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52203
课程名称:西方财政学
英文名称:Western Fiscal Science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财政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经济学财政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适用于财政本科专业。

本课程有助于财政学专业学生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国家财政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状况,主要内容包括:财政研究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方法;公共品的定义及其提供等问题;外部性的本质及其影响和对策;公共选择的各种机制的讨论与评估;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税收的效率与公平等相关主题。

This course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in finance,which is suitable for undergraduates in finance. This course help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finan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market economy countries.Its main contents includ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normative analysis methods of financial research; the definition and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externality problem and its influence and countermeasure; public choice mechanisms ; tax;income distribution and efficiency of taxation;and other related topic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财政学专业的专业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
重点掌握公共财政学体系中的基本理论与观点,同时了解到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主要是美国)财政运行的一般情况,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具体现实条件中思考运用所学到的相应原理和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导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财政学研究中体现的意识形态
2.掌握两种国家观
3.熟悉政府财政面对的法律环境
4. 了解美国财政收支内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政学中的意识形态
1.主要内容
(1)关于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两类观点
(2)本书的观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政府有机论、政府机械论
知识点:政府有机论的含义与评价;政府机械论的内涵与判断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自由主义者与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政府观有何区别?
4.课程思政内容与应用
引用毛主席老师徐特立先生对国家的观点来阐述国家有机论。

第二节政府一览
1.主要内容
(1)法律框架
(2)政府规模的衡量
(3)支出与收入的主要内容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联邦制;同一预算;管制预算;公民权利性计划
知识点:不同层级政府所面临法律框架的差别;政府规模的衡量;美国
政府主要支出项目;美国各级政府的收入结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当国家就强制安装儿童安全座椅问题进行讨论时,你认为国家有机观的人会做出什么反应?
(三)思考与实践
在美国,肥胖被看做是全民健康问题。

有一种意见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是课征“肥胖税”,其想法是对超过政府规定的日常最低脂肪含量比例的食品课税。

请思考这与何种政府观相一致?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实证分析工具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经济理论的主要作用
2.掌握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3.熟悉因果关系的建立条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理论的作用
1.主要内容
(1)经济理论对行动的指导作用
(2)因果性与相关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因果性、相关性、实验组、控制组
知识点:理论的框架指导作用;因果关系成立的三个条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根据理论来分析所得税对劳动时间长短的影响?
第二节实验研究与观察研究
1.主要内容
(1)实验研究的特征
(2)实验研究的实施与缺陷
(3)观察研究的内涵与范围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横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观察研究、反事实情况
反事实条件有偏估计
知识点:观察研究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如何开展观察研究?实验研究的
特征与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设计两个实验
第三节准实验研究
1.主要内容
(1)准实验实验的内涵
(2)准实验研究的实施与缺陷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准实验研究;双重差异准实验;工具变量准实验;断点回归准实验知识点:准实验研究的作用;三类准实验研究的设计方法;准实验研究的适用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举例说明三类准实验研究的应用
4.课程思政内容与应用
通过讲述实验研究、准实验研究等实验研究方法,重视研究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以及对研究的尊重态度。

(三)思考与实践
一位研究者对工人进行一项横截面分析,发现工作使用电脑的时间与工资正相关,于是,该研究者得出结论,使用电脑会增加工资,并提出对儿童进行电脑培训的政策建议。

这种分析有什么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三章规范分析工具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3.应用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去评判政府政策
4. 熟悉市场失灵的表现与原因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福利经济学
1.主要内容
(1)纯经济交换模型
(2)生产经济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埃奇沃思框图;无差异曲线;帕累托改进;契约曲线;
知识点:埃奇沃思框图中的无差异曲线;帕累托效率的实现条件;生产可变情况下的效率条件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人们该如何评判政府活动的合意性?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
1.主要内容
(1)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内涵
(2)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证明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
知识点: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的内涵与证明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某一既定的经济能否实现帕累托效率?
第三节公平与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
1.主要内容
(1)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的内涵与证明
(2)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的应用与局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效用可能性曲线;社会福利函数
知识点:福利经济学第二基本定理的内涵;效用可能性曲线的推导与意义;社会福利函数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了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有必要直接干预市场吗?为什么?
第四节市场失灵与福利经济学的借鉴
1.主要内容
(1)市场失灵
(2)福利经济学的借鉴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市场失灵;市场力量;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有益物品
知识点:市场失灵的两个原因:市场力量与市场不存在;关于福利经济学的争论与借鉴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国民产出中有多少应该用于公共部门?
4.课程思政与应用
以抗击新冠疫情中美两国的不同应对为例,阐述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方面的责任,帮助学生理解政府适度干预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与爱国精神。

(三)思考与实践
2008年,当时的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在卫斯理大学的毕业典礼上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我们个人的得救取决于集体拯救。

这一观点是否与教材中方程3.10定义的社会福利函数相一致?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四章公共物品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公共物品的定义与类型
2.掌握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3.熟悉公共物品供给与生产的特殊性
4. 了解私有化的动因及发展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公共物品的定义
1.主要内容
(1)公共物品的内涵
(2)公共物品定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
知识点: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与公共物品定义相关的六个方面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果某种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那它一定要由政府生产吗?
第二节公共物品的有效提高
1.主要内容
(1)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2)公共物品效率条件的推导
(3)免费搭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横向加总;纵向加总;免费搭车;完全差别定价
知识点:公共物品需求曲线不同于私人物品需求曲线之处;公共物品有
效供给的条件;公共品供给中的免费搭车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免费搭车问题?
第三节私有化
1.主要内容
(1)公共物品的公共提供与私人提供
(2)公共物品的私人生产与公共生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私有化;不完备的契约
知识点:决定某种物品是公共提供还是私人提供的因素;关于公共生产与私人生产的争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理解这句话:公有制还是私有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竞争如何存在?
4.课程思政与应用
以我国今年来政府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为例,展示我国政府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实现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思考与实践
一些民营机场提供便利设施,例如让乘客在等航班时小睡一会儿。

国营机场通常没有这种设施和服务,你会基于这一点而建议机场私有化吗?如果不是,你还需要什么其他信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5章外部性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外部性的内涵、类型与特征
2.了解负外部性与效率产量的差异
3.掌握科斯定理的内容与应用
4. 熟悉解决外部性的税收途径与补贴途径
5. 掌握排污费跟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外部性的性质
1.主要内容
(1)外部性的定义
(2)外部性的特征
(3) 外部性的几何学表达与解释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外部性;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知识点:外部性的定义:没有反映在价格中;外部性的四点特征;外部性带
来的社会损失或收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衡量人们对消除污染的边际支付意愿?
第二节私人对策
1.主要内容
(1)讨价还价与科斯定理
(2)合并
(3)社会习俗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科斯定理;内部化
知识点:科斯定理的内容与适用范围;解决外部性的其他私人对策:合
并与社会习俗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分析外部性私人解决办法失灵的原因?
第三节外部性的公共对策:税收与补贴
1.主要内容
(1)税收途径
(2)补贴途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庇古税;热点效应
知识点:庇古税的征收数量;补贴的规模及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税收方法与补贴方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无差别的吗?
第四节外部性的公共对策:排污费和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
1.主要内容
(1)排污费
(2)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
(3)排污费跟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的比较
(4)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排污费;成本有效;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安全阀价格;激励型管制;命令控制型管制
知识点:如何利用排污费实现效率污染减少;成本有效的条件;排污费和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的效果与比较;评估环境改善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几个方面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请思考谁承担了环境改善的成本?
4.课程思政与应用
讲述在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减排过程中我国承担的责任,展示大国财政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以及在全球性外部性问题(国际公共物品)解决中我国的付出。

(三)思考与实践
一位种植有机玉米的农民,其玉米有被邻居种植的转基因玉米污染的风险,请思考科斯定理能被用来指导该问题吗?为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六章政治经济学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直接民主制的类型与运作
2.了解投票悖论及解决办法
3.了解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条件与价值
4. 熟悉代议民主制的类型与运作
5. 了解政治决策中不同主体的行为模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直接民主制
1.主要内容
(1)一致同意原则
(2)多数票规则
(3) 互投赞成票
(4)阿罗不可能定理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直接民主制;一致同意规则;林达尔价格;投票悖论;投票循环;
程操纵;单峰偏好;双峰偏好;中位选民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
林达尔模型;一致同意规则的可行性;投票悖论的表现与原因;投票循环的解决办法;中位选民定理;互投赞成票的影响;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标准及价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请思考阿罗不可能定理是对民主的否定吗?
第二节代议民主制
1.主要内容
(1)当选政治家
(2)公务员
(3)特殊利益集团以及其他人物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代议民主制;利益集团;寻租;卡特尔;无谓损失;
知识点:当选政治家的行为模型;公务员的作用;利益集团形成的基础;
寻租给社会带来的无谓损失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允许寻租行为存在?
4.课程思政内容与应用
以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为案例,展示西方式民主的缺陷与局限,加强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与认同。

第三节解释政府增长
1.主要内容
(1)政府增长的衡量
(2)几种解释政府增长的理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政府规模;公民偏好论;偶然事件论;收入再分配论
知识点:政府规模的变化趋势;公民偏好论对政府规模的解释;偶然事件论对政府规模的解释;收入再分配论对政府规模的解释;其他解释。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控制政府支出增长的措施有哪些?
(三)思考与实践
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农业法案,用于“富裕农户”的支出超过了3000亿美元,以“确保已有富农增加收入”,来自农业区的议员为了能够获取城市议员的支持,也必须支持城市低收入家庭的食品补贴计划,请思考我们学过的哪个政治决策模型最能解释这个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八章成本-收益分析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内容与应用
2.了解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项目评估的差异
3.掌握公共部门项目评估中贴现率的选择
4. 熟悉计量公共部门项目的收益与成本的几种方法
5. 了解成本收益分析中的陷阱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私人部门的项目评估
1.主要内容
(1)现值标准
(2)内部收益率
(3)收益成本比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现值;未来值;成本-收益分析;贴现率;贴现因子;内部收益率;
收益成本比率
知识点:现值与未来值的计算;项目净现值分析;内部收益率的计算;成本收
益比率的应用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为什么现值标准比内部收益率标准更可靠?
第二节政府项目的评估
1.主要内容
(1)政府项目的贴现率
(2)评估公共收益与成本
(3)成本收益人员玩弄的花招
(4)收入分配考量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社会贴现率;影子价格;消费者剩余;连锁反应花招;希克
斯-卡尔多标准;确定性等价
知识点:政府项目贴现率的选取;计量公共部门项目的收益与成本的几
种方法;成本收益分析中的陷阱;确定性等价原理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在垄断情形下,该如何调整购入品的市场价格?
4.课程思政与应用
通过讲解政府项目评估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对财政支出进行绩效评估与问责的理念与能力,提升实操能力与职业素养。

(三)思考与实践
2006年,印第安纳州车辆管理局对各分局进行了改革,据说顾客的等待时间从平均61分钟缩短到7分钟,这应如何纳入该新做法的成本-收益分析中?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课堂讨论等。

第11章社会保障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为什么要有社会保障?
2.掌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3.熟悉社会保障所产生的收入再分配问题
4. 掌握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5. 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保障概述
1.主要内容
(1)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社会保障制度结构
(3) 养老保险的分配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消费平滑化;年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完全积累制;现收现付
制;基本保障额;收入检验;养老金构成;代际分配
知识点: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学动力与其他理由: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素;养老保险中的代际分配与代内再分配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分析养老保险在代内各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第二节社会保障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1.主要内容
(1)社会保障对储蓄行为的影响
(2)社会保障对退休决策的影响
(3)社会保障的长期压力与改革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财富替代效应;跨时预算约束线;退休效应;遗赠效应;依
赖率;替代率;可持续偿付能力;
知识点:社会保障的财富替代效应、退休效应与遗赠效应;社会保障对
退休的激励作用;社会保障收支缺口及弥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两种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解决社会保障的收支平衡问题?
4.课程思政内容与应用
介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来的发展与成就,探讨当前的痛点与改革,帮助学生知晓民生,了解国情,培养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态度。

(三)思考与实践
在巴西,伟哥的出现造成老年男性与年轻女性结婚的数量急剧增加,同美国一样,巴西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在主要劳动收入者去世后也向无劳动收入的配偶提供养老金。

利用本章内容分析伟哥的出现对巴西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偿付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12章收入分配:概念问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的标准
2.了解收入分配数据的局限性
3.掌握收入再分配的理论依据
4. 了解支出效果分析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收入分配现状
1.主要内容
(1)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考量
(2)对收入分配数据的解释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贫困线、贫困率;现金收入;实物转让
知识点: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衡量方法;收入分配数据的局限性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政府是否应该插手去改变收入分配?
第二节收入再分配的理论依据与效果分析
1.主要内容
(1)收入再分配的理论依据
(2)支出归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简单功利主义;极大极小准则;商品评价主义;相对价格效

知识点:简单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极大极小准则;帕累托效率的收入
再分配;收入再分配的非个人主义观点;收入再分配的其他考量;支出政
策的相对价格效应;实物转让的理由与经验分析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每个家庭从政府教育支出中的获益是相同的吗?穷人与富人谁受益更大?
4.课程思政内容与应用
用数据、图表等资料分析美国贫富差距问题,同时展示我国扶贫攻坚的陈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不是绝对公平,而是相对公平,并思考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培养年轻人对社会的担当与责任感。

(三)思考与实践
福利经济学基本原理对我们评价政府收入分配政策有何助益?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课堂讨论等。

第十四章税收与收入分配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税收归宿分析的前提
2.掌握对商品课征单位税局部均衡模型
3.了解无竞争情况下的商品课税
4. 掌握哈伯格模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模型
1.主要内容
(1)税收归宿分析的基本情况
(2)对商品课征单位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3) 对商品课征从价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法定归宿;税收转嫁;功能收入分配;规模收入分配;一次性总付
税;平均税率;边际税率税收楔子
知识点:税收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的不同;税收归宿分析的基本情况;税收累进性的几种衡量方法;商品课征单位税的局部均衡分析;从价税的局部均衡分析无竞争情况下的商品课税;哈伯格模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2011年,古巴政府出台了一项规定,对购置房地产这种税征收8%的税,并在“买卖双方之间平摊”,这种税真的能在买卖双方之间平摊吗?为什么?
4.课程思政内容与应用
比较中美两国减税政策的效应,用数字强调我国减税降费给中小企业带来的积极效应,正确理解税收负担问题;展示近年来个税改革的实践,强调累进个税制度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效果。

(三)思考与实践
德克萨斯州最近出台了一项规定,对脱衣舞俱乐部按每位顾客5美元征税,请分析这种税可能的归宿,并利用适当的图示加以辅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课堂讨论等。

第十五章税收与效率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税收超额负担大小
2.掌握用需求曲线衡量超额负担的方法
3.了解补贴与所得税的超额负担
4. 掌握哈伯格模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模型
1.主要内容
(1)税收归宿分析的基本情况
(2)对商品课征单位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3) 对商品课征从价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基本概念:超额负担;等价变化;次优理论;
知识点:税收超额负担的界定;如何用需求曲线衡量超额负担;补贴与所得税的超额负担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福利经济学有何成果能帮助我们理解超额负担产生的原因?
4.课程思政内容与应用
通过综合考察税制设计的公平与效率原则,强化学生对税制的复杂性与税收
政策指定的理解,培养其大局观,提升对税收的遵从度等。

(三)思考与实践
2012年,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一套政策,将所得税最高税率从35%提高到44%左右,这会使该档次纳税人的所得税超额负担增加多大比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教学、
课堂讨论等。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