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段考试卷初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2009年上学期段考历史试卷(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上册)
选择题30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
1、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出现于()
A、170万年前
B、三四百万年前
C、前170万年前
D、前三百多万年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即第一个王朝建立于()
A、秦朝
B、春秋
C、夏朝
D、战国
3、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利用于封建国家统治中的是()
A、西汉
B、东汉
C、夏朝
D、秦朝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人认黄帝是人文初祖,因为他在位时,对人类有很大贡献
B、禅让制就是世袭制
C、半坡人住干栏式房子,能制造彩陶。
D、河姆渡人属于父系氏族阶段,最早种植水稻。
5、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西周建立——前10世纪中期
B、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秦国
C、春秋最后一个霸主——齐桓公
D、灭六国、统一中国——秦朝秦始皇。
6、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①、赤壁之战②、陈胜吴广起义③、北魏孝文帝改革④、孙膑所处时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7、关于丝绸之路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长安是起点
B、远达欧洲
C、有海陆两条
D、必到日本
8、关于秦朝和西汉大一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B、都曾经北击匈奴
C、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都统一了货币
9、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B、迁都平城
C、使用鲜卑语
D、皇族姓拓跋
10、关于古代思想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A、孔子所著的《论语》已经作为中学语文教材。
B、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老子、孔子、孙子、孟子、庄子都是战国时期思想家
D、被后人尊为“书圣”的是东汉的王羲之。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大宗教都出现于亚洲
B、三角贸易给美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是劳动力
C、华盛顿林肯都为美国民族解放做出巨大贡献
D、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2、关于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说法正确的是()
A、“冷战”开始于1947年的马歇尔计划
B、当前世界格局是多极化
C、为了对付“华约组织”,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北约。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流
13、关于苏俄和苏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B、苏俄新经济政策不符合当时国情
C、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
D、斯大林模式对苏联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14、关于殖民地人民抗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美的解放者只有玻利瓦尔
B、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非洲被奴役历史的结束。
C、章西女王18世纪中期领导抗英印度民族起义
D、1999年巴拿马有了主权
15、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尔赛和约》中获利最多的是英国和法国。
B、《凡尔赛和约》中最体现分赃性质的是对德国海外殖民地的瓜分。
C、《九国公约》对中国最有利
D、《九国公约》有利于美国对中国的控制。
二、判断改错10分共5处先在错误之处划横线,再在横线下面改正,有人名又有书名的不改书名
公元前221年到前230年,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
三国时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打
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思想文化的
发展。
东汉名医华佗的《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原理,因他医术高明尊为“医圣”。
三、析图题认真观察下面三幅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出现于
哪一科技革命时期?3分
分别是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
2、图一图二的出现促进了哪些能源的
开采和利用?2分
煤、石油
3、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最积极
的作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4分
1、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2、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世界。
造成西方国家的先进,东方国家的落后。
3、地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
4、图二所涉及的科技革命后对中国社会性
质产生了什么严重影响?2分
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5、由此你有什么感概?2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并利用它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
重视科教,培养人才。
四、材料解析:
材料一:“古制祖宗传,不可更”。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非按祖制,国亦强。
”。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1、材料一中的两种观点分别代表哪两种势力?2分
一代表改革派——新兴地主阶级,二代表守旧派——奴隶主贵族
2、商鞅为什么要变法?目的是什么?4分
A\铁器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发展,土地国有变为私产。
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
B \富国强兵。
3、材料二中说商鞅后来被处死,那么商鞅的目的达到了没有?用一句话说明理由。
4分
达到了。
秦国灭六国,统一了中国
4、某班举行儒、道、墨、法“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鞅应该站在哪一方?2分
法家
5、结合商鞅变法内容,在变法后,某位贫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3分
建立军功
五、材料解析:
日本有“心灵禁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
在国弱时,他们卑谦的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的消化进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古代历史上,日本拜认了第一位老师。
近代历史上拜认了第二位老师,但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
现代史上,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作坊里的日本》
1、材料中所说的日本所拜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老师分别是谁?2分
中国隋唐。
西方国家
2、请举出日本“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的消化进化”的主要事件两个。
4分
大化改新明治维新
3、日本在“拜认了第二位老师后不久,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
“战争”指什么战争?“条约”指什么条约?由此使他的第一位老师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
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4、日本在“现代史上,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
5、由此你有什么启示?2分
1、生产关系要适用生产力发展,适时改革和创新符合国情的各项政策。
2、学习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验发展经济提高国力。
3、坚持改革开放。
4、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六、探究题15分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经过了萌芽、确立、发展,然后进入比较高级的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这一过程与革命、战争、改革、科技创新等紧密联系。
联系所学知识探讨下列问题。
1、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有哪两件事分别为其起了什么奠基作用?2分
文艺复兴——思想文化基础
新航路开辟——经济基础
2、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法国通过大革命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最终使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是一件什么事情?3分第一次工业革命
3、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市场不断扩大,因此推动了一件什么事情发生?这一事件发生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而导致一战的爆发?5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
4、资本主义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试举一例说明。
2分
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