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件—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特点:更为科学化-解决了一些根本的 问题-教育学建立在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基础上
2、著作及思想
杨贤江:
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
作,教育超政治、超阶级
克鲁普斯卡娅: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 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 史阶段的产物,出现在奴隶社会早 期
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人 对象:青少年儿童 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指导下开展
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内容 三者之间关系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三、教育学的分化阶段
教育学
绪论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二、教育的定义
广义 狭义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的起源
e ducare educare 对人进行引导 教育是引导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定义
广义:
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简单的经验概况和总结——提出一些独 立的理论范畴和命题
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等学科中分化出 来
(二)、教育学家及其著作
(三)教育学创立阶段 主要教育思想
三、教育学的分化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现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
要学术派别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三)主要教育思想
孔子 孟子 《学记》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昆体良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一)教育学创立阶段的特点 (二)教育家及其著作 (三)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教育学创立
时间: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出 现;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

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派别:
德国的实验教育学、德国的文化教育学、美国 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法国的制度教育学、马克 思主义教育学、系统科学的教育学、批判教育 学
文化教育学 制度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一、形成初步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 二、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三、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 四、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
2、教育家及其思想
教育学家理论及教育思想
赞科夫:《教育与发展》
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 发展性教学理论五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
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 展
布鲁:《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强调早期学习、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的直觉思
维、科学兴趣和创造能力
全面和谐发展教育:德智体美劳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学习 的形成性和终极性评价分册》
掌握学习理论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创造了范例教学理论
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的理论
(三)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 势和主要学术派别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教育学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更加密
一、教育学的萌芽
(一)萌芽阶段特点
教育学未分化 多现象描述和自我表现经验的概括总结 缺少独立的科学命题和理论范畴 方法: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
(二)教育家及著作
孔子、墨子、孟子、荀子、朱熹 四书五经 《学记》《颜氏家训》《四书集注》《童蒙须知》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 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核心内容: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的任务: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全面和谐的教育: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 配合起来,使两者达到平衡
两种职能: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人的自我表 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
狭义
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定义
广义: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 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 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
分别由不同人员在不同场所开展 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有 可能无组织、自发、零散;也可能有组
织、自觉、系统
狭义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 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 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 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 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简介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 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 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问题: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出来作为 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
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 之外的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凯洛夫
《教育学》,总结经验,构建了新的教育学理论体 系,极其重视智育即教养的地位和作用
马卡连柯:
《教育诗篇》《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 平行教育原则 对儿童高度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重视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 适当运用体罚是必要的
(二)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特点:开展教育实验——形成大批奠 基于教育实验和心理科学基础之上的现 代教育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