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樟树市高二生物上学期周练试题(45)(10、11、12班)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樟树中学高二10、11、12班生物周练45(2012.10.17)
1.下列具有神经调节功能的生物是()
A.变形虫 B.蚯蚓 C.蘑菇 D.白杨
2.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叫做()
A.反射 B.反射弧 C.刺激 D.神经冲动
3.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活动的是()
A.吃话梅时流唾液 B.看见话梅时流唾液
B.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 D.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
4.甲乙两只狗受到电灯光刺激后,虽然都没有看到或吃到食物,但经观察发现甲狗有唾液流出,乙狗没有。


一实验说明()
A.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无关刺激 B.灯光对乙狗来说为非条件刺激
C.灯光对甲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D.灯光对乙狗来说为条件刺激
5.右图表示人体胃内受神经支配的示意图,其中属于传入神经的是()
A.a B.b C.c D.d
6.某人腰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

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
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②传出神经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7.脊神经的背根由传入神经纤维组成,具有传入功能;反之,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将脊蛙(只毁脑的活体)某
脊神经的背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靠近脊髓的一端)和外周端;再将腹根剪断,分别刺激其中枢端和外周端。

预期4次刺激的效应器表现,不正确的是()
A.刺激背根的中枢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B.刺激腹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C.刺激腹根的中枢端,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D.刺激背根的外周端,效应器发生反应
8.如图为脊髓反射模式图。

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代表传出神经
B.冲动在②中单向传导
C.若M是一块肌肉,则切断a处用阈值以上的电流
刺激Ⅰ、Ⅱ、Ⅲ,都不发生收缩
D.③中主要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9.下列关于兴奋的传递,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
元的细胞体或轴突
B.兴奋的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C.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能量变化是:电能→化学能→电能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慢
10.神经递质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直接或间接调节细胞膜上离子通道,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

假如某一
神经递质使细胞膜上的氯离子通道开启,氯离子(Cl-)进入细胞内,正确的判断是()
A.形成局部电流 B.细胞膜两侧电位差保持不变
C.抑制细胞兴奋 D.使细胞膜内电位由正变负
11.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

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
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A.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B.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C.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D.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
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 .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 .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13.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
通透性增大 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细胞膜内外K +、Na +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4. 右图所示为与某种肌肉纤维连接的运动神经元模式图。

相继在1、2、3、4四处刺激神经元。

每个刺激都产
生一冲动。

分别在哪一位置上刺激,将分别使Ⅱ、Ⅲ肌肉纤维和Ⅰ、Ⅱ、Ⅲ肌肉纤维收缩( ) A .3和1位置 B .4和2位置 C .3、4和1、2位置 D .3、4和突触位置
15. 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 B .组织液中Na +
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D .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16. 已知肌肉受到刺激会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取三个新
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按下图连接,图中②、④、⑥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刺激③可引起右肌肉收缩,中肌肉和左肌肉也随后相继收缩。

现直接刺激⑤,则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
A .左肌肉
B .左肌肉和中肌肉
C .中肌肉和右肌肉
D .左肌肉、中肌肉和右肌肉 17. 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突触后膜位于突触小体上
B .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C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 .突触前膜与突触后膜之间有间隙 18. 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
A .大脑半球
B .大脑皮层
C .小脑
D .中枢神经系统 19. 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
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

因此,α−银环蛇毒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症状分别是( )
A .肌肉松弛、肌肉僵直
B .肌肉僵直、肌肉松弛
C .肌肉松弛、肌肉松弛
D .肌肉僵直、肌肉僵直
20. 右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 +
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刺激后的膜电位
变化情况。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曲线a 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 .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 .低Na +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 +
浓度高于膜外
D .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 +
浓度高于膜内 21. 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脑的高级功能专指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 B .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 C .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在脑干 D .小脑和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
22.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
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
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的被破坏部分可能是()
A.感受器 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 D.效应器
23.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
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4.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25.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

这些聋哑
演员要准确理解指导教师的“手语”所表达的含义,依靠的神经中枢是()
①躯体运动中枢②躯体感觉中枢③视觉中枢④语言中枢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如图为人的反射弧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N在反射弧中是___________,③为_______。

⑵④在反射弧中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④被损坏,
在刺激图中的感受器后,此人_______(有、无)感觉。

⑶刺激a后,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M
27.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

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⑴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

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
左后肢趾部的________中,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中。

⑵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⑶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_________(能、不能)看到
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__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

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___________(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过多,容易引起有机磷中毒,患者表现为肌肉震颤不止,严重者会死亡。

原因是有机
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抑制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的分解。

⑴有机磷农药作用的结构是突触,此结构中兴奋传递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刺激蛙的神经纤维,该处膜内外的电位情况是______________。

⑶请你利用下列实验材料来验证有机磷农药的毒害作用。

实验材料:两个临时剥制的相同青蛙神经—肌肉标本,放电装置,有机磷农药,两个培养皿,生理盐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培养皿,编号1、2,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将青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浸泡在生理盐水中。

②用电刺激神经—肌肉标本,肌肉组织兴奋收缩,并及时舒张。

③在1号培养皿中滴加适量的_____________,2号培养皿中滴加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同时给两个神经—肌肉标本施加适当的电刺激。

观察标本的情况,1号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2号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虽然有机磷农药毒性强,杀虫效果较好,但是长期使用也会使害虫的抗药性增强,害虫抗药性增强的主要
原因是农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樟树中学高二10、11、12班生物周练45(2012.10.17)答案
1~25 BDACC ADDAC ADCCD BABAC ACADD
26.⑴效应器;突触
⑵神经中枢;对传入神经传来的兴奋进行分析综合,
产生兴奋传给传出神经(只需答到“分析综合”即可);无
⑶ B
27.⑴皮肤;脊髓⑵突触的结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⑶能;不能;不能;反射弧不完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8.⑴化学信号;电信号⑵外负内正
⑶③有机磷农药;等量的生理盐水
④震颤不止;正常收缩并及时舒张
实验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能使肌肉震颤不止
⑷对害虫的抗药性起定向选择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