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物料质量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物料质量控制标准
1.编制依据
为保证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

2.目的
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对公司原材物料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3.主要原料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3.1磷酸一(二)铵:(执行标准:GB10205-2009)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表3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包装袋标明值。

表1 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表2 料浆法粒状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表3 粉状磷酸一铵
3.1.1表1、表2和表3中每个等级下面的配合式为该等级的典型配合式,进行质量判定时也可以根据生产企业的其他配合式,总氮和有效磷允许与标明值之间有1.0%的绝对负偏差,并且所有项目都应符合表中相应等级的要求。

若未标明等级则按总养分对应的等级进行判定。

3.1.2GB10205-2009规定的水分为推荐性要求,但本公司接收的水分不得高于标明值对应的水分指标。

3.2尿素:(执行标准:GB2440-2001) 3.2.1外观:白色或浅色颗粒状。

3.2.2
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包装袋标明值。

表4 尿素
3.4硫包衣尿素(执行标准:HG/T 3997-2008)
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包装标明值的要求。

表5 硫包衣尿素
3.5硫酸铵:(执行标准:GB535-1995)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包装袋标明值。

表6 硫酸铵
3.6农业用碳酸氢铵:(执行标准:GB3559-2001)
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包装袋标明值。

表7 农业用碳酸氢铵
3.7氯化铵:(执行标准:GB/T2946-2008)
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要求,同时应符合包装袋标明值。

表8 农业用氯化铵
3.8氯化钾:(执行标准:GB6549-2011)
3.8.1外观:白色或微红色结晶体。

3.8.2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规定,同时符合包装袋标明值的要求。

表9 氯化钾
3.9农业用硫酸钾:(执行标准:GB 20406-2006《农业用硫酸钾》及第1号修改单)
3.9.1外观:为粉末结晶或颗粒。

3.9.2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0、表11要求,同时符合包装袋标明值。

表10 水盐体系工艺农业用硫酸钾
表11 非水盐体系工艺农业用硫酸钾
注:以水为介质的工艺方法为水盐体系法,包括硫酸盐盐湖卤水法、芒硝法、硫铵法、缔置法、泻利盐法等;无介质或以有机溶剂等非水介质生产硫酸钾的工艺方法为非水盐体系法,包括曼海姆法等。

3.10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GB/T10510-2007)
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2规定,同时符合包装标明值的要求。

表12 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
3.11工业硫酸(GB/T534-2002)
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3规定。

公司内部判定标准见表14。

表13 工业硫酸
表14工业硫酸判定标准
3.12液体无水氨(GB536-88)
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5规定。

表15 液体无水氨
注:因液体无水氨属于危险化学品,无专用化验取样仪器,该原料未进行检验。

3.12.辅助材料质量指标和验收标准
3.12.1辅助材料技术指标、接收规则应符合表16~表19的规定。

表16 凹凸棒粉(QB)
表17 钙粉(QB)
表19 锅炉用烟煤(内控标准)
注:该原料实际根据采购部采购合同订的标准进行判定。

3.13.2包装袋的验收标准
3.13.2.1.包装外袋
3.13.2.1.1包装袋外观质量
包装袋首先要与本公司版面设计要求一致,无错印、漏印、多印现象,版面应整洁、整齐,颜色无偏差;编织布平整无褶皱,折边对称,布面无抽线、跳线、挤线,切口不散边、不粘连、不偏斜;缝合处不允许出现缝线脱针、断线、所留尾线不得低于2厘米;彩膜印刷还应覆合牢固。

3.13.2.1.2外编织袋重量及尺寸应符合表20要求
表20:包装袋标准要求(内控标准)
3.13.2.1.3编织包装袋图文判定
3.13.2.1.3.1复混(合)肥料编织袋的包装标识印制应符合GB15063-2009和GB18382-2001要求,包装袋应与设计版面相符。

3.13.2.1.3.2掺混肥料编织袋的包装标识印制应符合GB21633-2008和GB18382-2001要求,包装袋应与设计版面相符。

3.13.2.1.3.3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编织袋的包装标识印制应符合GB18877-2009和GB18382-2001要求,包装袋应与设计版面相符。

3.13.2.1.3.4缓释肥料编织袋的包装标识印制应符合GB/T23348-2009和GB18382-2001要求,包装袋应与设计版面相符。

3.13.2.1.4检测方法
3.13.2.1.
4.1外观检验: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3.13.2.1.
4.2尺寸:将包装袋摊平,用精确到1mm的尺子,在中间和离边100mm 处平行于边际,测三处,以算数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13.2.1.
4.2.1编织包装袋单件重量用精确到1g的架盘天平进行测量。

3.13.2.1.
4.2.2编织包装袋跌落试验按GB8569-2009中 4.4进行,要在超过1.4~2.3米处自然下落,分横、竖、侧摔三次,摔包时包装袋不漏失、不破裂、不开线、不断丝,且内膜袋不破裂。

3.13.2.2 内膜袋
3.13.2.2.1 质量要求
3.13.2.2.1.1内衬塑料袋外观质量无余泡,无网线,易捻开,无划伤,透明。

3.13.2.2.1.2内衬塑料袋重量及尺寸应符合表21要求:
3.13.2.2.1.3内衬袋充气检压试验时,不漏气、不破袋。

3.13.2.2.2检验方法:
3.13.2.2.2.1外观检验:检验时必须在自然光线下。

3.13.2.2.2.2尺寸:将包装袋摊平,用精确到1mm的直尺,在中间和离边100mm
处平行于边际,侧三处,以算术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3.13.2.2.2.3内衬塑料袋单件重量用精确到1g的架盘天平进行测量。

3.13.2.2.3.4内衬塑料袋的充气实试验:取一个内衬塑料袋捻开,双手撑开,将口左右摇摆,充满气,扎好口,平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轻轻放上50kg重的肥料,观察是否破裂,破裂为不合格。

3.13.2.3.检验规则
3.13.2.3.1检验时的具体规则
3.13.2.3.1.1 以进厂包装袋的量为批次进行检验,出现质量问题加大检验的频次。

3.13.2.3.1.2 包装袋的抽样规则如表22:
根据进货的总捆数来决定取样量,低于六捆的每捆全取,每捆至少取2条,当在那捆发现有不合格时,针对不合格要加严抽取2条。

(内控标准)
3.13.2.3.1.3当检验为不合格时,加倍抽样,若仍然存在不合格时,则该批包装件为不合格包装;当该厂家连续出现2次不合格时,加严检验。

3.13.2.3.1.4从抽取的样品袋中,随机抽取六条编织袋,进行跌落试验,如有3条或3条以上有断丝,严重扒眼,则判该产品不合格;若有3条以下不合格,则进行加严跌落试验,重新试验六条,若全部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有一条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3.13.2.3.1.5随机抽取一捆,进行逐条检查,包转袋存有印刷模糊、不清晰、印刷不正规、倾斜;包转袋存有挤丝、丝的色度不一致;包转袋袋口切边不齐、切口散边、切口粘连现象严重;包转袋两边折边不对称,底线所留尾线不足2cm,底线出现跳线、断线等现象;供应商制版与公司设计版的内容、色度不符的;包装袋出现断丝、抽丝、扒眼、覆膜不牢固等摔包不合格现象,以上情况不合格总体超出4‰以上,则按比例进行扣除严重不合格数量,轻微的按比例、不合格轻重扣除货款。

3.13.2.
4.贮存:包转袋应贮存于场地平整、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

不允许露天贮存,防止日晒雨淋。

4.附则
4.1 以上原材物料执行的标准与采购部门和供应商签定的合同中要求的标准冲突时,技术质量管理部依据采购部门与供应商检定合同中要求的标准进行判定。

4.1采购部门在与原材物料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签订合同后,应及时送技术质量管理部备案,否则技术质量管理部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判定)或按退货处理,所发生的责任由采购部门负全责。

4.2原材料(尿素、磷酸一铵、硫酸、氯化钾、磷酸二铵、无水液氨、氯化铵、碳酸氢铵、有机肥)根据化验室化验结果判定,如果化验结果比标明值(或合同标明值)低并在0.5%以内,按合格入库,化验结果比标明值(或合同标明值)低超过0.5%范围以上的,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的数直接扣除:扣除值=(标明值-化验结果)÷标明值,或通知供应退货处理。

4.3原料在进入公司原料库后,化验室无特殊情况下应在24小时内(自化验室收到采购部门开具的送检单计起)出具化验结果。

4.4技术质量管理部在接到化验室送达的化验结果后,半小时内根据本管理制度判定,并在半小时内反馈到仓库。

4.5仓储物流部在接到该批原材物料的技术质量管理部入库判定单后,合格(包括让步接收)的入库,并挂上合格标识牌;未经技术质量管理部判定的原材物料,挂上待检标识牌,不准入库,严禁生产车间使用。

4.6本管理制度最终解释权归技术质量管理部,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