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联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联动”给我的课堂注入了活力
自工作以来,对于每一节课,我都会认真的去准备,恨不得一节课把自己所知的一切都传授给学生,在此过程中担心自己讲不清楚,或学生听不明白,有时真是煞费苦心,使尽浑身解数,可是在所有课型中,每章的起始课(或概念课)、复习课,讲解试卷这三种课我还是上不好,常常是自己上的又累又气,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无聊,效果当然也就很不理想,本学期自从实施“分组联动,合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对于这三种课型我有了另一种上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于是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起始课中的概念相对说较多,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又特别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而我为了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概念,就一遍遍的解释,想法设法从不同角度去解释,可是往往事与愿违,越想解释清楚而学生越听不明白,越没人听,整个课堂就死气沉沉。

比如,《圆》这一章的第一课时,里面就涉及到圆的两种定义;同圆、等圆、同心圆;弦的定义,特殊的弦,弦心距;弧的概念、分类、表示、半圆与弓形的区别;弓形、弓形的高度;等弧、同弧;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

在上一轮讲本节课的课后反思中我写到:“本节课的概念多,枯燥乏味,我想方设法从不同角度去解释抽象的概念,学生没有几个感兴趣的,结果连概念名词也没解释完,更没有练习的时间。

于是,作业中出现概念含糊不清,不会扣字眼;较复杂图形中的弦,弧找不准。

因此,本节课是堂失败的课。

”我能想象的到当时是如何的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又一副副不配合的面孔,肯定是又气又累。

这一学期这节课我是这样上的,先给学生约5分钟时间独立阅读课本上相关内容,并解释黑板上我所列出的一些概念名词。

这些名词几乎书上都有,学生边阅读边在书上画出,阅读过程中部分名词学生可以理解。

接下来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同时要举例说明,我又给他们留了约10分钟的时间。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也投入到小组中,发现有些概念比如圆的定义,弦,弧的区别,圆心角的概念及找法学生几乎不存在问题,只是个别概念不会扣字眼,理解不全面,解释不到位。

最终问题就集中在对“等弧”的理解,“某条弦或某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的找法上,然后我又花了大约5分钟时间,给全班集中解释并举例说明。

此时,每位学生都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效果可想而知。

剩余的半节课,我又通过练习检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批改之后,发现练习中几乎没什么问题。

相对比,本学期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我也被解放出来了,关键是对这些枯燥的概念,学生理解也更透彻了,出错的几率也大大减少了,效果明显不一样。

复习课每次上都没劲,一般情况下都是把本章所学的概念串一遍,画出知识结构图,
在此过程中,学生都是静静地坐着,我所问到的概念知道的同学就懒洋洋地回答一句,忘记的就听其余学生的回答,整个过程中,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参与,另一部分学生动也不愿动,复习完之后,几乎没有效果,不知道的仍不知道,没掌握的还是没掌握,一般情况下,复习完知识点,半节课也就过去了,剩余的时间就讲讲作业中的问题,或是出几道典型的例题练一练。

这样以来,我在黑板上是既写又画,讲的津津有味,不厌其烦,可是最终还是在唱独角戏。

本学期根据“分组联动,合谐高效”的理念,我是这样设计复习课的:给学生分配好任务,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总结,归纳一个知识点及对应的题型,并举例说明。

然后又花了约20分钟的时间展示各组的成果,不完整的由其它组同学补充,提出相关知识点的问题由其它组来回答。

表现好的组及个人都加分,剩余的时间,利用习题进行检测,及时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以来,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整个课堂都在竞争,愉悦的氛围中度过。

处理习题或讲解试卷的课堂原本也是我苦恼的事情。

每次讲解时,先对答案,然后存在总是的题目再讲解。

往往一节课都是我从上课讲到下课,效果不明显,学生也没有多大兴趣。

现在我先对答案,学生发现错误后,自主查找问题所在并解答,解决不了的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有问题的学生就会主动问其它学生,这样就会有好多位小老师一帮一的解决问题,大家都有问题的题目部分也可讨论之后解决,若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其余组的同学给予讲解,讲解的组及同学都可以加上分。

若全班都有问题时,集中讲解,当大家都没问题时,就抽一些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让同学回答,检验一下是否有人滥竽充数,若回答不上来的同学则要扣掉组内的分数及个人分数,这样以来,我轻松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活跃了,关键是全班的每位同学都在进步。

通过半学期的实践,我喜悦地品尝到了学校实行“分组联动,合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带来的甜头,使我更加坚定了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的决心,并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与经验,使我的数学课堂活力四射,使学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