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材料研究进展-红光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 a t e n t  ̄ n a t i o n C o o p e r a i t o n C e n t e r , S I P O, B e i j  ̄ 1 0 0 0 8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E l e c t r o l u mi n e s c e n t ma t e r i a l s a r e i mp o r t a n t b r a n c h e s o f r e s e a r c h a n d a p p h c a i t o n i n t h e i f e l d f o ma t e i r a l s . Re d l i g h t
第1 5期
安玲玲 , 等: 有机 电致发 光器件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一 红光材料
・ 5 5・
1 D ta 2 D攀b 3 D—c 4D _d




图8 系列红色树枝状发光材料 的结构 式 李等 以噻吩并吡嗪为发光核 , 与外 围带有空穴传输性 能 中当发光材料为化合物 N—D T P时 , 启亮 电压为 4 . 5 V, 器件 的 的咔吨或芳胺 的聚苯 材料 反应得到 了发红光 的树枝状 分子 C一 电流效率为 0 . 5 8 c d / A, 最 大发光亮度达 到了 1 0 2 0 c d / m , , 这是 D T P和 N —D T P , 并 以溶 液 旋 涂 的 方 式 制 备 了结 构 为 I T O ! P E D O T : P S S / D e n d r i m e r / B C P / A l q 3 / L i F / A l 的电致发光器件 。其 目前可溶液旋涂 的树枝状红 色主体发光材料较好 的器件数据 。
另一类非掺杂型红光材料是具有 D一叮 r —A一 订一D线性双 推拉 电子结构的芳香胺 类化合 物 , 如 B S N、D—C N、N P A F N和 B Z T A 2系列化合物 。具有 D一叮 T —A结构 的化合 物 由于其 极性
较大 , 因此在 固态薄膜时容易 聚集 , 导 致荧光 量子效 率下 降; 而 D一 一A一百一D类 化合 物具有 一对 反平 行偶极 , 由于双偶 极 作用的存 在 , 化合物在 固态时 的荧 光淬灭 现象能 够得到有 效 的 抑制 , 例如化合物 N P A F N非但没有 固态时 的荧光减 弱现象 , 反 而固态荧光 比溶液 中更亮 。


பைடு நூலகம்
5 4・
山 东 化 工 S H A N D 0 N G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2 0 1 7年 第 4 6卷
A C E N s , 此类化合物优势 在于荧 光发射 波长较 长且非 晶态性 质 较好 , 缺点为荧光 量子 效率较 低 , 并且 由于化合 物 固有 的空 穴
e mi t t i n g ma t e r i a l s a r e r e v i e w e d i n t h i s p a er p , b a s e d O 1 1 he t c l a s s i i f c a i t o n s y s t e m nd a he t s t r u c t u r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i t c s f o he t c u r r e n t
作者简介 : 安玲玲 ( 1 9 8 l 一) , 女, 博士, 专 利 审查 员 , 主 要从 事 化 学 领域 发 明专 利 的实 质 审查 工 作 ; 等 同第 一作 者 : 姜 ( 1 9 8 5 一) , 女, 硕士 , 专利审查员 , 主要从事化学领域发 明专利 的实质 审查工作 。
掺杂材料 , 其 优点 在 于 电致发 光 效率 较 高 。李 璐 等报 道 了 用 D C M掺杂 8一羟 基 喹林 铝 ( A l q 3 ) 制 备 高亮 度 、 高效 率 的红 色 O L E D, 器件结构为 I T O / N P B / A I q 3 : R u b r e n e ( 3 %) : D C M( 3 %) / A l q 3 / Mg : A g / A 1 , 亮度 为 4 3 3 0 c d / m 2 , 色坐标 为( 0 . 5 1 , 0 . 4 4 ) , 最 大 流明效率 为 6 . 7 7 n/ h W… 。 掺杂 时 D C M存在浓 度 淬灭 现象 , 高浓 度条 件下 会 降低 器 件效率 , 在最佳掺杂浓度 时不能屏蔽 A l q 3的发射 峰 , 因此难 于 得 到色度较纯 的红光 。研 究人 员发现 引入 空 间位 阻大 的基 团 能够有效 降低分子 间簇集效应 , 减少 自猝灭现象 , 即用 D C M 衍 生 物取代 D C M 作 为掺 杂染 料 。常 见 的 D C M 衍 生物 有 D C M、 D C M 2 、 D C J T B、 D C J T B 、 D C J T I 、 D C I B N、 D C J M T B , 结构如图 1
s i t u a i t o n f o d e v e l o p me n t f o r e d n s h t e mi t t i n g a t m e i r a l s o v e r t h e y e a r s .P r o dd e d he t b a s i s a s he t r e l a t e d t e c h n o l o g i s e i n he t i f e l d f o r e s e a r c h a n d p r a c i t c a l印 p l i c a t i o n .
传输特性 , 导致了器件 中 电子和空 穴传 输不 均衡 , 激 子难 于在 发光层有效复合 , 最终降低了器件效率 。
^ CEN2
ACEN3
图4 系列二芳基胺取代 的化合物 的结构 式


为电子受体 。N P A ML Me 具 有 固态荧 光增 强 的特点 , 以其作 为 主体 发光 材料 制备的红光器件 , 在不 同的外加 电压下器件 的 E L
Pr o g r e s s i n Re d Em i t t e r s f a r Or g a p ! c Li g ht—Emi t t i ng Di o de s
A n L i n g l i n g , 胁n g X u e , Q i u X i a o w e i , F e n g S h u w e n , P e n g Y i n g g u i , F e n g Y u a n , H a o P e
1 0 0 0 8 1 )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 中心 化学部 有机化学一室 , 北京
摘要 : 有机电致发光用材料是材料领域研究和应用 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 文总结 了红 色发光材料 的分类体 系和结构 特点 , 结合 近年来 红色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 , 以期 为该领域 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 据。 关键词 : 有机电致发光 ; 红色发光材料 ; 掺杂型红光材料 ; 红光主体发光材料 ; 稀土配合 物红光材料 中瞳分类号 : I 1 8 . 9 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m-  ̄ - : ! O 0 8— 0 2 1 X( 2 0 1 7 ) 1 5— 0 0 5 2—0 6
C- D T P : R
N狮
: R。
、 N

图9 C—D T P和 N—D T P的结构 式 合成 了一 系列具 有 D一订一A一竹一D推 拉结 构 的星形 分子 。 刘英 芳 等用 苯 并 噻二 唑 ( B T D) 作 为 中心 的 电子 受 体 , 向 研究表 明 , 这些化合物能够被用作高效红光材料 , 尤其是 的 s— B T D的 4 、 5 、 6和 7位引入三苯胺 ( T P A) 基 团作为电子给体 , 选 B T D和 S—B T D P 引。 用结构 不同的的 1 T 一 共轭链作 为 1 T 桥连接 T P A和 B T D, 设计并 E
Ke y wo r d s : o r g a n i c e l e c t r o l u mi
ma t e r i a l s ; r e d l i g h t e mi t t e r s ; d o p nt a ; r a r e e a r t h c o mp l e x
2 . 3 星射 状或树 枝状 杂环 系 列
图7 电致红光材料 的结构 式 朱 旭辉等 并 噻二唑 为发光 中心制备 了电致 红光材料 , 将其用 旋涂法制作 电致 发光 二极 管时 , 启 亮 电压很 低 , 最 大亮
Y e h等 以红色发光 体苯 并噻二 唑 为发光 核 , P一或 n一 型材料为表面基 团设计合成 了一 系列红色树 枝状 发光材料 , 化 合物 2 , 3荧光明显增强 , 说 明表面基 团具有光采集天线效应 。
所示 。
I 掺 杂型 红光 材料
4一( 二氰基亚 甲基 )一2一甲基 一 6—4一二 甲基 氨基 苯 乙 烯基 )一 4 H一吡 喃 ( D C M) 及其衍 生 物染料 分子 是使 用较 多 的
图1 常见 D C M 衍生物 的结构 式
收 稿 日期 : 2 0 1 7— 0 5— 2 6


NP ̄ M: N
B=
图6 D一叮 r —A一叮 r —D型非掺 杂主体 红光材料 的结构式 度2 0 0 0 c d / m , 最大 电流 效率 2 c d / A, 色坐标位 于纯 红色 区域 , 是溶液法成膜 的小分子 电致发光 器件 中性 能 比较好 的 ; 用蒸镀 方法制作 的电致发 光二极 管 , 在没 有空 穴 阻挡材 料情 况下 , 启 亮 电压很低为 2 . 9 V, 最大 电流效率为 c d / A, 发光也位 于纯红光 区域 。
性 能是稳 定的。
兹 g 一
图5 T P Z和 N P A ML Me的结构 式 L i n “ 和C h e n E 等分别报道 了分 子结构 相似 的红光材 料T P Z和 N P A ML Me , 二者均 以二芳胺为 电子 给体 , 以杂环基作
2 . 2 双 推拉 电子 ( D…7 1 " A q l " 一D) 系列
有机 电致发光器件 ( O L E D) 因其优异 的特性 从一 开始就广 受关注 , 基于结构考虑 , O L E D中的材料包括发光材料 、 辅助材料 和电极材料 。发光材 料是器 件 中最 终承担 发光功 能 的物 质 , 而
且发光材料 的 发光 效 率、 发光 寿命 和 发 光色 度 等性 质 都将 对 O L E D的器 件性 质产 生 直接 影 响。发光 材料 构 成 的发 光 层是 O L E D中最为关键 的部分 , 因而发光材料对于有机 电致发光是 至 关重要的。发光材料按材料 的发光 波长范 围可分为 红光 、 绿光 、 蓝光材料 , 与蓝光 和绿光类材料相 比, 红光类材料相对比较缺乏 , 其荧光效率也要低很多 , 这是由红光材料的特性所决定的 。

5 2・
山 东 化 工 s ] 姒N D O N G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 I 冒 Y
2 0 1 7年第 4 6卷
有 机 电致 发 光 器 件 发 光 材 料 研 究进 展 一红 光材 料
安玲玲 , 姜 雪, 邱晓伟 , 冯妹 雯, 彭英桂 , 冯 媛, 郝 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