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潮的萌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思想的萌发
1、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的新思想 2、农民阶级代表人物的新思想
人物




组织编译《各国律 中国近代“开眼看 林则徐 例》《四洲志》 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康輶纪行》
《瀛环志略》
建议提防英国对西 藏的侵略野心
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代 中国“开眼看世界”的 第一人?
8.下列著作中,最详尽介绍当时世界各国历史地理状况 的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康輶纪行》 D.《瀛环志略》 9.以下对新思想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各国律例》为抗英斗争提供理论依据 B.《海国图志》介绍了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 C.《瀛环志略》主要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D.《康輶纪行》揭露了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 10.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潮最重大的影响是 A.激励中国人挽救民族危亡 B.成为维新运动的思想基础 C.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 D.改变了中国人“夜郎自大”的观念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
晚清反封建斗士——龚自珍
不我万九 拘劝马州 一天齐生 格公喑气 降重究恃 人抖可风 才擞哀雷 。,。,
一、新思想 萌发的原因
顾炎武 黄宗羲
封建统治危机 民 族 危 机
提出改革要求 主张经世致用 开始探求 “强国御侮之道”
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
新思想指的是什么?
抛弃“天朝上国”的观念,“向西方 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编译西方著作 积极仿制西方战船 主张建设一支新式海军
为什么说魏源也是倡导者? 编写出《海国 图志》,明确提出“师 夷长技以制夷”。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
手段 目的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序》
新思想的特点:
体现了太平天国的自主精神,表明了愿与外邦交往 的态度。其对外态度较为切实且对外邦人有所警惕。
比较洪仁玕与林则徐、魏源新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1)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2)都具有进步性和爱国性。 (3)都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 不同点:(1)阶级立场不同。 (2)根本目的不同。 (3)学习西方的层次不同。
(1)向西方学习 相同点: (2)都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 不同点:
(1)林、魏则是在保存封建专制的情况下学习西
方的军事技术,《资政新篇》是较全面地学习西 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教制度,其本质是 发展资本主义。 (2)《资政新篇》提出了与西方国家平等往来的 主张,而林、魏则存在中外对立的观念。
11.洪仁玕提出的外交主张,不包括 A.同外国完全自由通商 B.主张平等往来 C.不准干涉中国内政 D.允许外国宗教传播 12.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A.林则徐 B.洪秀全 C.魏源 D.洪仁玕 13.《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未引起 广泛的影响,其根源是 A.战争形势下无暇顾及 B.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 C.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后期 D.超越了农民战争范围
局限性:
有人说《资政新篇》是对《天朝 田亩制度》的继承和发展,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不正确。 《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 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统归圣库 的公有制,实质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 时历史发展规律。 《资政新篇》主张保护私有财产,鼓励 私人投资,用资本主义代替平均主义, 比《天朝田亩制度》是巨大的进步。
17.《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 现的根本原因是: A.无法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不稳定 C.太平天国内部发生权力斗争 D.脱离中国当时的社会实际 18.从内容上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同的局 限性表现在 ①不能正确地认识当时社会矛盾 ②带有强烈的小农认识 ③只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①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②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 的进步方案 ③后者是前者的补充、继承和发展 ④两者都 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A.① B.③ C.②③ D.③④
一、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二、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2、农民阶级代表人物 的新思想
时间: 1859
地点: 天京 人物: 洪仁玕
《资政新篇》书影
(1)《资政新篇》的内容:
政治方面: 依法治国 舆论监督 公选官吏
经济方面: 学习西方 发展工商 奖励发明 兴办保险
文教方面: 反对迷信 兴办学校 禁止贩卖人口鸦片
三、新思想的影响
1、揭开“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2、对后来的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起到推动作用 3 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有推动作用
小结
原因
清朝封建统治日益腐朽
民族危机加深
新 思 想 的 萌 发
新思想的内涵 地主阶级代表
萌发
向西方学习 林则徐、魏源 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
农民阶级代表
影响
洪仁玕《资政新篇》
阅读下列材料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 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刑事。 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 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资政新篇》 回答:(1)据上述材料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 点(不得摘抄材料的原文) 承认西方国家的长处,主张有限度的开放;外人 (2)对洪仁玕对外态度加以评价。 活动应有益于天国,不准诽谤天国的政策法制。
学习:
与时俱进,传统美德与现代意识的融合!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有 ①民族危机出现 ②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③“经世致用” 思想兴起④鸦片战争的震醒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2.称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 A.他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他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C.他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D.他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3.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表 现不包括 A.设立译馆,翻译外国图书 B.仿制西方战舰,提出建设一支近代海军 C.介绍西方政治制度 D.组织编译和研究西方各国法律
20.从适应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下著作 最具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原道觉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同外国交流文化,准许外国人为我国献策。 同外国平等往来,不准外国人干涉我国内政。
(2) 《资政新篇》的评价:
进步性: 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先进的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 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 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 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所以它根本 没有实行,并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而过早 的沉寂了。
14.《资政新篇》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15.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资政新篇》与《海国图志》 的主要区别在于 A.是否抵御外来侵略 B.是否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C.是否发展资本主义 D.是否翻译外国书籍 16.《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 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外交法宏深,宜先许其通 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 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 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资政新篇》 请思考: 材料中作者提出哪些对外交往的重要思想?
同外国自由通商,但不准外国人擅入我国内地。
4.阐述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瀛环志略》 D.《康輶纪行》 5.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中的"技"主要指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制度 6.魏源等人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目的是 A.抵制侵略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使人们注视世界形势的发展 D.帮助人们冲破封建纲常思想束缚 7.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新思潮的核心内容是 A.开阔视野,了解世界 B.关心时局,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向西方学习 D.介绍西方政治经济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