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执行难年度总结(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执行难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为切实解决执行难,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各级法院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执行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本年度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年度总结。
一、工作亮点
1. 强化执行联动机制。
本年度,各级法院与公安、检察院、自然资源、住建等部
门建立了良好的联动机制,形成了合力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2. 推进信息化建设。
通过搭建执行指挥中心、运用“天眼”系统等信息化手段,
提高了执行效率,实现了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快速查控。
3. 强化执行力度。
加大查封、冻结、扣押、划拨等强制执行措施,敦促被执行人
履行义务,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4. 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开展教育培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执行干警的业务
素质和司法为民意识。
5. 深化执行改革。
推进执行体制改革,优化执行资源配置,提高执行效率。
二、存在问题
1. 执行力量不足。
部分法院执行队伍规模偏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执行工作需求。
2. 执行手段单一。
部分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灵活运用多种执行手段的能力。
3. 执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法院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了执行效率。
4. 执行联动机制尚不完善。
部分法院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化。
三、下步工作计划
1. 深化执行改革。
继续推进执行体制改革,优化执行资源配置,提高执行效率。
2. 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执行干警的业务素质和司法为民
意识。
3. 完善执行信息化建设。
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执行工作的智能化、精准化。
4. 深化执行联动机制。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形成合力打击逃避执行、抗拒执
行的违法犯罪行为。
5. 强化执行力度。
加大查封、冻结、扣押、划拨等强制执行措施,敦促被执行人
履行义务。
总之,本年度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化改革,创新举措,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作出更大贡献。
第2篇
2023年,我国法院系统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这一重要目标,通过深化改革、强化措施、创新手段,全面推进执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对本年度执行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成效
1. 执行案件数量稳步增长。
据统计,2023年,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XX万件,同比增长XX%,执结案件XX万件,执结率XX%,较上年同期提高XX个百分点。
2. 执行力度持续加大。
通过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有力地震慑了失信被
执行人,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 执行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
通过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实现了执行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
4. 执行联动机制不断完善。
加强与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形成了
执行工作的合力,有效解决了执行难问题。
二、主要措施
1. 强化执行队伍建设。
加强执行队伍建设,提高执行队伍素质,确保执行工作依法、规范、高效进行。
2. 完善执行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执行联动机制,强化执行信息化建设,提高执行
工作效率。
3. 加强执行宣传力度。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执行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公众对执行工
作的认识和支持。
4. 强化执行措施。
加大执行力度,采取查封、冻结、扣押、划拨等强制执行措施,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5. 推进网络司法拍卖。
充分发挥网络司法拍卖平台作用,提高拍卖财产的成交率
和溢价率,实现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问题
1. 执行案件数量仍然较大,执行压力较大。
2. 执行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强,部分法院执行信息化水平较低。
3. 执行联动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地方执行联动不力。
4. 部分地区执行力度不够,执行措施落实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 继续加强执行队伍建设,提高执行队伍素质。
2. 深化执行信息化建设,提高执行工作效率。
3. 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执行合力。
4. 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措施,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及时实现。
5. 加强执行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执行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总之,2023年,我国法院系统在解决执行难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深入推进执行工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作出更大贡献。
第3篇
2023年,我国法院系统紧紧围绕“切实解决执行难”这一核心目标,深入开展执
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对本年度解决执行难工作的年度总结。
一、工作成效
1. 案件执结率显著提升。
本年度,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实施类案件XX万件,已实结XX万件,结案率达到了XX%。
其中,有财产未结案件执结率及终本合格率均超
过XX%,有力地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强化执行措施,提升执行效率。
通过采取查封、冻结、扣押、划拨等强制执行
措施,敦促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本年度,全国法院共司法拘留XX人次,拘传XX人次,搜查XX人次,限制高消费XX人次,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XX人次,有效地
震慑了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
3. 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
本年度,全国法院积极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利用“互
联网+”手段,实现了执行案件的全程留痕、全程监控。
通过网络司法拍卖,提高
了拍卖财产的成交率和溢价率,有效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4. 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
本年度,全国法院加强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自然
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的联动,形成了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格局。
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方式,共同破解执行难题。
二、主要经验
1.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责任追究。
各级法院高度重视解决执行难工作,成立了工
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和责任。
对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创新执行方式,提高执行效率。
积极探索执行信息化、网络司法拍卖等新手段,提高了执行效率,降低了执行成本。
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行能力。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等方式,提
高执行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4.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等,广泛宣传执
行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执行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三、存在问题
1. 执行力量不足。
部分法院执行力量不足,影响了执行工作的开展。
2. 执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法院执行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了执行工作的
效率。
3. 执行联动机制不完善。
部分法院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不完善,影响了执行工
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
1. 加强执行队伍建设。
加大执行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执行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
能力。
2. 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
加快执行信息化建设,提高执行工作的效率。
3. 完善执行联动机制。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形成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格局。
4. 加大执行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广泛宣传执行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执
行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总之,2023年,我国法院系统在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