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学人教版必修2合格考复习5:遗传的细胞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都是男性, 父传子,子传孙
后代患
Y
病概率
正常
0
Y-
患病
女儿 0 儿子 1
拓展延伸1 关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1.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 定律?为什么?
2.为什么有区别于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3.为什么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拓展延伸2 染色体交叉互换,基因会怎样?
果蝇体细胞4对染色体,携带基因1.3万多个; 人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基因大约2.6万个
a与b a与b’ a’与b a’与 b’ c与d c与d’ c’与d c’ 与d’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Ⅰ
初级精 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间期
减数分裂Ⅱ
次级精
末期母细胞
精细胞
复 制
同源染色 体分离
变
姐妹
形
染色
单体
分离
卵原 细胞
第一 极体
初级卵母细胞
适用范围:有性生殖 核遗传
复习建议
熟悉染色体变化 明确基因染色体关系
AB,那么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2019年夏季合格考)
A.Ab、aB、ab C.ab、AB、AB
B.AB、ab、ab D.AB、AB、AB
B
12 34
12 34
基因 一对
等位基因 多对
非等位基因
Ee
解题策略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基因遗传规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 合定律
同源染色体
连锁 互换定律
Dd
1:1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遗传因子)的分 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 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
(等位基因:A与a、B与b)
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A、a与B、b)
两对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中)
复制
减Ⅰ
减Ⅱ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合格考复习5:遗传的细胞基础
遗传学
抽象概念 基因
细胞学
物质实体 染色体
发现
基因在染色体上
理解
应用
孟德尔遗 性染色体上基 传规律的实质 因遗传特点分析
一、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1. 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 连续分裂两次。
2. 过程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Ⅰ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分裂Ⅱ
DNA分子数/染 色体数的比值
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一对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中) D d 复制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1: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 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成单
成对
染色体 稳定性
成单 成对
来源 1个来自父 1条来自父 体细胞中 1个来自母 1条来自母
比较内容
物质传递特 点
配子中 状态
体细胞中 状态
基因 完整性 独立性
成单
成对
染色体 稳定性
成单 成对
来源 1个来自父 1条来自父 体细胞中 1个来自母 1条来自母
配子形成中 的组合
非等位基 因自由组
合
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
拓展延伸2
染色体交换,基因重组,连锁互换定律
AB:Ab:aB:ab=多:少:少:多
AB:ab=1:1
拓展延伸3 科学史中的启示
精神瑰宝 实验材料
善于观察 敢于质疑 大胆假设 不懈求真
研究方法
真题分析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
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互换
中 期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问题解决
比较染色体行为, 判断细胞时期
后期
问题解决
比较染色体行为, 判断细胞时期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二、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发现
遗传因子 基因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
染色体
比较内容
物质传递特 点
配子中 状态
体细胞中 状态
基因 完整性 独立性
次级卵母细胞
3. 结果 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极体
卵细胞
4.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 代染色体数目稳定,维 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5. 配子的多样性
许多精原细胞(2对) 可以形成 4 种精子?
许多精原细胞(n对) 可以形成 2n 种精子?
不互换
互换
5. 配子的多样性
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
杂交实验 3/4 : 1/4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测交实验1
测交实验2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
1 :1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染色体基础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 状的基因(遗传因子)成对存 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等位基因:D与d)
1
DNA分子数/染 色体数的比值
2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Ⅰ
初级精 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次级精 母细胞
末期
间期
减数分裂Ⅱ
精细胞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 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一般)
减数分裂Ⅰ 前期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A与B C与D 非同源染色体 A与C A与D B与C B与D
姐妹染色单体 a与a’ b与b’ c与c’ d与d’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XbXb 1/2
女儿 0 儿子 1
XbY 色盲
0
女儿 1/2
1
儿子 1/2
3. 伴X显性遗传特点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后代患 病概率
XDY
患病
XdY
正常
XDXD
患病
1
1
XDXd
患病
女儿 1 儿子 1/2
女儿 1/2 儿子 1/2
XdXd
正常
D
女儿 1
儿子 0
0
4. 伴Y遗传特点
组合
1. 萨顿的推论
2.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
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实验材料:果蝇
萨顿
实验方法:假说-演绎
摩尔根
实验过程: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解释现象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 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
有它的等位基因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1:1:1:1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四、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特点—伴性遗传
1. 性别决定 通常性染色体决定 类型 XY、ZW
XX
XY
或
2. 伴X隐性遗传特点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男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 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后代患 病概率
XBXB 正常
XBXb 正常(携带者)
后代患
Y
病概率
正常
0
Y-
患病
女儿 0 儿子 1
拓展延伸1 关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1.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是否遵循孟德尔 定律?为什么?
2.为什么有区别于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
3.为什么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拓展延伸2 染色体交叉互换,基因会怎样?
果蝇体细胞4对染色体,携带基因1.3万多个; 人的体细胞23对染色体,基因大约2.6万个
a与b a与b’ a’与b a’与 b’ c与d c与d’ c’与d c’ 与d’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Ⅰ
初级精 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间期
减数分裂Ⅱ
次级精
末期母细胞
精细胞
复 制
同源染色 体分离
变
姐妹
形
染色
单体
分离
卵原 细胞
第一 极体
初级卵母细胞
适用范围:有性生殖 核遗传
复习建议
熟悉染色体变化 明确基因染色体关系
AB,那么另外三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2019年夏季合格考)
A.Ab、aB、ab C.ab、AB、AB
B.AB、ab、ab D.AB、AB、AB
B
12 34
12 34
基因 一对
等位基因 多对
非等位基因
Ee
解题策略
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基因遗传规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 合定律
同源染色体
连锁 互换定律
Dd
1:1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遗传因子)的分 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 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基因彼此分
(等位基因:A与a、B与b)
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A、a与B、b)
两对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中)
复制
减Ⅰ
减Ⅱ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合格考复习5:遗传的细胞基础
遗传学
抽象概念 基因
细胞学
物质实体 染色体
发现
基因在染色体上
理解
应用
孟德尔遗 性染色体上基 传规律的实质 因遗传特点分析
一、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
1. 特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 连续分裂两次。
2. 过程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Ⅰ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减数分裂Ⅱ
DNA分子数/染 色体数的比值
基因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随配 子遗传给后代
一对等位基因随染色体的变化(减数分裂中) D d 复制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1: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 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 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成单
成对
染色体 稳定性
成单 成对
来源 1个来自父 1条来自父 体细胞中 1个来自母 1条来自母
比较内容
物质传递特 点
配子中 状态
体细胞中 状态
基因 完整性 独立性
成单
成对
染色体 稳定性
成单 成对
来源 1个来自父 1条来自父 体细胞中 1个来自母 1条来自母
配子形成中 的组合
非等位基 因自由组
合
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
拓展延伸2
染色体交换,基因重组,连锁互换定律
AB:Ab:aB:ab=多:少:少:多
AB:ab=1:1
拓展延伸3 科学史中的启示
精神瑰宝 实验材料
善于观察 敢于质疑 大胆假设 不懈求真
研究方法
真题分析
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它的一
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细胞中,有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 色单体互换
中 期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问题解决
比较染色体行为, 判断细胞时期
后期
问题解决
比较染色体行为, 判断细胞时期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二、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发现
遗传因子 基因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
染色体
比较内容
物质传递特 点
配子中 状态
体细胞中 状态
基因 完整性 独立性
次级卵母细胞
3. 结果 生殖细胞
染色体数目减半
极体
卵细胞
4.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 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 代染色体数目稳定,维 持了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5. 配子的多样性
许多精原细胞(2对) 可以形成 4 种精子?
许多精原细胞(n对) 可以形成 2n 种精子?
不互换
互换
5. 配子的多样性
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
杂交实验 3/4 : 1/4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测交实验1
测交实验2
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基因在染色体上
1 :1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染色体基础
分离定律: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 状的基因(遗传因子)成对存 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 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离后的
(等位基因:D与d)
1
DNA分子数/染 色体数的比值
2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Ⅰ
初级精 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次级精 母细胞
末期
间期
减数分裂Ⅱ
精细胞
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 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一般)
减数分裂Ⅰ 前期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A与B C与D 非同源染色体 A与C A与D B与C B与D
姐妹染色单体 a与a’ b与b’ c与c’ d与d’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XbXb 1/2
女儿 0 儿子 1
XbY 色盲
0
女儿 1/2
1
儿子 1/2
3. 伴X显性遗传特点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后代患 病概率
XDY
患病
XdY
正常
XDXD
患病
1
1
XDXd
患病
女儿 1 儿子 1/2
女儿 1/2 儿子 1/2
XdXd
正常
D
女儿 1
儿子 0
0
4. 伴Y遗传特点
组合
1. 萨顿的推论
2.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
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实验材料:果蝇
萨顿
实验方法:假说-演绎
摩尔根
实验过程:
摩尔根的实验证明
杂交实验,发现问题
解释现象
提出假说,解释现象
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 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含
有它的等位基因
设计实验,演绎推理
1:1:1:1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四、性染色体上基因遗传特点—伴性遗传
1. 性别决定 通常性染色体决定 类型 XY、ZW
XX
XY
或
2. 伴X隐性遗传特点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男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 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后代患 病概率
XBXB 正常
XBXb 正常(携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