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山东青岛军民融合学院(266400)孙瑶瑶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现阶段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提高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水平的建议,以使学校、教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实训操作技能水平、理论知识水平,促使其成长为可以满足企业岗位需要的物流人才。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物流管理专业;中职[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1)30-0095-02
中职学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目的是给社会培
养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良好、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技能的、可充分满足一线物流工作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注重理论知识传授。

教师通过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够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夯实其理论知识基础。

一、现阶段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互动少师生互动少,,教师独占讲台
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赶教学进度,部分教师会先重点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再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训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各做各的,缺乏互动。

这导致教师难以有效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2.课程教学存在重“理”轻“实”的情况众所周知,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同等重要。

但是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会受到教材的影响而只将精力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上。

因为专业课程教材中的实训内容并不多,理论知识却非常繁杂。

一些教材内容缺乏实践性,以致教师在教学时只能使用讲授法。

一些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水平比实践指导水平高。

在大学毕业之后,这些教师便投身于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多接触的是课本上的知识而缺乏锻炼实践操作能力的机会,这使得他们更擅长于教学理论知识。

一些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选取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多采用讲授法,太过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灌输。

他们只会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课堂练习,根本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以被评价对象为划分依据,可将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对教师的评价与对学生的评价。

其中,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体是教师。

一些教师采用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只注重结果性评
价。

这些教师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但考试成绩并不能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评价学生的实训情况时,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实训成果,还应关注学生在实训操作过程中的态度等。

教师应建立起全面的、客观的学生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评价,操作则相对简单,大多学校仅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教师考核评价表》填写有关内容。

但在一般情况下,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他们并不能做到客观。

有的学生会认为这样的评价只是在走形式,所以并没有认真提出意见。

这样的评价不具备任何作用,会导致教师不能有效解决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4.学生重视实践轻视理论知识学习大多数中职学生比较活泼好动,爱动手实践,对实训操作具有浓厚的兴趣。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兴趣不浓。

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相对抽象化、概念化,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对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学生不会自主深入探究相关的知识,这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有效开展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建议
1.积极促进师生互动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赋予学生主动权,让学生变成课堂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居于课堂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学习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可以选出学生让他们充当助理、组长等角色,以使他们能够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他们的责任心。

同时,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可空出时间和学生进行近距离互动。

这对教师、学生与教学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职校论坛
2.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
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操作处于均衡状态,要有效结合
现有的条件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中职物流
管理专业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课程
学习难度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相应的优化
调整。

针对教材中多为理论知识而实践性指导较少
的情况,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可在有效整合教材内
容的基础上,联系当地相应行业的发展情况、经济发
展情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等,编写符合学情的“理实
一体化”校本教材,从而满足集“教、做、学、评”于一体
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需要。

3.提高教师的“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力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实际
操作技能水平与专业理论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培训,提高自
身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能力;应主动前往物流企
业接受锻炼,以员工身份参与到物流工作中,经历学
习、观摩、实操等过程,进而真正把从事这一行业所需
具备的实训技能与理论知识带回课堂。

教师的专业
水平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理实一体
化”课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要想
中职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得以顺利
开展,学校就必须要打造一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
训操作水平高、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采取有效的、
具有可行性的方法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以有
效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
度,促使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训操作相结合。

教师可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物流管理专业的相关
教学内容融入一个个小任务中,使学生在完成这些任
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效习得关于存储、流通加工、包
装、信息处理、装卸搬运、运输以及配送等的物流管理
知识,进而落实“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工作。

教师可
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落实“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工作,
即先结合教材中的案例给学生讲解具体的解决问题
的思路,再给出相似的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
尝试解决其中的问题。

教师可以采取四环递进教学
法,即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归纳汇总、优化改进
等步骤有效落实“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工作。

教师
还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

采用此法时,应有效考虑以
下三个方面:其一,构建仿真的工作场景,比方说模拟
运输经营等。

教师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能
力、实践操作能力,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二,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代
入相关的角色处理工作事务。

其三,依据企业用工需
求及标准开展岗位体验与认知活动。

同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
地融入“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比如,教师可以把展
示操作流程的视频、呈现教学理论知识的PPT等上传
至雨课堂等一系列互动教学平台。

这样,学生便能借
助手机、平板电脑等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5.进行“理实一体化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综合评价
在对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进行评
价时,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这样才能系统了解教
学情况。

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给出教学自评结果。


生要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

教师可
采取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并运
用基于实际教学情况制作的评价表格,分别以学习纪
律、学习态度、学习收获等为切入点对学生的学习效果
进行系统的评价。

此外,教师要及时反馈教学评价结
果,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
中,要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并使学生有机会进
行实践操作。

教师要指引学生充分融入“理实一体化”
课程教学,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实践操作,有效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以更好地习得相
关的技能与知识。

教师应适当地指引学生有效利用课
后的时间,通过网络互动教学平台更好地学习理论知
识。

比如,教师可以将设计好的学生较感兴趣的微视频
等上传至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积
极的学习。

这能够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增强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技能大赛,以激活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
的开展,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使师生能够在
课堂上做到学、教、做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有助于打
破传统理论知识教学的禁锢,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充
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训技能水
平、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

此外,在“理实一
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的实
践能力,夯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基础;且通过课后的积
极评价与自我反思,教师还能够有效转变教学方式,
使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进而更好地提高教学
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义丽.谈职业教育中的“理实一体化”教学[J].智库时
代,2019(40):198+200.
[2]麻东夏.S中职学校提升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研
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9.
[3]朱海燕.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证研究
[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责任编辑王嵩嵩)职校论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