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目的回顾总结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46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颅内压监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研究结果行颅内压监测的患者抢救成功率有效提高结论颅内压监测具有治疗上的重要指导意义。

标签:重型颅脑外伤持续颅内压监测抢救成功率
重型颅脑外伤后神经外科工作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颅内压(ICP)增高的处理,持续的ICP增高如果未及时发现及有效处理,就会引起脑血流量降低,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脑的缺血、缺氧,致使患者出现严重昏迷,植物生存,甚至有可能导致急性脑肿胀而迅速死亡,因此如何及时发现并控制好颅内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所以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08年5 月-2012 年12 月,我院神经外科对46 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在监测指导下进行治疗,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6例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17~72 岁,平均(39.2±8.5)岁;单纯硬膜外血肿12 例,硬膜下血肿合并脑内血肿13 例,混合性血肿(硬膜外、硬膜下、脑内均存在)13 例,单纯脑内血肿8 例。

GCS评分4~12 分,平均(7.4±1.1)分;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颅内压监护仪。

本组病例全部只采用脑室内或脑皮质内两种监测探头。

硬膜外监测因监测误差大,不采用。

在急诊开颅手术中时于脑皮质内或者侧脑室置入监测探头。

术后持续监测颅内压,并根据颅内压变化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我们一般认为当ICP<15mmHg时,可以不使用脱水药物。

当1540mmHg,对快速使用甘露醇后能迅速降10mmHg 左右者立即手术,预后还有一定希望。

若持续颅内压>60mmHg,患者即使手术也预后很差。

几近全部死亡[1、2]。

结果
46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45天,伤后6个月GOS分级评估:死亡6例,占15%,重残3例,轻度残疾5例,恢复良好者32例。

讨论
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壁的压力,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

ICP监护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神经外科临床,多主张对重型颅脑损伤伴有昏迷者应立即行ICP监护,。

而对轻中型患者行ICP监护要依据头部CT有无异常而决定[3]。

在台湾已法律规定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必须行ICP监测,未
监测而发生患者死亡医院面临高额赔偿。

在没有ICP监测时我们只有根据GCS 评分、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变化,肢体肌力等临床指标来评估手术时机和是否需要马上复查头颅CT,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

等到已出现瞳孔散大、GCS 评分下降明显时才抢救则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导致患者预后变差。

而通过ICP监护有助于更早发现颅内压增高,从而提醒我们尽早复查CT ,调整药物,是否需要及早采取手术等。

降低颅内压的药物往往有较大的肾毒性,根据监测数值可有效降低药物用量,降低肾功能损害。

同时仅凭血肿量决定手术,及术后是否需二次手术有一定缺陷[4],例如老年人脑萎缩,血肿很大而颅内压增高不一定很明显,如果全身情况差或有其他重大伴随疾病者,是否手术往往两难。

故对介于手术和非手术之间的情况,ICP 监测能提供颅内压变化情况,可根据ICP变化趋势来综合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行颅内压监测在诊断方面可以辅助诊断。

明确颅内压是否正常,颅内压增高的具体程度。

能够及时察觉颅内并发症的出现。

在治疗方面:根据ICP数值适当运用降颅压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减少其不良反应;如果是脑室型监测探头,于颅内压急剧增高时可以直接放出脑脊液,而迅速降低颅内压,避免脑疝形成[5]。

更可以帮助判断预后,有助于预测治疗效果。

总之,ICP 监测是应用脱水剂的良好指标,也是判断颅内高压治疗效果的可靠措施,可避免甘露醇使用中的盲目性,持续颅内压监护对于掌握颅内血肿的手术适应证,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了解术后脑肿胀情况,调节脱水剂使用及防止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有助于临床上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颅脑外伤的抢救成功率和救治质量。

参考文献
[1]方乃成,马毅军,杜国森,等.颅内病变103 例颅内压监护的分析[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6,12(2):108..
[2]武全有,任新亮,张春萍,等.原发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监护[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6):3661.)。

[3]Resnick DK,Marion DW,Carlier P. Outcom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ies and prolonged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J].J trauma,1997,42(6):1108-1111
[4]管义祥.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监护的临床应用[J].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2):196.
[5]周海,韦力.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术后脑疝6例报告[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6:8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