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孙子兵法》导读·势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页,共38页。
• 【原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 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 漂石:漂,浮,漂移。《尚书·武成》:“血流漂 杵。”杜牧、张预注为“转” 。亦通。
• “鸷鸟之疾”三句:杜佑等注以为“鸷鸟能挫折 禽兽”,是疾而有节制。失之。此言疾飞之鸷鸟不易
被击中,因为其可供击发的时机非常短暂,而之所以 被击中以至于毁折,是准确掌握了击发之时机,以喻 任势而发机必须把握得十分准确。
“形者,旌旗金鼓之制度;名者,各有其名号也。” 张预曰:“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 相见,故为旌旗。’今用兵既众,相去必远,耳目 之力,所不闻见;故令士卒望旌旗之形而前却,听 金鼓之号而行止,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 故曰:此用众之法也。”
• 【译文 】指挥大部队如同指挥小部队一样,这是 属于指挥号令的问题;
第18页,共38页。
• 【原文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 四时是也。
• 终而复始:言日月运行。终,指日月之落; 始,始出,出现。
• 死而复生:言四时更迭,去而复来。死,指 时令过去了;生,指时令又来了。
• 此二句李筌注曰:“奇变如日月、四时,亏 盈寒暑不停。”
• 【译文 】终而复始,如同日月的运行;去 而又来,就象四季的更迭。
第20页,共38页。
• 【原文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 观也。
• 色不过五:李筌曰:“青、黄、赤、白、 黑也。”古代以此五者为正色。 《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 作服,汝明。” 孙星衍 疏:“五色, 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 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 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 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 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 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 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 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 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 孰能穷之?
第5页,共38页。
• 分数:王皙曰:“分数,谓部曲也。偏裨 各有部,分与其人数,若师、旅、卒、两 之属。”此指部队的组织编制。
• 【译文 】孙子说:管理大部队如同管理小 部队一样,这是属于军队的组织编制问题。
第9页,共38页。
• 【原文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 • 斗众:使众斗;犹言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战斗。
半寡:使寡斗。犹言指挥人数少的军队战斗。 • 形名:曹操曰:“旌旗曰形,金鼓曰名。”王皙曰:
滋味却是品尝不尽的;
第22页,共38页。
• 【原文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
也。
• 【译文 】作战的基本方式,不外乎奇正两种,
但奇正的变化运用,却是无穷无尽的。
• 【原文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 相生:相生:言相互转化。无端:谓无始无终。李筌 曰: “奇正相依而生,如环团圆,不可穷端倪也。”
第26页,共38页。
• 【原文 】势如彍(kuò)弩,节如发机。
彍弩:弩弓张满 曰“彍”。
•【译文 】势
就像张满待发 的弓弩,节发之为机。”机 指弩机。
第27页,共38页。
第四部分:战势之运用
• 【全文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 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 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 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 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第10页,共38页。
• 【原文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 者,奇正是也;
• 必受敌:汉简本“必”作“毕”,张预 注亦云:“人人皆受敌而无败”,是其 所本亦当为“毕”,而王晳注则云:“必 当作毕”,是其所据本作“毕”。按: 字作“毕”于义为长。
• 【译文 】统率全军能够使它全面遭到敌 人进攻时而不致失败,这是“奇正”的 战术变化问题;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第17页,共38页。
• 【原文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 竭如江河。
• 无穷如天地:言出奇制胜之法如天地万 物之变化无穷,而非言如天地之大也。
• 不竭如江河:竭,竭尽,穷竭。杜佑曰: “言应变出奇无穷竭。”
• 【译文 】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 战法变化就象天地万物那样不可穷尽, 象江河那样不会枯竭。
•《孙子兵法》
•第五、势篇
第1页,共38页。
• 前篇回顾 • 一、形在己而不在敌 • 二、据实力定攻守 • 三、胜兵先胜之形 • 四、军事实力的判断
第2页,共38页。
本篇题解
• 本篇与《形篇》为姊妹篇。本篇的“势”, 是《形篇》的“形”的表现。
• “势”是态势、气势、形势。是力量的奋 发,是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由于实行正 确的作战指挥,从而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 实际作战能力。从哲学上着,“形”是运 动的物质,而“势”是物质的运动。

第19页,共38页。
• 【原文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 听也。
• 声不过五:李筌曰:“宫、商、角、徵、 羽也。” 是古代的五声音阶,大致相当 于现代简谱的 1、2、3、5、6。加上 “变徵”(4)、“变宮”(7),便是七声 音阶。
• 【译文 】音阶不过五个,但五个音阶融 合演奏的音乐却是赏听不尽的;
• 这一过程为造势;在“势”形成的最佳时刻,发起攻 击,即所谓任势。任势之机,孙子称之为“节”。 “节”是任势之关键。孙子认为:作为指挥员,追求 战争胜利应“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把“势”提到 了军事指挥艺术的最高峰。
第4页,共38页。
• 【全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 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 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 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第13页,共38页。
• 在古代,出奇制胜的战例不胜枚举,韩信设背水阵; 诸葛亮的空城计;邓艾偷渡阴平;刘邦的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 公元200年,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曹操两大集团在 官渡展开决战。曹军在正面战场坚壁固守,扼敌咽喉, 同时,利用时机,变换奇正,曹操亲率轻骑五千,以 奇兵夜袭乌巢,火烧袁军屯粮。当袁军因粮草被焚, 军心动摇之际,曹军在正面战场全线出击,歼灭袁军 主力,最后使得袁绍落荒而逃,余部七万多人投降。 曹操先正后奇,以奇击虚,奇正相生,击奇制胜的高 明蹈略,是官渡之战获胜的关键。
• 【译文 】军队打击敌人如同以石击卵一样,这是 “避实就虚”的正确运用问题。
第15页,共38页。
第二部分、战势之特点
• 【全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 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 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 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 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 《形篇》讲的是客观物质力量的积聚, 《势篇》讲的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
• 张预注:“兵势已成,然后任势以取胜, 故次《形》。”
第3页,共38页。
• 本篇是孙子军事指挥理论的精华。“战势不过奇正”是 全篇主线。
• 孙武所谓的“势”,是指挥员在充分运用已有客观条 件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巧出奇正, 巧用虚实,出敌不意,最后造成一种以强击弱,对敌 之要害部位具有致命威摄力量的战争态势。
•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 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 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第6页,共38页。
• 本篇大致可分为五个部分: • 第一部分、战势之要素 • 第二部分、战势之特点 • 第三部分、战势之姿态 • 第四部分、战势之运用 • 第五部分、要善于造势
第16页,共38页。
• 【原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 此言大凡作战,一般都是用“正”兵当敌,用
“奇”兵取胜。合,交战。 • 此就一般原则言之,而在实战过程中,二者之掌握
运用亦变化莫测。《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云:“善
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又云:“以奇为正者,敌
意其奇,则吾正击之;以正为奇者,敌意其正,则吾奇 击之。”又云:“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 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
第11页,共38页。
• 奇正—— • 是古代兵法中最基本、最常见、极重要的
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是古代兵法常用的 术语,它广泛地应用于谋略、战法等各个 领域。
• 一般来说,一般的、常规的为正,特殊的、 变化的为奇;战术上先出为正,后出为奇, 下面为正,侧击为奇,明战为正,暗袭为 奇,总之,在人意料之中为正,出人意料 之外为奇。
• 【译文 】奇与正相互转化,就像顺着圆环旋转
一样没有尽头,有谁能穷尽它呢? • 按:“奇正”有两个层次: • 第一个层次:“以正合,以奇胜”。是通则。 • 第二个层次:“奇正相生”。是变则。
第23页,共38页。
第三部分:战势之姿态
• 【全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 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 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 如彍弩,节如发机。
•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 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 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故善动敌者, 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 以卒待之。
第7页,共38页。
第一部分、战势之要素
• 【全文 】孙子曰: 凡治众如治寡,分 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 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第8页,共38页。
• 【原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 也。
• 治,治理,管理。治众谓管理大部队。治 寡谓管理小部队。
• 【原文 】湍急的流水疾速奔泻,以至于能冲走石头,
这便是势;鸷鸟疾飞,竟至于毁折,这是击发节奏掌 握得准确。
第25页,共38页。
• 【原文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 势险,谓造成的态势险峻。 • 节短:发动攻势的节奏短促。 • “势险”是把自己伪装好,隐蔽好,积聚
力量,跟随目标,盯紧目标,如同狙击手, 躲在草丛里,子弹上膛,用瞄准器瞄准; • “节短”是把“势”放出去,实施致命打 击,快速、突然,出人意料之外。(要离 刺杀庆忌)
• 在近代和现代,红军四渡赤水;诺曼底登陆;马岛 之战和海湾战争都是奇正运用的经典战例。
第14页,共38页。
• 【原文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 以碫投卵:盂氏曰:“碫,石也。” 曹操曰:“以至 实击至虚。”
• 虚实:古代兵法中常用术语。与“奇正”一样为古代 兵学中辨证的哲学概念。主要指军事实力的两个方面, 如强弱、众寡、劳逸、真伪、有余不足等。同样,在 实际运用中,兵行诡道,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虚虚 实实,使敌莫知所向,然后以实击虚。
第12页,共38页。
• 《孙膑兵法·奇正》曰:“奇发而为正, 其未发者,奇也。”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太宗曰: “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 敌视以为正,斯所谓形人者与?以奇为 正,以正为奇,变化莫测,斯所谓无形 者与?”
• 故“奇”的根本特点是出敌不意,敌不 知觉,待其知觉则为时已晚。然在具体 运用时常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莫 测,故后文云:“奇正相生。”
第28页,共38页。
• 【原文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
• 纷纷纭纭:形容战斗场面混乱。
• 斗乱而不可乱:斗乱,斗于乱。谓在混乱状态下, 指挥员要从容镇定,使军队有序而不乱。
• 【原文 】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 • 浑浑沌沌:意同“纷纷纭纭”,亦形容战斗场面
混乱。形圆而不可败:“圆”有不同解释:一说 为圆形、圆阵。谓尽管战斗场面混乱,但摆成圆 阵,使用奇正计谋,就能使敌人分不清上下左右, 辨不明东西南北。王晳注:“浑沌形圆,不测之 貌也。” 不可败,犹言可不败。一说为“运转无 穷”意。谓尽管战斗场面混乱,但我军象“圆” 一样灵活运转。
• 【译文 】原色不过五种,但五种颜色调 和绘成的画图之美是观赏不完的;

第21页,共38页。
• 【原文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
尝也。 • 味不过五:李筌曰:“酸、辛、 咸、甘、
苦也。” 《礼记·礼运》:“五味,六 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郑玄 注: “五味,酸、苦、辛、咸、甘也。”
• 【译文 】原味不过五种,但五味调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