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腾冲市高三化学模拟试卷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腾冲市2017届高三化学模拟试卷6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l2能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大多数金属反应
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晶体,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2.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
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3.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的c(H+)=a mol·L-1,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b mol·L -1,0.1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的c(H+)=c mol·L -1,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 B.c>a>b
C.c>b>a D.b>c>a
4.将①H+、②Cl-、③Al3+、④K+、⑤S2-、⑥OH-、⑦NO-3、⑧NH+4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⑦
C.①⑥D.②④⑥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B.失电子难的原子其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各种离子,它们的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
D.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的金属元素
6.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2-4
C.某无色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7.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g
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约为60g
C.1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g/mol
D.6g偏二甲肼含有1.2N A个偏二甲肼分子
8.有NO、CO2、N2O4三种气体,它们分别都含有0.5mol氧原子,则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2 B.1:1:1 C.4:2:1 D.1:2:4
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9.某Na2SO4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掉30g水,未见晶体析出,与原溶液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质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
C.溶液的体积D.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0.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NH3)=0.1 mol/(L·min) B.v(NH3)=0.2 mol/(L·min)
C.v(H2)=0.3 mol/(L·min) D.v(H2)=0.4 mol/(L·min)
11. 2013年3月我国科学家报道了如图所示的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为电池的正极
B.电池充电反应为LiMn2O4===Li1-x Mn2O4+x Li
C.放电时,a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放电时,溶液中Li+从b向a迁移
12.由CH3CH2CH2Br制备CH3CH(OH)CH2OH,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都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B.③④
C.③④⑤ D.④
14.含有MgCl2、NaCl、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含有Cl-为1.8mol,Na+为2mol,Mg2+为0.5mol,则SO2-4的物质的量为( )
A.0.6mol B.0.7mol C.1.2mol D.1.0mol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就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的乘积
B.溶度积常数是不受任何条件影响的常数,简称溶度积
C.可用离子积Q c与溶度积K sp的比较来判断沉淀溶解平衡进行的方向
D.所有物质的溶度积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12分)KHSO4溶液显________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室温时KHCO3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将上述两种溶液混合,现象是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17.(10分)反应m A(g)+n B(g) ≒ p 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 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所示:
(1)当压强从2×105Pa增加到5×105Pa时,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 Pa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________移动,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回答①②:
①打开K2,闭合K1。
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打开K1,闭合K2。
A电极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图回答③④:
③将较纯净的CuSO4溶液放入上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电解,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完成后,铜电极增重a g,石墨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________L。
19.(10分)反应Fe+H2SO4===FeSO4+H2↑的能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若要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________(选填A、B、C)。
A.改铁片为铁粉
B.改稀硫酸为98%的浓硫酸
C.升高温度
(3)若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铜为原电池某一极材料,则铜为________极(填“正”
或“负”)。
铜片上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分)根据下面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 (1分)反应③的反应类型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注明反应条件,下同)
a.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反应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写出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NaOH碱性环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试卷6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1 2 3 4 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12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填“>”“<”或“=”),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10分)
(1) 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4分)
(1):①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L。
19.(10分)
(1) 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
________(选填A、B、C)。
(3) ________极(填“正”或“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9分)
(1)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A A
B B
C 6 7 8 9 10 C B C A
D 11 12 13 14 15
C
B
B
A
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6.(12分)
酸 KHSO 4===K +
+H +
+SO 2-
4 > HCO -
3+H 2O
H 2CO 3+OH -
产生气泡 H +
+HCO -
3===H 2O +CO 2↑
17.(10分)
(1)不 当压强增大2.5倍时,c (A)增大2.5倍,说明平衡没有移动,即m +n =p (2)向左 当压强增大2倍时,c (A)却增加了2.2倍,说明平衡向生成A 的方向移动,增
大压强时,B 转化为液态或固态
18.(14分)
(1)①锌不断溶解 Cu 2+
+2e -
===Cu
②电极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 Cu -2e -
===Cu 2+
(2)③4OH -
-4e -
===2H 2O +O 2↑ 2Cu 2++2H 2O=====电解2Cu +O 2↑+4H +
④22.4a
128
19.(10分) (1)放热 (2)A 、C
(3)正 产生无色气泡 2H +
+2e -
===H 2↑
20.(9分) (1)加成反应(1分) (2) ③
(3)a.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b .CH 2Br —CH 2Br +2NaOH ――→△水
CH 2OH —CH 2OH +2NaBr
c . +4Cu(OH)2+2NaOH ―→
NaOOC —COONa +2Cu 2O↓+6H 2O(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