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_高级数据库技术_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2卷 第2期中 国 林 业 教 育
2014年3月Forestry Education in China
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高级数据库技术”
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王春玲 张海燕 聂耿青
(北京林业大学信息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高级数据库技术”是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团队、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
在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注重体现以研究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研究生的知识潜能,使研究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在数据库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课程建设的成效显著。
关键词:专业学位;软件工程;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建设
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以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1],2011年,北京林业大学正式招收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研究、具有良好软件设计与实现能力、软件项目管理能力、沟通与组织协作能力、具备较强行业竞争能力的创新型高级软件工程人才。
“高级数据库技术”是一门面向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以数据库开发全生命周期(分析、设计、实现、维护)为线索,主要讲授专用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移动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XML数据库)和大型数据库(Oracle)的核心技术,以满足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对大型数据库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要求,为研究生毕业后能从事大型数据库的开发与维护工作打下基础。
一、“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质量是课程的生命线,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是由北京林业大学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亲自负责,组织研发了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和本课程教学目标的教学讲义和实验指导书。
同时由3名任课教师按照不同的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其中一名教师是具有非常丰富的Oracle数据库工程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另外两名教师均是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课程建设的根本保障。
此外,只有不断将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才能够使研究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课程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任课教师之间、任课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经常就学科前沿、学科发展方向和最新的学术动态进行研讨,保证了本课程旺盛的生命力。
二、“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
“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要求研究生不仅要了解几种专用数据库技术,对大型数据库特别是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与其系统开发方法要有全面的了解,而且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为未来从事Oracle等大型数据库的开发与维护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授课过程贯穿了3个理念:①不面面俱到,只主讲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及数据库开发生命周期的关键部分;②以实用的内容为主,强调实践与范例的作用;③以Oracle数据库作为主要研究平台和实验环境。
目前,本课程的教学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28学时,实验课教学20学时。
(一)理论课教学内容
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需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Oracle数据库为主要研究平台,围绕几种主流的数据库技术进行讲解,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积极参加到各种数据库技术的研究和讨论中。
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结构见图1。
7
4
王春玲等: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图1 “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的主要知识结构
1.Oracle数据库
Oracle数据库部分[2]主要包括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Oracle数据库的管理和Oracle数据库的开发3个方面的内容。
考虑到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了“Oracle数据库基础”课程,对Oracle有了一定的了解,此部分内容更注重真实项目案例的全线引入,从教师的实际开发项目中凝练并设计了4个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对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管理和开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这4个案例分别是:①某国企地产公司Oracle数据库服务器的搬迁与异机恢复;②某中外合资电信设备制造公司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性能缓慢的诊断与解决;③某纳斯达克上市公司Oracle ERP财务系统某业务无法操作问题的诊断与解决;④某高校Oracle数据库服务器无法提供服务问题的诊断与解决。
每一个案例都很有针对性,而且有很强的实用性,把在使用Oracle数据库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课堂的讲授,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和相关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几种主流的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与其他计算机技术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了数据库领域新的分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数据库技术,本课程围绕分布式数据库、移动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和XML数据库5种主流的数据库技术分模块进行讲解。
具体的教学内容见表1。
在理论授课的基础上,还为研究生提供了相关的电子文档和专业性网站,以便研究生课后进一步学习使用,如Oracle的官方网站http://www.ora-cle.com/index.html和http://www.oracle.com/cn/index.html等。
表1 几种主流数据库技术的教学内容
模块主要内容
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3]系统的定义、组成、功能、特
点,分布式数据库的分类和体系结构层次,
分布式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分布式的查询处
理,分布式数据库的事务管理等。
移动数据库移动计算,移动数据库[3]的定义、特点,移动
数据库的关键技术,移动数据管理与分布数
据管理的区别等。
面向对象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对象定义语言,对象查
询语言,C++语言绑定与OODBMS实现,
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OODBMS与ORD-
BMS的比较等[4]。
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及其特点,多媒体数据库的结
构形式,多媒体数据库的实现方式等。
XML数据库XML数据库的特点、类型,XML数据模型,
数据存储,系统结构,查询与索引等。
(二)实验课教学内容
实验课的教学主要采取教师演示讲解与研究生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启发研究生进行独立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研究生的创新精神。
本课程的实验环境为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和OracleDatabase 10g。
共设置了4个实验,其中2个实验是针对Oracle数据库的,包括Oracle数据库的服务器安装与客户端配置、Oracle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另外2个实验是在Oracle环境下针对两种主流的数据库技术进行实践,这2个实验也可以结合授课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方向有所调整。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见表2。
表2 “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
实验主题实验教学要求
Oracle数据库服
务器的安装与客
户端配置
在Linux、Unix或Windows环境下安装Or-
acle数据库服务器软件,并配置客户端;连
接并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Oracle数据库管
理与应用开发
在Oracle数据库中创建表空间、数据库用
户、表与索引等数据库对象,在此基础上开
发一个存储过程或函数;最后对本用户的数
据作备份与恢复实验。
分布式数据库的
远程访问与更新
在Oracle数据库中创建表,对远程数据库进
行远程分布式查询和远程分布式事务处理。
Oracle XML DB
的使用
在Oracle XML DB中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查
询,并能访问XML和关系数据。
三、“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探索
研究生学习的目的是创新,所以研究生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始终将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溶于教学的全
84
王春玲等: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过程。
(一)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可以使研究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质量。
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允许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随时举手提问,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
(二)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培养研究生主动思维的习惯。
教师会将科研和工程项目中的研究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真正做到教研相长。
(三)因材施教
教师应尊重研究生的学术个性。
每个研究生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应根据研究生的实际研究方向给予更多的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的引导,并推荐相关的文献供学生研读。
(四)引导教学
教师应鼓励研究生自主学习,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给研究生推荐部分参考资料和相关网站,便于研究生课下自学和复习,使其了解该领域的新技术和研究热点问题。
(五)多媒体广播教学
在实验中教师采用多媒体广播教学,边讲解、边演示、边练习,加强交互性、直观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高级数据库技术”课程建设的效果
首先,教学团队结构得到了优化。
根据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在师资的配备上注重了工程型教师的选择,这样团队的师资搭配更加合理,做到了理论与实践互补,相得益彰。
其次,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始终坚持“加强理论,突出核心,注重实践,整体优化”的原则,系统地强化Oracle数据库理论知识,并融入数据库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兼顾数据库理论与新技术间的呼应。
第三,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
本课程特别强调研究生的参与意识,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研究生在Oracle数据库使用、应用程序开发、自主学习、跟踪数据库新技术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资助项目:北京林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YXY201109。
参考文献
[1] 陈欢,陈东明.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东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5):66-70.
[2] JEFFREY A H,MARY B P,FRED R M.现代数据库管理[M].7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60-534.
[3] 汤庸.高级数据库技术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3-234.
[4] 谢兴生.高级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11-362.
(责任编辑 王 伟)
9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