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高中生物必修1 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案2 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概念图)
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
概念图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概念图本身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整体的概念,让学生对教材更熟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逻辑和广度。
概念图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概念图有助于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开始时使用概念图,有利于了解学生前概念;在教学中使用概念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网络;在教学后使用概念图,有利于检测教学效果。
构建概念图时,学生肯定会分析、处理很多信息,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从中可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念图作为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通过概念图的构建而使他们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结构是其理化性质的基础,只有搞清了他的结
构才能更好的理解其作用和性质,DNA 与RNA 的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这是鉴别 生物种类的依据之一,还是分析生物遗传信息稳定性的依据。
核酸的功能使得 他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是我们更好的开发其功能的理论依据和分析其
核
甘酸 五碳糖
统称为
发展方向,也是其结构的体现。
②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学难点:①核酸的结构。
②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建立,观察能 力基本完善,但是其动手能力还有待进一步训练,由于操作过程的失误将会使 他们不能够很好的观察到预期的结果,所以老师就应该告诉他们应该注意那些 方面的问题,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如何来分析所看到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⑴ 说出核酸的种类。
⑵ 简述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⑶ 懂得以特定的染色剂染色,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2. 过程和方法:
⑴ 尝试制作DNA 的结构模型。
⑵ 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⑶ 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⑷ 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试验结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
⑵ 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乐于学习生物科学,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用于实践的科学 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策略 1.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
①DNA 鉴定在刑事案件中应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
②核苷酸分子结构图。
③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 长链动画演示。
(2)核苷酸卡纸模型。
(3)实验材料的准备。
2.教学设计思路
故事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探讨,提出概念 实验观察,观察并区分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获得感性认识 观察图解,认识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辅助认识) 总结内容 巩固练习
3.教学实施过程
四、板书设计
§2.3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1.种类:DNA和RNA
2.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真核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原核细胞:DNA分布在拟核中。
三、核酸的结构
组成元素:C、H、O、N、P
核甘酸链一般2条链一般1条链
核酸
五、教学设计成效的评价
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比较顺利,学习效果良好。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缺少感性认识,利用公安局破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情景教学导入课堂效果会更好。
另外,学生对核苷酸的分子结构式理解不够深,教师简单地介绍学生无法切实领会,故在教学中形象直观教学尤其重要,在良好的视觉效果下,学生才能拥有长久记忆。
用卡纸制作成的含氮碱基模型、磷酸模型、五碳糖模型,演示连接成核苷酸,直接的视觉感观能加深学生对核苷酸结构的印象。
另外通过学生上台演示多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DNA长链,丰富课堂的同时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并能充分理解DNA分子的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