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
水草在河蟹生态健康养殖中的应用
![水草在河蟹生态健康养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cacbf95ef7ba0d4a733b6a.png)
水草在河蟹生态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水草在河蟹生态健康养殖中的作用、类型与特点、设置与管理,分析了水草应用常见问题及处理,以期为水草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蟹生态养殖;水草;作用;类型与特点;常见问题随着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养殖户逐渐意识到水草在生态养蟹中的重要性,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可见水草决定着生态养蟹的成败。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水草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现结合赵集镇河蟹生态养殖实际,将水草的应用总结如下。
1水草的作用一是增加溶氧。
水草作为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增加了水中溶氧,为河蟹池塘高密度人工养殖提供了保证[1]。
二是调节水质。
水草的自身代谢能促进水和土壤中的养分肥料的吸收,同时还能吸附一部分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质。
三是遮阳降温。
大面积的水草可以阻挡和吸收一部分光照,降低水温,为河蟹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这在高温季节尤显重要。
四是栖息隐蔽。
水草不仅为河蟹提供了栖息和隐蔽场所,避免其互残及躲避敌害,同时也是河蟹上下攀爬的附着物。
五是食物营养。
水草是河蟹的天然可口饵料,是河蟹食物构成中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是营养均衡的保证;同时,水草密集的地方,会吸引螺丝、小鱼虾等众多饵料生物。
2水草的类型与特点2.1轮叶黑藻轮叶黑藻又名水王孙,是多年生沉水植物的一种野生水草,其分布极广,全体呈暗绿色,叶狭披针形,4~8片轮生,长1.5 cm,宽约0.5 cm,质薄,叶缘具有小锯齿,无叶柄,无托叶。
轮叶黑藻的营养成分与苦草相近。
在养蟹中一般采取移栽植株的方法栽培,也是常用的较好的水生植物之一。
2.2尹乐藻尹乐藻原产于美洲,与我国的苦草、轮叶黑藻同属于水鳖科,是一种优质、速生、高产的沉水植物,其优点:一是营养丰富。
尹乐藻的干物质占8.23%,粗蛋白为2.1%,粗脂肪为0.19%,无氮浸出物为2.53%,粗灰分为1.52%,粗纤维为1.9%。
二是产量高。
秋冬或早春栽种1 kg尹乐藻营养草茎,当年可产鲜草300 t左右。
河蟹生态养殖中的水草管理
![河蟹生态养殖中的水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d4e5d86cc22bcd126ff0ca8.png)
是要烂的 ,就不管不 问,结果水草沉底死亡 ,造成很
多的损 失。高温 期定期使用 “ 草清扬 ” ,迅速 补充水 体微量 元素以及矿 物盐 ,就可 以使水草长 出嫩芽 ,防 止草黄 ,让 水草安然渡过 高温 期。 只要 防患于未然 ,做好基础工作 ,按照水草生长
水草管 理第三 步:控草 。研究表 明水 草过多会造 成河蟹暗缺氧 ,阻碍河蟹健康成长 ,影 响河蟹规 格和
4 为宜 ,伊 乐藻 、节 节草 、苦 草、金鱼 藻为主 ,要 种 占到 水 草面积 约 2 3 / 。其他 水 草 ( 本地 产水 草 、水花
生、浮萍等) 占 13 约 /。
主要 原 因 。此 时 要使 水草 长得健 壮 ,茎要 粗 壮 、有 力 ,草与草之 间有空 隙,这样 的草根部 、茎粗壮 ,尖 稍 细 、像 塔 尖 ,整 株 草呈 “ 塔型 ” 宝 。此 种 草 抗倒 伏、防草腾最好 。高温 时,藻类 、细菌等微生物会快 速 繁殖消耗微量元素 以及矿物盐 ,导致水草缺少微量
苏 刚
( 无锡 中顺生物技 术有限公 司 ,江苏 无锡
河蟹 主养区都是重视水草栽培 的,在 面积稍多 的
2 4 2) 108
时候 ,所 以要 “ 根部 ”营养用足 ,培育其根部吸收营
养的习惯 ,这样可 以有效防止水草五六 月份疯长 。当
区域还 成立 了水草交 易集市 ,甚 至出现了一些池塘只 生产水 草来赚 钱 。水草对环境 的改 良作用也很大 ,对
产量 。所 以要适 当地控 制水草的面积和数 量。水 草控 制要 早做预 防 ,根据 水草生长 原理做 出相应 的调整 。 二三月份水温较低 ,水草生长缓慢 ,此时 是打基础 的
的原理养护 ,就 能高效地 管理水草 ,提升养殖 产量 。 时刻记住水 草管理四字诀 “ 选、种 、控 、养 ”就能有
试析水草密度对河蟹池塘水质和养殖效益的影响
![试析水草密度对河蟹池塘水质和养殖效益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b09045a2cc58bd63186bdfa.png)
农家参谋畜牧水产-142-NONG JIA CAN MOU试析水草密度对河蟹池塘水质和养殖效益的影响刘保(江苏省洪泽区老子山镇农村经济服务站,江苏淮安,223154)【摘 要】河蟹较为喜欢水质优良、溶氧较多、水草丛生的水域中,在进行河蟹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对池塘水质情况加以重点关注,并做好水质管理工作,以此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有关实验发现,水草密度对池塘水质的温度、pH 值、溶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河蟹的养殖效益。
基于此,本文简析了河蟹养殖的方法与条件,阐述了不同水草密度对河蟹池塘水质和养殖效益的影响。
【关键词】水草密度;河蟹池塘水质;养殖效益;影响1 河蟹养殖的方法与条件1.1 池塘选择池塘的土质应选择粘壤土,池塘的面积选择,应依当地自然情况与养殖户要求而定,池塘的坡比应为1:25,以便于排水。
通过笔者对淮安市洪泽区河蟹养殖情况调查发现,以下四位河蟹养殖户池塘水草布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李某、陈某、张某、周某,这四位养殖户的池塘水资源较为充足、水质优良、排水较为便利。
1.2 河蟹苗种放养与水草栽种方法淮安地区蟹种放养时间基本上都是在2月上旬,放养的密度一般为900只/667m 2,通过与以上四位养殖户的交流,了解到他们放养的时间相差不大于10天,其中,陈某最低放养密度为800只/667m 2,周某为1200只/667m 2,另外两位皆为1000只/667m 2。
与此同时,每口池塘分别配置鳜鱼苗25尾/667m 2,亲虾苗5kg/667m 2。
目前,当地已拥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养蟹种草方式,主要栽种的水草品种有叶黑藻、苦草及伊乐藻。
叶黑藻栽种时间通常在5月份,若是温度较高,水草栽种面积应保持在60%-70%;苦草在3月份栽种,栽种方式为播种,把苦草种浸泡5天左右后,从池中央浅滩进行全池播种,播种标准为每667m 2用种1kg [1]。
伊乐藻在2月份开始栽种,使用扦插方法,扦插深度应维持在3-5cm,覆盖率为30%-50%。
河蟹养殖种植轮叶黑藻增产增效
![河蟹养殖种植轮叶黑藻增产增效](https://img.taocdn.com/s3/m/788512114a7302768e99398b.png)
4 . 蟹种放养 伊乐藻种植结束 2 天后 ,放养 当 地 培 育 的优 质 蟹种 1 0 0 0只/ 亩 ,规 格 1 4 0 ~1 6 0 只/
此 类药物 一 定要 慎用 。
5 . 后期池塘水草面积不得超过池塘面积 5 0 % 。 如 果生长 茂 盛越 过 5 0 % ,需及 时清 除 。
2 1 . 3
2 3 2 6 2 3
4 0 0
7 0 0 7 0 0 7 0 0
9 3 . 3
6 2 7 4 6 7 5 8源自 5 3 5 1 5 0
5 8
6 2 6 1 6 5
2 9 3 . 3
2 9 0 2 6 0 2 8 0
1 . 通 过 科 学 养 殖 、对 比试 验 ,我 们 得 出在 青 虾 塘 套 养 沙 塘 鳢 苗 种 ,沙 塘 鳢 最 佳 放 养 密 度 为
7 0 0 尾/ 亩。
6 . 青 虾 亲 本 放 养 量 比一 般 养 殖 主 养 池 塘 放 养 量 较 高 ,主 要 是 为 了提 供 充 足 的苗 种 以供 沙 塘 鳢
5 5 5 6 6 3
单产 ( 千克/ 亩)
5 8 5 2 6 4
亩 支 出 ( 元)
3 1 0 6 2 9 4 9 3 2 5 5
亩 利润 ( 元)
5 8 0 5 5 8 8 3 5 7 6 5
l 2 3
平 均
4 5 6
3 1 0 3 . 3
3 1 6 0 2 9 0 0 3 0 3 8
5 8 1 7 . 7
6 0 4 7 7 0 3 1 6 8 9 0
平 均
7 8 9
2 4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1ae49c150e2524de5187ec9.png)
河蟹养殖塘水草的栽种及水质调节技术“蟹大小,多与少,看水草”,河蟹养殖塘水草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的规格和产量,这是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河蟹的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良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水草在调节养殖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状况上作用重大,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由于水草栽种品种不合理,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有很好的利用水草的优势,反而因为水草存塘量过少、水草腐烂等使得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河蟹缺氧上草甚至死亡现象。
现就河蟹塘水草的种植和水质调节技术简要介绍如下:一、水草种植河蟹捕捞上市后,抽干塘水并对池塘进行清整,使池底淤泥厚度保持在lOcm左右,距塘梗2—3m处开挖深0.5—0.6m、宽314m的环形沟,坡比1:2,池塘中央保持平整,然后进行冻塘和晒塘。
春季清塘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水温达15℃时,即可种植水草。
进水深度为20-30era,种植水草的品种选用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
伊乐藻在早春2月份种植,除在池底中央种植外,环形沟内也可种植少量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在清明节前后种植在池底中央,其中伊乐藻和轮叶黑藻采用切茎分段栽插法,用量均为20—25kg/亩,苦草采用播种方式,用种量为 O.3kr,/亩,播种前浸泡草种3天,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种子,拌泥土均匀撒播。
三种水草交叉种植,4—5m的水草带中间设置3-4m的空白带,使池塘中形成“#”字形或“+”字形的无草区,便于鱼、蟹的活动。
水草覆盖率60%左右,其中伊乐藻占50%。
在池塘边还可以适量栽种芦苇、茭白等挺水植物。
种植水草前,施用充分发酵的有机肥作为基肥(100—150kg/亩),为促进水草生长,5、6月份各施用磷酸二氢钙一次(5kgr卣),为保护水草早期的生长,河蟹放养时用密眼围网圈出占池塘面积1110—1/5的区域作为暂养区,5月中旬待水草长至5厘米以上时拆除。
早春以伊乐藻为主,覆盖率为30%左右,5月份沿环形沟内侧拉去50%的伊乐藻,并割茬两次,防止其疯长死亡破坏水质;中期以轮叶黑藻为主,覆盖率控制在50%,后期以苦草为主,覆盖率为20%。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生长及池塘环境的影响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生长及池塘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084e58ef18583d048645957.png)
doi:10.3969/j.issn.l004-2091.2019.06.007
《水产养殖》2019年第%期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河蟹生长及池塘环境的影响
周威*,周文全*,张金彪*,罗明*,潘望俊*,肖温温2,刘皓3 (1.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金坛213200; 2.常 金坛区直溪农业综合服务站,江苏金坛213200;
从TN、TP、POi3--P及NO2--N含量变化来看,各池 塘TN和NO2--N含量基本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中伊乐藻组在养殖中期出现一个较低,表
伊乐藻 化 现为从 期
较 各池塘TP和POi3--P含量 期逐渐 低的趋势,其中伊乐藻
组降低 最大;各组池塘NH/-N变化趋势相同,
含量总体 现为黄丝草组最高,轮叶黑藻组最低;
草的生物量进一步降低,不利于河蟹蜕壳,从而影
响河蟹后期蜕壳的成功率,影响产量。相对而言伊
乐藻和轮叶黑藻水 分较
到养殖中后期池
塘中轮叶黑藻和伊乐藻生物量较大 利于河蟹
TN含量变化
TP含量变化
T-黄丝草 * 轮叶黑藻 * 伊乐藻
均值/(mg/L) 黄:0.30 轮伊::00..2237
PO;.含量变化
NO?-含量变化
y
以 结果表 黄 草组河蟹规 最大 在养
资助项目: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JFRS0109);江苏省渔业科技类项目(D2018-4) 作者简介:周威(1987—),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河蟹生态健康养殖.E-mail: 330473579@ 通信作者:张金彪(1986—),男,工程师,研究方向:河蟹生态健康养殖.E-mail:597471668@
殖前中期河蟹增长速度最快,河蟹增长速度优于轮 叶黑藻组和伊乐藻组,高温季节之后增重率迅速降 低,而轮叶黑藻组和伊乐藻组的河蟹增重率稳定时 间更长,黄丝草组最终产量不及轮叶黑藻组和伊乐 藻组。分析原因认为河蟹喜食黄丝草,到中后期被
河蟹养殖水体几种种植水草的作用
![河蟹养殖水体几种种植水草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704f8de960590c69ec37689.png)
2018.5精博专栏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协办咨询热线:020-********81610575河蟹养殖水体几种种植水草的作用周平1陆伟2贺俊明2王玉群2(1.江西吉安市永丰县农业局,江西吉安331500;2.广州精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385)一、种植水草的意义“蟹大小,看水草”“想养一塘蟹,先种一塘草”“蟹多少,看水草”等之类的说法,说明了要养出大规格、高产量的一塘河蟹种植水草的重要性。
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的天然饵料,更是能够净化水质、提高水体溶解氧、提供河蟹栖息蜕壳的场所。
如果在水草种植养护过程中出现栽种不合理、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能利用好水草的功能,反而可能因为水草的腐烂而败坏一塘水,从而出现水体缺氧、河蟹上岸、上草、中毒甚至死亡等现象。
水草的作用:①提供优质天然饵料,补充维生素、纤维素等;②净化水质,提高水体溶解氧;③高温天气遮阳、降水温;④提供栖息蜕壳场所;⑤提高河蟹的品质。
二、几种水草的特点河蟹塘口一般种植的水草主要为耐低温的伊乐藻、耐高温的苦草跟轮叶黑藻等。
1.伊乐藻俗称“吃不败”,源于南美洲,20世纪90年代引入国内,从此成为河蟹养殖的好帮手,伊乐藻属于低温草类,不耐高温,5℃以上即可萌发生长,18~22℃为快速生长期,水温大于30℃停止生长,且露出水面的叶片部分会发黄枯萎。
伊乐藻具有适应性强,脱氮、脱磷作用强,种植后河蟹产量高的特点。
伊乐藻的种植一般在清塘后放苗前,在当年冬季或者第二年春季都可种植。
种植方法主要有扦插法与土压法两种。
“扦插法”是将每15株左右的伊乐藻切成长15厘米左右插入土壤,环沟按株距1.5米、行距2~2.5米的距离栽种,以沟内深水处为主。
田埂东西走向,行距、株距均为60厘米左右,水草种植面积占田埂面积的20%~30%;“土压法”是将伊乐藻放在需栽草的部位用泥土压上,切不可泥土过多或力度过大。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环沟内外斜坡上交错种植,间距为2米左右。
3种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
![3种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1c86422376baf1ffc4fad1a.png)
3种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
叶建生1,韩兴鹏1,陈小江1,魏荣成2,杨海春2
( 1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泰州 2 2 5 3 0 0 ; 2 . 江苏板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兴化 2 2 5 7 4 6 )
㊀㊀摘要: 探讨 3种不同水草种植模式( 伊乐藻; 伊乐藻 +苦草; 伊乐藻 +苦草 +轮叶黑藻) 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复合水草种植模式优于单一水草种植模式。复合水草种植模式有利于河蟹的生长, 其成活率、 平均规
— 2 9 4—
江苏农业科学㊀2 0 1 6年第 4 4卷第 1 2期
叶建生, 韩兴鹏, 陈小江, 等. 3种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 J ] .江苏农业科学, 2 0 1 6 , 4 4 ( 1 2 ) : 2 9 4- 2 9 6 . d o i : 1 0 . 1 5 8 8 9 / j . i s s n . 1 0 0 2- 1 3 0 2 . 2 0 1 6 . 1 2 . 0 9 1
2 格、 平均 6 6 7m 产量、 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单一水草种植模式。其中, 伊乐藻 + 苦草 + 轮叶黑藻种植模式优于伊乐藻 +
苦草种植模式, 伊乐藻 + 苦草种植模式优于伊乐藻单一种植模式。 ㊀㊀关键词: 水草; 种植模式; 河蟹; 养殖生产 ㊀㊀中图分类号:S 9 6 6 . 1 6 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文章编号: 1 0 0 2- 1 3 0 2 ( 2 0 1 6 ) 1 2- 0 2 9 4- 0 3
每口池塘 足、 水质清新、 便于排灌。选取 3口池塘用于试验,
2 m , 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 坡比为 1ʒ 2 . 5 , 土质为 面积为 2h
黏土, 水深为 1 . 5 2 . 0m 。在 池 埂 内 侧 向 四 周 开 挖 5 0 6 0c m 深的环沟( 深水区) , 占池塘总面积的 3 0 %; 池埂四周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特定生长率影响的研究
![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特定生长率影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bd6703ddccda38366baf04.png)
2018.8养蟹的大小主要看水草,这句话中体现了种植水草在河蟹养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河蟹喜食水草,水草中含有许多营养元素,这些营养元素可以在河蟹蜕壳时提供其所需要的多种营养元素;另一方面,水草可以在高温闷热的季节降低水温,在河蟹蜕壳时为软壳的河蟹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水草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高溶解氧,同时,水草还可以净化水体的水质。
本文以pH、水温、亚硝酸盐、溶解氧、氨氮为指标,研究在不同水草种植模式下河蟹的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
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1)实验设施及材料。
实验过程中一共4个蟹塘,对照塘(CK 塘)1295米2(长70米、宽18.5米),A 塘2310米2(长84米、宽27.5米),B 塘5290米2(长115米、宽46米),C 塘3920米2(长80米、宽49米)。
扣蟹:平均大小(10.2±0.20)克/只。
河蟹饲料:粗蛋白质34.2%,粗脂肪6.1%,粗灰分15.6%,粗纤维2.9%,水分11.5%,钙2.3%,磷1.5%。
主要原料:鱼粉、蚕蛹、豆饼、复合维生素、促生长素、骨粉、玉米饼和麸皮。
从儒林镇的水草批发市场购买伊乐藻和轮叶黑藻的种苗。
(2)实验试剂。
氨氮试剂盒、pH 试剂盒、亚硝酸盐试剂盒(LH2009)。
(3)实验仪器。
便携式溶氧仪AZ8403-02、温度计。
2.实验方法(1)实验设计。
以江苏省金坛市儒林镇作为实验点,实验蟹塘一共有4个。
前期已经用生石灰清塘(300千克/亩)。
平均水位50厘米,每个蟹塘都铺设增氧管道,四周都有防逃围板,围板地下深度30厘米,地面20厘米。
4个塘的水草种植方式分别是:CK 塘不种植水草,A 塘全部种植伊乐藻,占水面50%左右,B 塘按照1∶1种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混合种植)占水面50%左右,C 塘按照7∶3种植伊乐藻和轮叶黑藻(混合种植),占水面50%左右。
在2月份时切联分段扦插伊乐藻,深度3~5厘米,植株间距31厘米、行距1.1米,水位保持在11厘米左右。
“小精高”模式下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对河蟹营养品质的影响
![“小精高”模式下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对河蟹营养品质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154e21c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1.png)
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下河蟹肝胰腺和性腺的生化组成评价河蟹品质和口味,探索对河蟹口味最佳的水草栽种方式,从而为河蟹养殖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在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选择9口面积均为1.5亩的标准化池塘作为本次试验塘,分别设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和伊乐藻+黄丝草3组,且每组设置3个平行;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备,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四周设防逃板,进排水安装双层过滤网,底部安装微孔增氧设施。
2.清塘与消毒池塘经过1个月充分曝晒后,上水15厘米,采用湿法清塘,每亩用漂白粉25千克+发酵后的茶籽饼2千克,全池泼洒,充分杀死病原微生物和野杂鱼。
3.种植水草伊乐藻+黄丝草组,两种水草呈条带状交替种植,每个条带宽度为3米,伊乐藻行间距1米×1.5米,黄丝草行间距0.8米×0.8米。
伊乐藻+轮叶黑藻组,用围网将池塘按照1∶3的比例隔开,1/4的部分种植伊乐藻,行间距0.6米×0.8米,不空行;3/4的部分种植轮叶黑藻,呈条带种植,东西走向,行间距1米×1米,行与行之间间隔2米。
伊乐藻组呈条带种植,东西走向,行间距1.5米×2米,3米为1个条带,条带之间间隔2米。
伊乐藻、黄丝草2月完成种植,轮叶黑藻4月完成种植。
4.苗种放养试验塘均放养体质健壮、体表干净、附肢齐全、活力强的优质自育蟹种,蟹种来源一致,放养规格均为120只/千克,放养密度均为1500只/亩。
鉴于水草的栽种和生长特性,伊乐藻和伊乐藻+黄丝草组蟹种直接全塘投放,伊乐藻+轮叶黑藻组先投放在种植伊乐藻种植区(5月下旬待轮叶黑藻长势较好后再撤掉隔断网围)。
放苗前全部进行调水解毒。
5.池塘管理试验养殖采用配合饲料辅以玉米、动物性饵料模式进行投喂,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确定饲料蛋白质比例和其他饲料搭配比例,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原则,投喂方式和投喂量3组保持操作一致。
河蟹池塘水草的种植和日常管理,水质水草生态平衡效益高
![河蟹池塘水草的种植和日常管理,水质水草生态平衡效益高](https://img.taocdn.com/s3/m/ead4bba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b.png)
河蟹池塘水草的种植和日常管理,水质水草生态平衡效益高河蟹的养殖成败与水草的好坏息息想关,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要想养好蟹,先要种好草”。
蟹塘中水草种植和维护的好坏,是养蟹成败的关键。
许多养殖户水草种植品种不合理,水草管理不善,导致水草密度过大,出现腐烂,恶化水质,造成池塘缺氧。
养蟹:如何选购健壮、优质蟹苗?蟹塘水草的作用:1、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2、净化水质;3、调节水温;4、提供隐蔽场所。
一、水草的选择河蟹养殖常选三种沉水水草: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
1、伊乐藻伊乐藻发芽早、长势快,5℃以上开始生长,先于其它的水草。
叶片柔嫩,适口性好。
但是不耐高温,水温达到30℃时,生长基本停止,此时容易臭水。
因此,在河蟹养殖前期,应将伊乐藻作为过渡性水草种植,覆盖率在20%左右。
伊乐藻2、苦草苦草又名水韭菜、扁担草,苦草耐高温,不坏水,但易被河蟹破坏。
如捞草不及时,有可能出现水质恶化,发臭,引发河蟹大量死亡。
苦草3、轮叶黑藻轮叶黑藻又名节节草,喜高温、生长期长、适应性好、再生能力强,适合于光照充足的池塘及大水面播种或栽种。
被河蟹夹断后能节节生根,生命力极强,不会败坏水质,各地也可以根据当地草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性能优越的当地水草品种。
轮叶黑藻二、水草的种植首先要选择质量较好的水草种子,劣质种子发芽率很低,会影响水草种植效果。
由于种子的问题出现部分养殖户水草发芽率低并不少见,有些甚至只有20%的发芽率。
因此选择好的种子非常关键。
水草种植面积控制在60%左右,种植密度过低,不利于发挥水草的作用;密度过高,在养殖后期,容易造成缺氧。
水草要搭配种植。
一般在2月底3月初开始种植水草,水草种植应距塘边3-4米,每间距5-6米,种植3-4米的水草带,株行距1-1.5米,每株3-5棵;前期水位以水草刚好没头为标准,4月份水草过多过密就开始疏导,5月后保持水草低于水面30厘米,并保持覆盖率为50%。
三、水草的维护水草生长期的维护重点是稳定并促进水草根系的生长,使水草植株矮桩、叶面宽大。
螃蟹养殖池中如何移植水草
![螃蟹养殖池中如何移植水草](https://img.taocdn.com/s3/m/c59efdb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d.png)
螃蟹养殖池中如何移植水草水草在螃蟹养殖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营造人工养殖螃蟹的自然环境,增加螃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移植和培育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
选择品种1、根据螃蟹对水草利用的优越性,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为主,浮叶和漂浮植物为辅。
2、根据螃蟹的食性移植水草,可多栽培一些螃蟹喜食的苦草、轮叶黑藻、细金鱼藻,其它品种水草适当少移植,起到调节互补作用,这对改善池塘水质,增加水中溶氧。
提高水体透明度有很好的作用。
移植方法1、在干涸的河湖底部将选定的苦草、轮叶黑藻等,用锹铲取底土和草根运到螃蟹养殖池内,用土埋好,春夏之交便可自动生长起来。
2、轮叶黑藻根系发达,每株长短不一,有很多茎节均能发根生长。
采集整株水草,用湿黏土包根或包茎节捏成团,投入螃蟹养殖池中,栽植一次后便可每年生长。
移植苦草亦可将根刨起,用泥土包根捏成团投入螃蟹养殖池中。
3、每年8月下旬采集水草种子。
苦草果实结于细长的柄上,呈线形,轮叶黑藻种子两端有尖刺。
采集时连同水草一起晒干,揉碎后储存,第二年春在选定的螃蟹养殖池中播撒。
注意事项1、螃蟹养殖池的浅水区宜多栽培一些挺水植物,如蒲草、芦苇、茭白等,这些植物容易栽培,成活率高,除对改善螃蟹生活的水质环境有很好效果外,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
2、螃蟹养殖池的深水区可适当移植一些沉水植物及浮叶植物,如荇菜、莼菜、菱角等,这些植物根系发达,生命力特强,但不可移植太多,因其旺长覆盖水面后会影响池水复氧,对蟹的生长不利。
3、螃蟹养殖池内栽植的水草可任其自然生长,一般不施粪肥,适当施点化肥即可。
水草生长中可吸收水中氨氮,淡化水的肥度,增加水中溶氧和透明度,满足螃蟹生长发育的需求,且对螃蟹的肉味品质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崇明地区蟹种培育池水草栽种模式研究
![崇明地区蟹种培育池水草栽种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6247430ed630b1c59eeb5e8.png)
深 水 区 栽 种伊 乐 藻 、中 间 浅 水 区栽 种 水 花 生 ,保
证所 有池 塘 水草 总覆盖 率在 6 0 % 左右 。
2 . 微孔增氧
架 设微 孔 增 氧 设施 ,确 保 池 水
质 。如 果 池 塘 中仅 栽 种 伊 乐 藻 或 者 仅 栽 种 水 花 生 ,不 仅 品种 单 一 而 且 不 能满 足 生态 养 殖 蟹 种 的
验 共 设置 3 种水 草栽 种模 式 ,模 式一 为伊 乐 藻 : 水
花 生 =1:1 ; 模 式 二 为 伊 乐 藻 :水 花 生 =1:2 ;
机 分 解 物 ,是 蟹 种 培 育 池 中 很 好 的 水 草 品种 。但 伊 乐 藻 在 我 国长 江 流 域 及 其 以南 的水 体 中 ,往 往
要 求 ,甚 至造 成 产 量 和 效 益 的 下 滑 。本研 究 通 过
有足够 的溶氧量 ,避免 因蟹 池 中缺氧 及硫化氢 、 亚 硝 酸 盐 等 有 害 物 质 的 大 量积 累 ,危 害 河蟹 的 生 存 和生 长 。 3 . 苗种 放 养 5 月l 9日从 江 苏 省射 阳 育 苗 场
1 . 水质 调控
苗 种 放 养 初 期 ,水 深 宜 保 持 在
2 . 池塘 清整与 防逃设施建设
待上一年蟹种
3 0  ̄5 0 厘米 ,并 坚 持 每 1 0 天 换水 一 次 ,换 水量 宜 在1 / 4 左 右 ,保 证水 质 “ 肥 、 活 、嫩 、爽 ” 。每 隔 2 0 天 全 池 趁 热 泼 洒 生 石 灰 水 ,用 量 为 1 O 千 克 左
又 特 强 , 并 能较 好 吸 收 水 体 中 氮 、磷 以及 某 些 有
河蟹养殖实战之三“水草”栽培与管理
![河蟹养殖实战之三“水草”栽培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ac3480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b.png)
河蟹养殖实战之三“水草”栽培与管理傅太康【期刊名称】《当代水产》【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1页(P70)【作者】傅太康【作者单位】海南卓越生物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水草是河蟹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水草的密度和品种直接影响河蟹的规格和产量;没有水草,河蟹无隐蔽和避暑场所,影响隐居和蜕壳,容易产生互残;没有水草,河蟹无附着物攀爬,影响空间的选择,容易出现缺氧死亡;没有水草,会缺少植物营养,提升饵料系数,影响河蟹的消化吸收和规格。
蟹塘水草一般选择耐低温的伊乐藻和耐高温的苦草以及轮叶黑藻。
在清塘后放苗前,即12月至翌年2月底进行栽培。
主要选择在蟹塘环沟的内外斜坡上交错移栽。
移栽方法可采取茎秆插栽或堆草土压法。
茎秆插栽是将数量为10~15株一束的伊乐藻切成15~20cm长,插入土壤中3~5cm;堆草土压法是将一把伊乐藻放于栽草部位用泥土压于其上。
所种水草行距为60~100cm,待水中伊乐藻成活后再逐渐加水,以水浸没草的顶端10cm即可。
同时在种草区选用根草壮抛洒施肥,促进水草的生根发芽。
栽培可在3~4月进行,将上年收集的苦草果实进行选择栽种。
如果用纯种子,就提早在翻耕松土后的坂田和青埂上播撒;如果是果实,就先暴晒1~2d,然后浸泡搓揉出种子再拌细土抛撒于青埂和坂田上。
如长期无雨干燥,必须加水浸湿。
可在1~2月份种芽苞或谷雨前后种草苗。
选择芽苞栽培时,先将种草区翻耕松土后加水5~10cm,然后用颗粒饱满的芽苞与半潮湿的细土混拌撒播;选择草苗栽培时,可用长至10~15cm的轮叶黑藻像插秧一样在种草区插栽,或者将轮叶黑藻切成5cm左右的节段抛撒于坂田上,之后慢慢加水,使节段浸入泥土后再提高水位至15cm。
种草后不能施用化肥,还必须在种草区围网以防水草在生长期被河蟹破坏。
以上水草在进入生长旺季时,应密切关注其生长情况,长势不好时及时施肥,出芽率不高或稀少时应补栽。
确保在高温季节蟹塘各类水草的覆盖率不低于70%,如水草生长过密时应及时清除留空,保证水体流动畅通无阻。
河蟹池塘四种常见水草的栽植及护理技术
![河蟹池塘四种常见水草的栽植及护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95b890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4.png)
河蟹池塘四种常见水草的栽植及护理技术养好一塘蟹、先要长好一塘草”这是在河蟹养殖户中都很熟悉的一句渔业谚语,由此可见水草在池塘养蟹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在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中,笔者发现有很多养殖户都只知道种草的重要性,却并不十分清楚各种水草的具体栽植方法,而且还常常忽视了池塘水草的布局和后期护理的重要性。
在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将几种蟹池常见水草的相关技术介绍如下,供河蟹养殖者参考。
一、伊乐藻1、栽植方法因为伊乐藻发芽早、长势快,在早期蟹池其他水草还没有长起来的时候只有它能够为河蟹提供生长、栖息、蜕壳的隐蔽场所,所以伊乐藻宜在冬春季进行栽插。
方法是将草3~5株一束扦插入泥3~5cm,土上留15~20cm,株行距50cm×50cm,用量为10~15千克/亩,保证栽植区水位在30cm左右。
由于伊乐藻不耐高温,当夏季水温达到30℃以上时,基本停止生长,也容易臭水,因此伊乐藻的池塘覆盖率应控制在20%以内,否则如果覆盖率太高,将为夏季高温期的水质管理带来困难。
2、栽后护理(1)前期护理:前期水位要保持在30 cm左右,以后随着温度上升,水位也应逐渐升高。
3、4月份,保持水深40~60㎝左右,并保证有一定的透明度,一方面利于水温上升;另一方面保证水草有充足光照。
这样有利于水草根系快速生长、分蘖,使水草植株矮壮、叶面宽大。
这样水草生长的根系好,不易漂浮、吸收池底养分也多,水草生长健康。
根据塘口的实际情况还可以适当的追施部分生物肥或有机肥。
(2)中后期护理:养殖中后期要抑制伊乐藻快速生长,防止其出现生长过密、封塘的现象而引起水质剧烈变化,故应在高温季节来临前(一般于5月中下旬),运用割茬的方法,即用拖刀将伊乐藻的上半段割除,使其高度低于水面20cm左右。
二、轮叶黑藻1、栽植方法方法1:一般在谷雨前后,将收集到的轮叶黑藻切成长8厘米左右的节段,用湿粘土将其包裹并捏成团投入池塘,每亩按40千克左右均匀泼洒,保持池塘水草栽种区的水深在15cm左右。
水草一废,全年白费!河蟹养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别让它拖了后腿
![水草一废,全年白费!河蟹养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别让它拖了后腿](https://img.taocdn.com/s3/m/f8fed92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0.png)
水草一废,全年白费!河蟹养殖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别让它拖了后腿本文主要以好润公司提倡的“6S整体解决方案”为核心,同时涵盖了“轻施肥、重提肥”理念、“多碳多硫多矿、少氮少磷少脏”理念、“强氧化改底”理念等,另外也加入了笔者这几年在养殖一线服务中总结的一些感悟。
o文/图江苏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长青伊乐藻是河蟹塘口比较常见的水草,但是今年早期受疫情影响,很多存塘货不能及时销售,导致部分地区清塘工作受影响,清塘不彻底,塘底环境得不到充分晒塘氧化,对于伊乐藻的生长是有一定阻碍的。
本文主要分享影响伊乐藻中后期生长的条件,以及伊乐藻中后期长势不好的处理方法。
一、影响伊乐藻中后期生长的条件1、溶氧(主要指底层溶氧)伊乐藻的营养来源核心是通过根须吸收,再由茎杆传输到叶片中,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把各类无机盐转化成有机物,用作伊乐藻的生长,所以根须的健康及良好的生长环境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种植花草树木是需要定期松土的,其目的就在于提高土中的溶氧条件,有利于植物的根呼吸。
伊乐藻也一样,当底泥中的溶氧较低时,伊乐藻根呼吸受阻,长时间的根须缺氧会直接导致根细胞坏死、根须萎缩,形成黑根、烂根。
其次,在低溶氧的土壤中,专性厌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质,过程中会产生还原性的氨氮、亚硝酸盐,缺氧严重时会产生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硫化氢和底泥中的二价铁结合会产生黑色沉淀物,大量聚集在根须表面,也会形成黑根,抑制根须正常生长。
黑泥臭泥含有氨氮、硫化氢等还原性耗氧有毒物质2、营养正常情况下,伊乐藻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有16种,伊乐藻吸收营养主要靠根须,其次可以利用叶片吸收营养(根外营养)。
中后期的伊乐藻常出现根须发黄、扎根不深、烂根漂浮、茎杆细脆易断、叶片卷曲发黄发灰等现象,其中分别对应几种微量元素的缺失。
根须的生长需要进行细胞呼吸、细胞分裂。
细胞呼吸作用需要磷元素参与合成ATP;细胞分裂需要钙元素和硼元素的参与,钙也参与了细胞壁的组成,硼参与了细胞膜的形成,缺钙缺硼会抑制新细胞的形成,导致根须细短;磷元素可以促进根蘖(分根嫩芽)的生长,缺磷即会导致分根少,根须单薄、抓地力差,容易漂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种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
作者:叶建生 韩兴鹏 陈小江 魏荣成 杨海春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12期
摘要:探讨3种不同水草种植模式(伊乐藻;伊乐藻+苦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对河蟹养殖生产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水草种植模式优于单一水草种植模式。
复合水草种植模式有利于河蟹的生长,其成活率、平均规格、平均667 m2产量、投入产出比均高于单一水草种植模式。
其中,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种植模式优于伊乐藻+苦草种植模式,伊乐藻+苦草种植模式优于伊乐藻单一种植模式。
关键词:水草;种植模式;河蟹;养殖生产
中图分类号: S966.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12-0294-03
收稿日期:2016-05-19
基金项目:江苏省泰州市社会发展项目(编号:TS201339);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人才培养专项;国家星火计划(编号:2015GA690184);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编号:TG[15]098)。
作者简介:叶建生(1981—),男,江苏泰兴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虾蟹养殖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
E-mail:yejianshengye@。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蟹类,主要分布于长江沿线,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适应性较强、养殖范围较广,近年来养殖规模迅速扩大,为养殖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4]。
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基础理论研究、品牌效应、实用技术推广,河蟹产业均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独具特色的水产主导产业。
种植水草已成为开展河蟹池塘养殖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
水草不仅能够增加水体溶氧、调节水温、提供天然饵料、降解氨氮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还可为河蟹栖息与蜕壳提供隐蔽场所,并在夏季起到降温的作用[5-6]。
水草合理种植已成为影响河蟹产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合理的水草种植模式对提高养殖河蟹的成活率、产量、规格具有重要意义[7]。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试验池塘位于兴化市永丰镇刘葛开发区,该地区水量充足、水质清新、便于排灌。
选取3口池塘用于试验,每口池塘面积为2 hm2,呈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坡比为1 ∶[KG-*3]2.5,土质为黏土,水深为1.5~2.0 m。
在池埂内侧向四周开挖50~60 cm 深的环沟(深水区),占池塘总面积的30%;池埂四周采用钙塑板围成60 cm高的防逃墙;池内按0.15 kW/667 m2的标准配备微孔增氧设备,同时备有2台5.5 kW和1台 7.5 kW 的潜水泵。
1.2水草种植
将3口池塘(A、B、C)的水草覆盖率保持在50%,水草采用东西向、条块式种植。
于2015年2月环沟移栽伊乐藻,植株间距为30 cm,行距为1 m;于2015年3月种植轮叶黑藻,沿池中央全池播种。
在深水处种植苦草,并加设围栏设施,待水草长成后拆除。
不同池塘采取不同的水草种植模式(表1)。
1.3苗种放养
1.3.1放养蟹种
在围栏外的河蟹暂养区投放大规格长江1号蟹种,放养密度为800只/667 m2,放养规格为40~50只/kg,放养时间为2015年2月底。
1.3.2放养鲢鳙鱼种
于2015年4月放养鲢鳙鱼,放养规格为100 g/尾,放养密度为40尾/667 m2(鲢∶[KG-*3]鳙为 3 ∶[KG-*3]1)。
于2015年5月放养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2~3 cm沙塘鳢苗种,放养密度为400尾/667 m2(表2)。
1.4饲养管理
投喂金康达牌配合饲料,补充投喂冰鲜鱼、玉米,根据河蟹生长情况和摄食情况对饵料的投喂量进行调整。
高温季节定期施用生物制剂,保持菌相、藻相平衡。
河蟹蜕壳前采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以补充水体钙离子含量。
1.5生长测定
每月底随机捕蟹40只,计算平均体质量。
于10月底全部起捕,统计河蟹的平均产量、成活率、平均规格、经济效益。
1.6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7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生长的影响
由表3和图1可知,随着养殖时间的不断推进,河蟹的平均规格差异较大,C塘口优于B,B塘口优于A。
C塘口的河蟹长势最好,平均规格最终达到191.16 g。
不同水草对河蟹成活率和667 m2平均产量的影响较大(表4),C塘口优于B,B塘口优于A。
C塘口的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70.82%,平均667 m2产量为108.30 kg。
结果表明,复合水草种植模式可提高河蟹的成活率,为蟹的活动和蜕壳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提供多种食饵,使其快速生长[8-9]。
2.2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养殖效益的影响
3个塘口采取相同的放养模式和投入,平均667 m2投入6 156元。
根据全年的养殖投入和销售收入,对3个试验塘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表5、表6)。
结果表明,C塘口的经济效益较好,在3个试验塘中最高,667 m2平均产出12 743元,667 m2平均净利润达到6 587元,投入产出比为1 ∶[KG-*3]2.07,明显优于B塘口,而B塘口优于A。
3结论与讨论
3.1水草种植方式与河蟹生产的关系
于2—3月栽种伊乐藻,于3—5月分期播种苦草,在河蟹生长的夏季阶段移栽轮叶黑藻,在水体中形成复合水草种群,确保水草覆盖率达到50%左右。
提倡以伊乐藻为主,以苦草、轮叶黑藻为辅,水草覆盖率分别为30%、10%、10%。
水草采用东西向、条块式种植方式,为虾蟹生长提供栖息、蜕壳、避敌、活动、觅食的场所。
在7—9月高温季节,单一种植伊乐藻的A塘养护难度较大。
伊乐藻可耐低温而不耐高温,水温5 ℃时就能生长,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疯长现象,部分水草因高温而腐烂死亡,从而恶化了蟹池水质,影响河蟹蜕壳和增质量[10-11],并可能导致最后一次蜕壳的增质量率下降和规格偏小,最终使 667 m2 平均产量和养殖效益偏低。
轮叶黑藻、苦草均与伊乐藻相反,在水温较低时生长较慢,在高温季节长势稳定,很少出现“封塘”现象。
轮叶黑藻和苦草河蟹喜食,也是河蟹中后期生长、避暑、栖息、蜕壳、避敌的理想场所。
3.2水草覆盖率与河蟹生产的关系
水草覆盖率过高不仅会影响水体上下对流、阳光照射、光合作用,还会影响河蟹的行动、觅食等,并会出现“懒蟹”或“爬草”等现象,影响河蟹生长。
水草覆盖率过低则会引起河蟹争相抢占空间,引起个体间的残食,在河蟹蜕壳期尤为严重,导致河蟹成活率下降,降低了蟹池单
产和经济效益。
前期种草应选择多品种的搭配,且种足草,要求伊乐藻数量适中,密度太高时要及时割草头,苦草与轮叶黑藻数量要适当。
将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合理搭配种植,由于3种水草的旺发季节不同,需进行科学组合种植(伊乐藻30%、苦草10%、轮叶黑藻10%),确保在不同季节保持池塘水草覆盖率,发挥3种水草间的优势互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将3种水草合理搭配种植,一方面能为河蟹营造更加良好的生长环境,比单一种植伊乐藻更能抵御极端高温气候,降低河蟹养殖风险;另一方面,轮叶黑藻和苦草可为河蟹提供部分青饲料来源,降低饲料系数,提高经济效益。
[HJ1.85mm]
[HS2*3][HT8.5H]参考文献:[HT8.SS]
[1]杨志刚,刘启彬,姚琴琴,等. 养殖密度和饵料组成对河蟹仔蟹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2015,32(6):34-39.
[2]郝俊,马旭洲,王友成,等. 河蟹生态养殖池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24(4):523-531.
[3]叶建生.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上)[J]. 农家致富,2010,24(22):40-41.
[4]叶建生.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要点(下)[J]. 农家致富,2010,24(23):40-41.
[5]杨维龙,张关海. 河蟹生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淡水渔业,2005,35(2):61-64.
[6]谢国兴,陈正锦,鲍胜华,等. 河蟹生态健康养殖池塘中水草的栽培[J]. 水产养殖,2003(12):45-47.
[7]陈小江,叶建生,王权. 河蟹养殖中的水草搭配[J]. 农家致富,2011,25(11):41-41.
[8]金刚,李钟杰,谢平. 草型湖泊河蟹养殖容量初探[J]. 水生生物学报,2003,27(4):345-351.
[9]苏刚,苏应忠. 水草种植以及养护方法[J]. 科学养鱼,2012(1):87.
[10]何杰.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群体生长特征研究[J]. 水利渔业,2005,26(5):10-13.
[11]张列士,陆锦天. 中华绒螯蟹蜕壳和生长的研究进展[J]. 水产科技情报,2001,28(6):24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