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评课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评课范文
2021-03-01
五年级语文上册《莫高窟》评课范文
以读为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
《新课标》中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朱老师执教《莫高窟》一课,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而有效地读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读中悟出感情,在读中品词析句……让学生在读中自悟自得,从而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以疑促读,读中理解
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有疑处。
只有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效率。
莫高窟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敦煌,历史悠久却远离现在学生的生活环境,如何设立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解疑的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实践、自行发现、自我建构的过程。
上课开始,朱老师围绕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课文是从哪些方面的具体描述。
从而带动了全篇的'阅读,读文学习,贯穿全过程。
二、“读中品,品中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
的确,只有把读作为理解与感悟的手段,通过读,去解决阅读课上的几乎所有的问题。
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能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读”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
的确,课文的理解靠读,字词的掌握靠读,语感的领会靠读,主题的把握靠读,学生感情的融入也靠读,好的朗读胜过繁琐的讲解。
本课结构明确,条理清晰。
特别是二、三两自然段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通过教师朱老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
合作自学,将品发展到学、仿、创新。
朱老师将第二自然段“彩塑”部分作为教授的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本段的写作特点:
(1)总——分的结构。
(2)习作手法:排比句,分写的部分详略得当。
将第三自然段放手交给学生交流自学,当然放手不等于不管不问,教师在此时是幕后的指引者,通过自学前的几个指引性的问题(1.画本段中心句;2.面的描写,点的描写,游人的感受),给学生自学的方向,辅助学生自学。
如果所提问题更具层次性、坡度性,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就更好了。
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本文的教学中,朱老师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
总之,朱老师这一课是成功的,值得学习。
朱老师在主讲《莫高窟》一文时,采用了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全面理解,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