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导读二 那些年 那些事 那些人-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1.2 名著导读(二)学习任务单
——————核心任务: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
1.回顾《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

2.用圈点批注法,探究鲁迅早年生活经历。

3.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学习任务单
任务一:回顾《朝花夕拾》的基本内容。

1.下面哪一幅图更适合放在《朝花夕拾》的封面上? 为什么?
2. 《朝花夕拾》共有十篇文章,每篇文章讲述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选择一篇展开交流。

提示:按照“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思路交流。

示例:《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任务二:用圈点批注法,探究鲁迅早年生活经历。

1.用圈点批注法,探究鲁迅的童年。

小贴士:
圈点批注法
运用一套特殊意义的符号在文章字、词、句、段上进行圈划,并把批语和注释批写在书中空白的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批注角度:
1. 分析式。

注明某一句、某一层或某一段具体含义的分析性文字。

2. 概括式。

对层意、段意、文章主要内容与中心思想的归纳。

3. 评价式。

对文章中某一事物、用语、修辞或写法的评价性文字。

4. 疑问式。

理解文章的过程中产生的疑难点的文字记录。

圈点批注法常见符号
示例:
批注角度:探究鲁迅的童年
批注范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墙,表现出他童年时的顽皮。

有在百草园里玩耍的乐趣、新奇,也有在三味
书屋里读书的枯燥、无味,其滋味是丰富多彩的。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
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
样的飞蜈蚣。

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
样想。

写小鲁迅听了美女蛇的故事后,总是
担心会出现美女蛇,表现了他的天真
可爱。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先生最初这几
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
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
终于到七言。

写小鲁迅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表
现出他在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枯燥
严肃。

2. 梳理梳理鲁迅成长轨迹,完成下面的图示。

任务三: 分析《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
1. 猜猜她是谁? 外貌:黄胖而矮
虽然其貌不扬,有愚昧迷信的一面,繁文缛节特别多,饶舌多事,但她的身上又有淳朴善良一面。


童年在绍兴 爱与恨的交织
“我”买书,带给“我”心理震撼。

外貌:须发花白,高而瘦,戴着大眼镜。

言而不厉,虽然有戒尺但并不常用,在严格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小孩去后院玩耍。

而且他读书专注投入,给“我”的影响很深。

外貌: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一位老师,公平公正,平等对待弱国子民,没有民族歧视,教学严谨认真。

关心“我”是否能参加解剖课程,不懂就问,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况,生活中不拘小节。

2.从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衍太太中选择一位,加以分析。

结语
重新选择开头的配图,在肖像边上写一个短语或短句,既能概括鲁迅的性格特点,又能契合《朝花夕拾》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