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7年专转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2017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冲刺实战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秩.序井然栉.风沐雨卷帙.浩繁独树一帜.
B.一泓.清泉宏.观调控曲肱.而枕鸿.鹄之志
C.樯桅毗.连言论精辟.臧.否人物嗜书成癖.
D.欣.逢佳节歆.慕不已万马齐喑.馨.香满院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错别字的是( ) 。
A. 满天的礼花此起彼伏,令人目不瑕接。
B. 管理的缺失使员工精神焕散,纪律松懈。
C. 述职报告应当客观翔实,又言简意赅。
D. 超女大赛风糜一时,有些人却嗤之以鼻。
3.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失宠(偏爱)韬(显示)光养晦老骥伏枥(马槽)
B. 爽(失)约马革(皮)裹尸作茧自缚(捆绑)
C. 舞蹈(顿足)既往不咎(过错)悲天悯(怜惜)人
D. 龌龊(肮脏)不知端倪(头绪)臭(难闻的)味相投
4.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 旁.(旁边)征博引虎踞.(蹲坐)龙盘荒诞不经.(常规)
B. 苦心孤诣.(达到)赴汤.(开水)蹈火置之度.(考虑)外
C. 茹.(吃)毛饮血甚嚣.(嚣张)尘上克勤克.(能够)俭
D. 听.(听任)之任之尾大不掉.(摆脱)若即.(靠近)若离
5.下列词语构成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
A.领袖
B.匍匐
C.渊源
D.东西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该电厂每年的发电量,除供当地使用外,还向北京、天津输送。
B. 国产电视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一倍。
C.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D.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7.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长征的伟大意义。
B.蜡烛一生虽然短暂,却把毕生心血化为光明来照亮别人。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赞颂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
C.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愁多易老。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明对敌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8.下面不是元宵节别称的是( ) 。
A.元正
B.灯节
C.上元节
D.正月半
9.下列名句与作者排序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孔子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C.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D.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刘备
10.下列各种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四川眉州三苏祠有副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其中“三词客”指苏洵、苏轼、苏辙;“四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B.苏轼诗论中有“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之语,其中“元”“白”“郊”“岛”分别是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孟郊、贾岛。
C.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其代表作有著名的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D.我国最早的国别体、纪传体、断代体史书,分别是《三国志》《史记》《汉书》。
11.下列作家、作品、时代(或国别)及体裁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欧根·奥涅金》——普希金——俄——诗体小说《老残游记》——刘鹗——清——小说
B.《日出》——曹禺——现代——戏剧《草叶集》——惠特曼——英——诗歌
C.《四世同堂》——老舍——现代——戏剧《警世通言》——凌濛初——明——小说D.《牡丹亭》——关汉卿——元——戏剧《水浒传》——施耐庵——清——小说
1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代表有苏轼、辛弃疾等。
B.明清时期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有施耐庵的《水浒传》、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C.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在我国,现代戏剧主要指20世纪以来从西方传来的话剧、歌剧和舞剧等,话剧是其中的主体。
1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采集、制作的乐歌称为乐府,如《木兰辞》。
中唐以后有所谓“新乐府”,如《卖炭翁》。
词的别称之一也叫乐府,如《东坡乐府》。
B.传奇指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多以神怪、剑侠、爱情为题材,是我国小说成熟的标志,代表作有《柳毅传书》、《长恨歌》。
C.赵树理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鼓舞下创作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D.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剧本《低层》。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堰河——我的保姆》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在中国新诗史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B.“谴责小说”一名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指清末以指责时政腐败、谴责封建官僚、暴露社会黑暗为题材的小说。
C.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描写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的社会变革和农民思想的发展变化。
D.欧·亨利是美国小说家,其作品多以辛酸的幽默描写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构思巧妙,尤以出人意料的结局著称,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国即阿拉伯。
《渔夫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皇帝的新装》都出自该书。
B.荷马是古希腊诗人,到处行吟的盲歌者,相传著名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赛罗》出自他的的手笔;伊索是古罗马寓言作家,传说原为奴隶,后来获得自由,其代表作品是《伊索寓言》。
C.《格林童话集》是法国的同胞兄弟雅各·格林和威廉·格林共同收集和出版的一部童话故事集。
D.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创作了讽刺诗体小说《唐·璜》,法国作家莫里哀创作的《唐·璜》是喜剧。
二、阅读理解(共20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有关16~20题。
(每题2分,共10分)
竹思
高洪波
竹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假如我们判断不错的话,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
在竹子身上,儒生们或看到气节、风骨,或看到虚心、谦恭,“岁寒三友图”是这方面最突出的典型,松竹梅从此成为屡屡出现在各种器皿上的图案。
中国文人中与竹子最亲近的当属蜀人苏轼,他的名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道破了苏东坡酷好竹子的心态,而他策竹杖的风姿,也从此凝固为一种“何妨从容且前行”的造型,如果没有竹林衬映在苏东坡的身后,他迷人的魅力会大大削减。
也有不拿竹子善待的文人,譬如杜甫先生,他有名句云:“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竹给予如此恶谥,而且还要动一番手脚下决心“斩”之伐之,也是破天荒的事,杜甫为何如此憎恨“恶竹”,不得而知,但他在成都的草堂前不乏修竹若干,或许是后人代
植的吧?
蜀南竹海,地处宜宾,有翠竹数百亩,依山而立,起伏若海,规模亦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尤其是在高处鸟瞰,当云雾袭来之际,那种海的气势更扑面而来,耳畔似有涛声响起,如果此时有舟楫随绿浪起伏,注定是件毫不奇怪的事。
潜入竹海,同时也沉入绿海,呼吸着有淡淡清香的空气,感觉到绿色的氧气正源源地输入到自己的肺叶里,像清洁剂般清洗着因都市废气而吃力开合的肺,你几乎能够瞬间感到这种大自然珍贵的赐予。
甜丝丝的滋味通过喉头气管,流向四肢百骸,流向大脑及每一根末梢血管和神经,而满眼充盈饱满的绿色,让你快意沉浮,直若化身为一尾鱼儿,沿着印满青苔的小径,管自游向竹林深处。
竹海中的竹子,以粗大的楠竹为主,也有苦竹、慈竹、龟甲竹及人面竹。
与一位竹海作家闲聊,才知道竹子也分公母,母竹产笋,公竹则无。
再细问,才知每根竹子的某一层竹节上都由最初的一根竹枝生出,这竹枝若分出岔的,便是母竹,不分岔者,则为公竹。
就是这么一点区分,简单,却又有大学问。
记得若干年前走安徽,在出产砀山梨的一处集市上,我无意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知识:梨如人类,亦分公母。
母梨形大,且多汁甜美,公梨则逊色得多。
竹子与梨子岂止分雌雄,甚至还可能有自己的声音。
近读《参考消息》,一篇题为《细听植物心声》的英国《泰晤士报》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该文的副题更妙:“采花花朵哭泣摘瓜黄瓜尖叫”,而且这项由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证明:如果配备合适的窃听装置,他们就能够区分健康与染病的蔬菜。
同时波恩大学的科学家们认为,植物不仅仅互相交流痛苦与疼痛,就像人们在医院候诊室等候看病一样,它们还互相提醒面
临的危险。
杜甫曾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像他老人家要斩恶竹一样,这两句名诗无意印证了千年之后波恩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诗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特殊器官,越伟大越杰出的诗人越是如此,他们在倾听自己内心世界时也能倾听天籁,否则何来这千年之后的巧合?
蜀南竹海里的竹子,蓬勃旺盛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坦然且坦荡地在竹子部落里快乐成长,较之城市庭院里那些盆景般缩在墙角里的同类,委实幸运和幸福得多。
当然,它们承受的关注甚至诗意的爱抚也少得多,这就是自由的代价。
竹海里的竹子们,肯定是有着自己的声音的,公竹和母竹会互相倾吐爱情;嫩绿的竹笋则会呼唤雨水和阳光;竹叶会在竹枝上迎风摇曳,把大粒的露珠调皮地抖落;土层下的竹根们会串门问好,甚至会互相提醒:跟头儿打声招呼,别忙着开花。
竹子一开花,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竹海里听竹,一种人生的雅趣,也是机缘。
是绿染灵魂绿透身心的一种洗濯,此刻,当炎夏渐渐袭来时节,写下“竹思”两个字,权当做一剂清凉解暑散吧……
(选自《羊城晚报》2002.6.28)
16.作者为什么说“竹文化应是与儒文化相得益彰的一种文化”?(2分)
答:
17.全文用了大量篇幅描写蜀南竹海,并作了潜入竹海和竹海听竹的想象,作者写这些内容是要表达什么意思?
(2分)
答:
18.作者对“蜀南竹海里的竹子”与“城市庭院中的竹子”作了哪些比较?(2分)
答:
19.文中划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2分)
答: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恰当的两项是( )( )(2分)
A.第三段用苏东坡“不可居无竹”“无竹使人俗”的名言和他策竹杖的形象造型,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个品德高尚、充满傲骨的古代文人形象。
B.第四段写杜甫是一个不拿竹子善待的文人,作者认为杜甫成都草堂里的竹子是后人代植的。
C.作者写竹如人类,梨如人类,目的是要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一样的,人类应该善待自然,爱护自然。
D.“植物都有自己的声音”,这项由波恩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我国唐代就被杜甫发现了。
E.本文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有增广见识的说明,有启人心智的议论,有饱含感情的抒情,是一篇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的散文随笔。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第21~25题(在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共10分)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
父枇(pín)严毅,善教子。
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
课其诵读。
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
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会克江表,选知宣州。
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
太平兴国二年,知昇州②。
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guì),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③,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
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
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④精当。
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
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
”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监察州县官吏。
②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昇州。
③恪:恭谨。
④品藻:品评鉴定等级。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课其诵读课:按规定考查。
B.仍设法弭盗弭:禁止,平息。
C.凡再典贡部再典:再次掌管。
D.多柬拔寒俊柬拔:选拔。
2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
B.黄中出已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C.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D.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俟业成,乃得食肉毅怪之,乃殊色
B.以黄中为采访使去以六月息者也
C.迁著作佐郎,直史馆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D.因悉解去试使斗而才,因责常供
2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 。
①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
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已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现之。
⑤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凡再典贡部,多柬技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②④⑥
2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三、文学作品赏析(本大题共15分)
2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从作品的思想感情或艺术手法等角度,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15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四、作文(共100分)
27.依据下面的信息,按要求作文一篇。
(30分)
依据自己所学专业,补足相应信息,写作一篇求职信(应聘书)。
(30分)
要求:(1)格式规范;(2)内容充实;(3)语言得体、顺畅;(4)300字左右。
28. 根据下面的材料,自己题目作文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
(70分) 有人问三个石匠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
”
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
”
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所大教堂。
”
附:参考答案
1.A
2.C(A. “目不瑕接”的“瑕”应为“暇”; B. “精神焕散”的“焕”应为“涣”; D. “风糜一时”的“糜”应为“靡”. )
3.B(A. “韬”为弓和剑的套子,比喻隐藏,“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C. “咎”为责备之意,“既往不咎”为事情已经过去就不再责备的意思;D. “臭”读xiù,当气味讲,“臭味相投”即气味相投之义。
)
4.B(A. “旁征博引”的“旁”应为广泛的意思,“旁征博引”即为广泛引用资料的意思;C. “甚嚣尘上”的“嚣”应为吵闹、喧哗之意,“甚嚣尘上”多指恶势力或某种言论过于放肆;D. “尾大不掉”的“掉”是摆动之意,“尾大不掉”比喻机构大不容易指挥。
)
5.B
6.C(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 用词不当,向北京、天津输送的不是“发电量”,而是“发电”; B. 下降不能用倍数,下降一倍价格就等于零了,倍数一般用于增加;D. 语序不对,“理论上”应对应“深刻的说明”, “政策上”应对应“详细的规定”. )
7.D(D项运用了对偶和对比的修辞方法,不是夸张的手法。
)
8.A正月元日。
元旦。
语出《书·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孔传:“月正,正月;元日,上日。
”
9.D 韩非子
10.D
11.A
12.B
13.B
14.C
15.D
16.竹文化即是以竹子作为气节、风骨和虚心、谦恭的象征或代表,而这些品质正是儒家所宣扬的,是儒文化的精髓。
17.可从下面任何一个角度来回答(另有言之成理的解说也可酌情给分)①表现竹子的生机蓬勃和清新怡人,表达对竹子的相互关爱相互扶持精神的赞美。
②表明竹海绿浪不仅能使人的身体感到舒适快意,而且能给人以生命的思索和启迪,绿染灵魂绿透身心,即是使人的心灵变得纯洁变得高尚。
18.①蜀南竹海里的竹子,蓬勃旺盛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坦然且坦荡地在竹子部落里快乐成长,较之城市庭院里那些盆景般缩在墙角里的同类,委实幸运和幸福得多。
②蜀南竹海里的竹子承受的关注甚至诗意的爱抚较之城市庭院里的竹子要少得多。
19.拟人手法;将竹子当做人来描写,增加了情趣,更加生动。
20. A E (B“后人代植”只是作者的猜测,并未肯定;C意在表明人类应同自然万物一样,相互关爱、相互扶持;D杜甫并未发现“植物都有自己的声音”)
21.C(“再”义为“二”,“再典”意思是“两次掌管”。
)
22.B(“全活”在文中的意思是“保全、存活”,可以译成“保全活下来”,不能译成“全都活下来”。
)23.D(两个“因”字都相当于“于是”。
A项两个“乃”字分别相当于“才”和“是”,B项两个“以”字分别相当于“任用”和“凭借”,C项两个“直”字,一个相当于“值班”,一个是副词,“简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