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图文转换
知识要点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1:语言表达准确
【要点解说】准确,这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要求。
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讲,准确是指用词造句要能恰当地表达事务的特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1.注意辨析同义词,吃准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分寸,做到用词妥帖,大小合适,轻重合宜。
2.按照词义范围的大小和成都的轻重合理安排次序,不得颠倒词序。
3.适当添加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本意。
考点2:语言表达鲜明
【要点解说】鲜明,是以准确为基础的。
不准确,就可能鲜明。
所谓“鲜明”,是指用词造句都能明白、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辞。
语言鲜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精心选择不同色彩的词和不同语气的句子,把自己的褒贬好恶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
2.语言通俗明白,不生造词语,不用冷僻词语,不随便使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
3.尽量用简洁明快的短句,不随便使用结构复杂,晦涩难懂的长句。
考点3:语言表达生动
【要点解说】生动,就是指具体形象,新鲜活泼,能使人感动。
生动,往往是以准确、鲜明为前提的。
有时做到了准确、鲜明也就做到了生动感人,而离开了准确、鲜明去片面追求生动,就会给人矫揉造作、华而不实之感。
为了使语言生动,必须做到:1.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从形声色等方面对事物进行形象的描摹,给人以
身临其境之感。
2.运用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灵动性,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3.注意句式的整齐匀称,讲究音节的押韵和谐,力求语言的声律美,让人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
考点4:语言表达简明
【要点解说】所谓“简明”,即语言“简要”、“明白”。
“简”的要求:
①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的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②所说到话不能超出需要的信息。
“明”的要求:
①语言不能晦涩
②话语不能有歧义
③避免罗嗦
④要有条理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避免重复,删除多余,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辨别句子是否简明,要注意两点:一是推敲语句,看有无冗余信息、多余词语;二是看有无歧义,是否费解。
1、简明
“简明”是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
“简”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含有效果的要求,就是表达的清晰。
(1)“量”的要求是:
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2)“明”的要求是:
①避免晦涩;②避免歧义;③避免啰嗦;④井井有条。
【图文转换解题技巧】
一.表格数据分析类
1.注重整体阅读:对材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致方向。
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
2.注重数据变化:
3.注重图表细节:关注“注”相关的字
4.把握考题要求
5.简要归纳概括
二.图片、微标、照片类
1.观察表象,抓住特征
2.由此及彼,绽开联想
3.挖掘信息,分析寓意
4.注意题中的限制
三.漫画类
1.介绍漫画类容
2.说明漫画寓意
(1)看清画面(如构成漫画的要素)
(2)注意夸张、变形之处。
夸张、变形之处旺旺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索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3)联系社会生活,准确解读漫画的寓意。
3.给漫画拟标题
【自学】【重点知识梳理】
1.考点简析
所谓连贯,就是语言的表达,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与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连贯的三个基本条件:
(1)统一的话题
“话题”,即谈话、语言表述的中心;“统一”,即要求只有一个话题,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话题,要首尾如一,不能偏离、偷换话题,要保持陈述角度一致。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
惯,以至于变化气质;,譬如漫流“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
,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答案】A
【解析】本段谈论的主题是“读书”而非“读书人”,所以选⑤;“深思熟虑”的语境【答案】A
【解析】题目共三句话,先介绍时间、地点、最后是景描写。
这中间横线上的内容该何排列?首先看选项中①、②两句是抒情情句,但指示词不同。
“这儿”是近指,“那儿”是远指,从首句意思看,作者说这番话时人已不在杭州,应该是远指代词“那儿”。
所以先可排除B、D。
其次看语言连贯条理性,③、⑥两句由“钱塘江边”到“江面上”衔接语意连贯,语气顺畅,③⑤两句衔接比较松散。
(2)合理的句序
句序(含分句)的排列顺序合理。
句间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关联词语和其他关联手段在句序中有重要作用。
【例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国务院早就要求沿淮企业必须限期停止向淮河排放污水,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置若罔闻、拖延推
诿,。
A.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B.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环保工作没人管
C.既不传达上级指示,也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以致环保工作没有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D.既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也不传达上级指示,以致环保工作没人管,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答案】C
【解析】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及思路如下:国务院的要求,工厂领导的态度及具体做法,由此带来的结果,句式特点是转折关系的多重复句,所以思考判断的重点应放在“可这个工厂的领导却“置若罔闻、拖延推诿”一句上,“置若罔闻”“拖延推诿”是其对国务院指示的态度及做法,对后文所续接的内容及顺序既起到了制约作用又起到了提示的作用。
所以据此可排除B、D。
A、C项前两句都是写他们具体的错误做法。
后两句写由此导致的结果。
A项结果两句颠倒了因果关系。
只有C项的逻辑顺序非常严密:因为“不传达上级提示”,“不购置污水处理设备”,所以“导致”环保工作没人管,因为“环保工作没有管”所以“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例4】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对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答案】B
【解析】从逻辑上讲,前后所说的对象应该有对应关系,应该保持逻辑顺序的一致性。
诗中第一句谈“逊”,第二句谈“输”,分别从梅和雪的缺点入手,虽然每句都包含长处,但这并不是诗句的叙述主体,故后面的解说性文字也应该只以“缺点”入手来谈,否则逻辑顺序不一致。
A、C都是从“长处”和“短处”两个方面来谈的,应该排除;D的“各有所爱”与此题无关,故选B。
【自学】(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呼应”有首尾呼应、前后呼应,它是显示思路结构、语言顺序,突出重点内容的重要手段。
“衔接”指过渡自然,句意搭配合理,语句结构搭配合理,没有跳脱,语言风格、语气的和谐统一等。
【例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A.刘言的记忆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好。
C.刘言的记忆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答案】C
【解析】题中谈及两个人物,两种能力,其排序应该是前后呼应的。
刘言的记忆力好,李莉的理解能力强,应先说刘言,据此排除B、D;又根据“各有所长”,后句应以李莉开头,故排除 A。
经典例题
1.(湖北)某中学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①请先将所选人物姓名写在答题卡上,然后写颁奖词:②符合人物特征:③语言表达生动、连贯、得体:④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答案】蔺相如:身为门客,胆识超强,完璧归赵,智勇无双;位超廉颇,忍辱避让;国家为先,如海器量。
伟哉相如,千秋名扬!
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始终微笑的刘和珍君,你极力我们每一个热血青年,为了祖国更加强大,“奋然而前行”!
【解析】这两个人物中学教材中都有,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材料,巧妙化用原文。
语言要富有激情。
【高考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2.(广东)(1)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3分)
既然不管尽管无论既而因而然而
①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②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成分,③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答案】①尽管;②既然;③因而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解析】关联词语的考查一直是个热点,它不仅要求对词本身理解,还要求对句群关系的把握;既涉及词法知识点,又包含语法知识点。
故而,选填关联词语题在考察中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本题提供的7个词语,从中选取3个,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材料信息,但它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然后我们才能进行选择,第一处关系词为“但是”,据此我们可推断①为“尽管”,表示让步;再根据“就”,判断②处为“既然”;最后根据“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来判断,这句是结论性句子,因此选择“因而”。
3.班上举行节日文化主题班会,李明同学先介绍了“元宵节”(正月十五)。
接下来韩梅同学介绍“中秋节”,这时班会主持人要说一段话,将前后两位同学的节日介绍串联起来。
请你为班会主持人写一段这样的话,要求衔接自然、语意连贯,不少于60个字(含标点符号)。
(6分)
【答案】正月十五闹花灯,灯象征着希望,闪烁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的期盼,灯节不只有一元复始之时的元宵节,也有秋高气爽之日的八月十五中秋节。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解析】串词体现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特点的要求,我们在写串词的时候必须做到简明扼要,使用浅显的语言,并且做到衔接自然和谐得体。
做题角度可以选择上下两个节目的共同点为切入口,本题中元宵节与中秋节的共同点是“十五”“团圆”“花灯”等,然后围绕这些重点做适当的总结并铺垫,就能将串词写好。
4.(安徽)暑假里,几名高中学生相约去拜访班主任李老师,宛风给老师打电话预约,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
(5分)
宛风:①
李老师:噢,宛风啊。
宛风:②
李老师:好啊!欢迎欢迎!
宛风:③
李老师:那就今天下午3点到我办公室吧。
宛风:④
李老师:好的,再见。
答案示例:①李老师,您好!我是宛风。
②老师,我和几个同学想去拜访您,您看行吗?
③老师,您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到哪儿见您呢?
④好的,我们一定准时拜访您。
老师再见。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
这是很有生活味的题目,题目给定的是一个师生对话的情境,要求补充的是学生的话语,内容的补充不难,关键的是要得体,要符合说话的情境和学生的身份,还要有礼貌等。
5.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筛选信息,准确概括内容填写在下列方框内,每个短语不超过6个字。
(5分)
太平猴魁,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
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产地低温多湿,土质肥活,云雾笼罩。
此茶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特征。
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谷雨前后,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
太平猴魁精工细制,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太平猴魁茶叶有利尿、减肥、防龋齿、美容护肤等多种功效。
参考答案: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色香味俱佳;③采摘时机讲究;④制作精细;⑤功效较多。
(每点1分。
意思对应即可)
6.阅读下面的图表,用简明的语言概述云天小区房价走势变化的基本特点,不使用具体数字(包括年份),含标点不超过35字。
(4分)
答:
参考答案:(4分)
示例一:该小区房价起初增长缓慢,经历多年的的急剧攀升后,近几年在高位增长趋缓。
示例二:该小区房价低位增长缓慢,然后急剧攀升,近几年涨幅虽然趋缓但仍居高不下。
(每点1分,语句连贯1分)
6.阅读下面有关H7N9的表格,回答问题。
(4分)
过手训练
1.(10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3分)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
中外艺术家联袂登台,奉献了一台美轮美奂的大型文艺晚会。
《相约上海》用欢快的歌舞、款款的深情,______;《江河情缘》通过多瑙河与长江跨越时空的深情对话,表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世界共襄》充满浓郁的异国情调,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诚祝愿。
(1)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1分)
_______改为_______
(2)填入上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A.描写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真实故事
B.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
C.吹响了“潮平浪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时代号角
D.勾勒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美妙景象
(1)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能用来形容文艺晚会,可以用丰富多彩。
误区警示:对成语的把握不到位,望文生义,没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就可能照成无用。
答案:示例:“美轮美奂”改为“丰富多彩”。
(2)解析:本题考查了语言的衔接。
对本题的解答要紧扣上下文。
因为前文《相约上海》是欢快的歌舞,所以不能用“描写”可以排除A项,也不能用“吹响”或“勾勒”由此可以排除C、D两项。
因为是世博会,所以B项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最合适的。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设置了迷惑项,考生如不能把握前后文就做不出正确选择。
答案:B
2.(10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少人喜欢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
材料二:据报道,春节期间,纽约帝国大厦亮起了代表喜庆和吉祥的彩灯向华人拜年,农历大年初一被定为该州的法定节日。
在英国,近50万人从英国各地聚集到有“伦敦心脏”之称的特拉法加广场和唐人佳,看龙腾狮舞,品中国小吃,享受鞭炮声和欢笑声中浓浓的中国年味。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3分)
答: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概述。
(150字左右)(7分)
答:
(1)解析:本题考查了压缩语段的能力。
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两段文字的核心内容,说的是中外节日的相互融合问题。
误区警示:本题解答误区在于如何把握核心信息,再就是简洁概括的语言描述。
答案示例:节日文化相互交融。
(意思对即可)
(2)解析:本题考查了分析综合表达能力,非常具有开放性。
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自己的看法要有此而发。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个人认识的出发点是否基于题目材料,另外观点是否合理且能自圆其说。
答案:观点一:我们要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观点二:过年,只要快乐就行。
观点三: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示例:正确引导,健康过节。
所谓“节日”,就是一种纪念性的日子,过节就是精神的洗礼。
不论是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过外来的“洋节日”,都可视为文化的折射与传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家园更加温馨。
每一个对节日的看法与过法的不一样,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让
那些节日过得更加健康,更有意义。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4.(10年广东卷)23. 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
下面是演出的节目单:
晚会节目单
1. 《孔雀东南飞》(原作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
2. 《雷雨》(原作曹禺《雷雨》)演出:高二(5)班
(其他略)
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常常在节目之间加上衔接的话,以增强晚会的整体感。
请你在《孔雀东南飞》与《雷雨》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这样的话。
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60字。
感谢高一2班的精彩表演。
是啊,我们知道,封建传统礼教的一统天下无疑是焦、刘悲剧的根本原因。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民主思想和封建传统出现斗争的一出作品。
有请高二5班为我们带来《雷雨》!
5.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为这幅画拟写一个标题(不得以“无题”为题)。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
(4分)
(1)画面内容:
(不超过60个字)(2分)(2)标题:(不超过8个字)(2分)
参考答案:
(1)干枯的大地上有一棵没有叶子的树,树上落了两只鸟。
一个大画板靠在树上,上面画着树枝和树叶。
一个画家拿着调色板和画笔站在前边。
(2)画家的追忆。
课后巩固
1.(重庆)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清晨7时,重庆的①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比赛的起点南滨公
园②。
为即将开始的③2011年重庆④马拉松赛热身。
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⑤,慢跑,
拉神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⑥,尚在安排之中⑦,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
一丝如箭在弦⑧的紧张。
应当删除的是:
2.(山东)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填在方格中,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发展前景人数百分比
部分网络语言会进入汉语词典 336 26.7
网络语言会代替传统语言 84 6.7
网络语言经过规范,会进入日常生活 818 64.9
网络语言最终会消亡 22 1.7
(摘自《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9》)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极少数人认为网络语言最终会走向消亡外,
(不超过30个字),(不超过30个字),甚至还有小部分人认为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语言。
综上所述,被调查者对网络语言的态度:(不超过30个字)。
【解析】注意竖表头中的五行内容,审准题目中的“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3.(湖南)下面是某校校庆前夕,四位校友发给联络办老师的短信,其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获悉母校华诞,甚喜,届时定拨冗出席庆典,特此通知。
B.因事务繁忙,恐难以按时光临母校参与庆典,深表歉意。
C.虽身体欠安,但一定准时前往母校列席庆典,谨此奉告。
D.因航班取消,故不能及时赶到母校参加庆典,敬请谅解。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语言表达得体,并结合手机短信,属于旧题新考,与07年同。
根据语体,排除A、C,此处不宜用“通知”或“奉告”;比较B、D,“事务繁忙”只是不想来的一种托辞,“航班取消”是想来而无法来的实情,所以选D。
4.(10年天津卷)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请你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三副内容适合的对联,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和摄影小组,以示祝贺。
(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填写序号)(3分)
①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田丰神
②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③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
④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答案:戏剧社【⑤】文学社【③】摄影小组【①】
解析:考查语言准确、鲜明、得体。
①“现面目”“留旧影”,表现了摄影的特点。
②写学术研究。
③“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
④是说书信。
⑤“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形象的卸除了演员的特点。
5.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4分)
(摘自《2013年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注:“同比”指的是与2012年3月份相比。
答:(1)
(2)
参考答案:
示例:(1)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涨;(2)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消费价格涨幅较大;(3)居住类(住房)价格上涨幅度最大。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6.请看下面一幅公益广告图片,根据要求答题。
(6分)
请看下面一幅公益广告图片,根据要求答题。
(6分)
(1)请给这幅公益广告图片加一句“广告语”。
(2)请介绍一下广告图片的内容。
参考答案:
(1)例:贪欲等于自毁,请勿铤而走险。
(点出“贪”及其结果,语言简明。
)
(2)示例:图片以现实中一个掩面痛悔的人为背景,主体是一个大大的“贪”字,造型是一个瘫坐于地的人,因贪念被囚高墙,脚戴镣铐,后悔哭泣。
画面中心突出,采用形象化的“贪”字揭示贪念的后果,警醒世人。
7.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情景补充人物的对话,要求简洁得体。
(5分)
主持人:您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
嘉宾:①。
主持人:老人为什么喃喃自语这句话?
嘉宾:②。
主持人:您觉得这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嘉宾:③。
主持人:④?
嘉宾:最重要的是,还要常回家看看。
【参考答案】:
①一个老人对着镜子说:孩子们都忙……
②孩子不在身边,老人非常孤独。
③老人缺少精神上的赡养。
④您觉得孩子们能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