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4.1《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
第1课时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够为国家发展所取得的各项成就而自豪;胸怀天下,培育开放的态度和全球意识,
学会合作,懂得共赢;关心国家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能够多维度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所取得的各类成就;能够阐述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知道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次动用军事力量:2011年利比亚大撤

2011年利比亚大撤侨,中国在12天里用包括12架次军机在内的共138架次包机,包括1艘海军护卫舰在内的17艘次轮船舰艇,100多班次客车,撤出36580位公民并护送他们安全回家,这次撤侨也是中国第一次动用军事力量,还第一次为撤离公民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和11艘次外籍邮轮。

不仅如此,中国近年撤侨行动还有2006年4月所罗门骚乱、2008年1月乍得战乱、2009年1月海地强震、2011年1月埃及抗议活动等。

想一想:利比亚撤侨反映了什么?
提示:利比亚撤侨彰显了中国力量,但也反映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国际上局部地区的持续动荡等因素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风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发展契机
(一)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材料展示:
40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

从1978年到2017年,GDP年均增长9.5%,2018年GDP增长6.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85元提高到59660元。

40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41045亿美元。

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9.7%上升到33.6%,其中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由 4.6%上升到18.5%。

中国向世界证明,在历史长河中短短的40年里,一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国家可以蜕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思考:40年的改革创新,展现了怎样的一个中国?
提示:今天的中国,百业俱兴,政通人和,社会稳定,综合国力不断提升,面临新的发展契机。

2.材料展示:
材料一:2001年,格力向日本企业购买技术时遭到拒绝。

从这一年开始,格力通过自主创新,花了两年时间,就把日本企业花
了16年时间才研究出来的技术研制成功。

2010年初,格力用“掌握核心科技”取代沿用了十几年的“好空调格力造”,宣告格力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2012年,格力使用的注塑机械手都是从日本进口,一台注塑机械手要花25万元,出于生产线升级改造的需要,格力请求对方开放一个接口,日本企业提出每开放一个接口要加收2万元的接口费。

几个月后,格力自主研制的注塑机械手下线,日本的注塑机械手随即将售价从25万元降到了18万元。

思考: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并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需要哪些条件的支撑。

提示:资金、人才、技术、先进的管理、创新等。

材料二:德国一家专利数据库公司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持有5G 通信网络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所占比是美国的2倍多。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专利分析公司IP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在全球5G专利申请数量中,中国占34%,位居各国之首,此后紧随的是韩国,占25%,美国和芬兰各占14%,瑞典约8%,日本约5%。

思考:请结合上述两个材料,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提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人才、科技、基础设施、资金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自己向更高更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

(二)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1.材料展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说,他希望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成功对接。

普京表示,“我们有非常具体的共同工作计划,它们完全适合我们。

我相信我们会成功地沿着这个方向前进”。

普京指出,与“一带一路”倡议有关的几个具体项目已开始实施,包括在俄罗斯修建一条将延伸至哈萨克斯坦的公路。

此外,经与中方合作,俄远东超前发展区已经建立了近100家联合企业,创造了1.3万个高科技就业岗位。

思考: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我国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面对当前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应该如何做?
提示:(1)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许多国家为谋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更加有所作为。

(2)抓住机遇,勇于创新,提高自身实力,共同建设和谐世界,让发展再上新台阶。

2.小结:抓住发展契机。

(1)国内:具备良好的积累,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国际: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中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目标导学二:新风险新挑战
(一)国内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
1.材料展示:
材料一:世界银行发布全球经济展望,称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重大风险,增速将放慢至2.6%,并认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易受贸易及金融动荡影响。

材料二:美国提出PM2.5控制时的1996年,人均GDP2.8万美金,煤炭、工业能耗占比仅为20%和7%左右。

我国是2011年提出治理PM2.5,人均GDP只有5400美金。

我国能源消耗中,煤炭消耗占将近70%,工业能耗占70%,两个70%,而美国只有20%和7%。

所以可以看到由于发展阶段不同,能源和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巨大,给我们治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挑战。

思考:上述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2.教师提问: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思考:(1)如果乔纳森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2)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提示:(1)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一些原来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现在迁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2)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

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二)国际上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
1.材料展示:
材料一:
七年跨国专利诉讼案终获胜
长虹知识产权运用成行业标杆第十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对于长虹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天,一份“德国最高法院驳回意大利Sisvel公司的复审请求”的法院通知,为一场长达7年的跨国专利纠纷划上句点,在这个特殊日子里,这样的结果无疑是给长虹知识产权团队最好的礼物。

2004年以来,Sisvel陆续找到中国企业要求开展谈判,签约专利许可;2006年四川长虹与其接洽谈判,2008年双方达成了MP3音频专利许可协议。

2009年,Sisvel开始利用与电视相关的其他专利池(ATSS和WTSS)向长虹进行施压,要求进行相关授权谈判。

2011年德国IFA展会期间,Sisvel在德国起诉长虹及其德国客户专利侵权,要求长虹在德国境内停止销售并赔偿损失。

2012年5月8日,德国曼海姆州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驳回了Sisvel公司的全部诉讼主张,长虹取得该案的初步胜利。

Sisvel公司依旧不肯善罢甘休,凭着德国专利法院确定修订后的专利有效判决,于2012年7月提起上诉。

2018年4月18日,德国最高法院发出的文件,驳回Sisvel的复审请求,长虹则赢得最后的胜利。

2.问题思考:(1)长虹跨国专利纠纷反映了什么?(2)试分析长虹获胜的原因。

(3)长虹获胜给我们哪些启示?(4)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挑战?
提示:(1)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2)尊重知识产权;重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面对纠纷毫不妥协,并采取有效措施据理力争等。

(3)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4)战争影响、贸易争端、当地政策变化等。

3.小结:迎接风险挑战。

(1)国内: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风险暴露出来,急需处理和解决。

“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4.小结: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

(1)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2)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包括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挑战有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和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同时了解了我国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3 板书设计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新的发展契机⎩⎪⎨

⎧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新风险 新挑战⎩⎪⎨⎪
⎧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思路清晰,不难理解。

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机遇,二是挑战。


机遇的学习可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角度来学习,选取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对挑战的学习,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引领学生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课 与世界共发展 第1课时 中国的机遇与挑战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
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
为祖国服务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国内国际形势的能力,正确分析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
认识能力
知识目标
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新机遇,增强忧患意识;明确
面对机遇和挑战的正确态度和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的发展契机。

教学难点:如何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看到形势发展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风险,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刻阐释如何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指明了航向。

想一想: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提示:中国的发展之路,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步步向前的过程。

在过去,我们经历并战胜了诸多重大挑战,获得发展;在未来,我们仍然会面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考验。

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这一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的发展契机
(一)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材料展示: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

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

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2.阅读教材第41页“探究与分享”。

3.教师提问: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已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4.学生分组学习报告内容,讨论解决问题。

5.教师总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经济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1.阅读教材第42页“探究与分享”。

2.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

3.展示合作成果并谈自己的体会。

4.问题思考:请阅读以上材料,分析中欧合作的特点,说明其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示:中欧合作具有三大特点:全面性、战略性和稳定性。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5.教师小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目标导学二:新风险新挑战
(一)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
1.阅读教材第43页“探究与分享”。

(1)请了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的最新数据。

提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017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

2018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2)阅读上图,你有什么发现?请谈谈你的认识。

提示:学生收集资料,课上分享交流。

2.教师总结: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几十年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与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急需得到稳妥处理与解决。

(二)“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1.阅读教材第44页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2.材料展示:中国制造业就规模和总量在世界名列第一,但中国制造业在效益、效率、质量、产业结构、持续发展、资源消耗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差距甚大。

中国制造业必须从规模、速度的发展轨道转向质量、效益的发展轨道,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才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继续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地位相对应。

3.问题思考:
(1)如果乔纳森向你提出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
提示: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使一些原来在中国开办的企业,现在迁到了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2)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提示: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

这一方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使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为降低制造成本,一些传统制造企业将工厂迁往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

(三)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1.阅读教材第44页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2.请收集资料,谈谈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

3.学生展开讨论,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4.教师总结: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

国际上局部地区持续动荡、恐怖主义持续蔓延,一些国家因政府更迭而导致政策法规发生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5.材料展示: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在前往蒙大拿州参加集会的途中,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表示,将在美国东部时间周五凌晨12点01分(北京时间周五13:01)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

他说,预计另外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关税将在两周内生效。

中国曾表示“不会先于美国实施加征关税措施”,但其海关总署周四明确表示,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后,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将立即生效。

6.教师提问:面对上述材料应该如何应对?
提示: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赢得主动。

面对成绩,我们要有忧患意识;面对困难,我们要增强信心,运用自身的智慧,将困难和挑战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和契机,开创新的局面。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包括良好的积累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国际合作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挑战有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不少困难、“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和中国的海外投资面临不少困难和风险。

同时了解了我国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思路清晰,不难理解。

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机遇,二是挑战。

对机遇的学习可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个角度来学习,选取典型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对挑战的学习,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旨在引领学生看到中国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愿意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