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的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的名词解释
课程标准是对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实施的方式、方法所作的统一规定,指导和规范学校的教育行为,是国家课程政策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
三维课程结构是根据新的课程观对原来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
所做出的重大调整,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分为基本要求和发展要求两个部分。
同时,由于新课程将课程目标进一步分解为领会知识和理解知识两个层次,因此,也将课程内容分为领会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三个方面。
这样,我们可以把课程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要求。
同时,新课程改变了传统课程评价“单一化”、“平面化”、“模式化”的特点,提倡“多样化”、“个性化”和“多元化”。
即采取灵活
的评价方式和多样的评价方法,综合地运用口头评价、书面测验、非书面测验、观察与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
那么如何正确的使用新的课程标准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制定目标的依据,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性质和特点。
其次,要研究制定新课程标准的主体是谁?谁负责制定?制定好的课程标准最终是给谁看的?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在具体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该
注意什么?如何处理它与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当然不能像以前
那样套用旧标准。
第三,从宏观上把握,既要考虑时代性,又要考虑
继承性,从而达到发挥新课程标准的价值,真正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同时,要真正理解和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就必须从教师的教学工作入手。
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 1、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涵。
2、明确新课程标准与旧课程标准的关系,正确使用旧标准。
3、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思路,通盘考虑设计教学的全过程。
4、了解各个教学阶段中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明确课程改革的趋势。
5、努力创造宽松、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
6、注意教学资源的开发,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
7、广泛搜集有关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拓宽学习渠道。
8、加强自身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9、培养科研精神,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10、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总结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