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了不起的粉刷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
《了不起的粉刷工》学案
年级:七年级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发展的情节脉络,领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有追求、有兴趣就有动力的道理。

2、感受孩子淳朴可爱的天性,品读汤姆的语言、动作,感知该人物的形象。

学习重点:感受孩子淳朴可爱的天性,品读汤姆的语言、动作,感知该人物的形象。

学习难点:领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有追求、有兴趣就有动力的道理。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1835年11月30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佛罗里达的乡村,美国幽默大师、小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马克·吐温作品风格以幽默和讽刺为主,既富于独特的个人机智与妙语,又不乏深刻的社会洞察与剖析。

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百万英镑》(短篇)等。

此外,马克.吐温还有自己的四大名着:《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

(二)《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着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发表于1876年。

小说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富于幻想和冒险,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本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于1876年出版后很快就成为描写美国人童年生活的经典故事,成为当今美国中学生的必读课本,因为它是美国历史的一面镜子,反映出美国人敢于冒险和反传统的精神。

(三)破折号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解释或补充说明;②话题突然转换;③用于声音的延长;④用于说话的停顿或中断。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馋涎.()欲滴踌躇..()()汗流浃.()背
惬.()意阔绰.()琢.()磨倏.()地
2、解释下列词语:
馋涎欲滴
踌躇
汗流浃背
津津有味 筋疲力尽 惬意
3、 文学常识填空。

马克·吐温是(年代)国杰出代表,杰出的大师。

二、课堂练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2、课文是这部小说的节选部分,它从汤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

从这件小事中,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 课文题目《了不起的粉刷工》,从全文看,汤姆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 (1)。

(2)?。

(3)?。

三、课后检测:
1、课文通过人物对话、言语停顿,表现了汤姆的机智与聪明,请举例加以说明。

例句:。

说明:。

3、 经过一个下午,汤姆从“一贫如洗的苦孩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阔佬”,“阔佬”的意思是。

为什么说汤姆变成了“阔佬”?。

4、 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规律”的“重要规律”是什么?。

学案()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语言和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
2、品味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并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学习运用语言和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学习难点:品味作者诙谐、幽默的语言,并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思想情感。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找出错别字并订正:
(1)劲疲力尽(-)(2)满不再乎(-)(3)图抹(-)
2、解释下列词语:
(1)轻而易举:。

(2)惊慌失措:。

(3)秩序井然:。

二、课堂练习
1、课文题目是“了不起的粉刷工”,下列对“了不起”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善于思考,设法让其他孩子心甘情愿地替他刷墙。

B、有良好的表演才能,能将小孩子的好奇心充分调动起来。

C、对汤姆的讽刺,讽刺他不干活,把事推给别人。

D、善于总结经验,小小年纪就能思考事情的本质。

2、请说说你对“‘工作’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玩耍’则不是他非做不可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

3、本文许多句子体现了马克·吐温的诙谐和幽默,请摘录一处并加以点评。

例句:。

点评:。

三、课后检测:
(一)
1、本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

2、阅读本文,汤姆的心理状态经历了、(见到苹果)垂涎欲滴、、踌躇、
的变化过程。

3、刷墙本来是一件苦差事,但汤姆却能把它变成一件美差。

通观全文,汤姆成功的秘诀是,这种“成功”表现为。

4、文章通过人物对话和语言的停顿,很好地表现了汤姆的特点。

(二)
1、汤姆不愿粉刷墙壁,却用“艺术家的眼光欣赏自己刚刚涂抹的那一块”,其作用是什么?。

2、“原来是你,本!怪我没留神。

”汤姆其实是看到了本,文中的依据是。

3、“难道一个小孩子每天都能得到刷墙的机会吗?”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

4、你对文中的汤姆喜欢吗?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作品。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是史上最经典的历险记之一。

1、上述材料主要从作家、、、等方面作了介绍。

2、给《汤姆?索亚历险记》制作一份简略的阅读推荐单。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信息:。

读者对象:。

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4、文学常识填空。

马克·吐温是(年代)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杰出的幽默讽刺大师。

二、课堂练习: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汤姆把刷墙的苦差事变成一件美差,并从一贫如洗的苦孩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阔佬。

2、课文是这部小说的节选部分,它从汤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

从这件小事中,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课文题目《了不起的粉刷工》,从全文看,汤姆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
(1)善于思考、用计,想如何让其他孩子心甘情愿的来替他刷墙。

(2)?有良好的表演才能,将小孩的好奇心演得恰到好处。

(3)?善于总结经验。

三、课后检测:
1、课文通过人物对话、言语停顿,表现了汤姆的机智与聪明,请举例加以说明。

例句:“不成——不成——恐怕我很难答应你。

本,你瞧,波莉姨妈特别看重这面围墙——谁叫它正当街呢?——当然,要是后面的围墙,我就不会在乎……”。

说明:此句运用对话及言语的停顿,给本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调动了本的期
待心理。

汤姆的故意拖延,并进而申述理由,让本心甘情愿地去刷墙,这些对话表现了汤姆的聪明才智
6、经过一个下午,汤姆从“一贫如洗的苦孩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阔佬”,“阔佬”的意思是
有钱的人。

为什么说汤姆变成了“阔佬”?
用祜燥的刷墙工作成交了一笔又一笔的买卖,有了很多东西。

7、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规律”的“重要规律”是什么?
要让大人或小孩渴望做-件事,只要让对方觉得做此事的机会似乎难以获得即可。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1、课文题目是“了不起的粉刷工”,下列对“了不起”理解错误的一项是(C)
2、请说说你对“‘工作’是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情,而‘玩耍’则不是他非做不可的事情“这句话的理解。

3、本文许多句子体现了马克·吐温的诙谐和幽默,请摘录一处并加以点评。

例句:“倘若不是灰浆刷完,他说不定会让村子里的每个男孩破产。


点评:“破产”是大词小用,加上“每个”的夸张说法,再联系前面说的“已经刷上了三层灰浆”,产生了强烈的诙谐幽默的效果,生动衣现了小主人公的聪明机智。

三、课后检测:
(一)
2、本文的作者是美国作家。

2、阅读本文,汤姆的心理状态经历了欣赏、(见到苹果)垂涎欲滴、满不在乎、踌躇、
乐滋滋的变化过程。

3、刷墙本来是一件苦差事,但汤姆却能把它变成一件美差。

通观全文,汤姆成功的秘诀是充分利用人有渴望、有兴趣、有追求而有动力的心理,让孩子们一个个心甘情愿地为自己刷墙,这种“成功”表现为通过刷墙权的转让使他从一个一贫如洗的苦孩子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阔佬。

4、文章通过人物对话和语言的停顿,很好地表现了汤姆机智聪明的特点。

(二)
1、汤姆不愿粉刷墙壁,却用“艺术家的眼光欣赏自己刚刚涂抹的那一块”,其作用是什么?
为了吸引本地注意,让本帮他刷墙,从而体现出汤姆聪明调皮的个性。

2、“原来是你,本!怪我没留神。

”汤姆其实是看到了本,文中的依据是本拿着苹果,汤姆看到苹果垂涎欲滴。

3、“难道一个小孩子每天都能得到刷墙的机会吗?”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以反问的语气吊起本的胃口,突出他的聪明机智。

4、你对文中的汤姆喜欢吗?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以下题目。

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作品。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汤姆?索亚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是史上最经典的历险记之一。

1、上述材料主要从作家、作品内容、文学特色、欢迎程度(评价)
等方面作了介绍。

2、给《汤姆?索亚历险记》制作一份简略的阅读推荐单。

书名:《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者信息:美国着名小说家马克·吐温。

读者对象:8-18岁青少年、中小学生及对经典名着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推荐理由:作品描写了19世纪美国一个小镇的生活情景,也是当时美国生活的缩影。

作品语言幽默风趣,富有童趣,出版以来广受追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