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肇庆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上期末模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1)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
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ρ甲< ρ乙
C.V甲>V乙D.m甲=m乙
2.在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50 N
B.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30kg
C.潜入水中的学生排开水的质量约为50kg
D.两个鸡蛋对桌面的压强大约为1Pa
3.如图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A.B.C.D.
4.一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呈现清晰的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手影
6.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7.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液化现象
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夏天喝饮料,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熔化现象
D.电冰箱内侧壁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凝华形成的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9.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
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B.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D.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
10.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甲液体的密度_____乙液体的密度;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_____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
(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此时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这个像.若将此透镜取下观察邮票,此时邮票距凸透镜的距离必须________,若想观察到的邮票的像稍微大一点,则透镜应该离邮票稍微________一点.(选填“近”或“远”)
13.16年的冬天全国多地“雾霾肆虐”,甚至要影响到我们在家“停课不停学”,雾霾,雾和霾的统称。
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十分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所谓的PM2.5,其指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
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或_____的产物(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两种物态变化伴随着___(选填“吸”或“放”)热。
14.(1)打电话时,我们凭声音就可以判断对方是谁,这是通过声音的______进行判断的(选填“音调”响度”或者“音色”);
(2)家庭中的液化石油气是利用______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在瓶内。
15.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16.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
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35°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填“向上”“向下”或“不会”)移动,如果使用中发现出现标尺上端不动,下端位置偏右的倾斜情况,液面高度示数比真实值偏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偏”)
三、计算题
17.“五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8.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
(1)我们每个中学生在过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扬州大市口马路路宽为30m,一辆汽车在该段的行驶速度大约为12m/s。
小明在交叉道口步行横穿公路上学。
步行速度是1.5m/s,要求横穿公路时预留10s安全时间,小明至少要离行驶过来的汽车多少米,步行横穿公路才能保证安全。
(2)汽车超速也是安全隐患之一,小明家的汽车在大市口马路上以70km/h的速度行驶,在前方50m处有超速拍照,小明父亲立即减速,3秒后车速降至50km/h速度。
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54km/h,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家的车这次是否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
四、实验题
19.(2017•广东卷)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_____,发现横粱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粱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鹅卵石的质量是:31.8g和空烧杯的质量是90g。
(3)如题18图甲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题18图丙所示,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g。
(4)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题18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g/cm3。
(6)若小明在第(4)步骤测量过程中,用镊子添加砝码并向右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此错误操作将导致所测密度偏________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
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一只苍蝇停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
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承接到像。
(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21.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1)所需的器材是玻璃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铅笔、白纸和______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暗”)
(3)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B放在另一侧,在确定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在判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原来B的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选填序号: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虚/实)像,若利用照相机把平面镜成像的情景拍摄下来,则照相机应在玻璃板
______(“前”或“后”)对着像进行拍照。
(4)实验中某同学将玻璃板和点燃的蜡烛A放置好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时,记录下了物、像、镜的位置,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选填序号:A.整理实验器材B.改变蜡烛位置多次实验)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若还想探究水沸腾的条件,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_____图。
(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5)小强想进一步改进实验,仅仅将烧杯中热水适量减少一些,其他实验条件不变,重做以上实验,请在乙图中作出对应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大致情况。
(_____)
23.以下是物理课本上的一些声学实验: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乙:在衣架的挂钩上系上细线,细线的两端分别绕在两根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敲击衣架,可以听到很清晰的声音;丙: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两次听到的声音不同.请你说出上述实验分别在研究什么问题:
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
24.小亮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将_____移至标尺左端刻度线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图甲是他测量空瓶质量时的情景,错误的是_____。
纠正错误后,测得空瓶的质量是20g。
(3)用瓶子装满液体,用天平测得瓶和液体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是_____g,已知瓶子的容积是40 ml,则液体的密度是_____ kg/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大于等于大于
12.大于两倍焦距能小于一倍焦距远
13.液化凝华放
14.音色压缩体积
15.80;﹣4℃.
16.110°向下偏高
三、计算题
17.(1)3×103 kg/m3 (2)55 cm3
18.(1)360m;(2)不会因为超速而被拍照
四、实验题
19.零刻度处左 161.8 52 2.65 大
20.倒立等大右变小完整不能不能远视
21.刻度尺 较暗 C 虚 前 B
22.68℃ 撤走酒精灯继续加热 A 不可行
23.探究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探究固体是否可以传声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4.水平 游码 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