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
一路开花
①这是我第五次在她的作业本上愤然留笔:“请用钢笔写作业!”
②她是班里的学生,念五年级。
矮小,瘦弱,怯懦不堪。
很多次,我真想在分发作业的同时,当着众人的面告诫她。
但又怕这会刺伤她敏感而又脆弱的心灵。
但她一如既往地用铅笔打发着布置的作业。
我不明白,为何在她文静纯真的背后,深藏着那么让人不可捉摸的倔犟。
③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于是,那个阳光遍洒的午后,便有了这样一个让人备觉心酸的场景——我一面踱着步子解析优秀作文的词句,一面时不时地用余光安抚在角落里默默流泪的她。
④她开始躲我,面色仓皇地,像春花躲秋风一般,硬生生地要远隔一整个炎炎夏季。
我并未从她的躲藏中找到一位老师该有的威严。
相反,我内心有了一股悲怆的洪流,随着她日渐成熟的躲藏而越发奔腾,直至波澜壮阔。
⑤黄昏后的校园里,多了几分静谧与清冷。
我独自在窗明几净的走廊上散步。
透过窗帘间的缝隙,我能看到,她和她的同桌正喃喃地说些什么。
那是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家境颇为拮据,经学校减免过的学费都得拖上几个月才能勉强缴清。
正当我预备推门而入时,一幅永生难忘的画面瞬间雕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⑥她满眼感激地合起手中钢笔,微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把书包摊开,接过那支破旧的钢笔,轻轻地将它放在里面,那神色,如同手捧至宝一般。
他略带豪情地说了一句:“放心吧,这次你是用钢笔写的,老师不会再批评你了!”
⑦金色的余晖透过愈渐宽大的缝隙,丝丝缕缕地交织在他们脸上。
在那一种童真的友谊里,我无法找到自己该切入的借口,只得暗自逃离。
第二天,在宽敞的办公桌上,我看到他俩紧紧挨在一起的作业。
同样的本子,同样的笔色,同样的日期。
⑧市里举办长跑比赛的时候,他报了名。
接着,他毫无悬念地成为了代表学校进市里参赛的选手。
⑨五千米的路程,对于台下这帮稚气未退的孩子来说,的确是一场艰难的耐力战。
他在人群中奋力奔跑,坚持不懈。
我和看台上的老师们一起,情不自禁地为他加油欢呼。
他如一支离弦的箭,在临近终点的时刻里,遥遥领先。
⑩惊人的一幕终于出现了。
他愣愣地站在终点线附近的跑道上,看着后来的选手们牙关紧咬,奋力冲刺。
人群一片哗然。
没有人明白,在冠军唾手可得的紧要关头,他为何选择了止步。
⑾当有两人陆续冲过终点线后,他才狂喜高呼着奔向终点线。
毫无疑问,他受到了最严厉的批评。
要知道,他所代表的是一所学校,而不仅仅是一个人。
⑿那是我第一次对他怒吼斥责,我以为,他是想用特立独行的方式来博得众人的目光。
“你明明能跑第一,你为什么要在终点前停下来?你知不知道这是整个学校的荣誉?”我一遍遍地责问,让他顷刻间泪流满面。
⒀“老师……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奖品都不是一支钢笔!我……我只要一支钢笔。
这样,我的同桌就不会再烦恼,也不会因为用铅笔写作业而受到批评了……”他呜呜地悲鸣,尽诉了他在一路奔跑中所受的委屈。
⒁我恍然觉察到自己的渺小与狼狈。
面对这样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顿然心生余愧。
⒂校门口的喜报栏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和所获的奖品。
我见过,那是一支多么精致的、却又恸哭不止的金色钢笔啊! (选自南方日报)
16.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内容。
(3分)
17.文中“当我在她的作文本上再次写下那句老生常谈的话时,我决定对她进行点名批评”。
“再次”是第几次?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我”当时的心情。
(3分)
18.分析文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 作用:
19.文章以“一支恸哭的金色钢笔”为题,谈谈你对“恸哭”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5分)
(一)阅读《伤仲永》,完成8—11题。
(1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用“/”标出下列句子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
(1)父利其然也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 (2)贤于材人远矣 ( )
10.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4分)
(2)(1)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11.学习了《伤仲永》一文后,班级举行了“…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