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活动木偶娃娃教案.doc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中班美术活动木偶娃娃教案
中班美术活动木偶娃娃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能用火柴棒拼摆,表现“木偶娃娃”的各种造型动作,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体验用火柴棒进行艺术创造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木偶娃娃教案。

活动背景:
在《运动身体》的主题背景下,有一个美术活动“木偶娃娃”。

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用火柴棒拼摆木偶娃娃的身体运动动作,富有新意,取材非常方便,幼儿易于操作。

但在整合教育的课改理念指导下,再来审视这一活动就显得有些单薄。

能否在这一活动中融入音乐元素呢?能否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与快乐呢?于是,我进行了尝试,旨在将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自然整合,有效地激发幼儿对艺术创作的热情。

活动目标:
1.能用火柴棒拼摆,表现“木偶娃娃”的各种造型动作。

2.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体验用火柴棒进行艺术创造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
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圆形贴纸、火柴棒若干,黑色粘贴纸两人一份。

2.音乐《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动过程:
1.随乐舞蹈,学习制作。

⑴幼儿欣赏音乐,教师在句末“一二一”处拍手。

⑵幼儿扮演木偶娃娃,随音乐自由舞蹈,在句末“一二
一”处摆固定动作。

[ 幼:奥特曼动作、做操动作]
⑶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某一幼儿的造型,用火柴棒在粘贴
纸上快速拼摆出“木偶娃娃”的动作形象,如:
⑷讨论:怎样更方便地使用粘贴纸?怎样表现弯曲的手
臂?怎样表现倾斜的身体等。

幼:粘贴纸很粘,做的时候胳膊要提起来。

幼:把火柴棒一折二,手臂就弯了。

幼:把火柴棒斜斜放,小人就斜着身体做动作了。

⑸随音乐自由舞蹈,固定动作后,请1— 2 名幼儿选择同伴的动作造型,用火柴棒在粘贴纸上快速拼摆出XX的“木偶娃娃”动作形象。

(评析:本环节解决了“木偶娃娃”制作方法的介绍。

一改往日美术活动固定的讲解模式,而让幼儿在边舞、边看、边说、边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用火柴棒拼摆“木
偶娃娃“的具体方法,舞蹈的融入,一方面解决了这次活动
难点—造型问题,另一方面激发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

)2.同伴合作,拼摆造型。

⑴幼儿自由两两合作,你摆造型,我拼“娃娃”。

(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轻音乐)
[ 幼:①天天与小诗选择了安静的角落,天天请小诗摆
造型,他来拼,之后又交换;②萱萱与懿懿选择了前面的位
置,两个人一起摆动作,相互比较谁的“帅” ,然后一个不够“帅”的给“帅”的人去拼造型;③晖晖与小琪选择在靠
边的位置,两个人为了谁摆谁拼争了起来,最后以“石头剪
子布“解决了矛盾 ]
⑵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评析:此环节是活动的重点,二个目标都在这一环节
中具体实施和体现。

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大胆地用
火柴棒进行艺术创作。

在音乐的快乐蔓延中,孩子们非常快
乐地摆造型、拼贴“木偶娃娃”的各种形体动作。

这样的快
乐、这样的主动,是基于幼儿自身内在的需求,出于自身的
行为倾向。

在自由选择朋友、自由选择位置、自由协商分工
中,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在慢慢提升。


3.欣赏作品,快乐表现。

⑴展示作品,相互欣赏。

⑵讲一讲,做一做。

①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

幼:我和XX 一起做的,我们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摆动作。

我折火柴棒的时候,他来帮助我。

我们的图叫
“跳舞的木偶娃娃” 。

②根据介绍者的创作图造型,看介绍者指挥,随《洋娃
娃和小熊跳舞》音乐即兴创编律动。

(如图所示:)
XX ︱XX︱XX︱—︱XX︱XX︱XX︱—︱
自由舞动 ~~~~~~~~~~造型——自由舞动~~~~~~~~~~~造型——
XX︱XX︱XX︱—︱XX︱XX︱XX︱—‖自由舞动
~~~~~~~~~~造型——自由舞动 ~~~~~~~~~~~~
造型——
(评析:这一环节改变了传统的讲评模式,让幼儿充分
体验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

律动是以自己的作品为参考,显
示了自己的成果,体现了自我的价值,更加激发了他们介绍
作品的欲望,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在快乐的余温中结束活动,让幼儿流连忘返。


活动反思:
㈠目标的定位。

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幼儿的身
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种顺序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


标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之外,幼儿因能力达不到,完
不成任务不能获得成功感,失去兴趣;如果低于幼儿实际水
平,幼儿会觉得枯燥乏味,身心疲劳,而失去了参加活动的
积极性。

“能用火柴棒拼摆,表现‘木偶娃娃’的各种造
型动作,体验用火柴棒进行艺术创造的快乐”的目标定位,
是建立在充分地研读材料、分析材料,对材料所蕴含的意义
有一个比较深层的挖掘和思考。

从实施后的情况来看,符合
本阶段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的原理。

㈡环节的架构。

如果说活动目标定位是方向,那么环节的架构就是实现
目标的载体。

活动目标确定后,教师往往缺乏有效的方法合
理架构环节,导致活动过程的设计逻辑不清,或环节之间缺
乏联系,或环节与目标不相匹配等。

活动环节的设计犹如写作,同样需要构思“文章”的结
构、详略与重点。

本活动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前后呼应,主、次环节都服务于目标的实现。

㈢策略的有效。

1.环境的创设。

操作时的位置有安静区域、集中区域
等,供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体现了开放性、宽容
性、自主性。

2.资源的利用。

“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

”同伴的合作是一种隐性的学习,模仿、创造、协商、分工都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所体
现,对幼儿的终身发展是有益的。

3.课程的整合。

音乐服务于美术——“舞蹈”为用火
柴棒创作“木偶娃娃”形象提供“素材”,美术又服务于音乐——“作品”为律动的动作创编提供“素材”,这一艺术活动,将美术与音乐自然融合, 活动富有情趣,显得饱满、有效。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乐学的状态。

动机的呼唤把幼儿原有的兴致内化,将表面的热情转化为主
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