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随身携带的图书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高雪梅
可以随身携带的图书馆
随身带上一座图书馆,而且还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图书馆,是不是有点天方夜谭?
现在,梦想已经照进现实——日前,国家数字图书馆移动阅读平台全新上线,全国读者凭图书馆读者卡、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就能快速注册登录,一键进入阅读模式,免费共享5万余册版权电子图书、300余种期刊、18000余集听书及文津经典诵读资源。
正确的姿势是因势利导
中国国家图书馆(简称“国图”)常务副馆长陈力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数字时代的手机阅读,也是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
2015年,国家图书馆网络点击数量超过14.5亿人次,超过上年的12亿人次。
如果说,公共图书馆的建立,让图书从民间私藏、“小圈子”分享走向全民共享,极大地促进了以书籍为载体的文明成果的传播,是阅读史上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图书馆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借助移动阅读平台,打破图书资源利用的时空限制,为公众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和服务,无疑是人类阅读的第二次革命。
而且,这场革命就其广度与深度而言,可能超出人们的想象。
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国民阅读习惯还未养成,移动互联网已来
势凶猛!媒体经常拿世界上一些
发达国家地铁、机场等公共空间人
们手不释卷的景象,来对比中国地
铁里的“低头族”,既惊叹又批评
国人过度沉迷于手机。
必须承认,人们更多地通过
互联网获取信息是一种趋势,网络
阅读对传统书籍的挤压已经是不
争的事实,以至于为数不少的国民
慢慢遗忘了传统阅读。
公共图书馆
如果不能及时作出调整以适应变
化,将不断被边缘化。
有图书馆工作人员说,“网
络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图书资源。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安装了宽带,人
人都有手机,需要什么资料,上网
一搜,应有尽有,根本没有必要跑
到图书馆里东寻西找。
”
因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因
势利导,顺应人们移动阅读的潮
流,让移动互联网服务于全民阅读
的提升。
随时随地享受阅读盛宴
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
书,都是知识的载体,只要坚持阅
读,不管是留恋墨香,还是偏爱刷
屏,都算是开卷有益。
让优秀的图
书内容成功占领移动阅读的空间,
在当今的国情下,恰恰是促进国民
阅读的好手段。
移动阅读平台突破了图书馆
利用的时空限制。
国家图书馆,应服务于全中
国每一个角落的读者,但它坐落
在北京,对不在首都的读者来说,
始终存在着距离障碍,就连住得远
的北京人,去一趟国图尚且不易,
更别说分布在广袤国土角角落落
的读者了。
现在好了,不管是身处边陲
小镇还是高山海岛,只要有一部
智能手机,身边有Wi-Fi,就可以
轻松阅读国家图书馆的优秀图书,
空间障碍不复存在。
就时间限制来说,哪怕图书
馆24小时开放,许多为了生活与
工作打拼的人们,仍难有太多时间
跑图书馆。
但随着数字图书馆移动
阅读平台全新上线,不管是在高铁
上还是在候机时,不管排队办事时
还是夜深人静入睡前,只要打开手
机,就可以与国家图书馆亲密接
触,随时享受阅读盛宴。
必须指出,现在一些商业性
移动阅读平台,存在着书籍质量良
莠不齐、广告泛滥、编排质量粗糙、
错别字频出等问题。
而国图的移动阅读平台,不
仅图书按照历史、传记、经管、教
育、社科等分为15个类别,还推
出阅读榜单、重磅推荐、热门推荐、
专题推荐等子栏目;不仅可以听
书,而且可以看视频看图集。
由于精选优秀书籍,编排质
Viewpoint_视点/潮点
46 2017年第11期
量优良,没有烦人的弹窗广告,
不会被付费打断阅读心情,能给人更好的阅读感受。
当然,要想真正成为一座“随身可带的图书馆”,显然不能满足于此。
在国家图书馆微信公号中,有读者留言说,“发现了问题:没有自动记忆功能,无论是文字版本还是可听版本,上次看到什么位置,这次又得从头开始翻。
很不方便,希望改善下。
”“搜索引擎能更精确就好了。
”
提供知识化、个性化、接地气的服务,是当前图书馆推广移动阅读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座移动图书馆,被期待进一步提升阅读体验。
一盘大棋
此次国图开发上线的移动阅
读平台,是国图联合全国各地公
共图书馆,借助“数字图书馆推
广工程”,面向全国读者推出的
公益阅读服务。
全国各地图书馆
可灵活接入,自主组织分馆网站
并发布资源,目前已有近300家公
共图书馆加入。
这意味着,移动阅读平台不
仅使国图书籍宝库的利用最大化,
还帮助全国公共图书馆实现了图
书资源的更充分利用。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自
2011年由文化部、财政部共同推
出,迄今已有6年,这是继全国文
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
阅览室建设计划后,启动的又一
个重要的数字文化建设工程。
“十三五”期间,作为构建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项
目,推广工程将着重在促进公共文
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方面努力,
打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
公里”。
可以说,国家数字图书馆移
动阅读平台是中国构建现代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这盘大棋中的一枚
重要落子,同时也给予了一种启
示:文化事业要与时俱进,不断
创新发展理念,服务方式要善于
求新求变。
视点_Viewpoint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