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时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5
不稳定型心绞痛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会导致猝死的可能,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该——症状,需要及时的治疗,并搭配科学的评估方式,来保证其整体的疗效。
本次研究通过我院收录的150例患者为对象,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并以动态心电图检查,将研究结果描述至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录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总计150例患者为对象,年龄36~73岁,将高压氧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的7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具有可比性(P >0.05)。
表1 一般资料(x -
± s ,%)
组别例数年龄(岁)男性[例(%)]女性[例(%)]观察组7555.72±4.8842(56.00)33(44.00)对照组
75
55.65±4.9144(58.67)31(41.33)t /χ20.0880.1090.109P
0.930
0.741
0.741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与治疗建议》。
(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以及变异性心绞痛)。
1.3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指征;患者及家属皆同意配合该研究;皆无沟通障碍。
排除标准:排除不配合该研究的;排除有精神隐疾的;排除肾脏功能异常的;排除存在高压氧治疗禁忌的;排除合并其它恶性肿瘤的。
1.4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
借助冠脉CT 或者是冠脉造影
对血管的狭窄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情况来实施介入治疗,并采用阿司匹林、波立维等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同时给予抗血管药物、汀类药物以及β受体阻滞剂[1]。
观察组实施高压氧治疗。
常规治疗的方式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治疗,采用医院的SHC900GD 钢制单人医用氧气加氧舱,引导患者进入氧舱,缓慢加压至0.2MPa(2ATA),控制在20 min 内完成,加压结束后进行3~5 min 的舱内换气,稳压后进行40 min 的吸氧,并15~20 min/次进行换气,换气3~5 min/次,将舱内氧浓度保持在70%以上,最后缓慢减压,在20 min 内恢复常压,治疗总共耗时801 min,1次/d,10 d/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2]。
两组患者均由医院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影响人员进行相关操作,使用医院的最先进的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仪,将走纸速度设置为25 mm/s,振幅设置为10 mm/mV,分析发生异常的心电图[3]。
1.5 观察指标
根据两组的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以及ST-T)进行对比。
根据两组的血脂情况[低密度蛋白固醇(LDL-C)、高密度蛋白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脂(TG)]进行对比。
1.6 统计学计算
数据采用S P S S 2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x
-
± s )表示,行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改善情况
观察组的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以及ST-T 改善情况(17.33%、46.67%、34.37%)较对照组(5.33%、16.00%、9.33%)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高压氧治疗时
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的效果
黎燕清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功能科 广东 佛山 528500)
【摘要】 目的: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探动态心电图对其高压氧治疗时的评估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录的150
例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以及S T -T 改善情况(17.33%、46.67%、34.37%)较对照组(5.33%、16.00%、9.33%)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LDL-C、TC 以及TG 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而HDL-C 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更突出,心电图情况的改善良好,还能调节血脂水平,值得地方推广。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压氧治疗;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1)04-0255-02
256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2月 第5卷第4期
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心电图改善情况[n(%)]
组别n
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
改善未改善改善未改善
观察组7513(17.33)62(82.67)35(46.67)40(53.33)对照组754(5.33)71(94.67)12(16.00)63(84.00)χ2 5.374 5.37416.39116.391 P0.0200.0200.0000.000
组别n
ST-T
改善未改善
观察组7526(34.67)49(65.33)
对照组757(9.33)68(90.67)
χ214.02514.025
P0.0000.000
2.2血脂情况
两组的血脂情况在治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LDL-C、TC以及TG水平较对照组均更低,而HDL-C水平较对照组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血脂情况(x- ± s)
组别n
LDL-C(mmol/L)HDL-C(mmol/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75 3.62±0.34 3.30±0.52 1.32±0.43 1.58±0.52对照组75 3.58±0.40 3.51±0.60 1.34±0.44 1.37±0.53χ20.660 2.2910.282 2.449 P0.5090.0220.7780.014
组别n
TC(mmol/L)TG(mmol/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观察组75 4.96±0.72 4.57±0.50 1.82±0.53 1.63±0.48对照组75 4.94±0.66 4.83±0.52 1.79±0.54 1.79±0.45χ20.177 3.1210.343 2.106
P0.8590.0020.7320.0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前驱表现,属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综合征,据相关研究治疗显示,由30%左右的患者在3个月内容易引发心机梗死[4-5]。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通常会发生胸部疼痛、心悸心慌、呼吸空难、恶心呕吐等症状,其症状发作不稳定,发作频率高,可以劳力性诱发,也可以自发性疼痛,并且发作时间一般比稳定性心绞痛长,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由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6-8]。
高压氧治疗主要是通过高压的环境,通过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呼吸高浓度氧或者是纯氧,提高机体的氧含量,帮助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9]。
而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期间,借助动态心电图进行评估,能够对于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适时的监测,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其整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了意外情况的发生[10]。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观察组的心率变异性、心律失常以及S T-T 改善情况较对照组均更高,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L D L-C、T C以及T G水平更低,而H D L-C水平更高,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果说明,经过动态心电图评估发现,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高压氧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更突出,心电图情况的改善良好,还能调节血脂水平,具有地方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志会,朱红,许倩.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
观察 [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8):173-174.
[2] 姬兰兰,张诚佳.动态心电图监测在变异性心绞痛中的有效利用[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4):25.
[3] 王小红.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
用价值 [J].饮食保健,2018,5(5):254.
[4] Alsancak Y,Sahin A T,Gurbuz A S,et al.Index of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ical balance and the effects of thrombolytic therapy on the electrocardiogram of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J].Revista Da Assoc Médica Brasilei ra,2020,66(12):1657-1665.
[5] 王晓辉,王庆义,王白燕.动态心电图在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肌缺
血及心律失常临床诊断准确率中的效果观察 [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10):20.
[6] 于惠萍.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分析
与评价 [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159,169.
[7] 范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诊断其心律失常
中的价值 [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5):86-87.
[8] Kim Y S,Nam M S,Park E J,et al.The effect of adjunctive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J].Undersea Hyperb Med,2020,47(1):57-64. [9] 江永进,冯俊,周高亮,等.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
断冠心病的效果和准确率对比观察 [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8):39-40.
[10] 刘倩,刘彤.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应用24h长时动态心电图诊断的
应用价值分析 [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15(2):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