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
位置
重庆市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地界渝东、渝东南临湖北省和湖南省,渝南接贵州省,渝西、渝北连四川省,渝东北与陕西省和湖北省相连。
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辖区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为北京、天津、上海三市总面积的2.39倍,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
重庆地处信封盆地东南部,其北部、东部及南部分别有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环绕。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有“山城”之称。
气候
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是宜居城市,年平均气候在18℃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平均在6-8℃,夏季炎热,七月每日最高气温均在35度以上。
极端气温最高43℃,最低-2℃,日照总时数1000-1200小时,冬暖夏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因此有“巴山夜雨”之说,有山水园林之风光。
重庆多雾,素有“雾都(雾重庆)”之称。
河流
流经重庆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该峡位于湖北省境内),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嘉陵江于渝中区汇入长江,乌江于涪陵区汇入长江
资源
重庆是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已发现矿产6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4种,涵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散元素、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等矿种。
现实优势矿产有天然气、锶矿、煤、铝土矿、锰矿、毒重石、粉石英、石膏、水泥用灰岩、盐矿、地热等。
此外,重庆还有丰富的页岩气、矿泉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西南铝业集团煤探明储量33亿吨,是中国南方煤炭生产的重要基地。
天然气探明储量3200亿立方米,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
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
锰矿探明储量3700万吨,居全国第二。
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
分布在秀山、酉阳的汞矿是全国罕见的特大型矿床,已探明储量1.9万吨。
此外还有岩盐、重晶石、莹石、石灰石、硅等非金属矿产。
行政区划分
重庆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下辖38个行政区县(自治县),有19个区(万
州区、黔江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綦江区、大足区),1个国家新区(两江新区);19个县(自治县)(潼南县、铜梁县、荣昌县、璧山县、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以主城区为依托,各区、县(自治县)形如众星拱月,构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交通
重庆地处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
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
重庆目前拥有成渝铁路、渝黔铁路、襄渝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中国西部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二线于2012年12月31日投入运行[9])、宜万铁路等电气化铁路干线。
另有铁路支线达万铁路、三万铁路(三江至万盛),万南铁路(万盛至南川)、南涪铁路。
在建兰渝铁路、渝利铁路、渝怀铁路二线、重庆-成都客运专线、渝万城际铁路、渝黔高速铁路。
另外还有规划中的黔张常铁路、安张常铁路,以及郑渝、渝昆、重庆-西安客运专线、重庆-长沙客运专线。
2006年10月,位于渝北区龙头寺的重庆北站完工并投入使用,轨道交通三号线经过该站,向北直至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向南可进入渝中半岛和南岸区,方便乘客接驳。
公路
经过重庆的国道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326国道和城万快速通道。
重庆高速公路建设从成渝高速公路开始,至2010年末已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
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有重庆机场高速公路、长万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渝南高速、渝泸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成遂渝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渝武高速公路、綦万高速公路、万开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江合高速公路、渝万高速公路、万宜高速公路、邻垫高速公路、忠垫高速公路及重庆内环快速路。
正在建设的高速公路有万南高速公路、万利高速公路、万达高速公路、丰忠高速公路。
国家最新高速公路规划7918网中有五条经过重庆,分别是上海至重庆、上海至成都、包头至茂名、重庆至昆明、兰州至海口。
重庆高速公路规划为"三环十射三联线"高速公路网。
与公路建设发展同步的重庆桥梁建设也发展迅速,号称“中国桥都”,目前重庆在长江上已建成特大桥十五座,规划建设的还有六座,嘉陵江上已建成特大桥十
二座,在建特大桥四座。
水运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长江。
三峡工程竣工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达重庆港。
重庆寸滩国际集装箱港是目前国内内陆航运最大港口。
同时重庆万州港和涪陵港在重庆水运体系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重庆的水运,顺长江东行,万吨级的轮船可顺江至湖北武汉,江苏南京,中国上海等地,以及沿海城市。
逆长江西行,1000吨左右的轮船可到四川宜宾。
较小轮船沿嘉陵江北上,可至重庆合川、重庆潼南、四川南充、四川广安等城市;经长江从涪陵入乌江,向南能通航到重庆武隆、重庆彭水,直至贵州境内。
航空
重庆主城区内曾经先后有五座机场投入使用。
重庆全市现有三座民用机场,分别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万州五桥机场、重庆黔江舟白机场。
在建机场为武隆机场和巫山机场。
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于1990年投入使用,在此之前、1949年后重庆市一直使用位于九龙坡白市驿的军民两用机场,进出重庆的航班都在此起降。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现在分别有国内航班的T2A、T2B和国际航班的T1三个特大型航站楼,1992年4月国务院将重庆江北机场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并改名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西部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航空有限公司以该机场为基地。
公共交通
重庆主城区内公共交通形势丰富多样,包含公共汽车、轻轨、地铁、过江索道、缆车、自动扶梯(亚洲最大)、升降式电梯以及过江轮渡等,其中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轨道交通和公交汽车。
另外,由于地形影响,在重庆马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行车和电动车。
特色交通
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全世界最丰富的交通运输系统。
重庆除去传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运公交和出租汽车外,还拥以下交通方式:跨江客运索道:嘉陵江索道,建于1982年,从渝中区沧白路跨嘉陵江与江北区金沙街相连,因与新建的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桥位重叠,从2011年3月1日起停止运营。
长江索道,建于1986年,从渝中区新华路跨长江与南岸区上新街相连,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条跨江客运索道。
客运扶梯:皇冠大扶梯,连接两路口和重庆火车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扶梯。
升降式客运电梯:凯旋路电梯,连接凯旋路和较场口,是国内唯一的公共客运升降式电梯。
渡江轮渡:重庆境内拥有众多的渡江轮渡线路,随着城市建设大部分已经停运,其中最为出名的为在运“朝天门至江北嘴至弹子石”的轮渡线路和停运“朝天门至唐家沱至郭家沱”轮渡线路。
缆车:缆车多存在于重庆各码头,曾经繁华的航运造就了重庆众多缆车线路,其中望龙门缆车为国内最早的缆车业最为出名,现已废弃,目前仅能从长江索道上空俯瞰这一索道遗址,现重庆主城区仅存缆车线路为,重庆港候船大厅至重庆长
江航运港3号码头的客运线路。
BRT:BRT快速公交车于2009年开行,从大渡口区香港城到渝北区重庆火车北站,部分路段采取全封闭运行。
轨道交通
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
2011年7月28日开通,采用6节编组,现阶段全长36.7公里,设站23座,采用地铁制式。
由渝中区朝天门开往沙坪坝大学城。
远期延伸至璧山县。
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
2004年11月6日开通,采用4、6节混合编组,现阶段全长19.1公里,设站18座,采用跨坐式单轨制式。
由渝中区较场口开往大渡口区新山村。
正在建设的二号线南延段将延伸至巴南区鱼洞,与三号线实现换乘。
重庆轨道交通三号线。
2011年9月29日开通,采用6节编组,现阶段长55.6公里,设站39座,采用跨坐式单轨制式。
由巴南区鱼洞开往渝北区江北机场。
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
2012年9月28日开通,采用6节编组,现阶段全长19.0公里,设站12座,采用地铁制式。
由江北区五里店开往渝北区礼嘉。
重庆轨道交通远期规划有18条线路(十七线一环)。
人口
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93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39.8万人,其次苗族约48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
全市总人口3303.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 5.8%,以土家族、苗族为主。
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
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唱傩戏、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
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
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流动人口
重庆市的外来、外出人口流动数量大。
重庆主城区内外地来渝工作获得暂住证的人口在2009年达到524万,是一个实际已经容纳了900万外来流动人口的特大型人口净流入城市,其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占重庆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的一半,仅次于[span]上海、[span]北京和[span]深圳,是全国第四大流动人口居留城市,其自身即存在外来务工人员问题;而另一方面重庆市郊县农村居民如原[span]涪陵、[span]万州和其原所辖县等等地区离开居住地外出务工人口却有437万。
社会
科技创新
重庆科技实力雄厚,集中了全国一批优秀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是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国际军博会指定举办城市,截至2007年,重庆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2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居全国第10位、西部第1位,技术交易额连续八年居西部第1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每百万元研究开发经费投入产出的专利和论文数等指标居全国前5位(中西部第
一位),成为科技发展最快的省市之一。
1930年在重庆北碚创建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西部地区建立的最早的综合性科学研究机构,是中国近代三大科学院之一,后并入中科院,在其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是中国七大综合自然博物馆之一。
重庆科技取得了许多举世成就,截止今日重庆科技各界取得的在国内和世界上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科研成果有:
成果名称时间重庆地区设计和研发
单位
国产国际电联标准数字通信设备鼻祖——24路脉冲编码通信设备1978
年
重庆邮电大学
世界首台“超声波肿瘤聚焦刀”1999
年
重庆医科大学
国际三大3G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标准2003
年
重庆邮电大学
世界第一款基于0.13微米工艺的TD手机核心芯片——通芯一号2005
年
重庆邮电大学
“五个世界第一”的世界百大名桥——巫山长江大桥2005
年
重庆交通大学
中国第一台国产电动汽车2006
年
重庆川仪九厂
家蚕基因框架图谱2007
年
西南大学
世界最大跨径公轨两用结构拱桥——菜园坝长江大桥2007
年
林同棪国际集团(中国
重庆)
世界第一跨钢筋混泥土拱桥——重庆朝天门长江大桥2008
年
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
世界最大跨径连续钢构桥——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2008
年
林同棪国际集团(中国
重庆)
国际通用工业无线通信标准——EPA总线标准2009
年
重庆邮电大学
世界第一个胃病疫苗2010
年
第三军医大学
世界第一个治疗性乙肝疫苗(II期临床)2011
年
重庆啤酒集团
世界第一个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2012
年
重庆邮电大学
另有汽车齿轮零件冷摆辗精密成形技术、MEMS微型机械系统、转基因彩色蚕茧、万县长江大桥施工设计突破等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随着这一批科研成果,催生了22个重点实验室和38个工程技术中心的建立,推动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物联网基地、国家云计算特别管理区、国家信息安全应用基地的设立,确立了西部信息产业之都和“桥都”的地位。
政治
1997年直辖以来主要领导
职位任期姓名
市委书记1997年6月18日-1999年9月张德邻1999年9月-2002年10月贺国强2002年10月-2005年12月24日黄镇东2005年12月24日-2007年11月30日汪洋2007年11月30日-2012年3月15日薄熙来2012年3月15日-2012年11月20日张德江2012年11月20日始孙政才
市长1997年6月18日-1999年6月蒲海清1999年6月-2002年10月包叙定2002年10月-2009年11月王鸿举2009年11月始黄奇帆
经济
经济概述
2012年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1145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0.01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6172.33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增加值4346.66亿元,增长12.0%。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2:53.9:37.9。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83元,比上年增长12.4%。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0.1%。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上年下降0.5%。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比上年上涨4.6%。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5.45万人,比上年增长19.0%。
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非农就业31.00万人,比上年下降16.2%。
25.85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比上年增长43.6%。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截止2012年,全市各类市场主体136.92万户(内资企业33.03万户,外资企业0.51万户,个体工商户101.7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1.63万户),比上年增长20.8%。
其中,微型企业8.05万户。
2012年新发展微型企业3.26万户,解决就业24.24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03.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税收收入970.17亿元,增长10.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05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其中,民生财政支出160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2.6%。
金融发展
2012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915.65亿元,增长20.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8.0%。
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7家,中小型银行19家;中资区域性中小型银行27家,其中村镇银行24家;外资银行分行13家;金融和融资租赁公司5家;担保公司153家;小额贷款公司157家。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9423.9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0.4%。
其中,人民币个人储蓄存款余额8361.64亿元,增长19.6%。
本外币贷款余额15594.18亿元,增长18.2%。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及透支4025.00亿元,增长22.0%。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舟楫便利,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物品集散地。
重庆成为直辖市之后,全市商贸流通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流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美食之都打造有声有色,初步形成市内外流通企业共同繁荣重庆市场的局面。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和国际金融结算中心,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8.0%,居全国各城市第四位,不良资产率仅1%左右,位居全国前三。
拥有银行、证券、保险和各类金融中介服务等功能互补的金融组织体系,金融机构数量为西部各地之首。
目前已经有美国利宝、中美大都会人寿和中新大东方人寿三家大型外资保险机构在重庆设置地区总部,其中美国利宝更是将中国总部设于此。
重庆的保险机构以27家的数量在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居第四。
商贸发展
重庆形成了以解放碑为龙头,以观音桥步行街、沙坪坝三峡广场、南坪步行街、杨家坪步行街、大渡口步行街和即将建设的石桥铺步行街为辅的七大商圈。
重庆解放碑步行街曾经是中国西部面积最大的步行街(现在是观音桥步行街),也是中国第一个大型商业步行街,以其为核心的解放碑商贸中心区解放碑步行街
面积约为一平方公里,区域内第三产业机构单位7600个,各类楼宇635幢,其中28层以上的有62幢,建筑面积459万平方米,批发零售贸易业53个,营业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场有20多家。
此外还汇集了新世纪百货、重百临江商场、太平洋百货、王府井百货、重庆书城、美美百货等其他大型卖场,由于商业的繁华,以及商业建筑的高度密集,解放碑还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平均每天人流量有40万人左右,节假日高峰时有近每天120万人流。
从2001年以来的统计,解放碑商贸中心区每年以总销售额不低于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低于14%的速度发展。
2008年解放碑商圈销售额达到334.3亿元,零售额达到158.8亿元,是当之无愧的“西部第一街”。
2012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47.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89.98亿元,增长8.1%。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2%。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65.47亿元,增长16.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5.72亿元,增长14.7%;按行业统计,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360.93亿元,增长16.1%;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00.26亿元,增长15.1%。
物流业
2010年8月,中移动西南大区物流基地开建;2010年9月,新加坡最大物流巨头进驻重庆两江新区;2011年2月,西部金属材料电子交易中心落户两江新区;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国际贸易服务中心落户;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国际货运专列正式开通全线运行。
零售业
重庆零售业是比较发达的产业,在本地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有非常激烈的竞争。
重庆巨型百货商店有本土的重庆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和新世纪百货,两家同属重庆商社集团,另有太平洋百货、茂业百货、美美时代广场、百盛购物中心、王府井百货、万千百货、大洋百货,novo百货,远东百货等外地或者海外企业参与竞争,重庆特有的步行街文化和组团式的发展模式,造成了百货业在国内少见的空前繁荣。
重庆家电零售业则是中国家电巨头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强力竞争和本土
的商社电器参与的格局。
酒店业
重庆酒店业在直辖市成立后开始有较大的进步,重庆市场潜力的巨大,使新的酒店不断出现,同零售业一样,依然是外资和本地资本竞争的格局,五星级豪华酒店有JW万豪酒店和洲际酒店、海逸酒店、凯宾斯基酒店、香格里拉酒店、HolidaySun、索菲特酒店这样的国际大酒店,以及金源大酒店、南方君临酒店这样的国内资本的酒店共17家。
四星级老字号酒店有重庆饭店和重庆宾馆,而在经济型酒店上,则是7天酒店、锦江之星酒店、莫泰168酒店、速8酒店和如家快捷酒店、YHA国际青年旅舍占优势地位。
工业发展
201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达12038.52亿元,同比增长28.2%;增加值增长22.7%,增速排名全国第一。
2012年工业增加值518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5.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104.02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其中,大中型企业9548.41亿元,增长18.1%;国有控股企业3874.89亿元,增长3.7%
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开通宜昌沿长江至重庆的航线,客观上增强了重庆与中部及东部地区的联系,也使重庆成为整个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面向世界的商业城市之一。
在20世纪伊始,外资及民族资本开始在重庆发展近代工业。
经过抗日战争,重庆逐渐发展为中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巨大的产业工人阶层,但随着内迁企业的离开,重庆又趋于没落。
新中国建立后,重庆又成为重要的机械工业基地、综合化工基地、医药工业基地和仪器仪表基地(仪器仪表仅次于上海),在1976前得到国家巨大投资。
重庆是中国汽车长安集团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中国最大的常规兵器生产基地,全国唯一一个可以独立生产除飞机和宇宙航天器之外中国军队几乎所有的现役作战武器,包括潜艇与导弹、激光武器、坦克等尖端设备的城市。
重庆工业以军事单位转型发展起来的重工业为主,行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较强。
在2002年后,重庆东部发现了国内最大的天然气田,重庆的一些贫困区县在很短时间内靠暴富的能源生意成为了全国财政最富有的区县之一。
文化艺术
巴渝文化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
巴渝(重庆)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
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骠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大山大川铸就了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
(完整的巴文化区还包括四川省的广元,南充,巴中,达州和广安五市,大体以嘉陵江为界。
陕南、鄂西、湘西北和黔北等区域为巴文化区辐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