况。

1.3 免疫时的剂量不准确
有些猪场采用大剂量免疫或剂量过小免疫,引起免疫失败。

弱毒苗接种后在体内有个繁殖过程,接种到猪体内的疫苗必须含有足量的有活力的病原,才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获得免疫。

若免
疫的剂量不足将导致免疫力低下或诱导免疫力耐受,而免疫的剂量过大也会产生强烈应激,使免疫应答减弱甚至出现免疫麻痹现象。

1.4 免疫前后消毒不当
免疫前后1~2 d 内不能进行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会杀灭疫苗病毒,造成免疫效果降低。

1.5 疫苗间的干扰作用
有的猪场使用两种疫苗时间过近,或同时免疫两种疫苗,引发疾病。

同时免疫接种两种或多种弱毒苗往往会产生干扰现象。

产生干扰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两种病毒感染的受体相似或相同,产生竞争作用;二是一种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干扰素,影响另一种病毒的复制。

2 为保证疫苗接种产生较好的效果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2.1 保障使用疫苗的质量可靠
免疫接种时应选择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的优质疫苗,使用前应检查封口是否严密,疫苗的色泽和性状是否正常,是否在有效期内。

2.2 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按照各猪场猪群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来制定。

无抗体监测条件的猪场,应按照当地疫情、猪的品种、来源、本场的饲养管理水平来制订,一旦制订要严格执行。

在生产实践中,有些养殖户制订免疫程序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往往造成免疫失败。

有的使用疫苗过早,中和母源抗体,降低抗体水平,出现免疫空白期;有的频繁免疫,反尔导致抗体水平不高。

2.3 疫苗的贮存、运输
疫苗在贮存、运输过程中,保存方法要符合要求。

弱毒苗用保温箱低温运输、冷冻保存(有些进口苗可在4 ℃保存),避免日光直射。

油乳剂苗在2~8 ℃保存最好。

2.4 采用准确的免疫剂量
在生产实践中,按剂量2头份/头即可,有些养猪户为了保证猪群有较高的抗体水平,剂量盲目
(下转第12页)
2021年第1期 吉林畜牧兽医·养猪专栏·
YangZhu ZhuanLan
2.2 通过补酸制剂调节
由于仔猪分泌的胃液较少,所以胃酸不足,胃中的pH值升高,会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影响胃蛋白酶的激活,影响蛋白质的吸收与利用,肠胃中的大肠杆菌等细菌大量繁殖,导致出现腹泻症状。

所以可通过补酸制剂进行肠胃中的酸碱度,来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这对控制断奶仔猪腹泻、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起到重要作用[3]。

2.3 通过补酶制剂调节
因刚断奶的仔猪内源酶分泌不足,可通过适当添加外源酶来促进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提高消化率,使断奶仔猪正常增重,减少出现营养性腹泻,较为广泛使用的酶制剂是植酸酶。

3 治疗方法
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必须在确认病情后方可使用,细菌性腹泻应通过药敏试验或根据本地的感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

仔猪出现腹泻是需要早期有效治疗,治疗率较高。

首先用抗病原药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药物进行治疗。

腹泻后需要进行有效补水,可选用禽畜口服补液盐进行补水。

通过中草药配合敏感抗生素用来清理猪的肠道中有害菌群和其他毒素,从而改善猪肠道的内环境,使猪减少腹泻症状。

4 结束语
造成腹泻的原因很多,所以不能只是一味的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也需要通过患病原因,从根本上进行防治,通过改善环境、改善本身的机制和免疫力实现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李连敏,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今 日养猪业,2006(1),39~41.
[2] 李崎川.仔猪腹泻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中国畜禽 种业,2018(12):97~98.
[3] 吴明丽.仔猪腹泻的综合疗法[J].现代畜牧科技, 2016(01):56.

(上接第9页)
加大到4~5头份/头,往往造成免疫麻痹或损伤免疫器官。

冻干苗稀释后在使用前应摇匀。

2.5 增加维生素用量、添加抗应激药物
为了减轻在免疫期间对猪造成的应激,可在免疫前后2天给予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并且增加维生素的用量。

2.6 尽量避免免疫期间消毒
免疫前后各1~2 d内不要进行喷雾消毒和饮水消毒。

2.7 加强饲养管理
免疫前后要加强管理,为猪群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其它各种应激。

猪舍内环境条件差,突然更换饲料等,会造成机体内微生物平衡被打破;饲养密度过高,大的噪声会引起猪的特异性应激反应,使猪抵抗力降低。

在免疫接种期间各种不良应激,均可减弱疫苗免疫应答,造成疫苗免疫失败。

2.8 减少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
多种因素可导致免疫抑制,如猪群使用抗病毒药品等免疫抑制剂,发生传染性病毒病,出现过冷、过热、惊吓等应激情况,日粮中缺乏某些维生素,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高等。

病毒病、大肠杆菌感染等也不同程度的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平时避免使用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减少应激,为猪群提供优质全价饲料,做好防疫消毒,减少疫病的发生。


(上接第10页)
苗的接种,例如,猪流感、猪肺疫和仔猪伤寒等免疫接种,要采取科学化的手段管理哺乳仔猪,同时完善养殖设备,保证圈舍的干燥卫生,对养殖场采取封闭式的管理,保证仔猪的生命安全。

4 结语
综上,还可以对产前的母猪注射仔猪白痢基因苗,使其产生免疫,仔猪通过吮食母乳从而获得免疫。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