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第3课时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选修四第二章第三节第3课时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是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高中理科班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重要理论知识。
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及其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归纳、总结勒夏特列原理,从而建构影响化学平衡的认知模型。
本节课又通过真实案例展示勒夏特列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再到规律的广泛应用,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的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控制变量在分析化学平衡影响因素中的重要性。
(2)归纳、总结勒夏特列原理,增强其知识获得感。
(3)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应用的实例分析,解决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移动方向和移动结果的判断问题,增强其对学科价值
的认同感。
2.评价目标
(1)通过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平衡影响情况的探究,
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基于概念原理水平、定性水平)。
(2)通过归纳、介绍勒夏特列原理,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认知思
路的结构化水平(系统水平、内涵水平)。
(3)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应用实例的交流讨论和点评,分析、诊
断并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以及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二、教学与评价思路
Ⅰ宏观现象 化学科学实践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诊断实验探究水平
Ⅲ现实价值 化学科学价值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优化合成氨工业生产条件,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和化学价值认识水平
“勒夏特列原理”教学与评价思路示意图 Ⅱ微观本质 化学科学思维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发展知识关联和认识思路结构化的水平
三、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