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书法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1
.
精品教育资料
——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课题第一课包围结构(1)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包围结构(1)
2
.
教学目标1.了解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结构特点,掌握其书写规律,写好两面包围结构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2.继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一步体会汉字的结构造型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及喜爱。

教学重点写好两面包围结构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难点写好两面包围结构的字,间架结构要搭配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我们怎么才把字写得漂亮呢?
2.了解包围结构。

由内外两部分组成的字为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可分为全包围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半包围结构又分为两面包围结构和三面包围结构。

二、探索新知
二、学一学
1.看书上范例,自主观察思考:写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

书写两面包围的字时,要根据被包围部分的笔画多少把握好外框的特征,同时要注意被包围部分的摆放位置。

有时被包围部分需要“突围”出来。

2.教师出示书写要点。

左上包右下:外框上部笔画不宜过长;被包围的部分笔画宜上靠、右展,向右侧“突围”。

左下包右上:下部的横向笔画应向右伸展;被包围的部分笔画宜上提、左靠,向上方“突围”。

.
3
右上包左下:外框右边笔画宜长;被包围的部分宜靠上、靠左。

左上包右下:首横较短,偏左;撇画较长;“土”部向右侧“突围”。

3.教师范写,学生在书上练习写。

三、练一练
1.看书,自主观察,自读书写提示,思考: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屋:“尸”部不要写得过于宽大,注意长撇的位置和弧度;被包围部分横画分布较均匀,末笔向右“突围”。

遗:注意平捺的“一波三折”。

被包围部分向上“突围”。

旬:“日”部勿大,位置稍靠左。

注意外框横折钩的用笔和轻重变化。

在:横、竖宜短,撇画较长。

2.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学生书空。

3.观察书上例字,说说注意问题。

4.学生练习写书上的字:先描红,再写,再比较,再修改。

写完自评、同桌互评。

取两份学生作品,集体评价,欣赏优秀作品。

四、比一比
观察“屋”“遗”“旬”“在”的书写(师示范)
五、写一写、评一评
学生练习写“屋”“遗”“旬”“在”自评、互评。

三、应用实践自主练一练
你还学过哪些两面包围的字?请写一写。

四、总结拓展名作欣赏九成宫碑
板书设计第一课包围结构(1)
.
4
廊、屋、疾、延、建、越、趋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课包围结构(2)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二课包围结构(2)
5
.
教学目标1.认识三面包围字体的结构特征。

2.掌握“左包右”、“上包下”、“下包上”的字体结构的写法。

3.从练习中寻找进步的感觉,激发学生的书法热情。

教学重点认识并掌握“左包右”、“上包下”、“下包上”字体结构的特征。

教学难点认识并掌握“左包右”、“上包下”、“下包上”字体结构的特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
三面包围的字分为三面包上、三面包下、三面包右三种类型。

这些字中,有些字的被包围部分要“突围”,有些则不“突围”。

练习时要分清情况加以把握。

二、探索新知
二、左包右
1.展示左包右字体的结构特征图片,并讲述左包右时,外框的书写注意事项。

匪:三面包右。

外框的上横宜短,下横宜长,以托住内包部分。

2.练习课件中出示的几个字,老师讲述同学们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三、上包下
1.展示上包下字体的结构特征图片,并讲述上包下时,外框的书写注意事项。

周:三面包下。

左右边框的竖向笔画宜长;被包围部分应居中、靠上,不可下坠、“突围”。

.
6
2.练习课件中出示的几个字,老师讲述同学们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四、下包上
1.展示下包上字体的结构特征图片,并讲述下包上时,外框的书写注意事项。

幽:三面包上。

左右边框的竖画宜短;被包围部分应居中、靠下,高于左右边框。

2.练习课件中出示的几个字,老师讲述同学们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三、应用实践练习讨论阶段:
根据学到的方法,自由选择老师出示的字进行练习。

幽:先写中竖,两“幺”对称,竖折平展,右竖向下出头。

周:两侧笔画呈背势,内部宜窄,位置靠上。

匪:外框的上横宜短,下横宜长。

四、总结拓展
1.拓展阶段:
出示智慧小贴士,然后讲出一个字中主笔的书写特点。

请同学们练习展示的几个大字,并在写完后进行比较,讨论,修改。

2.小结阶段:
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同学们课下应该多多练习。

板书设计第二课包围结构(2)旬盛成气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三课包围结构(3)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
7
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包围结构(3)
教学目标1.掌握全包围结构的汉字的书写规则。

2.正确、规范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汉字。

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和书写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一、“困”字演变,引入课题
1.出示“困”字的四种书体: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

讲解演变过程,了解“困”字的造字法。

引入课题。

2.全包围的字,字框形状不尽相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扁宽,有的方正,书写时要注意把握外框特征。

被包围部分笔画排列须匀称,并且向内靠拢,不能撑得过满,要留有一定空间。

二、探索新知
二、探讨研究,掌握要领
1.大口框什么形态?
1)探讨研究,得出要领:竖长横短长方形,两竖直立两边站,右竖要比左竖长,框子打得美又牢。

2)动手拼贴,领悟要领:四人小组拼贴大口框,比比哪组拼得最漂亮?
3)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5)作业点评,选取优秀作业和典型缺陷的作业各一。

.
8
三、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1.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

2.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

(1)讲解小方型:
①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2)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

①出示“四”字,分析它的写法。

②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四:字框扁宽,横向笔画取斜势。

3.字框两竖垂直类:
国:字框左竖稍短,右竖稍长;被包围部分居中,整个字端正平稳。

固:口不封严,内部大小适宜。

三、应用实践
练一练
1.看书,自主观察,自读书写提示,思考: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学生书空。

3.观察书上例字,说说注意问题。

四、总结拓展
学生练习写书上的字:先描红,再写,再比较,再修改。

写完自评、同桌互评。

取两份学生作品,集体评价,欣赏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第三课包围结构(3)同阁风固
教学反思
.
9
课题第四课亻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四课亻部
10
.
教学目标1.掌握单人旁的形态特征和写法。

2.培养学生对汉字初步的观察能力及审美能力。

3.体验书写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单人旁的形态特征和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单人旁的形态特征和写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
1.老师在黑板上写两个基本笔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笔画可以组成什么偏旁?(亻和彳)
2.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先来学习写写单人旁的字。

二、探索新知
二、指导单人旁
1.指导坐姿。

投影出示:头要正,腰要直,臂要平,胸要张,掌要空,足要稳。

生齐读姿势歌
2.观察字形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单人旁,怎么才能写好看呢?
(1)出示单人旁,观察,交流书写要点
出示口诀:撇斜要有锋,竖直对撇中。

齐读口诀
(2)比较甄别错误字形
出示:三个不同的单人旁,其中两个书写笔画组合不合理
对照比较,那个最漂亮?那个有毛病?什么毛病?指说
.
11
(3)师范写单人旁,生念口诀书空
大家想试着写写吗?请同学按照口诀,写一写单人旁。

生描仿临写
(师提示:描红的时候要注意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
同位互评(提示:根据口诀)
三、指导单人旁的字
单人旁和许多字都是好朋友,它们合在一起组成了许多新字。

看看它们都是谁?
1.出示:休、但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几个单人旁的字,它们在结构上和字形上有什么特点,看谁的眼睛最亮。

结构特点:左右结构,字形特点:左窄右宽,
2.指导写休、但
三、应用实践让学生描仿临写。

(学生写字时,教师要强调写字姿势)
四、总结拓展展示、评价交流
板书设计第四课亻部作使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五课彳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五课彳部
.
12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双人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双人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了解双人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
1.由两个基本笔画可以组成单人旁,还可以组成双人旁。

2.上节课我们学写了单人旁的字,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写写双人旁的字。

二、探索新知
二、指导双人旁的字
1.写写偏旁。

通过练习,初步掌握双立人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双立人:第一撇较短,第二撇略长,呈平行之势,两撇起笔一定要上下直对。

竖不要写得太长。

2.描描写写。

指导学生描红时,要求笔画连贯,一气呵成。

临写时要注意笔画的起笔、收笔位置,既要注意
笔画间的联系,也要注意体会笔画运笔过程中的轻重缓急。

3.例字指导:
“街”,左中右结构。

中间部分要写得紧凑,主义横画要收缩并有长短变化,间距要均匀。


.
13
边第一横稍短,第二横稍长,竖钩要写得挺直,要从第二笔横的中点偏左处起笔。

“德”,左右结构。

右边上面十的竖与横相交后分成上下两段,上段长,下段短;中间四要写得
宽扁一些,形成中宫内收之势。

三、自主练习书写“街、德、行、征。

三、应用实践让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一个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四、总结拓展展示、评价交流
板书设计第五课彳部彼徒徐
教学反思
课题第六课扌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扌部
.
14
教学目标1.教学生学会写提手旁,指导学生写好含有这种偏旁的字,要求写得正确、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坐姿和执笔姿势。

3.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喜欢练字。

教学重点掌握提手旁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了解提手旁偏旁的一般书写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一、组织教学
背《写字姿势歌》,执笔练习写字姿势。

二、欣赏书法作品,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练习提手旁的字。

(师指板书,生齐读)
二、探索新知
三、学写提手旁
1.(课件出示)观察:当手字变成手字旁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2.偏旁书写指导:说说这个偏旁怎么写才会更美?
提手旁:手字做左偏旁时,短横稍斜,竖钩挺略长,穿过横中点略偏右,提与横左长右短。

3.教师范写偏旁,学生跟着写三遍。

4.展示病例,师生点评后同桌互评作业,再练二遍。

四、学习例字
1.出示“扶、撰”字,试写这些字,每字描一遍,写二遍。

2.教师巡视指导。

.
15
3.探究评价
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

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

4.要领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左右穿插)
5.师例字示范:边写边讲笔画位置及变化。

6.生再练习余下的字。

三、应用实践评价练习
1.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

2.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

3.出示“扶、撰”,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该如何写。

4.先描再写,注意学习步骤:一看二想三写四评。

四、总结拓展阅读书法故事
王羲之写春联
板书设计第六课扌部拒推
教学反思
课题第七课亠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七课亠部
.
16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亠部的书写方法。

体会字的结构规律。

教学重点学会亠部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亠部的字一般书写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单人旁、双人旁的写法。

2.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二、学写亠部
1.出示:六、玄
学生观察。

“亠”的横有长有短。

“六”字笔画较粗。

2.书写指导:
点不宜太小,大多与长横紧贴。

长横倾斜不宜过大,注意粗细变化。

六:笔画略粗,注意下面的撇、点离上横勿远。

玄:横稍长,但不宜粗重。

三、应用实践评价练习
1.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

2.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

3.出示“六、玄”,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该如何写。

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
17
四、总结拓展
一、知识纵览: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二、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板书设计第七课亠部
六方文玄
教学反思
课题第八课宀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八课宀部
.
18
教学目标1.认识欧体楷书宀部的形态特征。

2.掌握欧体楷书宀部的运笔方法要领。

教学重点实践书写感受欧体楷书宀部的运笔动作及其组合运用。

教学难点实践书写感受欧体楷书宀部的运笔动作及其组合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
一、导入:
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之一,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不同书体的古代书法作品。

二、探索新知
二、宝盖头的教学
1.认识笔画的外形及运笔特点
(1)提问:宝盖头由哪些基本笔画组成的?
出示幻灯片:宝盖头由斜点、竖点和横钩3个笔画组成的
(2)我们一起复习一下3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提示学生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
出示幻灯片:讲解笔画的运笔线路图
师生一起用手书空,体会运笔书写时的提按动作特征
斜点:藏锋起笔,右下行笔渐行渐顿,圆转回锋收笔
竖点:藏锋起笔,稍顿向左下行笔,重顿回锋收笔
横钩:藏锋起笔,向右行笔边行笔边提笔(横画右边略高些),出钩时向右上提笔重顿回锋向左下出钩
(3)接着请大家仔细观察宝盖头有什么样的形态特征?
.
19
a、首点居中(左点与右钩位置对称)
b、竖点长右钩短
c、斜点粗长横细
师生一起温习执笔坐姿,要想把字写好必须养成一个正确的执笔坐姿习惯。

2.教师真笔示范。

提示学生仔细看老师示范书写,边运笔示范边讲解运笔要领(提示学生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在米字格中的书写位置,这样才能写得更美观!)
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的毛笔在练习纸上按照宝盖头的形态特征练习3遍。

三、应用实践学生练习范字和作业讲评教师巡视辅导
四、总结拓展展示交流
学生习作两张在展台上展示,先让学生逐一讲评,教师总评。

板书设计第八课宀部家实宝
教学反思
课题第九课阝部(在左)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
20
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九课阝部(在左)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左耳旁的特点,书写方法及组合配件的关系。

2.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左耳旁字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左耳旁偏旁字书写的一般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
1.谜语、故事导入
2.写一写:谁能上台来写写这个偏旁?(指名上台板书)
3.评一评:这位同学写得怎么样?
4.议一议
师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观察后预设回答:左耳旁的弯钩小,与横折对齐。

二、探索新知
二、左耳旁的教学
1.讲解“左耳旁”的注意点。

左耳旁:左耳旁书写时横折弯钩要短小,钩尖向左出锋,竖画略向左斜,以垂露法收笔。

2.指导学生练写偏旁,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左耳旁字的教学
1、学会了偏旁,再来写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相信一定能写得更好。

说说你知道的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吧!
.
21
2.请你仔细观察,能发现这个字最大的特点吗?——左右结构。

怎样才能把左右结构的字写漂亮呢?要注意些什么呢?
3.动笔各写两个范字。

教师巡视。

4.作品展评:老师转了一圈,收获可大了,想不想看看老师找到了哪些作品啊?先让该生自己说,对比字帖,你在写时注意了哪些地方?请你仔细看,并送上你的评价和建议。

三、应用实践
一、写写练练。

1.出示“降阶陈随”,谁能当当小提醒家,告诉其他人这四个字在写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2.和老师一起书空这四个字,然后描写。

二、.评评改改。

1.其他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互帮互学,互相打星,比比谁的星星多。

2.在评议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再写一个。

四、总结拓展
一、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左耳旁,还学会了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写法,你们一定有了很大的收获。

要想把一个字写得漂亮,一定要注意它的间架结构,希望你们平时写字时能细心观察,规范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拓展练习
回家后请继续完成书写,并能尝试着用我们刚才学的方法学写左耳旁的汉字。

板书设计第九课阝部(在左)降阶陈随
教学反思
.
22
课题第十课冫部八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十课冫部八部
23
.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点水左偏旁和八字底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冰、凝、其、典”等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书写规律,能运用书写要领写字。

教学难点实践书写感受欧体楷书冫部八部的运笔动作及其组合运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一、复习反馈
二、探索新知
二、学写偏旁。

1.出示:偏旁两点水和八字底
2.说说“冰、凝、其、典“做不同偏旁时的注意点。

书写时,既要注意点的位置,又要注意点之间的呼应。

3.师示范书写,表现出一定的节奏,让学生体会笔势的连贯。

4.书写要领。

两点水:上下两笔要呼应,距离不宜太平;八字底时左右呼应,距离不宜太平。

5.指名书写偏旁,评议。

三、描描写写。

1.说明书写规律。

左偏旁是:两点水的字,一般应为左窄右宽,左右比例要适当;八做底时上宽下窄,上下比例要适当。

2.师范写讲解。

3.生描写,师巡视。

.
24
三、应用实践自己练习。

1.认字、观察,认清注意点。

2.师巡视,生练写。

四、总结拓展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板书设计第十课冫部八部冰、凝、其、典
教学反思
课题第十一课力部刂部课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书法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力部刂部
.
25
教学目标1.掌握力部、刂部的写法。

2.掌握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书写要领。

3.提高欣赏、评价及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书写要领。

教学难点掌握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书写要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一张米字格卡片
主备教师时刚审核陈立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主案个性修改
一、导入新课一、欣赏书法作品,引出本节课所学偏旁。

今天学习带力部和刂部的字。

二、探索新知
二、学写力部。

1.观笔画
请同学们看看,“力”这个部首,都用到哪些笔画呢?
2.察衔接
我们来进一步观察一下,每个部首中的笔画是如何衔接起来的?
3.分析重心与分布
要把这个部首写漂亮,还得注意部首的重心。

什么是重心呢?大家看看老师这样站好看吗?嗯,是的!这样站重心才稳。

那要写好哪个笔画这个部首的重心才会稳呢?什么叫分布?分布就是笔画像小朋友们排队时之间的间隔要一样大,才叫匀称。

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个部首的分布:
4.老师范写
边写,边引导体会部首的笔画、笔画的衔接、重心、分布。

.
26
5.实践练习(提醒书写姿势)。

(1)观形状,认结构。

(2)老师范写(引导观察体会)
(3)学生练习(配乐、巡视指导)
三、练习立刀旁的字
1.练习部首。

⑴投影出示立刀旁,观察它在田字格的位置。

教师讲解:立刀旁由短竖和竖钩两笔组成。

书写时要注意短竖和竖钩之间的间距适当,短竖要短而直,竖钩要长而直,钩要有力。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⑵学生描红,再写两个。

写完的同学在田字格纸上写。

四、学习例字
1.出示“功、勃、刑、判”字,试写这些字,每字描一遍,写二遍。

2.教师巡视指导。

3.探究评价
选取学生的习作师生共同点评。

说说好在哪里,什么地方需要改正。

4.要领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左右相当、左宽右窄、左右穿插)
5.师例字示范:边写边讲笔画位置及变化。

刑:左边两竖为垂露竖,下平;“刂”的竖钩直而有力。

6.生再练习余下的字。

三、应用实践评价练习
1.好的学生作业上台评价展示。

2.同桌交流,说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正。

.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