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学校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学校发展
国富中心学校 XXX
党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这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部署。

我校从八月份开始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学习材料,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了初步认识,现结合学校和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

一、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指导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这个重要思想不仅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有宏观指导意义,对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全方位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育的视角阐释科学发展观,对于教育理论的丰富、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学校发展的总政策。

由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整个国家发展的总政策,因而它也必然成为指导我校发展的总政策。

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目标与方向,它要求学校的发展要更加努力适应并紧紧服务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努力适应并紧紧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是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需要,是抗震救灾的需要,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需要;从我校来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对“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进一步肯定与坚持,它使教育事业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得以巩固与加强。

“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体现了一种科学发展观,它将科学与教育以及人才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一种应有的且是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的包含“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在内的一系列良好国策的继续肯定与坚持,同时又是对治国安邦的基本国策的新的整合与升华。

所以,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需要更深入地理解“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并进一步坚持实施这一战略。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学校发展上水平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与教育培养人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之一。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

教育担负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任,而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教育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度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因此,发展对于教育而言,是教育的优先发展,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的优先发展,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扩张,更要注重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发展。

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促进人的社会化,通过人才培养,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

就我校而言,学校近几年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全县有了一定影响力,但学校个别方面工作还很不够,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确定学校发展战略,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学校战略的确定,不仅仅开一个战略研讨会而已,要通过研讨、宣传,形成战略规划,既要有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还要有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既要明确分步目标,还要制定保证措施和配套制度。

在管理上,在注重规范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灵活性,因为效率和效果才是管理的终极目标。

在制度建设上,原有的许多制度已经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废除、修改、完善,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新的形势变化,还要加紧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统筹学校发展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使学校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建设。

三、以人为本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是对人的目的地位的肯定,科学发展观把人作为目的,充分肯定了人的目的地位。

而要维护人的目的地位,必须关注人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的需求,必须体现人文关怀,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以人为本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尊重。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教育要培养人,就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培养为本,而不是以赚钱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更好的了解人、尊重人,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激发人的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

学校以人为本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两个重要主体。

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以教师为本,既
要注意满足教师眼前的工资福利待遇要求,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还要注重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技能的提高,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会,以提高教师的人力资本价值,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以学生为本,学校就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学会学习,满足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人的发展贯穿人的生命始终,学校教育的结束不是人生教育的终点,而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要求人要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人在学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知识与未来广阔社会相比有如沧海一粟,不可能使人一劳永逸、终身受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只是为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因此,教育必须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