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平邑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
......的一组是()
A.空.白空.谷足音空.缺空.前绝后
B.载.誉载.歌载舞载.重风雪载.途
C.卡.片游标卡.尺关卡.语言卡.壳
D.创.新严重创.伤创.痕重创.敌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A.光彩过河卒根深蒂固泪下沾巾为山九仞,功亏一匮
B.装潢股份制事必恭亲陨身不恤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影牒放像机宁缺毋滥各行其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赝品莫须有蔚为大观博闻强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依次填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方永刚既是“知者”,是一个“行者”。

他通过脚踏实地地党的创新理论,使得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通过传播者知行统一的人格魅力更好地出来。

A.也躬身体现B.更躬行发挥C.更躬身体现D.也躬行发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
......的一句是()
A.早先曾有厂家信誓旦旦,车价已“接轨”,多长时间不会降价。

结果,日子未到,就降了,
还是陡降,什么样的解释都没有,厂家应当一言九鼎
....,消费者要的是诚信。

B.文章在对小麻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
楚动人
...。

C.尽管老师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多种多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人。

D.黄昏时分,暮色苍茫,朝山海关方向望去,只见一抹如烟似雾的淡影和四野的炊烟暮霭融
合在一起,像三春烟雨中的景色一样扑朔迷离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A.据可靠消息,2007年,黑龙江将全面推行高中新课程改革。

届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B.泸州集装箱码头的建成,将使我市的水路航运跨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川南物资集散、转运
的第一港口。

C.我们常说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幻想是创新的动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妨从科幻教育抓起。

D.这个结论即使很有依据,但是如果不能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相当完善的构造、相互适应,因而难以令人满意。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人类血型由进化决定
最近,有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血型其实是由进化决定的。

我们的四种血型——O型、A型、B型、和AB型是由于不断进化和人们在不同气候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形成的。

在寒冷的年代,由于草原上可供食用的东西匮乏,游牧部落不得不去适应新地形,从而猎取新食物。

由于新的饮食结构出现,人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随之有所变化,紧接着血型也会有所变化。

O型血的历史最为悠久。

它出现于公元前6万年至公元前4万年之间,当时的尼安德特人吃的是简单的饭食:野草、昆虫和从树上掉下来的猛兽吃剩下的果实。

而四万年前出现了克鲁马侬人,他们以狩猎为生。

在猎光了所有的大野兽后,他们向非洲和亚洲转移。

A型血出现在公元前2.5万年至公元前1.5万年之间。

当时,我们以果实为生的祖先,逐渐以杂食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耕成为现今住在欧洲土地上的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野禽野兽开始接受驯养,人的饮食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就是现在,绝大多数A型血的人都居住在西欧和日本。

B型血出现在公元前1.5万年至新纪元之间。

当时东非的一部分人被迫从热带稀树干旱的草原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

气候的变化便成了催生B型血的主要因素。

这种血型一开始出现在蒙古人种身上,随着他们后来不断向欧洲大陆迁徙,结果今天有许多东欧人都是这个血型。

人体的4种血型最后出现的是AB型,它的出现距今还不到1000年的时间,是“携带”A 型血的印欧语民族和“携带”B型血的蒙古人混杂在一起后的产物。

AB血型的人继承了耐病的能力,他们的免疫系统更能抵抗细菌,但他们易患恶性肿瘤。

科学家估计完全有可能出现一种新血型,比如说C型。

只有这种有新血型的人才能在人口过于稠密、自然资源所剩无几的严重污染世界上生存下来,因为这时原先那4种血型的人将抵不住这种日益加剧的生态灾难,他们会很快消失。

6.下列不能
..成为“人类血型由进化决定”的依据的一项是()
A.公元前6万年至公元前4万年之间的尼安德特人吃的是简单的饭食;四万年前出现的克鲁马侬人,他们以狩猎为生。

B.公元前2.5万年至公元前1.5万年之间,农耕成为当时人们的主要生产方式,野禽野兽开始接受驯养。

C.公元前1.5万年至新纪元之间。

东非的一部分人被迫从热带稀树干旱的草原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

D.印欧语民族和蒙古人混杂在一起,使这种血型的人继承了耐病的能力,他们的免疫系统更能抵抗细菌。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
A.在寒冷的年代,由于草原上可供食用的东西匮乏,游牧部落不得不去适应新地形,从而猎取新食物,克鲁马侬人在猎光了所有的野兽后,他们向非洲和亚洲转移。

B.蒙古人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后,气候的变化便成了蒙古人具有B型血的主要因素。

C.在距今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最后出现的血型是AB型,它是具有A型血和B型血的人种混杂在一起后的产物,这种血型的人易患恶性肿瘤。

D.新的饮食结构的出现,导致人的血型也会随之变化,紧接着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发生变化。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推断,正确
..的一项是()
A.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人类的血型其实是由进化决定的。

B.科学家估计,C血型的人才能在人口过于稠密、自然资源所剩无几的严重污染世界上生存来。

C.人类不断的进化再加上不同地区的气候不同于是形成了我们的不同血型。

D.现在日益加剧的生态灾难,会使原先那四种血型很快消失,一种新血型将取代它们。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孟尝字伯周,会稽上虞人也。

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

姑年老,夫女弟先怀嫌忌,乃诬厌苦供养,加鸩其母,列讼县庭。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尝先知,备言之于太守,太守不为理。

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自是郡中连旱二年,祷所获。

后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因曰:“昔东海孝妇,感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时降。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丹从之,即刑讼女妇墓,天应澍雨,谷稼以登。

尝后策孝廉,举茂才,拜徐令。

州郡表其能,迁合浦大守。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极,珠遂渐徙于交耻郡界。

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尝到官,革易前敝,病利。

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以病自上,被征当还,吏车请之。

尝既不得进,乃载乡民船衣遁去。

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桓帝时,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曰:“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清行出俗,能干绝群。

前更守宰,移风改政,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且南海多珍,财产易积,掌握之内,价盈兼金,而尝单身谢病,躬耕垄次,匿景藏采,不扬华藻。

臣不敢苟私乡曲,窃感禽息2,亡身进贤。

”尝竟不见用,年七十,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孟尝传》)
[注]①澍雨:及时降雨。

②禽息:春秋时秦国大夫,因向秦穆公推荐百里奚未被接受,自杀而死。

③女弟:丈夫的妹妹、小姑子。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虞有寡妇至孝养姑至孝:极为孝顺。

B.郡中连旱二年,祷请无所获祷请:向神灵祈求。

C.太守殷丹到官,访问其故访问:咨询,打听。

D.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行旅:旅行,游览。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郡不加寻察,遂.结竟其罪
B.尝哀泣外门,因.谢病去
于是遂.就车而去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 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D.即刑讼女而.祭妇墓
愿得将军之首以.见秦王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孟尝敢于仗义执言的一组是()
①尝先知枉状,备言之于太守
②因谢病去,妇竟冤死
③尝诣府具陈寡妇冤诬之事
④宜戮讼者,以谢冤魂
⑤庶幽枉获申,时雨可期
⑥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
A. 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尝品性正直。

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诬告冤屈而死,以致郡中大旱。

孟尝代为洗白冤情,最终“天应澍雨”,五谷丰登。

B. 孟尝很有才能。

他就任合浦太守,前任宰守贪鄙因而“珠渐迁徙”,孟尝“革易前敝”,“移风改政”,以致“去珠复还,饥民蒙活”。

C.孟尝因他的政绩深受百姓爱戴。

在他将要离任时,当地吏民牵挽着他的车子请求他留下,他只能登上乡民船趁着夜晚偷偷离去。

D. 尚书杨乔极为赏识孟尝,认为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才干绝伦,因而竭力向皇帝举荐。

孟尝竟然拒绝接受任用,最终老死于家中。

平邑实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译文: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

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8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

(2)雄关漫道真如铁,。

(3)青鸟不传云外信,。

(4)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5)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6)惨象,__________________;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7)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子曰:“其恕乎!。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填在下面一段话中的横线上,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填句子的序号)(4分)
①圆明园断壁残垣,矗立斜阳,饱含了多少历史的耻辱与辛酸
②激起无限的赞叹
③京剧的铿锵,越剧的柔美,昆曲的绵长,那跨越历史的生命力而今正经受严峻的考验
④增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
览中华文化遗产,可以,可以触发深沉的思索,可以。

你看,长城横亘万里,何其雄伟,熔铸了无数人的智慧与血汗;;。

顺序是:
17.请将下列长单句,改写成几个有意义联系的短句。

(4分)
总部设在德国柏林的透明国际是1998年成立的旨在加强有关国际组织与各国反贪机构之间的联系,遏制国际商务活动中腐败行为的一个非政府、非赢利的国际反腐组织。

18.将下面的短讯改写成一句话消息(回答不超过35个字)(4分)
美国有563家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和大学在内的单位接受了计算机安全协会的调查,其中有四分之三的报告说:他们过去的几个月中,遭受了由破坏计算机安全的行为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然而,调查发现,只有17%的计算机系统受侵扰者向执法部门报告,许多单位不报告的理由是怕名声受损。

六、(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子,完成19—22题。

灯火的温情叶延滨
不知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么一段经历,在记忆中留下一段对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我把这种感触叫做:“荒野无灯。

”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

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

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

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

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

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

当列车在长长的隧洞中穿行时,虽然身处险境,但作为乘车人,我们处之泰然,泰然是因为一种信任感和依赖感。

是的,我们处于这个闹哄哄的世界,常常身处黑暗而不惊,有时来自一种盲目依赖和盲目信任。

因为无知,反而坦然地生活于黑暗中,哪管死神正盯着自己。

孤绝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独行夜路所带给我们的刺激。

有时候我身处闹市,四周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两旁是红红绿绿的彩灯,而我却如处荒野,心里刮着凄冷的风。

谁都可能产生这种体验,你明明被这个世界紧紧搂着,然而内心却感到自己是无人理睬的弃儿。

不仅在闹市里,甚至在熟悉的人群中,也会有这种孤绝感。

那些熟悉的脸一下子变得陌生了,没有一张嘴对你说真话,没有一双眼睛使你感到温暖,无靠无助的感觉紧紧攫住你的心,从环境到心境,都真是“荒野无灯”。

乞助和寻求怜悯是常被人采取的解脱方法,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

人生之旅常常有一段难以摆脱的黑暗,它对每个人都同样严酷。

这种黑暗也许是一个大时代的国家民族的浩劫,个人只分担了其中的一份;这种黑暗也许只是个人命运中的小插曲,诸如失恋、被诬、疾病等等,
对其他人而言是微不足道的琐事。

然而每个人在通过这段黑暗时所产生的心境是不同的,解脱的方式也会各异。

说到这里,我可以认为人是有灵魂的,因为我们平素看不到的内心世界,在这个时候往往会显眼,会左右我们的言行。

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应该是孤绝心境的最美描绘。

“千山鸟
飞绝,万径人踪灭”——在此绝灭之境,能心平气和地垂钓,是一种境界,能够不与人为伍的独钓又是一种境界,而能在绝灭孤独之中钓寒江之雪,乃是最高境界。

以前老师讲课总说这是诗人失意心态的写照。

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

假如你在蓑笠翁的位置,会如何呢?我曾问自己。

我说,我不如他,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
(文章有删改)
19.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叙述了自己走乡间夜路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0.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分)
21.作者最后说:“我不会怕冷,却会怕这荒野没有一盏唤我归去的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深刻含意?(5分)
22.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

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5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60分)
长期从事学生思想教育研究的南京财经大学胡连生教授说,现在少数学生中存在的迷恋网络、虚度光阴、不求上进等现象,从根本上讲,都是责任感缺失的外在表现。

一个连对自己和父母都不负责任的学生,怎么会承担对集体、国家和事业的责任?
《中国青年报》上《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一文说:“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才会真正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200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东省平邑实验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2分)
1.B(A项依次为:kòng kōng kòng kōng ; C项依次为:kǎkǎqiǎqiǎD项依次为:chu àng chuāng chuāng chuāng)
2.D(A匮—篑巾-襟;B恭—躬陨—殒;C事—是牒—碟)
3.[答案] B [解析]【“也”表示并列,“更”表示递进;本句中要突出方永刚是“行者”,所以用“更”。

“躬身”,自身,亲自;“躬行”,亲自实行。

本句中显然要用动词,所以用“躬行”。

“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发挥”,把内在的性质或能力表现出来,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

本句中“党的创新理论的威力”,属于“能力表现出来”,所以选“发挥”。


4.C(A项“一言九鼎”是说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很有分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合语境。

应为“一诺千金”。

B项“楚楚动人”形容女子姿容美好,令人动心。

用在这里显然不妥。

D项“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使用对象不当。


5.A(B项“成为”之前缺主语。

C项,“创新能力和意识”语序不当,应为“创新意识和能力”。

D项,“即使、如果”和“因而”这两种不同关系的关联词语混合在一起,造成句式杂糅,可把“因而”改为“仍然”。


二.(9分)
6、D (此项是AB血型的人的特点,不是“人类血型由进化决定”的依据)
7、C (A.不是“猎光了所有的野兽”,是“猎光了所有的大野兽后”;B是“东非的一部分人迁徙到寒冷而贫瘠的喜马拉雅山一带”;D先是“人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也会有所变化”,然后才是血型变化)
8、B (A项“证实”错,原文是“认为”。

C项应为“血型是由于不断进化和人们在不同气候地区定居下来后逐渐形成的”条件不全面。

D项原文是估计,不是指“现在”,推断过于绝对。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 10. C 11.B 12.D
9、【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文言实词在上下文语境中应选取的义项的判断能力,四个选项实词均为双音节词语。

A“至孝”的含义明确,“至”有“极”的义项,根据语境容易判断;B“祷请”可认为是同义复词,解为“向神灵祈求”,符合语境;C中“访问”“访”有“询问”之意,与“问”可谓同义复词,解释正确;D中“行旅”为旅客、出行的人,在这里专指出外的商人,这里应该是名词,解释为“旅行,游览”显然错误。

10、【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得意义和用法。

A项两句中的“遂”都可解释为“于是”;B项两句中的“因”都可解释为“于是,就”,连词;C项第一句中“以”后面省略“之”,是介词,翻译成“用”;第二句中“以”为连词,翻译成“来”,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D项两句中“而”都表并列。

11、【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筛选信息得能力。

①③④⑤都能表现孟尝敢于仗义执言;②中“因谢病去”是孟尝的无奈之举;⑥是孟尝的具体做法。

所以本小题只能选B,即①③④。

12、【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ABC三项在原文中能找到相应的信息,而D中“竟然拒绝接受任用”说法转述有误,原文的意思是“孟尝最终没有被任用”,而不是“竟然拒绝接受任用”。

四、(24分)
文言文段中,“姑年老寿终,夫娣先怀嫌忌”一句“娣”,当为“女弟”之误。

查《后汉书•孟尝传》,可证明这一点。

从意思上看,“娣”的义项大致是①古代称丈夫的弟妇:~姒(妯娌)。

②古代姐姐称妹妹。

③诸妾中的最小者。

“女弟”,《辞海》释:妹妹。

“夫女弟”即丈夫的妹妹,对妻子来说,即小姑子。

第14题给定A项正确答案说“上虞寡妇婆母寿终后,受小姑子诬告冤屈而死”,可证明文段中应为“女弟”,而不是“娣”。

这应是命题者的疏忽。

四、(18分)
13.(8分)【答案】(1)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2)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

邻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

附参考译文
孟尝字伯周,是会稽上虞人。

年轻时修养自己的品行操守,在郡里担任户曹史官。

上虞郡
有一个寡妇极其孝顺,奉养婆婆。

婆母寿终后,她的小姑原先就心怀嫌疑猜忌,就诬告(她)是厌倦了供养婆母,因而毒害了婆母,在县庭上讼告。

县郡没有仔细调查,最后竟然以此定罪。

孟尝事先了解实情,,详细地向太守说明了原委,太守没理会。

孟尝在外门痛哭请求(无济于事),于是借口有病辞职离开,寡妇最终含冤而死。

从此郡中连旱二年,祈祷也无所收获。

后来太守殷丹到任,查访案情原委,孟尝到县府详细陈述寡妇被冤诬之事。

就趁机说:“从前东海孝妇,感动上天致旱,于公一言,甘泽顺时而降。

应该处罚那个诬告的人,来向被冤死的亡魂谢罪,希望在阴间冤枉得以申诉,适时之雨就会等来。

”殷丹听从了孟尝的建议,就在那位寡妇墓前讼女,上天应验下了及时雨,庄稼因此获得丰收。

孟尝后来考中孝廉,被推举为茂才,担任徐地的县令。

州郡上表陈述他的才能,升迁为合浦大守。

郡中不产粮食,而海里出产珠宝,同交址接界,常常互相通商,购买粮食。

原先时的宰守官吏门都是贪婪污浊之人,奸商滥采珍珠,珠贝无法生存,都迁往交址海域去了。

因此商人不来买卖,当地人穷物少,百姓中有不少人饿死路边。

孟尝到任后,革易先前的敝政,求民病利。

还不到一年,原来离开的珠贝全都返还(合浦海域),,百姓都返回以前的旧业,商货又流通起来,(孟尝)被称誉是神明之人。

后来因病自己上书(告病还乡),被征召回朝廷,当地官吏请求留任,孟尝无法前行,就乘着民船民衣悄悄离去。

隐居在偏远的洼地生活,自己亲自耕种。

邻县的读书人和百姓仰慕他的品德,就近他居住的有一百多家。

桓帝时,同郡尚书杨乔上书荐(孟尝)说:“孟尝安于修身养性,传播仁义,爱好道德修炼,清廉的行为超出一般,才能超绝众人。

先前更换地方官员,移风易俗,去珠复还,饥民仰仗(他)生存,况且南海一带盛产珍珠,财产容易积聚,本在他的掌握之内,(珍珠)价格高比金银,可是孟尝独自一人称病辞职,亲自耕种田地,隐匿自己收藏才华,不张扬扬自己华藻。

我不敢偏私自己的同乡,只是私下里被禽息的做法感动,冒死推荐贤人。

”孟尝最终没有被重用,年七十,死于家中。

14.(6分)【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解析】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张籍的《秋思》,并且举出了王安石的评价,也算是一种提示。

6分共两问,设问指向明确。

第一问“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有些考生可能对“细节”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指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所体现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表现中的“行动”——“又开封”;“析”至少应该解释一下含义。

第二问“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问的非常平常朴实,学生容易回答出来:作者开封,显然是查看这封因时间“匆匆”、托行人捎转的书信中是否有遗漏的内容,以便再补写上,千言万语,惟恐漏掉了一句,从而显示出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15.略
五、(15分)
16.(4分)②④①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