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6章第2节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案1-生物七年级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苏教版2011课标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学生对绿色植物的种子、根、茎三大器官探究的基础上,对叶的生理活动——光合作用的进一步探讨。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是学习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必备的知识基础,也是全书的重点。
其中,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意义及相关的探究实验是本章的重点。
2 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①概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概念;
②书写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并指出反应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和实质;
③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并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2.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光合作用知识网络的整体构建和对相关探究实验的归纳与整合,培养学生分析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积极探索和协力合作的科学探究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光合作用相关探究实验的归纳与整合,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思想,激发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体会科学探究的快乐,培养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3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实质、意义和反应式的书写;光合作用相关实验设计的归纳、整合。
难点:光合作用相关实验设计的归纳、整合。
4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的探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质疑、评价,进行思维的碰撞与整理。
5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6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来巩固已有知识,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培养。
在本节复习课中,学生将不是简单的回顾再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内容,而是以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主线,以探究实验为主体,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萨克斯实验为基础,替换单一变量,发散思维,对相关实验进行创新性的归纳与整合。
这样,从概念的阐释,到对反应式的分析,再到对相关探究实验的归纳与整合,全部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并且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补充和质疑,从而有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
通过一系列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回顾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构建知识网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对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运用能力。
7 教学过程
8.教学反思
本节课帮助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等内容进行了知识网络的构建,并引导学生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进行了归纳与整合。
这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课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精神和小组合作能力为宗旨,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学生参与,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光合作用概念的提出、反应式的书写到对萨克斯实验的分析及其他相关实验的设计、整合,全部由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的作用。
在课堂上既有小组内的合作,又有小组间的竞争,以抢答、小组发言人展示等形式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索、聆听,并畅所欲言做出恰当的评论、补充或质疑,优化了思路。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更多的关注了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并踊跃发言的学生,而
对于一小部分学生来说,虽然按照课前的组内分工布置了相关任务,但是在展示、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没有给以更多的关注。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每一位学生的生物学素养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