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水》含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颜色、味道、形状等基本特征;
2、把握水的变形本领;
3、感受水的冰、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物态。
二、教学准备
1、试验用水;
2、不同形状大小的水杯,瓶子等;
3、毛巾,干纸;
4、试验台和搅拌棒等试验工具。
三、教学活动
1、引入
师生互动:老师问孩子们:“小伙伴们,你们喝过水吗?水是什么颜色的?”让孩子们尝试回答。
这样的问答,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古怪心。
2、讲解与试验
(1)水的特征
1)颜色:老师告知孩子们,水是一种无色透亮的液体。
可以在试验台上将水倒入小杯子中,让孩子们察看水的特征。
2)味道:老师告知孩子们,水是没有味道的。
可以让孩子们尝一下水,感受水的味道。
3)形状:老师告知孩子们,水的形状是随着容器的形状而更改的。
可以让孩子们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杯子中注入相同的水量,察看水的形状变化。
(2)水的变形本领
将水分别倒入瓶子、罐子,然后倒出来。
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水的变形本领。
(3)水的不同物态
让孩子们察看一段时间后,可以发觉杯子中的水枯萎了,也就是变成了水蒸气。
告知孩子们,当水受热变成气态时,叫做水蒸气;当水受冷凝结成冰时,叫做冰;当水在常温下呈液态时,叫做水。
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手摸一把装满冰块的盆子和盆子外的空气,讲解不同物态间的热交换过程。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通过实际察看、尝试、模拟等多个方面学习了水的基本特征、变形本领和不同物态。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提出问题,激励孩子们用本身的语言表达本身的看法和感受,让孩子亲身参加,探究科学的奥妙,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思维进展和制造力的提高。
同时,老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状态,对孩子们的把握情况适时进行回应和引导。
同时,还应当注意科学教学与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结合,适时引导孩子们关注身边环境和身体健康,关注水的节省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