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怀远县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怀远县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1. (6分)(2018·枣庄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

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身分开。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共同的鱼的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

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

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

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

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着代表新的形象的词。

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

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

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

古人类从众多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
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

B . 在古人类时期,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个道理。

C . 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

D . 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代诗歌、原始神话、文字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B . 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

C . 文章举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

D . 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相互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可以推断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

B . 在近代一些少数民族那里,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能把事物的性质从事物本
身分开。

C . 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使形象更逼真,说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D .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2. (9分) (2017高三下·江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毕淑敏:从作家到心理咨询师(节选)
(毕淑敏,.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

1998年,毕淑敏又步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开始进行心理学专业的系统学习。

作家王蒙曾说,毕汝敏是“文学的白衣天使”)
主持人:经过北京师范大学这个学习的过程,所接触到的这些理论知识和您之前对人的内心的理解,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毕淑敏:可能是我对人其实有了一个更真实的了解。

主持人:毕业之后您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一家心理诊所,那时候真的是想当心理医生了吗?
淑敏:一是掌握了这些理论的知识以后,特别想用于实践。

再有一个,我那时候已经慢慢感觉到,其实在我们中国现在急速变化的年代里,人们特别需要心理帮助,我感觉到这是一种使命感吧。

主持人:对于所有的咨询者来讲,您对他们的帮助帮到什么程度,您自己就觉得满意了呢?
毕淑敏:我确认咨询者的内心经过成长,他们对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考,而且他们觉得可以离开咨询师独立去面对这个世界了。

我们就结束咨询。

主持人:和几百个人面对面的交流之后,您对人的理解有变化吗?
毕淑敏:我变得更尊重人了,因为原来觉得,按照我的逻辑,这个事情是想不通的,觉得怎么会这样,太不可思议了。

主持人:两年的时间如果用来写一本书,可能至少要十几万或几十万人读到它,而您做心理咨询师只接触几百人,这个影响力会不会觉得小了一点?
毕淑敏:对我来说,我觉得自己的生命也是一个过程,我的生命曾经和几百个人的生命发生过如此深切的碰撞,这对我来说已经是非常宝贵的一份经历了。

(在做了两年时间的心理咨询师之后,毕淑敏又退出了这个行业,继续专注于文学的创作)
持人:做过直接面对病人的那样的心理医生,后来为什么又不做了?
毕淑敏:因为来的人太多了,我不知道给谁看和不给谁看,我真的陷入一种特别大的愁苦之中了。

我那时候其实面临一个挺痛苦的选择,也许我要换一种方式,把我的那种感悟和启示,用文字来表达,这样可能会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也许一句两句话可能会触动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这次心理学学习,对写作的影响又是什么?
毕淑敏:那种影响好像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比如说我原来要写一个人物会非常辛苦地去设计他,对于人物,有的时候就会觉得有点不自信。

现在是,现实中有一个现成的人,我只是把他描绘出来就行了。

主持人:文学作品能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呢?
毕淑敏:我觉得在文学里其实是有多样人生的,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能有同感,能有心灵的激荡,包括可能在某些方面改变我们对世界或者对自我的一些认识,我想这就是文学的功能之一。

我写作时其实没有去想文学是否具有治疗的作用,我只是想,那些生活中的人物,他们感动过我,我愿意用文字把他们表达出来,和更多的人分享。

主持人:您不管是做作家还是做心理咨询师,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一些人的生命,这是不是您做这些事情时一个心理上很大的成就感?
毕淑敏:一个生命和一个生命密切的接触,这个过程是神圣和庄严的,去从事这样的工作,我觉得有非常多的挑战,包括对我自己的反思,我也会有很多错误,很多不足,可是我依然对人和人之间这种亲密的联系,抱有非常高的敬畏和热情。

(选文略有删改)
(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毕淑敏与人合开心理诊所的原因,一是想把理论用于实践,而是意识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B . 毕淑敏做了两年心理咨询师之后,退出了这个行业,原因是来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很多,她面临做心理咨询师和做作家的痛苦选择。

C . 毕淑敏认为文学如果能感染读者,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可能在某些方面能促使读者改变对世界或自我的认识,这是文学的功能之一。

D . 两年时间,毕淑敏做心理咨询师,只帮助了几百人,而假如她写一本书却能让更多人读到它,但她觉得这段经历同样弥足珍贵。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毕淑敏原来觉得按照她的逻辑,有些事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不可思议,但是和几百人面对面地交流后,她变得更加尊重人了。

B . 毕淑敏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接触到一些有关人性的文学理论后,她对人的内心的理解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有了更真实的了解。

C . 毕淑敏确认向她咨询的人经过内心的成长并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考,她觉得咨询者可以独立去面对世界,就结束咨询。

D . 毕淑敏学习心理学之后,她的写作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比如原来写人非常艰难,现在写人比较轻松,她写作时更加自信了。

E . 生活中有些人感动了毕淑敏,她用文字把感动她的人表达出来,和更多人分享。

她认为,读者不会去想文学能否起到医疗的作用。

(3)
毕淑敏被作家王蒙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称号的理解。

3. (12分) (2019高三上·贵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
梁晓声
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是严房的一家之主,这个三颜抹灰工,靠出卖体力供我吃穿,是我的恩人,也是令我惧怕的人。

父亲从不抱怨,也不叹气,板着脸任我们“吃”他。

我常常希望父亲也抱怨点什么,也唉声叹气。

照我天真的想法,父亲如果唉声叹气,就会少发脾气了。

母亲属羊,像羊那么刷服,完全被父亲所“统治”。

她是一位私垫先生的女儿,颇识一点文字。

孩子长大后有出息,是她本能的惶憬。

关于“出息”,父亲有他独到的理解。

一天吃饭时,我喝光了一碗苞谷粥,又想去盛,瞥见父亲在瞪我,我胆怯了,犹犹豫豫地站在粥盆旁。

父亲却鼓励我:“盛呀!再吃一碗!”见我只盛了半碗,又说:“盛满!”接着,用筷子指着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我十岁那年,父亲随建筑公司支援大西北去了。

每月寄回的钱,根本不够维持家中的开销。

父亲第一次探家,攒的三百多元钱还了母亲借的债只剩下一百多元。

为了节省,父亲始终三年才探一次家。

父亲是很能攒钱的,母亲是很能借债的。

我们家的生活,恰需要这样一位父亲,也特别需要这样一位母亲
父亲第三次探家那年,哥号正要考大学。

父亲以说一不二的威严反对。

“我供不起你上大学!”父亲的话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他让哥哥去市场卖菜挣钱。

卖十斤菜可挣五分钱,哥哥每天回家交给父亲五角钱。

那五角,是母亲给给哥的,哥哥实则是到江边温习功课了,父亲发现后大发雷定,用水杯碎了镜于。

他气得当天就回大西北,我和哥哥去送父亲。

列车开动前,父亲从车窗探出身说:“老大,听爸的话,别考大学!咱们全家七口,只我一人挣钱,我已经五十出头,身板一天不如一天了,你应该为我分担一点家庭担子啊!”语调中流露出无限的苦裹和哀哀的恳求。

列车开动时,父亲流泪了。

哥哥还是参加了高考,母亲和哥哥又一次欺骗了父亲,我“知情不举”,也欺骗了父亲,内疚极了。

哥哥接到大学录取通知时,母亲欣慰地笑了,哥哥却哭了。

我去送哥哥,他没让我进站。

他说:“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吧。

”又说:“二弟,家中今后全靠你了!先别告诉爸爸,我上了大学……”
哥哥随人流走入火车站,左手拎着行李卷,右手着网兜鬼,一步三回头。

我缓慢地往回走,攥着省下的那五分钢币,心中暗想,为我们家祖祖辈辈的第一个大学生,全家一定要更加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
哥哥在第一个假期被学校送回来了,再也没能返校,他进了精神病院……
我从哥哥的日记本中,翻出了父亲写给哥哥的一封错字和白字占半数的信:老大!你太自私了!你心中根本没有父母!根本没有弟弟妹妹!你只想到你自己!就算我白养大你!就算我没你这个儿子!我再也不会认你!所有这些“!”号,似乎也无法表达父亲对号哥的憎怒。

这封信,使我想起父亲的教导:“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倘一个人明明可以靠力气吃饭而又并不想靠力气吃饭,也许竟是真有点大逆不道的吧?父亲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却并不因此自卑自贱,相反,还官
目自尊,崇尚力气,对凡是不靠力气吃饭的人,都一言以藏之曰:“吃轻巧饭的!”心里隐含着一种藐视。

父亲第四次探家前,我去了北大荒,一直再没見过父亲。

第七年,连队第二次推答我上大学。

我并不怎么后悔地放弃了第一次上大学的机会,然而这是最后一次。

我不会再获得第三次被推荐的机会,那一年我25岁了。

几经物夜失眼,我给父亲写了一封信,告知父亲我已被推荐上大学,请求父亲汇给我二百无钱。

信一授进邮筒,我使追悔莫及。

没想到父亲很快就汇来了钱。

二百元整,电汇。

附言条上,歪亚扭扭地写着几个字:“不勾(够),久(就)来电”。

(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哥哥说“省下买站台票的五分钱”,说明他懂得节俭,他能深入体会家庭的困难,上大学是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

B . 小说写到父亲说:“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是想突出父亲“崇尚力气”的观念和不想低声下气求人的心理。

C . 小说里讲到,家中同样特别需要这样的父亲和母亲,因为父亲很能攒钱,母亲很能借债,表达了我对父母由衷的感激之情。

D . 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深处贫穷家庭中苦苦挣扎,却只能艰难谋生,无力改变家庭贫穷现状的人物,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之一。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说中“我”的作用。

(3)从不支持哥哥上大学,到支持“我”上大学,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1分)
4. (11分) (2019高三下·石家庄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潘良贵,字子残,婺州金华人。

以上舍释褐为辟雍博士,迁秘书郎。

时宰相蔡京方以爵禄钩知名士,良贵屹然特立,亲故数为京致愿交意,良贵正色谢绝。

靖康元年,钦宗问孰可秉钧轴者,良贵极言:“何、唐等四人不可用,他日必误社稷。

陛下若欲扶危持颠之相,非博询于下僚,明扬于微陋,未见其可。

”语彻于外,当国者指为狂率,黜监信州汭口排岸。

高宗即位,召为左司谏。

既见,请诛伪党,使叛命者受刃国门,即敌人不敢轻议宋鼎。

又乞封宗室贤者于山东、
河北,以壮国体,巡幸维扬,养兵威以图恢复。

黄潜善、汪伯彦恶其言,改除工部。

良贵以不得其言,求去。

除考功郎,迁左司。

宰相吕颐浩从容谓良贵曰:“旦夕相引入两省。

”良贵正色对曰:“亲老方欲乞外,两省官非良贵可为也。

”退语人曰:“宰相进退一世人才,以为贤邪,自当擢用,何可先示私恩。

若士大夫受其牢笼,又何以立朝。

”以直龙图阁知严州。

到官两月,请祠。

起为中书舍人。

会户部侍郎向子湮入见,语言烦亵,良贵故善子湮,是日摄起居,立殿上,径至榻前厉声曰:“子湮以无益之谈久烦圣听!”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良贵求去,既归,不出者十牟。

李光得罪,良贵坐尝与通书,降三官。

卒,年五十七。

良贵刚介清苦,壮老一节。

为博士时,王黼、张邦昌①俱欲妻以女,拒之。

晚家居贫甚,秦桧讽令求郡,良贵曰:“良贵不敢为也。

”其谏疏多焚稿,仅存杂著十五卷,新安朱熹为之序。

(选自《宋史·潘良贵传》,有删改)
【注】①王黼、张邦昌,当时朝廷权臣。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B .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C .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D . 子湮欲退/高宗顾良贵曰/是朕问之/又谕子湮且款语/子湮复语/久不止/良贵叱之退者再/高宗色变/于是二人俱待罪/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玄宗、钦宗、太祖,并非所有帝王都有庙号。

B . 钧轴:钧以制陶(钧,制陶所用的转轮),轴以转车。

比喻国家政务重任或喻指担负国家政务重任的人。

C . 起居:宋史(起居郎)御殿则侍立,行幸则从,记录皇帝日常行动、所发命令及国家大事等。

D . 请祠: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请求辞去官职的一种说法,相当于“乞骸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潘良贵有操守,有主见。

宰相蔡京拉拢名士,通过潘良贵的亲戚朋友表达愿意和他交往的心意,被他拒绝。

B . 潘良贵敢于直言。

他大胆指出何、唐等人不能任用,否则,会误国。

话传到外面,掌权的人指控他狂妄轻率,他被贬官。

黄潜善、汪伯彦厌恶他的话,改任工部。

潘良贵因进言没有实行,请求离职。

C . 潘良贵忠于国家。

他请求朝廷清除奸臣,惩罚叛徒,威慑敌人;他又请求封贤良的宗室到山东、河北,来使国家强大;他建议养精蓄锐,恢复国家。

D . 潘良贵不攀附权贵。

他做博士时,权臣王黼、张邦昌都想把女儿嫁给他,被他拒绝;晚年在家很贫穷,秦桧暗示让他求官,也被他拒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陛下若欲扶危持颠之相,非博询于下僚,明扬于微陋,未见其可。

②宰相进退一世人才,以为贤邪,自当擢用,何可先示私恩。

5. (7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英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释】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

②宋玉,战国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

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

③不嫌,一作“莫将”。

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引兴托喻,借景抒情写“落日”“流水”叹时光之流逝“春光”柳树”写出了春景之胜。

B . 颈联中“不嫌”一作“莫将”,“不嫌”写出了柳树的自信,“莫将”则写出了柳对榆荚的蔑视。

C . 尾联借柳伤别,新春柳绿,在游宦的别离中抒发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抒情真切、自然。

D . 诗的前六句写景,写柳树的婀娜多姿,柳在榆荚、桃花映衬下的妖娆,景中融情。

(2)本诗的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 (3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②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戒,仍要重蹈覆辙。

③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 (共4题;共24分)
7. (9分)(2020·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在所有冰上竞技项目中,冰壶比赛场地的平整度标准最高。

如果①________,运动员将很难精确地操作冰壶。

冰壶比赛场地②________:完整制冰过程需40—50次,每次制冰间隔4小时,需持续施工十多天;在确认冰面平整、冰面温度为-6℃后方可进行冰漆喷涂作业;制冰全程使用净化水,净化水的标准远高于饮用水。

③________:冰面须保持在-8.5℃;冰面1.5米以上须保持在10℃;看台温度须保持在16℃—18℃;比赛区须无空调气流干扰,观众满场或雨雪天气时,露点温度须保持在-4℃。

8. (5分) (2019高二下·青冈期末) 下面一段文字有语病,请选出其中的四句并加以修改。

①节食和强制限食,并非与肥胖作斗争的好办法,②重要的是要选择科学的营养。

英国的原则值得借鉴,进食的时间应尽量拉长,③每道菜要有很大间歇,④这样可以避免不过量进食。

因为当体内血液中的糖减少时,人就会觉得饿。

⑤如果先吃一块小食品充饥,然后休息15至20分钟,⑥这期间血液中的糖就会增加,饥饿感就会减少。

⑦英国人的科学进食法就这么简单,⑧这也是英国人体态优雅的结果所在。

9. (5分)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新华网成都9月2日电(记者肖林、侯大伟)都汶公路,这条曾被很多路桥专家判定“三年才能打通”的汶川“生命线”,经过4 000多名施工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如今已全线贯通并恢复通车。

“汶川地震之后,90余公里的都汶公路有80%的道路损毁,1亿立方米土石塌方,10多公里路段被崩塌的山体完全覆盖,50余座桥梁受损,7座桥梁完全垮塌,数十处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隐患点分布两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