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 物理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f5719f19e8b8f67c1cb9ed.png)
安徽省全国示范高中名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绕过定滑轮的细线连着两个小球,小球a 、b 分别套在水平和竖直杆上。
某时刻连接两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7°,此时a 、b 两球的速度大小之比abv v 为(已知sin37°=0.6,cos37°=0.8) ( ) A .43B .34C .259D .25162.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 =1.5s 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B .t =4s 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 .0~4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2m/sD .0~4s 内质点的加速度为1m/s 23.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地球的同步卫星离地面的距离为h ,赤道上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为 ,则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为( )A.B .C .D .4.如图所示,物块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若只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 1,可以使物块能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 1的大小等于物块重力的0.8倍;若只用水平向右的推力F 2,也能使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处处相同,则12F F 为(已知sin37°=0.6,cos37°=0.8) ( )A .12B .1320 C .43D .535.有甲、乙两只船,它们在静水中航行速度分别为v 1、v 2且21v ,现在两船从同一渡口向河对岸开去,已知甲船用最短时间渡河,乙船以最短航程渡河,结果两船抵达对岸的地点恰好相同。
则甲、乙两船渡河所用时间之比t 1:t 2为( ) A .1B1C .1:3D .3:16.如图所示,在平直公路上有两辆同向匀速行驶的A 、B 汽车,A 车的速度为10m/s ,B 车的速度为12m/s 。
高考物理考点 化工流程中铁化合物的处理(原卷版)
![高考物理考点 化工流程中铁化合物的处理(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3d686ecc7931b765ce15c6.png)
考点化工流程中铁化合物的处理1.(2019全国Ⅲ卷)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
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
当x=y=13时,z=___________。
2.(2019江苏)聚合硫酸铁[Fe2(OH)6-2n(SO4)n]m广泛用于水的净化。
2019-2020年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fd89bccc22bcd126ff0c4f.png)
2019-2020年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发展过程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 .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C .牛顿利用他的运动定律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太阳对它的引力联系起来D .力的单位“N ”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 2”是导出单位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小球A 、B 完全相同.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A 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 球被松开,自由下落,实验中两球同时落地.图中虚线1、2代表离地高度不同的两个水平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等于B 球从面1到面2的速度变化 B .A 球从面1到面2的速率变化等于B 球从面1到面2的速率变化 C .A 球从面1到面2的速率变化大于B 球从面1到面2的速率变化 D .A 球从面1到面2的动能变化大于B 球从面1到面2的动能变化 3.一只小船渡河,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水流速度各处相同且恒定不变,方向平行于岸边;小船相对于静水分别做匀加速、匀减速、匀速直线运动,船相对于静水的初速度大小均相同、方向垂直于岸边,且船在渡河过程中船头方向始终不变.由此可以确定 A .船沿AD 轨迹运动时,船相对于静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船沿三条不同路径渡河的时间相同 C .船沿AB 轨迹渡河所用的时间最短D .船沿AC 轨迹到达对岸前瞬间的速度最大4.将一质量为m 的小球靠近墙面竖直向上抛出,图甲是向上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图乙是下降时的频闪照片,O 是运动的最高点,甲、乙两次的闪光频率相同.重力加速度为g .假设小球所受阻力大小不变,则可估算小球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 A .mgB .13mg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第9题,共31分)、非选择题(第10~16题,共89分)共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座位号、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条形码贴在指定区域.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请用2B 铅笔作图,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C B D第3题图水流方向第2题图C .12mg D .110mg 5.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光滑斜面上,长为L 的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在斜面上做圆周运动,A 、B 分别是圆弧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若小球在A 、B 点做圆周运动的最小速度分别为v A 、v B ,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0A v =B .A v gL =C .1102B v gL = D .3B v gL = 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6. 2005年北京时间7月4日下午1时52分,美国小探测器成功撞击“坦普尔一号”彗星,投入彗星的怀抱,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彗星的“大对撞”.如图所示,假设“坦普尔一号”彗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其运动周期为5.74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探测器在撞击彗星前后过程,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B .该彗星近日点处线速度小于远日点处线速度C .该彗星近日点处加速度大于远日点处加速度D .该彗星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数 7.如图所示,一细绳系一光滑小球,细绳跨过定滑轮使小球靠在柱体的斜面上.设柱体对小球的弹力为 F 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力拉绳使小球缓慢上升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N 逐渐增大 B .F N 逐渐减小 C .F T 逐渐增大 D .F T 先增大后减小8. 如图,重为8N 的物块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若用平行于斜面且沿水平方向、大小为3N 的力F 推物块时,物块刚好被推动.现施加平行于斜面的力F 0推物块,使物块在斜面上做匀速运动,此时斜面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则 A .F 0可能为0.5N B .F 0可能为5N C .f 可能为3ND .f 可能为9N9.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 ,受到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max 的大小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A .t 1时刻物块的速度为零B .物块的最大速度出现在t 3时刻C .t 1~t 3时间内F 对物块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第8题图θ AB 第5题图O太阳第6题图发射地球 轨道相撞时地球的位置撞击探测器轨道 彗星轨道FA图(甲)第9题图柱体 第7题图D .拉力F 的功率最大值出现在t 2~t 3时间内三、本题共2小题,共20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0.(10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若小车的总质量为M ,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 ,则当满足 ▲ 条件时,可认为小车受到合外力大小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大小.(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 A .平衡摩擦力时,不应将装砝码的砝码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 .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都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 .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放开小车D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由牛顿第二定律直接求出(3)甲同学通过对小车所牵引纸带的测量,就能得出小车的加速度a .如图乙是某次实验所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Hz ,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乙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 ,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的数据,画出a ~1M 图线后,发现当1M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该同学后来又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则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 . A .改画a 与mM +1的关系图线 B .改画a 与)(m M +的关系图线C .改画 a 与Mm的关系图线D .改画a 与21()M m +的关系图线11.(10分)如图所示,用光电门等器材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直径为d 、质量为m 的金属小球由A 处静止释放,下落过程中经过A 处正下方的B 处固定的光电门,测得A 、B 间的距离为H (H >>d ),光电门测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1)小球通过光电门B 时的速度表达式 ▲ ;(2)多次改变高度H ,重复上述实验,描点作出21t 随H 的变化图象,若作出的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且斜率为 ▲ ,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第10题乙图打点计时器第10题甲图 数据采集器第11题图(3)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E k总是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 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E P -△E k)将▲(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4)小明用A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时,他用Bv B点对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得到动能的增加量,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还是错误?答:▲.理由是▲.四、本题共5小题,共6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3分)木星的卫星之一叫艾奥,它上面的珞珈火山喷出的岩块初速度为v0时,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达h.已知艾奥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艾奥的自转及岩块运动过程中受到稀薄气体的阻力,求:(1)艾奥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和艾奥的质量M;(2)距艾奥表面高度为2R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3)艾奥的第一宇宙速度v.13.(13分)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图象如图所示(除2s~10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s~14s时间段内小车的功率保持不变,在14s末通过遥控使发动机停止工作而让小车自由滑行,小车的质量m=2.0kg ,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取g=10m/s2.求:(1)14s~18s时间段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2)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P;(3)小车在2s~10s内位移的大小s2.第13题图14.(13分)跳台滑雪是勇敢者的运动.如图所示,滑雪者着专用滑雪板,在助滑道AB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B点沿水平方向跃出,在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着落,这项运动极为壮观.已知滑雪者和滑雪板的总质量为m,斜坡BC倾角为θ,B点距水平地面CD的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1)若滑雪者水平跃出后直接落到地面上,求滑雪者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0.(2)为使滑雪者跃出后直接落到地面上,滑雪者在B点跃出时的速度v0应满足什么条件?(3)若滑雪者跃出后直接落到斜坡上,试推导滑雪者和滑雪板落到斜坡时的总动能E k随空中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15.(15分)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斜面体C静置于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重力加速度为g.(1)若斜面体保持静止,物块由A运动到B历时为t,A、B间距为x.求恒力的大小F:(2)在(1)情况下,物块运动过程中,求斜面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3)若水平面光滑,物块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0的恒力作用下,与斜面体C保持相对静止、一起运动,且两者间无相对滑动趋势,求斜面体的质量M.第14题图第15题图16.(15分)如图所示,用长为L 的轻质细线将质量为m 的小球悬挂于O 点.小球在外力作用下静止在A 处,此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现撤去外力,小球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B 时,细线被O 点正下方距离L /4处的光滑小钉子挡住,小球继续向左摆动到最高点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60°.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且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重力加速度为g .求:(1)小球在A 处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受外力的最小值F 1;(2)小球运动过程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f 和动能最大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弦值sin α.(3)小球第二次经过最低点B ,开始绕O 点向右摆动时,细线的拉力大小T ;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检测 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C 2.A 3.D 4.B 5.C二、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6.CD 7.AC 8.BC 9.ABD三、本题共2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0.(10分)(1)M >>m (2分) (2)AC (3分)(3)0.45(2分) (4)A (3分) 11.(10分)(1) t dv =(2分) (2)22g d(3分) (3)增加(2分) (4)错误(1分) 此做法已默认机械能守恒(只要意思正确即给分)(2分)四、本题共5小题,共6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13分)解:(1)岩块做竖直上抛运动有 2002v gh -=-(1分)解得 22v g h= (1分)忽略艾奥的自转有2GMmmg R = (2分)解得 2202R v M hG=(1分)(2)距艾奥表面高度为2R 处有2(2)GMm m g R R '''=+(2分)第16题图OC BA解得 2018v g h'= (2分)(3)某卫星在艾奥表面绕其做圆周运动时 2v mg m R= (2分)解得 v v = (2分)13.(13分)解:(1)在14s —18s 时间段,由图象可得1418v v a t -=∆(2分)代入数据得 a =2.0m/s 2 (2分) (2)在14s —18s ,小车在阻力f 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则 f = ma(1分) 在10s —14s, 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 F = f =4.0N (1分) 小车匀速行驶阶段的功率 P =Fv (1分) 代入数据得 P =32W(2分)(3) 2s —10s ,根据动能定理得22221122Pt fs mv mv -=- (2分)其中 v =8m/s ,v 2=4m/s解得 s 2 = 52m(2分) 14.(13分)解:(1)滑雪者在空中作平抛运动,则 2012h gt =(2分)解得 0t =(1分)(2)为使滑雪者跃出后直接落到地面上,则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应满足tan hx θ≥(1分)而 00x v t =(1分)解得 0v ≥(2分)(3)设滑雪者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和下落高度分别为x 、y ,落到斜坡时的水平和竖直分速度分别为v x 、v y ,则 y v gt =,212y gt =(2分)tan x yx v t θ==(1分)222111222k y x E mv mv mv ==+ (1分)解得 22211(1)24tan k E mg t θ=+(t < (2分)15.(15分)(1)设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则221at x =(1分) 对物块受力分析如答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沿斜面方向 1sin F mg N ma θμ--=(2分) 垂直斜面方向 1cos N mg θ= (1分) 解得 22()xF m g t=+(2分)(2)设斜面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F f ,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如答图,水平方向由平衡条件有1cos sin f F f N θθ=+(2分) 解得f F =(1分) 方向水平向左(1分)(3)设物块与斜面间的弹力为N 2,加速度为a 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对斜面体 22sin N Ma θ=(1分) 对物块 022cos sin F N ma θθ-=(1分) 02sin cos 0F N mg θθ+-=(1分)解得 00(2)42m mg F M F mg-=-(2分)16.(15分)解:(1)小球在A 处于静止,受力平衡,当F 1与细线垂直时最小则1sin F mg θ==(2分)(2)小球从A 运动到C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313[(1cos )(1cos )]()0434mg L L f L L θθπ----⋅+=(2分) 解得 314mgf π= (2分) 小球速度最大时有 sin mg f α= (2分)解得 3sin 14απ=(1分)(3)设此时小球的速度为v ,则23131(1cos )04342mg L f L mv θπ⋅⋅--⋅⋅=-(2分)2v T mg m L-=(2分)解得 2314T mg =(2分)。
2019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10月份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
![2019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10月份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b053e789eb172ded63b7be.png)
2019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10月份联考物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題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一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是信利略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示意图,他通过对斜面上球运动的研究来寻找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这个研究案例确立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用该实验证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利略用该实验巧妙“冲淡”重力,便于测量铜球的瞬时速度C.若铜球从静止开始运动的总位移与所用时间成正比,铜球就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加利略推断,斜面的倾角趣接近90°,铜球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2.火车站以及商场都装有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当乘客站上扶梯时,它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则A,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B.在匀速阶段,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不做功C.在加速阶段,电梯对乘客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D.在运送乘客的全过程中,电梯多做的功等于乘客增加的重力势能3.一质点沿着+x方向运动,t0=0时刻,其初始位置坐标x0>0,初速度v0>0,加速度a 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面关于该质点的运动判断正确的是A.t0至t1时段,质点的速度v减小,总位移x增大B.t1至t2时段,质点沿一x方向匀加速运动C.t1时刻,质点沿+x方向速度v最大,t2时刻,v=v0D.t1至时段,质点沿+x方向减速运动,t2时刻,v=04.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的大小不变,缓慢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直到水平为止,物块b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逐新变大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变大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逐新变大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一定逐渐变大5.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质量均为m的A、B球用轻弹簧相连,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拉住静止在斜面上.现在B球上施加一个平行斜面向上,由零缓慢增大的外力F,直至弹簧恰好处于原长,此时为:t1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外力F的大小为2 mgsinθB.外力F作用过程中,F做的功等于B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C.若t1时刻突然撤去外力F,则A,B两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D.若t1时刻突然撤去外力F,则B球的瞬时加速度大小为gsinθ6.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子弹动能的减少量与木块动能增加量相等B .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动能的变化量相等C .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相等D .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克服摩擦所产生的内能7.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傾角为45°,一弹性小球,在与斜面上端等高的某处A 点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斜面上的B 点后反弹,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反弹前后,速度方向与斜面夹角相等,小球反弹后落到斜面上C 点,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AB 段和BC 段运动中A .运动时间之比为t AB :t BC =1:1B .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之比为P AB :P BC =1:2C .运动的竖直高度之比为h AB :h BC =1:3D .若小球释放点自A 点向右平移少许,则小球反弹后再次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落到 C 点的不同8.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可看作质点)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内运动,若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率为v 0A .小球在最高点时只受到重力作用B .小球绕圆环一周的时间等于02R v C .小球在最高点对圆环的压力大小为2mgD .小球经过任一直径两端位置时的动能之和是一个恒定值9.有a 、b 、c 、d 四地球卫星,a 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上随地球一起转动,b 是近地轨道卫星,c 是地球同步卫星,d 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A .卫星a 的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重力加速度gB .在相同时间内卫星b 转过的弧长最长C .卫星c 的速度一定比卫星d 的速度大D .卫星d 的角速度比卫星c 的角速度大10,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向右运行,质量为m 的物块,以b 的初速度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向左滑入传送带,若从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 2>v 1则A .t 1时刻,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 .t 2时刻,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 .0-t 3时间内,物块一直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D .t 1—t 2时间内,由于带动物块电动机多做的功为mv 1211.如图所示,左侧为一个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半径为R =1m 的半球形容器,容器直径AB 水平,O 点为球心,的内表面及容器口光滑.右侧是一个足够长的固定光滑斜面、斜面倾角为45°,一根不可伸长的轻质细跨过容器口及竖直固定的轻质光滑定滑轮,细绳两端分别系有可视为质点的小球m1和物块m2,且m1=2kg,m2=1kg.开始时m1恰在A点,m2在斜面上且距离顶端足够远,此时连接m1、m2的细绳与斜面平行且恰好伸直,C点是圆心O的正下方.当m1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取g=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1运动到C点时連率最大B.m1不可能沿碗面上升到B点C.当m1运动到C点时,m2的速率为2m/sD.当m1运动到C点时,m1的向心力为16N12.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国人的登月梦想终将实现,若宇航员着陆月球后在其表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可视为质点),经时间t小球落回抛出点;然后字航员又在离月面高度为A处,以相同的速度大小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到月球表面,测得小球的水平射程为L.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月球可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222LhtB.小球上的初速度大小为22LhtC D第Ⅱ卷(非选择題共62分)二、实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3.(6分)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获得下列图象,则(1)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N/m.(2)实验中,操作者从弹簧的原长用力缓慢地拉伸到伸长量为x=40cm时,拉力对弹簧做功______J,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是_________J14.(9分)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小王同学采用如图装置,如图1中小车及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沙桶及沙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1)往沙桶中加入一定量的沙子,当M与m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时,可近似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沙桶和沙的重力;在释放小车________(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答案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e77f3352d380eb62946dab.png)
1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金安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期10月联考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固定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B.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物体所受重力沿斜面的分力和斜面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2.质量为2kg 的质点在直角坐标系xOy 平面上运动,在x 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 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的初速度为3 m/s
B.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 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 2 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3.如图所示,两长方体形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2m 和m ,互相接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在对物体A 施以大小为F 的水平向右恒力,同时对物体B 施以大小为F /2的水平向左恒力,则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物体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
A. F
B. F /2
C. F /3
D. 2F /3
4.如图所示,斜面上有竖直光滑杆AB 和倾斜光滑杆AC ,已知AB = BC 。
一小环静止开始从A 滑到B 用时t 1,从A 滑到C 用时t 2。
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958b7a5a5e9856a561260ef.png)
皖中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卷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1、必修22.试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其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8-10小题有多个选择符合题意。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C.国际单位制中,kg、m、N是三个基本单位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s内的位移是42 m,则()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16m/sB.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m/s2C.小球在第4 s末的的速度是42 m/sD.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80m3.如图所示,在一张白纸上,用手平推直尺沿纵向匀速移动,同时让铅笔尖靠着直尺沿横向匀加速移动,则笔尖画出的轨迹应为()A. B. C. D.4.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B.拉力F的最小值为mgsi nθC.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减小D.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5.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 )A.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算出月球的密度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C.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处于超重状态6.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点与d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B. 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 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 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7.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一质量m=2 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g取10 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s前加速度一直在减小B.滑块在0.1~0.2 s时间间隔内沿斜面向下运动C.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D.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滑块一直在做加速运动8.引力波探测于20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8e8f75302768e9950e73800.png)
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卷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1-7为单选題,8-10为多选题。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如图所示,用轻绳AO 和OB 将重为C 的重物悬挂在水平天花板和竖直墙壁之 间处于静止状态,AO 绳水平,OB 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AO 绳的拉力T 1、OB 绳的拉力T 2的大小与G 之间的关系为()A. T 1=Gsin θB. T 1tan G θ=C. T 2= cos G θD. T 2=Gcos θ 2.轻绳固定在A 点,下端系着铁球,在A 点的正下方B 处有一人用一根可伴缩的轻杆顶住铁球,人沿着轻杆方向施力、铁球和人都可以看做质点,逐渐增加杆子的长度,则( )A .绳子的拉力大小不变B .绳子的拉力变小C .杆子的支持力大小不变D .杆子的支持力变小3.如图所示,物块A 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A. 12B. 2C. 2D. 24.从水平地面上以20m /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10/s 2,当速度大小变为10m /s 时,()A .平均速度大小一定是15m /sB .平均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10m /sC .平均速率一定是15m /sD .平均速率可能等于5m /s5.一条质量分布均匀软绳AB 上端固定在B 点,用水平力F 拉动绳子的下端A 稳定后绳子在B 点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绳子中点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n sin 2αθ=,越靠近A 端绳子的张力越大 B .sin sin 2αθ=,越靠近B 端绳子的张力越大 C .n n 2ta ta αθ=,越靠近A 端绳子的张力越大 D .n n 2ta ta αθ=,越靠近B 端子的张力越大 6.水平地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斜面C ,斜面上有两个滑块A 、B ,A 的质量小于B 的质量,它们与斜面的动降擦因数相同,A 紧在起沿着斜面减速下滑的过程中,斜面保持不动,( )A .斜面对地面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B .斜面对地面没有摩擦力作用C .滑块A 对滑块B 有弹力作用D .滑块A 与滑块B 之间没有弹力作用7.两块形状相同的板A、B固定并排在一起,一颗子弾以水平速度垂直射向板,由于两块板的材质不同,子弹在A板内的阻力恒为f,在B板中的阻力恒为2f。
安徽联盟2019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物理
![安徽联盟2019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5e5a4ac5da50e2524d7f59.png)
安徽联盟2019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物理物理试题审题单位:安庆一中滁州中学浮山中学合肥八中蒙城一中舒城中学太湖中学天长中学芜湖一中岳西中学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总分值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考场座位号、姓名”与考生本人考场座位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1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
第1I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H一1C一120—16Fe一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4、一个木块以某一水平初速度自由滑上粗糙的水平面,在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
那么根据图象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A、木块的位移B、木块的加速度C、木块所受摩擦力D、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15、如下图,一颗行星和一颗彗星绕同一恒星的运行轨道分别为A和B,A是半径为r的圆轨道,B为椭圆轨道,椭圆长轴QQ′为2r。
P点为两轨道的交点,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彗星和行星经过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相等B、彗星和行星绕恒星运动的周期相同C、彗星和行星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D、彗星在Q′处加速度为行星加速度的1/416、一个物体在7个恒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撤去其中两个力,其它力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那么关于物体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可能做网圆运动B、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可能处于静止状态D、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7、如下图,在一竖直平面内有一光滑的绝缘倾斜轨道ab和一光滑的绝缘圆弧轨道bcde平滑相接,一个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从距最低点c所在水平面高h。
2019届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届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e054a6bceb19e8b8f6ba52.png)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牛顿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C. 国际单位制中,kg、m、N是三个基本单位D. 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答案】D【解析】【详解】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错误;牛顿第二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选项B错误;国际单位制中,kg、m、s是三个基本单位,N是导出单位,选项C错误;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选项D正确;故选D。
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s内的位移是42 m,则()A. 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16m/sB. 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m/s2C. 小球在第4 s末的的速度是42 m/sD. 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80m【答案】B【解析】【详解】第4s内的位移是42m,有:gt42-gt32=42m,t4=4s,t3=3s,解得:g=12m/s2.所以2s末的速度:v2=gt2=24m/s。
故A错误,B正确。
小球在第4 s末的的速度是v4=gt4=48m/s ,选项C错误;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gt42=96m,选项D错误;故选B.【点睛】此题选择某星球为情景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注意星球上重力加速度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不同.3.如图所示,在一张白纸上,用手平推直尺沿纵向匀速移动,同时让铅笔尖靠着直尺沿横向匀加速移动,则笔尖画出的轨迹应为()A. B.C. D.【答案】C【解析】笔尖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合力指向曲线运动轨迹的内侧可知C正确.4.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8c781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7b.png)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概念的引入是运用了等效替代法B .当t ∆极短时,x 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瞬时速度,这体现了物理学中的微元法C .加速度的定义v a t ∆=∆采用的是用两个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2.2024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庆节,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喜欢燃放烟花庆祝。
我国宋代就已经出现冲天炮这种烟花(如图),也叫“起火”。
若冲天炮从地面由静止发射,竖直向上做加速度大小为5m/s 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s 末掉出一可视为质点的碎片,不计碎片受到的空气阻力,g =10m/s 2。
则( )A .碎片离地面的最大速度为40m/sB .碎片掉出前离地面高度80mC .碎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80mD .碎片从掉出到落回地面用时(2s3.国庆期间,很多家庭选择户外露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露营时常用的一种便携式三角架,它由三根长度均为L 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轻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
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一根细铁链静止悬挂在三脚架正中央,三脚架顶点离地的高度为h ,支架与铰链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当仅增大h ,则( )A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压力不变C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增大D .每根轻杆对地面的作用力不变4.如图所示,图甲电梯内铁架台上的拉力传感器下挂有一瓶矿泉水,图乙是电梯启动后电脑采集到的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重力加速度210m /s 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乙中,14t t -反映了电梯从高层到低层运动B .不能从图乙中得到矿泉水的重力C .根据图乙可以求出电梯启动过程中,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约为20.67m /sD .因为不知道电梯启动方向,所以无法判断哪段时间矿泉水瓶处于超重状态5.如图所示,质量为2m 、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体A 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细线绕过固定在桌面右侧的光滑定滑轮,一端与斜面体A 相连,另一端悬挂着质量为m 的物块C ,斜面体与定滑轮之间的细线平行于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试题卷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1、必修22.试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其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8-10小题有多个选择符合题意。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验证C.国际单位制中,g、m、N是三个基本单位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4s内的位移是42 m,则()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16m/sB.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2m/s2C.小球在第4 s末的的速度是42 m/sD.小球在4s内的位移是80m3.如图所示,在一张白纸上,用手平推直尺沿纵向匀速移动,同时让铅笔尖靠着直尺沿横向匀加速移动,则笔尖画出的轨迹应为()A.B.C.D.4.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与圆心O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将力F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B.拉力F的最小值为mgsi nθC.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减小D.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5.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A.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算出月球的密度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C.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D.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段,处于超重状态6.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与d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7.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37°的粗糙且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一质量m=2 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t=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b段为曲线,bc段为直线,g取10 m/s2,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s前加速度一直在减小B.滑块在0.1~0.2 s时间间隔内沿斜面向下运动C.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D.在滑块与弹簧脱离之前,滑块一直在做加速运动8.引力波探测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双星的运动是产生引力波的之一,假设宇宙中有一双星系统由P、Q两颗星体组成,这两颗星绕它们连线的某一点在二者万有引力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P星的周期为T,P、Q两颗星的距离为,P、Q两颗星的轨道半径之差为Δr(P星的轨道半径大于Q星的轨道半径),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A.Q、P两颗星的质量差为B.P、Q两颗星的运动半径之比为C.P、Q两颗星的线速度大小之差为D.P、Q两颗星的质量之比为9.如图所示,浅色传送带A、B两端距离L=22m,以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并且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现将一质量的煤块轻放在传送带的A端,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块从A端运动到B端所经历时间为2.5sB.煤块从A端运动到B端留下的黑色痕迹为8mC.煤块从A端运动到B端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0JD.煤块运动到B端时重力的功率为280W1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动能E0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已知运动过程中受到恒定阻力f=mg作用(为常数且满足0<<1).图中两条直线分别表示小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与其上升高度之间的关系(以地面为零势能面),h0表示上升的最大高度.则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E1是最大势能,且E1=B.上升的最大高度h0=C.落地时的动能E=D.在h1处,小球的动能和势能相等,且h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11.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 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点(相邻两点之间还有一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 m/s2,A、B、C三点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那么:(1)纸带的________(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__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3)从O点到第(2)题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 p=________J,动能增加量ΔE=________J.(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12.为了探究物体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甲、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中M 为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 m0为滑轮的质量,滑轮大小不计且光滑。
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2)甲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甲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坐标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A.1 tanθB.01tanmθ-C.02mk-D.2m(4)乙同学根据测量数据做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该同学做实验时存在的问题是.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其中第13题8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2分,第16题14分)13.一汽车在直线公路段上以54m/h的速度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在其正前方14m处有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
经过0.4s的反应时间后,司机开始刹车,则:(1)为了避免相撞,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2)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只为4m/s2,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自行车开始以一定的加速度匀加速,则自行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14.所受重力1G=12N的砝码悬挂在绳PA和PB的结点上。
PA偏离竖直方向30°角,PB在水平方向,且连在所受重力为2G=100N的木块上,木块静止于倾角为45°的斜面上,如图所示,试求:(结果均可以保留根式)(1)水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2)木块所受斜面的弹力。
15.如图所示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为L=4m,与水平面间夹角θ=37°,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上端A点无初速放置一个质量为m=1g、大小可视为质点的金属块,它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金属块滑离传送带后,经过弯道,沿半径R=0.4m的光滑轨道做圆周运动,刚好能通过最高点E,已知B、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0.5m(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1)金属块经过D点时的速度V D;(2)金属块经过D点时受到的支持力F N(3)金属块在BCD轨道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16.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A=0.2g的薄板A,A板上、下段由不同材料构成,下段表面光滑,长度l=3m,上段表面粗糙;质量为m B=2.0g 的金属块B(视为质点)位于A的最下端,B与A上段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质量为m C=1.2g 的物块C通过轻线绕过定滑轮与B相连。
忽略滑轮质量及轴间的摩擦,A、B间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
开始时,整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轻线被拉直。
(sin370=0.6,cos370=0.8,g=10m/ s2。
)求:(1)撤去外力的瞬间,A、B、C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2)B刚到达A的粗糙部分时,A、B、C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大;(3)撤去外力后的整个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绳足够长,B始终没滑出A板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0月联考物理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B C C D B C CD ACD ABD11.左 B 1.91 , 1.8812.(1)BC(2)2.00(3)C(4)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13.【答案】(1)————————4分(2)————————————4分【解析】试题分析:分别写出两车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位移相等时是临界条件,根据判别式判断解的情况;同理写出位移间的关系,根据判别式即可求出自行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1)设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初速度v汽=54m/h=15m/s,初始距离d=14m自行车的位移为:汽车的位移为:从汽车刹车开始计时,假设汽车能追上自行车,此时有:代入数据整理得:要保证不相撞,即此方程至多只有一个解,即得:解得:设自行车加速度为。
同理可得:整理得:要保证不相撞,即此方程至多只有一个解,即得:解得:14.()50226f N=+ ————————5分()50226N N=- ————————5分【解析】本题考查三力平衡、四力平衡等知识。
对结点P 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 01tan3043PBF G N == 对重物2G 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002sin45cos45PB f G F =+、002sin45cos45N PB F F G +=解得: 50226f N =,方向沿斜面向上50226N F N =,方向垂直斜面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