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分析
这次月考共有参考人:47人;试卷满分:100分;最高分:96分,最低分:12分;平均分:60.19;优秀率:21.27% ;及格率:53.19% 。
二、试卷分析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试题分选择题、改错题、材料分析题三部分。
试卷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选用学生熟悉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考试的参与意识。
试卷无繁、难、偏题目,都不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试卷比较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一)选择题
一题“选择题”:满分50分,大部分得分在34-42分之间。
有些知识点错误率较高,错误原因是有的题讲的时候强调不够,有的是学生不背书,上课强调很多遍的知识还出错。
具体分析如下:
第1题考查的是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林则徐。
第2题考查的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第3题考查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第4题考查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
第5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个条约都有的内容赔款。
第6、14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中邓世昌英勇殉国。
第7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性质的活动”说明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也说明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8题考查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京师同文馆学习西方各国语言。
第9题考查的是左宗棠的事迹收复新疆和洋务运动地方的代表。
第10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发起者洋务派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第11题考查的是维新变法运动中的一些大事的发生顺序。
第12考查的是比较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异同。
第13题考查的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
第15题考查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第16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办封建社会。
第17题考查的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第18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第19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建立后使用民国纪元算年份。
第20题考查的是近代历史排序。
第21、22、25题考查的是近代甲午中国日战争后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签订的意义。
第23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的两个侵略者英国和法国。
第24题考查的是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
(二)改错题
以前卷子中没有出现过这类型的题目学生做的很差,有的同学审题不认真没看清楚题目要求导致得分率不高。
第1题考查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第2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第3题考查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第4题考查的是英法火烧圆明园。
第5题考查的是我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鸦片战争。
(三)材料解析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答得不是很认真得分不太好。
第1题考查的是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示意图,从图中确定沙俄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中国那部分领土。
第2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的英法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以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第二问答得不好。
第3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以及列举题近代爱国志士的事迹。
第4题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做了对比进行考察,学生答题情况很不好。
第26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相关知识学生总体上做的不是太好。
三、存在问题
1、学生思维能力有待加强。
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还只处于表面,不能灵活的应用。
对于稍微有一点拐弯的题目就无法理解,答题不能紧扣题目本身。
2、学生的读题能力还有待提高。
读题能力是学生需要提高的重要能力之一,特别是对于文科来说读不懂题就没法做,要把握住答题的重点所在。
对于材料分析题尤其是这样,要从材料中找有用的信息点,但是很多同学不会看材料甚至不看材料这就造成题目不会做或者答非所问。
3、八年级学生错别字特别多
历史答题有许多专有名词,一个字写错整个题就没有分数,如圆明园等,很多同学背会了却写不到卷子上。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几点建议
1、仍然要重视课堂效率课堂上讲的充实,孩子们听得认真讲的时候重点突出学生才能知道重点是哪些知识,课下知道该背哪些东西。
2、讲课时一定要紧扣书本,不能漏掉任何知识点。
3、要一个一个的抓学生的背书情况不能只布置任务,一定要一个一个过,每节课前提问,避免学生出现讲过的知识不知道,不会背的情况。
4.多给学生出练习题,多练学生就能掌握做题的方法,以免出现题目不会看,不知道针对题上给出的问题该怎么回答的情况。
做的题多了学生的思维自然就活跃了,知道怎么从材料中找寻有用的信息,能够答好每一道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