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选用、仿用、变换句式PPT8 (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之九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铜梁一中高2005级语文组
一、考点说明
见《突破重点线· 点击考点》
二、知识点分解 (一)句子的类型
1、根据结构的繁简分:单句、复句 2、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 使句、感叹句 3、根据结构的繁简和字数多少分:长句、 短句 4、根据句式整齐与否分:整句、散句
2.续写式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 个句子。 如: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 句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 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 誉—————— 此题是结合语境,依照句式续写,要兼 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续写的例子不能任意 编造,一定要是因为“勤”而成功的人,要 写出两个由“才有了”构成的并列分句,分
解析:此题的答题关键就是找出主干,添加 定语。我们可以看出此题应先看出“遗传是一种 生物自身繁殖过程”就是主干,然后将“按照亲 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生物 将提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的结果 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作为定语逐一加入主干。 答案: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 和方式,提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 相似的复本的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 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 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此题仿写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 是句式要求一样。要求认真看清例句的句式 特点:即两个并列的比喻句。做题时要善于 联想,做到比喻得当。试答:
北京好比一颗心脏,它连接着亿万中华 儿女跳动的血脉。北京如同一扇窗子,它能 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
答案: 第一题 ① 祖国日日新 ② 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 到来
练习:仔细揣摩甲句的特点,找出规律后,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与甲句对应的句 子,填在乙句的横线上。
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春香。(兰花、 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 香、冬香)
答案:(梅花桂花玫瑰花),(秋香)
(四)变换句式 这里的“变换”应当是有条件的,这与 写作文时为了使语言形式活跃些而改换一下 句式不一样。这里的变换句式没有自主性, 是被动的,受命题人的限制。此外,句式的 内涵,与谈选用和仿写时的句式内涵相同。 例:按要求改写下边横线的文字。 ①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 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 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 的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式句 变式句 常式句是指语序正常的句子,变式句是 指句子的某些成分倒装或复句中的某些分句 倒装的句子。 变式句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些内容。
例:怎么了,你? 屋后河边上有许多好看的石子儿,红的, 黄的,粉的。 我逃回四叔的家中,匆匆地。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答案:直到被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 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常见的句式变换,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相互变换。陈述 句语气比较平缓,疑问句语气则比较强烈。 (2)、主动句与被动句的相互转换。
所谓主动句、被动句,是就谁在主语的的位置上而 言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在主语位置上就是主动句,它 强调、突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动作、行为的支配者在 主语的位置上就是被动句,它强调、突出的是被支配对象。
从题从内容上看要与“纳谏”有关,句 式上①②要求假设句,而且①是反例正设, ②是正例反设。③又是一个对比句,可谓综 合性强。 试答:
①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 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桓,兵败官渡呢? ②如果当初唐大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 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③ 善纳人言者,昌(纳谏者,昌);拒纳人言者, 亡(止谤者,亡)。
(6)重组式变换 重组式变换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重新 组织句子的结构。
例: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 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1999年全国高考 第25题)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 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 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 紧紧地连在一起。
(5)、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所谓长句,就是附加成分多、结构较 为复杂、体式较长的句子。反之就是短句。 长句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基本上不 出现。它描述事物较为细致、形象、论述道 理较为严密、周详。而短句在表意上则有简 洁、明快的特点。长句变短句时,一般是找 出主干,再将句中的附加成分所表达的意思, 用一个短句表达出来。
解析:从原句看,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是结果,“他 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是原因。要重组句子,必须先了解这个因果关系。 从要求看以“儒、道、佛”开头重组句子,是比 较简单的,难点在“思想比较复杂”的位置。有 很多学生改成了这样:儒、道、佛给苏轼各方面 的影响很大,使他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思 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应受“思想”的支 配,因而正确答案应是: 儒、道、佛各方面给苏轼的影响很大,使他的 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5.对联式 对联式仿写,实质上就是传统的对对子。 工对要求内容相对,形式上词性、音韵也要 严格相对;宽对主要要求内容相对。 例:2004年全国高考题第24题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出其中 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 爆竹声声脆 —————— ② 满园春色好 ——————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 去 ——————————————
(7)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互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疑问句
祈使句
(1)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祈使的内容,带有 商量的口气,语气更委婉更客气。
例:请把你的钢笔借给我用一下。(祈使语 气) 你的钢笔能不能借给我用一下?(疑问 语气)
(2)祈使句和疑问句搭配也有以上效果。
例:你的钢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3)疑问语气后用复指,语气更强烈,强 调的内容更鲜明。
例:粥菜是不可能有的。(一般句式)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先用疑问语 气的独词句,再用“这”复指,强调了吃的 极端粗劣。)
3、主动句 被动句 主动句的谓语动词是没有限制的,被动 句的谓语是有限制的,而且表示“遭受”的 意思。一般情况下选用主动句,但有时候选 用被动句比选用主动句更合适。
(1) 为了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须说出, 或无从说出,可用被动句。 例: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 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大家才振作精 神地笑着看。——鲁迅《社戏》 (2)有利于上下文语气的贯通和句式的 协调。
有勤,才有了祖狄“闻鸡起舞”的美谈, 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 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 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 楼梦》。 3.命题式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 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如: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式,以“北京”开 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如: (1)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 要求:a.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 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①②处的句式 要与它前面划横线的句式相同。c.③句要 从正反两方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 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 葬身火海的下场呢①————然而,反过来 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及的讽谏,又 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
(2)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 容。如: 写一段与下面句式相同的话。 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 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 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 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此题根本不设定内容,实际上就是 “……不是……而是……;也不是…… 而是……”的造句。仿写时语句表意的想 象空间十分广阔,可以是人,也可是物, 还可是一件事。
例:在工厂里,他是有名的劳动带头人, 去年工人们都选他为劳动模范,(他被工人 们选为劳动模范,)今年,他又作出了新贡 献。
4、“把”字句
用不用“把”字句,要根据表达的需要。
例:这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 工房。一条水门汀的小巷,把长方形的用红 砖墙严密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 块。——夏衍《包身工》 如果换成被动句,表达效果则不一样。 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封锁着的工房区 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狭长的两块。
(3)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相互变换 (4)整句和散句的相互变换。
这里的句,并不是指单个的句子或分句,而是反指 由一组句子或分句组合起来的“大”句子或复句。整句是 由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近或相同、句式相对 整齐的句子组合成的。它可以加强语势,语音又较为自由, 形式也参差多变,表达意思更自由。 例:把下面的散句改为整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也有 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例:1991年高考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 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 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把这段文字改写成由三个连贯的短句。 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 原意不能改动。
答案: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 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 但警方 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的这一指示的禁令。 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
短句变长句有变单句或变复句 短句变长句的方法是以其中的一个短句作主干,把其 他的短句变成这个句子的修饰语。高考有时采用下定义的 形式。
(03· 全国·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观点,整合 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 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提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 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 本。 答:____________
(三)仿用句式 句子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是对考生 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从修辞角度看, 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 形式;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假设句、因果 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也就是侧重于 整句。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1.嵌入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 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 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例:今天天气不坏。今天天气好。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 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 (2)、双重否定句表肯定,比一般的肯定 句语气更强烈。 例:你不能不让人乐于为你而生,勇于 为你而死,为了你奋发前进! 有的双重否定句,可用来表达一种委 婉的语气。 例:进攻解放区的事,委员长不会不 知道吧!
5、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语句 6、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7、根据主语的性质(施事和受事)分:主动句、 被动句 8、根据语序分:常式句、变式句
9、特殊句式: “把”字句、“被”字句
(二)选用句式 1、肯定句 否定句
(1)单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弱,但与肯 定句并用,用否定来衬托肯定,肯定的语气就更 强烈,表意更鲜明。
4.开放式 (1)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 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 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 例: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 段排比句。 此题中限定了内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种 多样,比较灵活,如比喻式排比、对比式排 比等。主要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如:
虚心的人往往成功,骄傲的人常常失败;勤奋 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 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
选用 仿用 变换句式
铜梁一中高2005级语文组
一、考点说明
见《突破重点线· 点击考点》
二、知识点分解 (一)句子的类型
1、根据结构的繁简分:单句、复句 2、根据表达语气分:陈述句、疑问句、祈 使句、感叹句 3、根据结构的繁简和字数多少分:长句、 短句 4、根据句式整齐与否分:整句、散句
2.续写式 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 个句子。 如:根据文意,再举两个例子,句式与例 句相同。 有勤,才有了孔子“韦编三绝”的佳话, 也才有了世界文化史上十大名人之一的美 誉—————— 此题是结合语境,依照句式续写,要兼 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续写的例子不能任意 编造,一定要是因为“勤”而成功的人,要 写出两个由“才有了”构成的并列分句,分
解析:此题的答题关键就是找出主干,添加 定语。我们可以看出此题应先看出“遗传是一种 生物自身繁殖过程”就是主干,然后将“按照亲 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生物 将提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的结果 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作为定语逐一加入主干。 答案: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 和方式,提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 相似的复本的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 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 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此题仿写的句子内容上与例句无关,只 是句式要求一样。要求认真看清例句的句式 特点:即两个并列的比喻句。做题时要善于 联想,做到比喻得当。试答:
北京好比一颗心脏,它连接着亿万中华 儿女跳动的血脉。北京如同一扇窗子,它能 让世界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
答案: 第一题 ① 祖国日日新 ② 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 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 到来
练习:仔细揣摩甲句的特点,找出规律后, 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组成与甲句对应的句 子,填在乙句的横线上。
甲: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乙:——————————春香。(兰花、 桂花、茶花、梅花、牡丹花、玫瑰花、夏香、秋 香、冬香)
答案:(梅花桂花玫瑰花),(秋香)
(四)变换句式 这里的“变换”应当是有条件的,这与 写作文时为了使语言形式活跃些而改换一下 句式不一样。这里的变换句式没有自主性, 是被动的,受命题人的限制。此外,句式的 内涵,与谈选用和仿写时的句式内涵相同。 例:按要求改写下边横线的文字。 ①像“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 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们还在那儿支撑, 直到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 的一滴血汗为止。 改写成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_。
5、常式句 变式句 常式句是指语序正常的句子,变式句是 指句子的某些成分倒装或复句中的某些分句 倒装的句子。 变式句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些内容。
例:怎么了,你? 屋后河边上有许多好看的石子儿,红的, 黄的,粉的。 我逃回四叔的家中,匆匆地。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答案:直到被带工老板榨完他们残留在 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常见的句式变换,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相互变换。陈述 句语气比较平缓,疑问句语气则比较强烈。 (2)、主动句与被动句的相互转换。
所谓主动句、被动句,是就谁在主语的的位置上而 言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在主语位置上就是主动句,它 强调、突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动作、行为的支配者在 主语的位置上就是被动句,它强调、突出的是被支配对象。
从题从内容上看要与“纳谏”有关,句 式上①②要求假设句,而且①是反例正设, ②是正例反设。③又是一个对比句,可谓综 合性强。 试答:
①假如当初袁绍能礼贤下士,虚心听取 许攸的劝告,何至于痛失乌桓,兵败官渡呢? ②如果当初唐大宗不能听取魏征的逆耳忠言, 又怎能出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呢?③ 善纳人言者,昌(纳谏者,昌);拒纳人言者, 亡(止谤者,亡)。
(6)重组式变换 重组式变换就是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重新 组织句子的结构。
例: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 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1999年全国高考 第25题)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 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 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 紧紧地连在一起。
(5)、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所谓长句,就是附加成分多、结构较 为复杂、体式较长的句子。反之就是短句。 长句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口语中基本上不 出现。它描述事物较为细致、形象、论述道 理较为严密、周详。而短句在表意上则有简 洁、明快的特点。长句变短句时,一般是找 出主干,再将句中的附加成分所表达的意思, 用一个短句表达出来。
解析:从原句看,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是结果,“他 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是原因。要重组句子,必须先了解这个因果关系。 从要求看以“儒、道、佛”开头重组句子,是比 较简单的,难点在“思想比较复杂”的位置。有 很多学生改成了这样:儒、道、佛给苏轼各方面 的影响很大,使他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思 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应受“思想”的支 配,因而正确答案应是: 儒、道、佛各方面给苏轼的影响很大,使他的 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5.对联式 对联式仿写,实质上就是传统的对对子。 工对要求内容相对,形式上词性、音韵也要 严格相对;宽对主要要求内容相对。 例:2004年全国高考题第24题 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出其中 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 爆竹声声脆 —————— ② 满园春色好 ——————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 去 ——————————————
(7)常式句与变式句的互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疑问句
祈使句
(1)用疑问的语气表达祈使的内容,带有 商量的口气,语气更委婉更客气。
例:请把你的钢笔借给我用一下。(祈使语 气) 你的钢笔能不能借给我用一下?(疑问 语气)
(2)祈使句和疑问句搭配也有以上效果。
例:你的钢笔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3)疑问语气后用复指,语气更强烈,强 调的内容更鲜明。
例:粥菜是不可能有的。(一般句式) 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先用疑问语 气的独词句,再用“这”复指,强调了吃的 极端粗劣。)
3、主动句 被动句 主动句的谓语动词是没有限制的,被动 句的谓语是有限制的,而且表示“遭受”的 意思。一般情况下选用主动句,但有时候选 用被动句比选用主动句更合适。
(1) 为了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须说出, 或无从说出,可用被动句。 例: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 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大家才振作精 神地笑着看。——鲁迅《社戏》 (2)有利于上下文语气的贯通和句式的 协调。
有勤,才有了祖狄“闻鸡起舞”的美谈, 也才有了雄才大展、北伐报国的伟业;有勤, 才有了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壮 举,也才有了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红 楼梦》。 3.命题式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内 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如: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式,以“北京”开 头,写两句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如: (1)在下文标号的横线处续写句子。 要求:a.续写的句子要符合文意,与上下 文衔接自然,文意贯通。b.①②处的句式 要与它前面划横线的句式相同。c.③句要 从正反两方面对整段文字作总结。
历史是一面镜子。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 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个身败名裂、 葬身火海的下场呢①————然而,反过来 说,如果当初齐威王不采纳邹及的讽谏,又 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③————。
(2)只提供例句的形式,不限定仿写的内 容。如: 写一段与下面句式相同的话。 在内蒙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 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 象征;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 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此题根本不设定内容,实际上就是 “……不是……而是……;也不是…… 而是……”的造句。仿写时语句表意的想 象空间十分广阔,可以是人,也可是物, 还可是一件事。
例:在工厂里,他是有名的劳动带头人, 去年工人们都选他为劳动模范,(他被工人 们选为劳动模范,)今年,他又作出了新贡 献。
4、“把”字句
用不用“把”字句,要根据表达的需要。
例:这是上海杨树浦福临路东洋纱厂的 工房。一条水门汀的小巷,把长方形的用红 砖墙严密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划成狭长的两 块。——夏衍《包身工》 如果换成被动句,表达效果则不一样。 长方形的用红砖墙严密封锁着的工房区 域被一条水门汀的小巷划成狭长的两块。
(3)肯定句和否定句的相互变换 (4)整句和散句的相互变换。
这里的句,并不是指单个的句子或分句,而是反指 由一组句子或分句组合起来的“大”句子或复句。整句是 由一组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近或相同、句式相对 整齐的句子组合成的。它可以加强语势,语音又较为自由, 形式也参差多变,表达意思更自由。 例:把下面的散句改为整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也有 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例:1991年高考题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 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 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把这段文字改写成由三个连贯的短句。 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 原意不能改动。
答案: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 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 但警方 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的这一指示的禁令。 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
短句变长句有变单句或变复句 短句变长句的方法是以其中的一个短句作主干,把其 他的短句变成这个句子的修饰语。高考有时采用下定义的 形式。
(03· 全国·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观点,整合 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 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提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 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 本。 答:____________
(三)仿用句式 句子仿写已经成为一个热点,是对考生 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测试。从修辞角度看, 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 形式;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假设句、因果 句、条件句、转折句等形式,也就是侧重于 整句。常见的题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1.嵌入式 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 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 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要相同。
例:今天天气不坏。今天天气好。 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 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 (2)、双重否定句表肯定,比一般的肯定 句语气更强烈。 例:你不能不让人乐于为你而生,勇于 为你而死,为了你奋发前进! 有的双重否定句,可用来表达一种委 婉的语气。 例:进攻解放区的事,委员长不会不 知道吧!
5、根据语体风格分:口语句、书面语句 6、根据判断的性质分:肯定句、否定句 7、根据主语的性质(施事和受事)分:主动句、 被动句 8、根据语序分:常式句、变式句
9、特殊句式: “把”字句、“被”字句
(二)选用句式 1、肯定句 否定句
(1)单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弱,但与肯 定句并用,用否定来衬托肯定,肯定的语气就更 强烈,表意更鲜明。
4.开放式 (1)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 式的要求,所写句子的内容或形式隐含在答 题者过去的阅读视野中。 例:以“成功”和“失败”为中心,写一 段排比句。 此题中限定了内容,排比的形式可多种 多样,比较灵活,如比喻式排比、对比式排 比等。主要是要有丰富的联想能力。如:
虚心的人往往成功,骄傲的人常常失败;勤奋 的人往往成功,懒惰的人常常失败;自信的人往 往成功,自卑的人常常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