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复习题(附答案)100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聊城)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千米2。

据此并结合如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位于亚、欧两洲分界线上的山脉和湖泊有()
A. 乌拉尔山脉、红海
B. 乌拉尔山脉、里海
C. 阿尔卑斯山脉、黑海
D. 大高加索山脉、地中海
(2)与亚洲相比,欧洲显著的地理特征是()
A. 水系结构呈辐射状
B. 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
C. 地势起伏大,高低悬殊
D. 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2)A、亚洲地势中高周低,因此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故A不符合题意;B、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受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影响,形成显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B符合题意;C、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死海的湖面,是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

故C不符合题意;
D、亚洲几乎全部为发展中国家,日本是唯一的发达国家。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1)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七大洲之间有的相连,有的被运河或海峡分割。

(2)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

2.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说明亚洲的地势特征是()
A. 东西高,中部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地势低平
D. 南部高,北
部低
【答案】 B
【解析】【分析】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源远而流长.说明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3.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和“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部高、西部低
C.西部高、东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2)亚洲南部河流主要注入()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大西洋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经线表示南北,从图中可知南北方向来看,亚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纬线表示东西方向,从东西方向来看,亚洲的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故亚洲的整体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周围的海洋,其亚洲南部南临印度洋,故亚洲南部河流主要注入印度洋;
故答案为:(1)A;(2)C;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
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4.2018年11月3日,中朝文艺工作者首场联合演出在朝鲜平壤举行,增进了两国人民友好感情,巩固了中朝传统友谊。

读“朝鲜丰岛团”,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朝鲜半岛的地势特点是()
A. 北高南低
B. 南高北低
C. 西高东低
D. 东高西低(2)由图中信息可推测,朝鲜半岛河流的特点是。

()
A. 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B. 河流汛期比珠江长
C. 河流有凌汛
D. 河流源远流长
(3)朝鲜粮食紧缺,下列不属于其粮食短缺原因的是()
A. 山地为主,耕地占的比例低
B. 缺乏农业生产设施和机械,灌溉和抗灾能力弱
C. 温带季风气候,多旱涝灾害
D. 纬度高,热量少,不足以种植粮食作物
【答案】(1)D
(2)A
(3)D
【解析】【分析】朝鲜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海,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接,西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

(1)读图可知,朝鲜半岛的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地势特点大致是西低东高;故选:D。

(2)读图可知,朝鲜半岛南北狭长分布,东部为山地,河流自东向西流,短小而急促、水能丰富;故选:A。

(3)朝鲜纬度较高,易遭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旱灾害较严重;地形以山地为主,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技术较为落后,粮食单产低,粮食生产不稳定;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故选:D。

【点评】(1)朝鲜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海。

东北与俄罗斯相连,西北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国相接,西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

(2)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汛期,航运价值等,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有很多,需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综合分析。

(3)朝鲜半岛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海。

朝鲜半岛东北与俄罗斯联邦相连,西北部隔着鸭绿江、图们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接,西部与胶东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为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

朝鲜半岛是由朝鲜半岛本土和周围包括独岛在内的3300个大小岛屿组成,半岛本土占全境总面积的97%。

5.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 欧洲西部
B. 中亚
C. 中东地区
D. 东南亚【答案】 D
【解析】【分析】解: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各国华人最多的国家;新加坡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约占76%,故本题选D。

【点评】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口特点是人口稠密,多华人聚居,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

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这些华人、华侨大部分是祖籍广东省和福建省,这是由于地缘上的优势,加上广东省和福建省人的胆识和拼博精神。

6.读亚洲某区域地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数字与其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昆仑山脉
B.②——缅甸
C.③——阿拉伯海
D.④——恒河
(2)7 月份,一支科考队从甲地到乙地进行实地考察,沿途见闻可信的有()
A.甲地民居多为房顶坡度大的碉房
B.乙地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C.甲地许多家庭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D.乙地居民正在忙着收割小麦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南亚北部的喜马拉雅山,②是位于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国,③是孟加拉湾,④是南亚地区最大的河流-恒河,故答案为:D。

(2)7月份时,一支科考队从甲地到乙地进行实地考察,沿途可以看到甲地居民多为平顶的碉房;乙地此时盛行西南季风,多降水;甲地太阳能资源丰富,许多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乙地是恒河平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答案为:C。

【点评】(1)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

地形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平均海拔超出6000米,中部为大平原(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冲积而成),南部为德干高原和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高原与海岸平原之间为东高止山脉和西高止山脉。

(2)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从而到达地表的太阳能非常丰富。

西藏拉萨因太阳辐射强烈被称为“日光城”。

7.(钦州)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跨南北两半球和东西两半球
B. 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C. 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D. 亚洲各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答案】A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广大,亚洲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选项BCD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大的大洲是南极洲,亚洲国家大多数属于发展中国家,亚洲的日本属于发达国家,亚洲面积广大,亚洲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

8.(兰州)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题。

(1)下列四条河流相比,结冰期最长的是()
A. 印度河
B. 黄河
C. 叶尼塞河
D. 长江(2)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A. 恒河
B. 长江
C. 鄂毕河
D. 勒拿河【答案】(1)C
(2)A
【解析】【分析】(1)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叶尼塞河位于亚洲北部,该河流所在的地区气温低,河流的结冰期最长,印度河和长江无结冰现象。

(2)恒河注入印度洋,长江注入太平洋,鄂毕河和勒拿河注入北冰洋。

故选:(1)C(2)A
【点评】(1)纬度越高的地区,气温越低,该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2)亚洲的河流众多,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9.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C. 河流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 气候复杂多样
【答案】 B
【解析】【分析】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位于大陆边缘,因此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其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有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是地跨寒、温、热三个温度带的大洲。

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总体上看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
气候。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10.(玉林)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
A. 温和干燥
B. 温和湿润
C. 寒冷干燥
D. 寒冷湿润
【答案】C
【解析】【分析】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故选:C
【点评】亚洲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其风向是西北风或东北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路径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11.亚洲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B. 中部高,四周低
C. 四周高,中部低
D. 东高西低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2.(昆明)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亚洲地势使河流由四周流向中部
B. 亚洲地形单一导致气候类型单一
C. 亚洲季风气候区河流夏季水量小
D. 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
【答案】 D
【解析】【分析】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A错误,D正确;
亚洲地形和气候都复杂多样,故B错误;
亚洲季风区夏季水量大,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

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特征明显,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13.观察下面亚洲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于亚洲所跨温度带叙述正确的是()
A. 跨热、温、寒三带
B. 跨热、溫二带
C. 跨寒、温二带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中部高,四周低
B. 四周高,中部低
C. 北高南低
D. 西高东低
【答案】(1)A
(2)A
【解析】【分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个热量带,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

(1)由图中亚洲所处的纬度位置可知,有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说明亚洲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个带的大洲,故选A。

(2)亚洲水系呈辐射状流动,说明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这种地势导致亚洲河流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选A。

故答案为:(1)A;(2)A;
【点评】(1)考查亚洲的温度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是温蒂,极
圈以上是寒带,因此亚洲都有。

(2)考查河流与地势的关系,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亚洲河流是从中间流向四周,所以亚洲中间高四周低。

14.近期,朝鲜同意放弃研究和制造核武器的表态,牵动全世界的“心”。

图为朝鲜位置图。

读图,完成小题。

(1)从相对位置看,朝鲜()
A. 深居内陆
B. 四面环海
C. 地处半岛
D. 南邻中国(2)朝鲜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朝鲜的位置及气候,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读图分析可知,从相对位置看,朝鲜地处朝鲜半岛北半部,两面临海,北部与中国为邻,东北与俄罗斯接壤,南部以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相邻。

故C正确。

(2)朝鲜位于亚洲的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故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1)本题考查朝鲜的海陆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本题考查朝鲜的及气候类型,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5.下图描述的亚洲的“左邻右舍”,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亚洲地理位置。

亚洲东临太平洋,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邻,南临印度洋,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

故A、B、C正确,与大西洋并不相邻,
D不为大西洋。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面积达4400万平方千米。

16.读“亚洲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B. 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 亚洲东临大西洋,南临印度洋
D. 亚洲河流内流流域面积较小
(2)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三线”穿过的海峡是()
A. 马六甲海峡
B. 直布罗陀海峡
C. 白令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答案】(1)A
(2)C
【解析】【分析】(1)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故A正确;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B错误;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故C正确;亚洲内流区面积广大,亚洲中部地区河网稀疏,故D错误;依据题意。

(2)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故答案为:(1)A;(2)C;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
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17.读某大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位于()
A. 大洋洲
B. 北美洲
C. 亚洲
D. 非洲(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势特征是()
A. 中间高,南北低
B. 中间高,东西低
C.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D. 中部低,四周高
(3)图示佛教的主要分布地区是( )
A. 阿拉伯高原
B. 印度河平原
C. 青藏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1)C
(2)B
(3)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示有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可判定该大洲是亚洲。

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2)根据图示地理信息可以判知,该大洲为亚洲;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从亚洲沿30°N的地理事物分布图可以看出,亚欧大陆中部高、东西低。

故选:B。

(3)读图分析可知,佛教发源于亚洲南部,现如今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图中青藏高原位于东亚,人们主要信仰佛教,属于藏传佛教的分布区。

故选:C。

【点评】(1)亚洲位于北半球以及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地形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3)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藏族人民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18. 2019年4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一带一路”所经地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位于北亚
B. B位于欧洲西部
C. 甲是马六甲海峡
D. 乙是苏伊士运河
(2)位于B区的旅游景点是()
A. 埃菲尔铁塔
B. 泰姬陵
C. 富士山
D. 吴哥窟(3)乙所在的中东地区,二战结束以来备受世界关注,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达
B. 石油资源丰富
C. 水资源丰富
D. 宗教文化环境稳定
(4)连接连云港和阿拉山口的铁路干线是()
A. 京哈线
B. 京广线
C. 京沪线
D. 陇海一兰新线【答案】(1)A
(2)A
(3)B
(4)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我国西安(东亚)出发,途经中亚、西亚、东部欧洲、西部欧洲,没有经过北亚,A是中亚,不是北亚,故A符合题意;故选:A。

(2)法国的埃菲尔铁塔位于欧洲西部,印度的泰姬陵位于南亚,日本的富士山位于东亚,柬埔寨的吴哥窟位于东南亚。

读图可知,B地位于欧洲西部,故A符合题意;故选:A。

(3)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位置纷争、石油资源丰富和水资源匮乏的争夺,是中东地区发生战争和冲突的重要因素。

其中主要原因是石油资源的争夺;故B符合题意,故选:B。

(4)连接连云港和阿拉山口的铁路干线是陇海线-兰新线,并没经过北京,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陆上丝绸以西安为起点,经凉州、酒泉、瓜州、敦煌、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

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从广州、泉州、宁波、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
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

(2)欧洲西部的旅游资源众多,旅游业发达。

著名的旅游景点如荷兰的风车,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凯旋门和埃菲尔铁塔,西班牙的阳光海滩一一地中海沿岸,德国的阿尔卑斯山滑雪场,意大利的古罗马斗兽场和水城威尼斯,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3)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这也是一些大国争夺的原因。

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经霍尔木兹海峡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中一些大型油轮需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陇海兰新线是贯穿我国东西的一条铁路大动脉,由陇海线与兰新线组成。

陇海线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东起连云港东站,与海运港口相接;西行经徐州、开封、郑州、洛阳、西安、宝鸡、天水至兰州西站,与兰新、包兰、兰青铁路衔接;兰新铁路东与陇海铁路相连,西北和北疆铁路相接,构成了“欧亚大陆桥”。

19.下列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主要是盆地和平原,地表平坦广阔
B. 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C. 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都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
D.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亚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崎岖不平;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周,除注入太平洋外,还有注入北冰洋、印度洋的河流;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性分布广,东部、东南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显著。

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20.(梧州)我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还有水路与缅甸、泰国相连。

澜沧江流出境外后称为()
A. 湄公河
B. 湄南河
C. 印度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