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视角下的信用评级机构责任研究——兼论不确定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F 8 3 0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4 . 2 2 6 5( 2 0 1 7 )0 6 . 0 0 7 1 . 0 7
一
、
问题的提 出
中介 变成 了极 为重要 的市场 “ 看 门人 ” ,于债市 信用
现代 金融体 系 围绕着信 用构建 而成 ,融通货 币作 体系 的构建 而言发挥 了将 信用从抽象转 为具体 、从定 为 金融市场 的基 础 ,衍生 出 了金融体 系风 险补偿 、资 性转 为 定量 的作 用 。从全 球 信用 评 级机 构来 看 ,穆
滥 用 市 场 支 配 地 位 视 角 下 的 信 用 评 级 机 构 责 任 研 究
兼 论 不 确 定 性 立 法 下 的 兜 底 条 文 重 构
李 冀
0 0 0 4 2) ( 华 东政 法大 学 , 上海 2
摘 要 :信用是 金融市 场的基础 ,信用评 级机构历 经百年 已然成为准监 管机构 ,然而权责 的严 重不对称使 得 评级机构通过评 级行为损 害市 场的现象屡屡发 生 。作为商事 领域典型 的 自然垄 断行 业 ,侵权行为 的实施者 与 其 占据支配地位互 为 因果 ,仅通 过传统侵权责任 理论规则过分 流于表面之发行人付 费模 式 ,却未能反 映深层次 的整个金融市场投 资者对于信用评 级的消费 和依 赖 ,而运用反垄 断法的部 门法工具 可以较为完整地覆盖其法律
报酬 。
2 0 世纪初期 ,投资者 已然无 法满足于信用 报告机
构成侵 权 。然 而从 民商分立 的角度来看 ,通过严格 的 构和专业 出版物 的存在 ,进而需要 资信等级来辅 助其 民事侵 权责任框架 来讨论信 用评级这种典 型集 团化 的 进行 投资决策 。 1 9 1 6 年普尔公 司进入债券评级行 业并
似极其 严苛 ,实则 无法有效 约束信用评 级机构 ,将 侵 确 而 逐 步 丧 失 客 户 。 1 9 7 5 年 美 国 证 券 交 易 委 员 会
权责 任等 同于评级 机构 的责 任而忽视其行 为在商事 领 ( S E C)创立 “ 全 国认可统计评 级机构” ( N RS R O) 目 域 的异化 ,最终将导致债市 的信 用约束机制失效 。
责 任 ,使之权责一 致 。另一方 面 ,透过 以评级行 业为视角 的责 任研 究 ,亦可反 向构建 约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本
身 的不确定性 的兜 底条款 ,使得 滥用市场支配地 位 中的模糊化 立法处理既能价值有 涉 ,亦能安定可预期 ,对反
垄 断法的研究亦有 助力 。
关键词 :信用评级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法的不确定性 ;寡头垄 断
上 ,信 息披露 和信 用评级 构成 了信用体 系不可分 割的 机构评级行 为极弱 的义务 属性 。尽管对 于诸多金融事
两大组 成部分 。信 息披露是 市场整体通 过披露信 息对 件 ,评级机 构被舆论认 为具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 ,然而 主体 风险做 出评价 ,而信用评 级则是专业 机构运 用专 在金融危机 发生前 ,早期 的美 国司法裁判倾 向于将信 业手段 对主体风 险进行量化 。经济学理性 人 、有 效市 用 评级视为 一种简短 的言论 ,因而受 到 《 美 国宪法第 场假设 与现实 的重 重矛盾耦合 导致 的信用 约束失效 使
得格重要 。
一
修 正案 》 的保 护 。而 在 Q u i n n v . Mc G r a w H i l l C o s . 。
得信用评 级 的专业 性在债市乃 至金融市场 中的地位 显 I n c . 案 中 ,法 院判 决意 见认 为信用评 级仅 仅是关 于被 评 级单位信 用风险 的预测 性信息 ,投资者 对于信用评 评级行 业在百年 风雨历程 中 ,已然从 最初 的信 息 级 机构的依赖是不合理 的。
源 优化 配置 等多项 功能 。 固定 收益 市场 ,亦称 债 市 , 系金 融市场 流动性 的基础 所在 。信用 于债市 ,已从抽 迪 、标准普 尔和惠誉 的评 级行为对债 市具 有举足轻重
的影 响。2 0 0 7 年次贷危机产 生系统性风险 的直接原 因
象概 念进 阶成 为具体参数 ,其揭示 了潜 在交易 的风险 就是三大评 级机构短期 内对大量结构性金 融产品调低 度 ,指导 市 场 的风 险发 现 、识 别 、评估 、分配 和 控 资信等级 ,导致短期 内金 融系统流 动性迅 速枯竭 。信 制 。 而这 一 切都 建 立在 一 个有 效 的 信用 评估 机 制 之 用评级机构 评级行 为极 强的权利属性 ,对 应的是评级
商事 行 为的法 律责 任是 不合适 的 。2 0 0 7 -2 0 0 8 年间, 于1 9 4 1 年 与标 准数 据 统计 局 合并 成为 标 准普 尔 , 自 穆 迪 信 用 评 级 行 为 中 的 下 调 资信 行 为 就 高达 3 6 3 4 6 此 成为资信评级行 业 的领导者 。1 9 7 4 年伴 随着 大量信 份 ,倘若 在 民事侵 权责任 的框 架下讨论 法律责任 ,看 用 事件 的发 生 ,大量 的小 型信用评 级机构 因评级 不准
收稿 E t 期 :2 0 1 7 . 4 . 1 6
作者简介 :李冀 ,男 ,浙江乐清人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 院,研究方 向为商法 、金融法 。
《 金融发展研究》 第6 期 【7 1】
后金 融危机 时代 ,法 院判 决意见 开始 转 向 ,逐 步 铁路 所有权 、资 产 、负债 、收入 等专业 化财 务信 息 , 否定 信用评级机 构的评级结 论仅仅是 言论 ,这种基 于 同时通过 《 美 国铁路 杂志》对外发 布 ,而后成立 的惠 客户需 求收集信 息并专业化 处理后发 布评 级 ,并非 基 誉 和穆迪亦 通过这种专业 化 出版物来 提供信息 ,获得 于新 闻价值 的判 断 ,在侵权 法的框架之 下来分析 三巨 头 的评 级行 为是 否符合侵权行 为要件 ,进 而判断是 否
一
、
问题的提 出
中介 变成 了极 为重要 的市场 “ 看 门人 ” ,于债市 信用
现代 金融体 系 围绕着信 用构建 而成 ,融通货 币作 体系 的构建 而言发挥 了将 信用从抽象转 为具体 、从定 为 金融市场 的基 础 ,衍生 出 了金融体 系风 险补偿 、资 性转 为 定量 的作 用 。从全 球 信用 评 级机 构来 看 ,穆
滥 用 市 场 支 配 地 位 视 角 下 的 信 用 评 级 机 构 责 任 研 究
兼 论 不 确 定 性 立 法 下 的 兜 底 条 文 重 构
李 冀
0 0 0 4 2) ( 华 东政 法大 学 , 上海 2
摘 要 :信用是 金融市 场的基础 ,信用评 级机构历 经百年 已然成为准监 管机构 ,然而权责 的严 重不对称使 得 评级机构通过评 级行为损 害市 场的现象屡屡发 生 。作为商事 领域典型 的 自然垄 断行 业 ,侵权行为 的实施者 与 其 占据支配地位互 为 因果 ,仅通 过传统侵权责任 理论规则过分 流于表面之发行人付 费模 式 ,却未能反 映深层次 的整个金融市场投 资者对于信用评 级的消费 和依 赖 ,而运用反垄 断法的部 门法工具 可以较为完整地覆盖其法律
报酬 。
2 0 世纪初期 ,投资者 已然无 法满足于信用 报告机
构成侵 权 。然 而从 民商分立 的角度来看 ,通过严格 的 构和专业 出版物 的存在 ,进而需要 资信等级来辅 助其 民事侵 权责任框架 来讨论信 用评级这种典 型集 团化 的 进行 投资决策 。 1 9 1 6 年普尔公 司进入债券评级行 业并
似极其 严苛 ,实则 无法有效 约束信用评 级机构 ,将 侵 确 而 逐 步 丧 失 客 户 。 1 9 7 5 年 美 国 证 券 交 易 委 员 会
权责 任等 同于评级 机构 的责 任而忽视其行 为在商事 领 ( S E C)创立 “ 全 国认可统计评 级机构” ( N RS R O) 目 域 的异化 ,最终将导致债市 的信 用约束机制失效 。
责 任 ,使之权责一 致 。另一方 面 ,透过 以评级行 业为视角 的责 任研 究 ,亦可反 向构建 约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本
身 的不确定性 的兜 底条款 ,使得 滥用市场支配地 位 中的模糊化 立法处理既能价值有 涉 ,亦能安定可预期 ,对反
垄 断法的研究亦有 助力 。
关键词 :信用评级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法的不确定性 ;寡头垄 断
上 ,信 息披露 和信 用评级 构成 了信用体 系不可分 割的 机构评级行 为极弱 的义务 属性 。尽管对 于诸多金融事
两大组 成部分 。信 息披露是 市场整体通 过披露信 息对 件 ,评级机 构被舆论认 为具有不可推卸 的责任 ,然而 主体 风险做 出评价 ,而信用评 级则是专业 机构运 用专 在金融危机 发生前 ,早期 的美 国司法裁判倾 向于将信 业手段 对主体风 险进行量化 。经济学理性 人 、有 效市 用 评级视为 一种简短 的言论 ,因而受 到 《 美 国宪法第 场假设 与现实 的重 重矛盾耦合 导致 的信用 约束失效 使
得格重要 。
一
修 正案 》 的保 护 。而 在 Q u i n n v . Mc G r a w H i l l C o s . 。
得信用评 级 的专业 性在债市乃 至金融市场 中的地位 显 I n c . 案 中 ,法 院判 决意 见认 为信用评 级仅 仅是关 于被 评 级单位信 用风险 的预测 性信息 ,投资者 对于信用评 评级行 业在百年 风雨历程 中 ,已然从 最初 的信 息 级 机构的依赖是不合理 的。
源 优化 配置 等多项 功能 。 固定 收益 市场 ,亦称 债 市 , 系金 融市场 流动性 的基础 所在 。信用 于债市 ,已从抽 迪 、标准普 尔和惠誉 的评 级行为对债 市具 有举足轻重
的影 响。2 0 0 7 年次贷危机产 生系统性风险 的直接原 因
象概 念进 阶成 为具体参数 ,其揭示 了潜 在交易 的风险 就是三大评 级机构短期 内对大量结构性金 融产品调低 度 ,指导 市 场 的风 险发 现 、识 别 、评估 、分配 和 控 资信等级 ,导致短期 内金 融系统流 动性迅 速枯竭 。信 制 。 而这 一 切都 建 立在 一 个有 效 的 信用 评估 机 制 之 用评级机构 评级行 为极 强的权利属性 ,对 应的是评级
商事 行 为的法 律责 任是 不合适 的 。2 0 0 7 -2 0 0 8 年间, 于1 9 4 1 年 与标 准数 据 统计 局 合并 成为 标 准普 尔 , 自 穆 迪 信 用 评 级 行 为 中 的 下 调 资信 行 为 就 高达 3 6 3 4 6 此 成为资信评级行 业 的领导者 。1 9 7 4 年伴 随着 大量信 份 ,倘若 在 民事侵 权责任 的框 架下讨论 法律责任 ,看 用 事件 的发 生 ,大量 的小 型信用评 级机构 因评级 不准
收稿 E t 期 :2 0 1 7 . 4 . 1 6
作者简介 :李冀 ,男 ,浙江乐清人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 院,研究方 向为商法 、金融法 。
《 金融发展研究》 第6 期 【7 1】
后金 融危机 时代 ,法 院判 决意见 开始 转 向 ,逐 步 铁路 所有权 、资 产 、负债 、收入 等专业 化财 务信 息 , 否定 信用评级机 构的评级结 论仅仅是 言论 ,这种基 于 同时通过 《 美 国铁路 杂志》对外发 布 ,而后成立 的惠 客户需 求收集信 息并专业化 处理后发 布评 级 ,并非 基 誉 和穆迪亦 通过这种专业 化 出版物来 提供信息 ,获得 于新 闻价值 的判 断 ,在侵权 法的框架之 下来分析 三巨 头 的评 级行 为是 否符合侵权行 为要件 ,进 而判断是 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