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宣城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4分)
1. (4分)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 . 渤海和黄海
B . 东海和南海
C . 渤海和琼州海峡
D . 东海和黄海
2. (4分) (2019高一下·苏州期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与此同时,流动人口的规模也持续加大。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我国2011-2015年()
A . 天津市年均净迁入人口数量最多
B . 迁入人口比迁出多的省区占多数
C . 沿海省区对迁入人口较具吸引力
D . 西部省区因经济因素人口净迁出
(2)图中各地区()
A . 城镇人口和土地增长比较均衡
B . 甲地区应控制中小城市的规模
C . 乙地区的资源型城镇面临转型
D . 丙地区的人口环境承载力较大
3. (2分) (2017高二下·廊坊期末) 读下列四幅省级行政区划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民族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车牌号为“苏B G0C01”的车辆来自()
A . a
B . b
C . c
D . d
5. (4分) (2018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①为青藏高原
B . ②为柴达木盆地
C . ③为汉水谷地
D . ④为喜马拉雅山
(2)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 .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B . 有坝子农业
C . 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 . 喀斯特地貌广布
(3)关于⑤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B .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D . 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6. (4分) (2018高二上·黑龙江期末) 下图为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丙地区分别适宜发展()
A . 种植业、畜牧业
B . 畜牧业、林业
C . 畜牧业、种植业
D . 种植业、林业
(2)当前甲、乙、丁三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 .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B . 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湿地破坏
C .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 . 湿地破坏、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
7. (2分) (2019高二上·会泽月考) 上海气象台某日发布的该市润肤气象指数表明空气特别干燥,皮肤最需要滋润,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A . 1月
B . 4月
C . 7月
D . 10月
8. (4分)我国西北地区的洪水灾害类型是()
A . 暴雨洪水
B . 融雪洪水
C . 冰凌洪水
D .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
9. (4分)(2019·河南模拟) 如图为某海域某时段表层水温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海域等温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
A . 纬度高低
B . 海底地形
C . 洋流流经
D . 大气环流
(2)该海域水温最低的月份在()
A . 4月
B . 10月
C . 2月
D . 8月
10. (2分) (2019高二下·西湖月考) 下图为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 . 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 . 街区的挡风防寒
C . 街区的通风散热
D .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2)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 . a
B . b
C . c
D . d
11. (6分) (2015高二上·南长期中)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

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

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 . 河谷农业
B . 灌溉农业
C . 绿洲农业
D . 立体农业
12. (2分) (2020高三上·天津开学考)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
A .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 .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 . 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 . 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13. (4分) (2017高二下·湖北期中)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1)与2010年相比,在1980年,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A .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 河流的含沙量大
C . 河流的汛期长
D . 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2)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 . 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
B . 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 . 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 . 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14. (4分) (2019高二上·辽源期中)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省位于同一地形单元
B . 丙、丁两省的气候类型相同
C . 甲、乙两省分别称为秦、陇
D . 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2)对图中省份的物产表述正确的是()
A . 甲、乙两省水资源、石油丰富
B . 丙、丁两省铁矿、草原资源丰富
C . 甲、乙两省煤炭、森林丰富
D . 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A . 冻土
B . 地形崎岖
C . 台风
D . 寒潮
15. (2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雨带的位置大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8°。

读近几十年来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 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的地区()
A . 高温多雨
B . 炎热干燥
C .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 . 气旋活动频繁
(2) 1989年7~8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降水状况是()
A . 华北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B . 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C . 两地区降水都偏多
D . 两地区降水都偏少
16. (2分)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
①东南多,西北少
②西北多,东南少
③夏秋多,冬春少
④冬春多,夏秋少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0分)
17. (10分)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的,大陆性气候是受大陆热力性质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最热月与最冷月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气温年、月平均日较差>10 ℃等。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区划图。

(1)四川盆地能够成为我国西部唯一的海洋性气候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许多滨海城市,如大连、天津、青岛,甚至上海都不能算作海洋性气候,而只是海洋性过渡气候?
(2)分析中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8. (10分) (2018高一下·定远开学考)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百帕。

(选择字母)
A . 30<P<31
B . 39<P<40
C . 40<P<41
D . 44<P<45
(3)此时,西安吹________风。

(4)图中有两条虚线,请在其中一条虚线上用锋面符号绘出该地区的天气系统。

(5)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
19. (10分) (2019高二上·广东月考)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冰川,主要流经印度东北部阿萨姆河谷地区,流域面积29.2万千米。

干流多数河段河道宽阔、沙洲众多,为当地农民种植水稻提供了珍贵的土地资源。

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冬半年种植)。

近年来,印度政府提出在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实施大坝网建设计划。

除了已建的小型灌溉工程和8座大坝之外,计划再建19座大坝。

材料二:下面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等高线图,右侧为H城气候图和附近河谷沙洲示意图。

(1)说出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含沙量特征,并阐述依据和原因。

(2)分析“人们往往选择在高沙洲的洲头以下地区栽种冬稻”的原因。

(3)简述图中水电站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4)说出该地大坝修建需要重点防范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原因。

20. (10分) (2017高一下·邢台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列左图为我国三个农业区位分布示意图。

乙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优势,在低洼处挖地为塘,培土成基,基上种桑树、甘蔗、果树等,简称基塘农业(如下列右图)。

(1)简述甲地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丙地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其生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3)说出乙地基塘农业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农产品。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54分)
1-1、
2-1、
2-2、
3-1、
3-2、
5-1、
5-2、
5-3、
6-1、
6-2、
7-1、
8-1、
9-1、
9-2、
10-1、
10-2、
12-1、
12-2、
13-1、
13-2、
14-1、
14-2、
14-3、
15-1、
15-2、
16-1、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40分)
17-1、
17-2、
18-1、
18-3、
18-4、
18-5、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