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四章 单元质量评估精练精析(2) 鲁教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单元质量评估(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09·北京文综)图1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图1,回答1、2题。
1.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邻省(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A.南 B.北 C.东 D.西
2.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解析】1选A,2选B。
本题组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坐标图提取解题信息:输出货运量依次为湘、豫、赣、陕、皖、渝;输入货运量依次为豫、陕、湘、赣、皖、渝。
结合对区域内交通运输的线路进行分析。
读日本国内运输结构的变化图,回答3、4题。
3.在日本国内货运中航运占重要地位,客运中航运所占比重很小,原因是()
①日本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河运发达
②航运货运量大,价格低廉
③航运客运速度慢
④航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客、货运输中,汽车运输所占比重增长较快,原因可能是()
①汽车运输量大,速度快②高速公路快速发展
③大吨位汽车出现④汽车运输安全系数高
⑤日本汽车工业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3选D,4选B。
日本由于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因而大量货物周转应选量大、价廉的航运方式;但航运因速度慢,在客运中所占比重小。
由于高速公路的发展及大吨位汽车的出现,汽车在客、货运输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完成5~7题。
5.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
A. ②a
B. ③b
C. ④d
D. ①c
6.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
①穿越河流②邻近港湾③穿越城区④坡度太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修建铁路后城市形态发生变化,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是将来城市形态的是( )
【解析】5选D,6选D,7选A。
第5题,从乙村到城市最好与等高线平行,从甲村到城市公路要过陡坡,道路在陡坡应呈“之”字形,少穿过河流。
第6题,铁路穿越城区,带来噪声污染,穿过山岭,坡度太大,不安全。
第7题,在城市已有空间形态基础上,城市以铁路为轴线发展
图5为某岛屿图,读图回答8、9题。
8.最适宜建港口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⑤处建飞机场的有利条件是()
A.离海港近,便于客货的中转
B.该岛风景优美,游客多,经济效益好
C.地势较高,云雾少、降水少
D.地形平坦,视野开阔,利于飞机的起飞、降落
【解析】8选A,9选D。
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图示岛屿位于北
太平洋,且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①处位于背风坡,适宜建
港;由河流分布状况可看出⑤处地形平坦,且临海,视野开阔,利于飞机起飞、降落。
(2009·济南高一检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被称为新世纪的“四大工程”。
据此完成10、11题。
10.“四大工程”中属于交通运输建设的项目是()
A.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B.西电东送、青藏铁路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青藏铁路
11.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线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解析】10选D,11选B。
第10题,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重要手段,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运输方式。
“四大工程”中西气东输是管道运输,青藏铁路是铁路运输。
第11题,青藏铁路经过地区冻土深厚、广布,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在这种条件下修建铁路,必须以新的科学技术为支撑。
说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铁路建设中,社会经济因素已超过自然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读图6,回答12、13题。
12.图中所示哪个地区最有可能为商业街()
A. a
B. b
C. c
D. d
13.影响c城镇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矿产
B.交通
C.地形
D.旅游
【解析】12选B,13选B。
本题组考查聚落(城镇)和商
业网点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12题,作为商业网点的一种布局形式,商业街的布局遵循两种原则,一是市场最优,即布局在城市几何中心位置;二是交通最优,布局在环路边缘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图中区域最可能形成商业街的是市区的b点。
第13题,城镇c位于公路干线沿线,同时从图中信息也得不到其他要素的相关信息,因此主导因素应为交通
14.GPS技术对车辆的导航功能有()
①可以帮助司机寻找最佳行车路线
②只能准确定位,无法动态跟踪
③可有效降低出租车辆的空载率
④能降低能耗、节省运营成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选D。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四颗卫星可以动态跟踪车辆进行导航。
15.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其他通信中断的情况下,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在抗震救灾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间断地发回各种灾情和救援信息。
这主要是利用了这一技术的哪一特征()
A.全球性
B.全能性
C.全天候
D.高精度
【解析】选C。
“北斗一号”是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只能用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不具备全球性;地震时在其他通信中断的情况下能发挥定位、导航功能,说明北斗卫星受天气和地面限制小,具有全天候的特点。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为了保证能源安全,我国已正式启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工程,第一期工程的基地确定为浙江的镇海和岱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
读图7,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最主要供应源地是_____地区,通过 _______(运输方式)输入。
(4分)(2)②运输线经过的重要运河是______。
(2分)
(3)图中在建或拟建的油气运输线③、④的合作伙伴国分别是______、______,运输方式为_______。
与
②运输方式相比,其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启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工程的目的是什么?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确定在浙江镇海和岱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6分)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石油进口及运输方式以及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情况。
第(1)题,仔细读图即可得出。
第(2)题,拉美石油运入我国经过巴拿马运河。
第(3)题,从区域位置即可判断③线石油供应国为哈萨克斯坦,④线石油供应国为俄罗斯。
管道运输的优点是连续性强,可不分昼夜运输。
第(4)题,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可调配石油的供应情况,我国石油储备基地的优势区位因素:有进口石油方便的海运条件,与石油供应地之间的便利交通条件,靠近石油消费市场等
答案:(1)西亚(中东)海运(2)巴拿马运河
(3)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管道运输连续性强
(4)保证能源安全,在世界石油市场发生剧烈动荡,甚至发生严重中断时仍能保证国内市场的石油供应;调节石油生产与消费的需求。
有便利的海运,接近石油消费市场,交通便利等。
17.(2009·常州模拟)图8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
较合理的是_______线,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④为________区,理由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解析】本题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港口及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
第(1)题,比较乙、丙两海湾不
难看出,乙处位于河口,等深线较稀疏,故泥沙易淤塞航道,不利于大型船舶出入,而丙处等深线较密,海水较深,陆上又有铁路相通,易于实现海陆联运。
第(2)题,交通线选址的原则之一就是尽量沿地形平坦地区修筑,易于施工,图中B线大致沿等高线,因而地形平坦,且线路较短,与乙城市相连。
第(3)题,①位于城市外围并沿铁路线布局,因而为工业区,④位于市中心处,交通便利,为商业区。
答案:(1)海水较浅,不利于大型船舶进出海水较深;地处避风港湾;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有铁路相连,可实现海陆联运(任答两点即可)
(2)B B线沿等高线延伸,路面平坦,易于施工,且利于汽车安全行驶;新修线路短,投资少;与乙城市相连
(3)工业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商业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
18.(2008·宁夏文综)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图9),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6分)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
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_________千米。
(2分)(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
(4分)
【解析】第(1)题,联系钱塘江的水文和地质特征分析回答。
第(2)题,考查有关比例尺的计算,也是为第(3)题的解答作知识铺垫。
要先用直尺算出两者图上距离的差值,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缩短的里程。
第(3)题,关键把握住“里程缩短”,既节约了时间,加快了流通,降低了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油耗和排污,有利于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答案:(1)①海域宽阔;②台风多;③潮差大;④流速急;⑤水深,风浪大;⑥海洋腐蚀环境作用严重;
⑦桥墩地基。
(2)(在85~105间的值均可)
(3)降低交通成本;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增进区域经济整合);实现节能减排(减少运输油耗及尾气排放,减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